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控制策略论文-朱海天,郝文星,李春,丁勤卫

进气控制策略论文-朱海天,郝文星,李春,丁勤卫

导读:本文包含了进气控制策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风力机,气动性能,吹气,控制策略

进气控制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朱海天,郝文星,李春,丁勤卫[1](2018)在《吹气控制策略对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垂直轴风力机周围流场结构并提升气动性能,在风力机叶片中采用外吹式流动控制,并提出5种吹气控制策略,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吹气控制策略对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在最佳吹气流动控制策略时的涡量场与载荷波动。研究表明:采用上开口抛物线控制策略时的风力机气动性能最佳,当最大吹气动量系数为0. 025时,风能利用系数及平均力矩系数提升26%,并可抑制大涡的形成及发展,同时改善翼型表面压力分布。(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8年10期)

魏代礼,王淑芳[2](2013)在《柴油机进气系统对排放的影响及其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排放已经成为关乎发动机是否继续存在的生死攸关的问题。柴油机在排放性能方面优于汽油机,但是其在削减排放方面比汽油机更加困难,因此研究柴油机的排放控制措施,对于提高柴油机综合性能,削减排放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进气系统分析,讨论进气系统对于削减柴油机污染物排放方面的技术措施。(本文来源于《科技致富向导》期刊2013年32期)

钱跃华,崔毅,邓康耀,王振彪[3](2011)在《不同进气条件相继增压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结构参数和试验数据建立相继增压系统仿真模型。通过试验与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该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相继增压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根据试验与计算结果确定相继增压的切换策略为切入压气机的打开或关闭应该晚于涡轮的打开或关闭,避免了压气机的喘振及增压空气由进气管向压气机倒流。压气机延迟打开时间随环境压力的降低而升高,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压气机延迟关闭时间随环境压力和温度的降低而降低。高原与标准环境相比,延迟打开时间变长,延迟关闭时间变短。(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工程》期刊2011年04期)

谢峻捷,倪计民,谭靖宇,陈逸飞,韩本忠[4](2011)在《基于进气流量的电控柴油机EGR系统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代电控柴油机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对EGR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基于实现发动机理论进气需求量为控制目的,对EGR阀和TVA阀进行联合控制的策略。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编写了EGR和TVA联合控制策略,并使用Targetlink工具生成C代码且集成到试验ECU。在发动机试验台架上,对控制系统中的基本MAP图进行标定并对EGR系统的控制功能进行了验证。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通过对EGR和TVA的联合控制,可以实现对柴油机各工况下新鲜进气量的快速准确控制,控制效果满足预期要求。(本文来源于《上海汽车》期刊2011年05期)

马希利[5](2010)在《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发动机进气性能及控制策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汽油机靠节气门调节进气流量,小负荷时节气门开度小、泵气损失大,导致燃油消耗率过高;配气机构的凸轮型线固定不变,不能兼顾全部工况下的进气需要。因此研究气门升程和开启持续期全可变的配气机构来取代节气门实现进气量的调节,满足发动机各工况下最佳进气量需求,对提高发动机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K157FMI发动机为基础,对其进气部分重新设计,研制了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该机构利用大包角凸轮型线控制气门的上升过程,用活塞腔内液体的排出控制气门回落过程,通过调节控制器的泄油时刻来控制开启持续期。本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的气门运动规律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运用容积法将液压系统简化为挺柱腔和活塞腔两个集中容积,并将液压气门机构简化为受液压驱动力作用的单质量系统,二者结合建立液压气门运动学模型。运用LVDT位移传感器实测了气门升程。实验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机构进气门升程0-7.4mm、关闭角进气上止点后260°CA范围内连续可调。其次,运用AVLBOOST软件建立了发动机的仿真模型。实测了发动机气道流量系数、进气流量、进气管压力、缸内压力,以实验结果为基础,对仿真模型进行了修正。进气流量实验表明FVVT机构可以控制充量系数在0-1内连续变化,实现进气量的精确控制;进气压力波验证了波动周期与管长的关系;缸内压力结果表明全可变液压腔气门机构可以显着降低吸气压力损失。最后,提出了发动机怠速、部分负荷、全负荷工况下的气门运动规律控制策略,确定实现此种气门运动规律的控制器的泄油初始相位角。模拟计算了各种工况下的发动机性能:怠速工况降低了残余废气系数,提高了进气流速,稳定性得到改善;部分负荷工况减小了吸气压力损失,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全负荷工况增加进气流量,提高了动力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0-04-10)

于淼[6](2009)在《变海拔条件下的车用柴油机进气压力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地域辽阔,高原、山地占全国总面积约60%,而工作在变海拔条件下的柴油机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由于高原海拔高、大气压力低、空气密度低、氧含量低,使得柴油机进气压力下降,进入气缸内的空气质量减少,最终导致柴油机性能恶化。柴油机采用涡轮增压技术能够提高进气压力、进入气缸内的空气质量,进而改善柴油机性能。为了解决变海拔气候环境特点对493柴油机性能的影响,本文以柴油机增压为核心,做了以下主要研究工作:(1)分析变海拔气候环境特点及其对柴油机工作的影响。(2)研究柴油机工作过程及性能模拟计算理论。(3)分别建立493自然吸气与增压中冷柴油机仿真模型,模拟计算变海拔气候环境特点分别对493自然吸气与增压中冷柴油机进气压力的影响。(4)为493柴油机选配了高、低压级增压器,建立了493二级涡轮可变增压柴油机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研究,在变海拔条件下得到各转速下的最佳废气旁通阀流通系数的叁维曲面模型和进气压力控制策略。(5)仿真研究表明了变海拔条件下基于二级涡轮可变增压系统的车用柴油机进气压力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期刊2009-04-10)

邓伟[7](2008)在《可变气门机构汽油机的进气测量与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全可变气门运动机构的气门参数控制燃烧技术是改善传统SI汽油机燃油经济性,提高动力性和降低排放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这也对发动机进气量的测量和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基于全可变气门机构汽油机进气量测量和控制问题,通过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热膜式流量计在脉动气流作用下波形信号的特征值分析,全工况范围内气门参数控制SI燃烧进气流量控制的研究以及气门参数调节进气量的响应特性分析研究。通过对比气门参数控制SI燃烧,气门参数控制HCCI燃烧与传统的节气门控制负荷汽油机SI燃烧叁种模式下热膜流量计波形特征信号发现:与传统的节气门控制负荷SI燃烧相比,气门参数控制燃烧的进气波形存在较大的脉动,传统的波形处理方法不能满足要求。对于气门参数控制燃烧来说,每循环的进气流量波形存在一个窗口,在该窗口内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平均算法,就可以与质量流量得到很好的线性关系。该窗口的位置取决于发动机结构参数和运行状态。采用GT-Power仿真软件,通过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对可变气门控制下的SI燃烧进行了研究,初步探索了进气门升程和相位对进气量的影响规律和调节方法。通过多维拟和的方法,对经过试验验证的仿真数据进行了精确建模,得到可以用于前馈控制进气量的预测公式,该公式算出的进气量与试验数据有很好的一致性。通过对气门相位及升程动态调整进气量的响应时间进行试验研究发现:当发动机缓加速时,进气控制可以兼顾燃油经济性。而在发动机急加速时,进气控制主要满足动力性需求,并通过对比不同气门参数组合对进气量的调整响应,发现存在一个最快调节进气量的气门参数控制路径,基本满足常用驾驶的需要。(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8-06-01)

王建昕,王燕军,雷小呼,帅石金[8](2005)在《两段喷射GDI发动机分层混合气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用两段喷射控制分层混合气形成的基本规律,经调节确定了最佳喷油时间和喷油比例,经初步匹配优化使这种GDI燃烧系统的燃油消耗率比常规进气道喷射汽油机降低15%~24%。(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05年03期)

进气控制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排放已经成为关乎发动机是否继续存在的生死攸关的问题。柴油机在排放性能方面优于汽油机,但是其在削减排放方面比汽油机更加困难,因此研究柴油机的排放控制措施,对于提高柴油机综合性能,削减排放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进气系统分析,讨论进气系统对于削减柴油机污染物排放方面的技术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进气控制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1].朱海天,郝文星,李春,丁勤卫.吹气控制策略对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J].热能动力工程.2018

[2].魏代礼,王淑芳.柴油机进气系统对排放的影响及其控制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3

[3].钱跃华,崔毅,邓康耀,王振彪.不同进气条件相继增压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J].内燃机工程.2011

[4].谢峻捷,倪计民,谭靖宇,陈逸飞,韩本忠.基于进气流量的电控柴油机EGR系统控制策略研究[J].上海汽车.2011

[5].马希利.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发动机进气性能及控制策略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

[6].于淼.变海拔条件下的车用柴油机进气压力控制策略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09

[7].邓伟.可变气门机构汽油机的进气测量与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8

[8].王建昕,王燕军,雷小呼,帅石金.两段喷射GDI发动机分层混合气控制策略研究[J].汽车工程.2005

标签:;  ;  ;  ;  

进气控制策略论文-朱海天,郝文星,李春,丁勤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