二次售卖论文-李苗

二次售卖论文-李苗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次售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次售卖”模式,新媒介公益传播,重构

二次售卖论文文献综述

李苗[1](2017)在《“二次售卖”:新媒介公益传播的模式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兴起的“捐步”热潮和2017年刮起“种树”风,都是公益传播进行创新的成果。这种新媒介公益传播所表现出的特点和引发的现象都是值得探究的。所以本文选取蚂蚁森林和微信运动作为个案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新媒介公益传播的背后是“二次售卖”模式的创新运用。“二次售卖”模式是传媒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经典理论,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的日渐式微使其难以吸引受众注意力,“二次售卖”模式在传统媒体中的发展举步维艰。但将“二次售卖”模式运用到新媒介公益传播中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使“二次售卖”模式得以复活,为二者的发展都提供了新的动力。本文从“二次售卖”模式的角度研究新媒介公益传播的传播机制、传播主体、传播内容,认为新媒介公益传播在平台、用户、企业等维度对“二次售卖”模式进行了重构。首先,新媒介平台不是提供节目内容,而是提供游戏场地。媒介平台通过深度可视化的界面设计,创新的游戏化公益形式,丰富的议程设置,多渠道的传播等方式加强对用户的吸引力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其次,用户不是单纯聚拢眼球,而是UGC。新媒介公益传播契合用户心理变化,采用UGC的方式加深了用户公益传播活动的参与度。最后,资金提供方不是单纯的广告投资,而是捐赠金的间接转化。捐赠金代替广告费,更利于企业和媒介树立形象,获得受众认可。“二次售卖”模式在新媒介公益传播中进行重构,调动了多方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政府为了发展公益事业给予新媒介公益传播积极地支持。媒介通过新媒介公益传播可以实现社会责任,拓展事业版图,累积品牌资源。企业通过新媒介公益传播可以树立企业形象,优化广告效应。受众通过新媒介公益传播可以创造出娱乐、潮流、公益、健康的“快感”,满足自己的需求。“二次售卖”模式运用到新媒介公益传播中并进行重构,这不仅为“二次售卖”模式的创新运用提供新方向,同时也为同类产品的开发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06-01)

于文谦,张琬婷[2](2017)在《二次售卖理论视角下大型体育场馆运营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体育场馆常年闲置造成的资源浪费、运营不善造成的经济亏损、观念滞后造成的区域性差异,都从不同侧面诠释着其生存危机。现有单一运营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其多层次的需求,探索有效运营模式势在必行。借助营销学和传播学中的二次售卖理论,提出适用于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的二次售卖形式:一次售卖,场馆将产品销售给观众和体育运动参与者;二次售卖,场馆将观众和运动参与者销售给场馆合作方与投资方。在此基础上,提出能够保障场馆有效运营的二次售卖双闭环系统。(本文来源于《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臧金英[3](2016)在《二次售卖理论下电视受众平台的形成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技术对以受众的需要为出发点的传媒经济活动,架构了新的价值关系链,形成了"电视+互联网"模式。本文以学界称为二元市场、业界称为二次售卖的传媒商业模式理论为基础,从电视产品的受众需求出发,为更好地打通电视新平台、受众需要与互联网的价值关系,探讨电视受众平台构建的可能性路径及未来走向。(本文来源于《青年》期刊2016年20期)

闫冀豫,张玉川[4](2016)在《“二次售卖”的尝试性突破——并读新闻App的经营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并读新闻用积分返现的方式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是针对传统"二次售卖"模式的尝试性突破。文章介绍了并读新闻APP的发展现状和经营创新之处,针对新闻客户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6年04期)

支庭荣[5](2015)在《互联网环境下报业“二次售卖”赢利模式再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互联网兴起之后媒体环境发生的剧烈变化,侧重从成本结构、生产方式和价值实现过程等角度,分析了报业媒体相对于互联网企业存在的不足,及其严重依赖广告的赢利模式所遇到的危机。对于未来报业整体商业模式的再造,本文讨论了互联网化以及市场型媒体转变为公共媒体等几种选择。(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沈艾娥[6](2013)在《错位的“二次售卖”——论1920年代上海早期电影期刊的经营》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20年代,随着中国电影的逐步发展,以及中国出版业的长久积淀,中国电影期刊应运而生,并成为中国早期电影领域衔接电影艺术、电影从业者及电影观众之间的关戾所在。作为中国近代以来最重要的通商口岸和文化中心,上海不仅拥有民国时期最为发达的电影工业,而且也是中国早期电影期刊最主要的诞生地,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3年05期)

苗伟山[7](2012)在《报业经营“二次售卖”模式的历史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报业的"二次售卖"经营模式起源于大众化社会和市场经济,是特定历史阶段和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报纸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产物,综观世界报业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大都经历了官报、政论报刊、党报和商业报纸的发展阶段。前叁个阶段(本文来源于《青年》期刊2012年25期)

禹建强,白姗姗[8](2012)在《数字化转型中“二次售卖”模式的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线上的"二次售卖"必须与"首次售卖"的创新相结合才能获得最大利益,毕竟,读者群是"二次售卖"最大的资本。报业的"二次售卖"商业模式,可以追溯到美国"便士报"时期。便士报以低价扩大发行量,吸引广告商投入,广告成为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从商业意义上说,报纸生产两种产品——内容和广告,获得双重收入——发行和广告。由此,"二次售卖"的商(本文来源于《青年》期刊2012年25期)

汤李梁[9](2003)在《传媒为什么能售卖广告?(下)》一文中研究指出$T传媒定位纵横谈之二$E “一主二仆” 注意力让位于购买力 在“两次售卖”中,媒介是一仆二主,一个主人是受众,另一个是广告商。当两个“主人”发生矛盾时,“(本文来源于《中华新闻报》期刊2003-01-20)

汤李梁[10](2003)在《传媒为什么能售卖广告?(上)》一文中研究指出$T传媒定位纵横谈之二$E “卖叁次”:新闻传媒 主要靠什么赚钱 在上世纪末,业界有一种叫得很响的声音,说传媒业是我国20世纪最后一块厚利宝地。现在又有一种(本文来源于《中华新闻报》期刊2003-01-13)

二次售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型体育场馆常年闲置造成的资源浪费、运营不善造成的经济亏损、观念滞后造成的区域性差异,都从不同侧面诠释着其生存危机。现有单一运营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其多层次的需求,探索有效运营模式势在必行。借助营销学和传播学中的二次售卖理论,提出适用于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的二次售卖形式:一次售卖,场馆将产品销售给观众和体育运动参与者;二次售卖,场馆将观众和运动参与者销售给场馆合作方与投资方。在此基础上,提出能够保障场馆有效运营的二次售卖双闭环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次售卖论文参考文献

[1].李苗.“二次售卖”:新媒介公益传播的模式重构[D].苏州大学.2017

[2].于文谦,张琬婷.二次售卖理论视角下大型体育场馆运营模式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

[3].臧金英.二次售卖理论下电视受众平台的形成路径[J].青年.2016

[4].闫冀豫,张玉川.“二次售卖”的尝试性突破——并读新闻App的经营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6

[5].支庭荣.互联网环境下报业“二次售卖”赢利模式再审视[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

[6].沈艾娥.错位的“二次售卖”——论1920年代上海早期电影期刊的经营[J].文艺争鸣.2013

[7].苗伟山.报业经营“二次售卖”模式的历史探析[J].青年.2012

[8].禹建强,白姗姗.数字化转型中“二次售卖”模式的创新[J].青年.2012

[9].汤李梁.传媒为什么能售卖广告?(下)[N].中华新闻报.2003

[10].汤李梁.传媒为什么能售卖广告?(上)[N].中华新闻报.2003

标签:;  ;  ;  

二次售卖论文-李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