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旅游学校
截止2018年底,我国A级旅游景区数量已经达到10300多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数量已达到259家。随着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旅游企业为了加强核心竞争力,塑造景区品牌和形象,也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服务与管理人才。因此,作为培养、输送旅游服务人才的专业院校,也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景区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1.景区管理人才企业需求分析
为了了解企业用人的标准,湖北省旅游学校实训处负责人和相关专业教师到武汉市著名景区东湖风景区(5A)、木兰天池(5A)、武汉海昌极地海洋世界(4A)等多家景区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和景区管理者的沟通和交流,我们对景区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景区的工作岗位非常多样化,未来三年,景区需要的岗位人才主要是活动策划、市场营销、接待服务、导游讲解、特种设备管理、统计等。理所当然,这些岗位就成为职业院校景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相对应的主要职业岗位群。
要胜任以上岗位群,一般需要具备以下能力:1)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景区工作繁杂、劳动强度大、不确定因素多,因此,需要工作人员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同时也要具备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心态。2)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所在岗位的工作要求和流程,能独立开展规范服务,熟练使用岗位的设备和业务软件,与游客有效沟通,及时处理突发意外情况。3)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在景区工作,往往需要一专多能,即在掌握了本职日常业务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比如网络推广、法律常识、急救技能等。
2.景区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2.1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对景区管理人才需求的分析,确立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旅游景区、文博院馆、展览场馆等行业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较强的沟通能力,牢固掌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2.2优化课程体系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五个对接",其中就有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首先分析景区典型工作任务,明确人才培养规格,以态度(Attitude)、知识(Knowledge)和技能(Skill)为核心构建模块式的课程体系。
2.2.1职业态度的培养
通过调研,企业在招聘景区工作人员时最关注的非专业能力是责任心,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极为重要。热爱本职工作,首先要对从事的行业有个清晰的认知。我校除了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之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职业实践活动。新生开学之际,带领学生进入景区景点进行认知体验,让学生对景区工作有个初步印象;第二-第四学期,在旅游旺季安排学生到景区当志愿者,初步了解和体验各岗位的工作流程;第三学年,学生到景区顶岗实习一年,完成实际工作岗位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同时,学校定期邀请景区相关负责人到学校进行演讲,讲述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给学生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
2.2.2知识体系的构建
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我校将理论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专业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三大模块,实行学分制管理。校内两年的理论学习,一年级主要依据职业素养模块和专业基本能力模块组织教学,培养景区人才的基本素养;二年级进行专业分向,主要以景区管理核心课程为中心组织教学,进行岗位职业技能培养。通过对景区进行调研,企业对活动策划、市场营销的人才需求最为旺盛。因此,学校开设了相应的专业拓展课程,如《销售技巧》、《客户关系管理》、《广告设计与策划》、《景区网络营销》、《园林工程与管理》、《场地规划与设计》等,这些课程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性学习,计入学分。
2.2.3职业技能的培训
职业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强调以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实践性为原则。一般而言,景区管理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主要包括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专业认知实习、顶岗实习四个部分。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上,要尽量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实践教学真正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校外实训,学校与高规格景区,如与黄鹤楼风景区、东湖风景区、湖北省博物馆、欢乐谷等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校企双方共同协商制定学生培训计划,开发编写技能培训教材,实习期间实行"学徒制"管理,培养合格人才。
3.培养方案的实施与管理
3.1师资队伍优化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鼓励老师到景区挂职锻炼,接触行业前沿最新发展动态,学习一线管理经验及操作服务标准;二是从行业内聘请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具备较强教学能力的经营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开展课堂授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实现社会人才资源的共享;三是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实践课题与项目研究,并将优秀学生纳入研究团队,为实践教学提供案例素材。
3.2以职业能力为标准建立考评体系
在考评方面,我校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采用学分制、多层次、多元化的考评方法,引导学生全面提升和个性发展。首先,学分制考评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其次,考评的方式多样,有笔试、口试、实操演示、实习作业等多种形式;第三,重视"双证书"制度的落实,即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完成相关学业,领取相应学历证书之外,还重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
综上所述,本校基于企业需求对当前的景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为景区行业输入大量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一线服务人才,实现校企合作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娟娟.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6,(2):86-92.
[2]邓茜.高职景区与开发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环球市场,2017(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