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化学活化论文-杨娟,丘克强

真空化学活化论文-杨娟,丘克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真空化学活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活性炭,真空化学活化,核桃壳

真空化学活化论文文献综述

杨娟,丘克强[1](2012)在《核桃壳真空化学活化制备活性炭》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真空化学活化法,以核桃壳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探讨体系压力、活化温度、浸渍比对活性炭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碘值和亚甲基蓝值以及表面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0 kPa时制备的活性炭其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比常压条件时分别提高了27%和25%;在低压条件下有利于微孔的形成,在高浸渍比的条件下有利于中孔的形成。在体系压力为30 kPa,活化温度为450℃,浸渍比为2.0时,所得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为1 800 m2/g,总孔体积为1.176 cm3/g,等电点为9.15,碘吸附量为1 050 mg/g,亚甲基蓝吸附量为315 mg/g。(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杨素文,丘克强,羊亿,吴志平,罗卫华[2](2011)在《真空化学活化杉木屑制备活性炭及产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益阳地区某木材加工厂的废弃生物质杉木屑为原料,对其进行真空化学活化。活性炭产物微孔结构发达,微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90.02%;根据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分类,其对氮气的吸附等温线属于典型的I型吸附等温线,可以使用Langmiur方程描述;吸附平衡常数为2.70 kPa-1;标准状态下的饱和吸附量为360.81 cm3.g-1。(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杨娟,丘克强,武菲,顾丽,段昊[3](2009)在《真空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杉木屑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在真空条件下热裂解制备了活性炭.对比了真空与常压条件制备的活性炭的微孔性质、吸附性能及表面形貌,探讨了体系压力、裂解终温、保温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活性炭吸附性能优良,性能明显优于常压条件制备的活性炭.在体系压力10.5kPa、升温速率5℃/min、裂解终温450℃、保温时间60min时制备的活性炭对碘和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分别为1030.43和343.92mg/g.(本文来源于《过程工程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杨素文[4](2009)在《生物质真空热解液化制生物油及真空化学活化制活性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资源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持续利用能源。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是缓解我国能源和环境压力,建立可持续发展能源系统的有效措施。热化学技术是生物质高效利用的主要途径,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密切关注的研究开发热点。其中,生物质热裂解技术由于可以将低品位的生物质能转化为高品质的液体燃料或高附加值产品而受到广泛关注。在生物质各种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热解过程的研究是最基本的内容,通过对生物质热解过程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实现高效热转化利用生物质能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和帮助。本研究采用真空热重分析仪和自制的真空热解实验装置,对益阳地区7种农林废弃生物质进行了真空热重、真空热解液化和真空化学活化等实验研究,以探讨生物质真空热解特性行为和生物质真空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规律等,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7种生物质进行了真空热重分析,考察了不同生物质原料、升温速率对生物质真空热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生物质真空热解规律基本一致。热解过程主要分3个阶段:自由水解吸附及抽取物析出阶段、热裂解急剧失重阶段和残余物缓慢分解阶段。相同条件下7种生物质总失重率大小顺序为:杉木屑>玉米秸秆>松木屑>刺桐木屑>豆秆>稻壳>花生壳。其中林业生物质的最大峰值温度、热解速率、起始分解温度、热稳定性均大于农业生物质。热解温度为500℃时,7种生物质的真空热解反应基本完成。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生物质的热重曲线右移,峰值温度向高温方向偏移,生物质真空热分解的主反应温度区间增宽。杉木屑真空热解反应近似为一级反应。(2)以杉木屑为原料,进行了真空热解液化实验研究,探讨了过程参数对热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杉木屑真空热解液化较佳热解温度为500℃,较佳体系压力为20kPa,较佳保温时间为60min。与快速热解相比,杉木屑真空热解在较低的升温速率下也能得到较高的生物油产率。真空热解产物以生物油为主,在较佳工艺条件下杉木屑真空热解制备生物油的产率可达67%以上。不同热解条件下制得生物油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差别较大,通过选择合适的热解参数可获取附加值较高的生物油,以提高生物油的应用价值。杉木屑真空热解炭已经具有初步的孔隙结构,孔隙以微孔为主,具备进一步扩展的潜力,是优良的制备活性炭的原材料。(3)以7种生物质为原料,进行了真空热解液化制取生物油的实验研究,考察了生物质种类对真空热解产物产率、生物油理化性质的影响。7种生物质的真空热解产物均以生物油为主,生物油产率均在55%以上。其中林业生物质的生物油产率较农业生物质高,杉木屑的生物油产率最高,为67.25%,玉米秸秆的生物油产率最低,为55.46%。7种生物油的pH值为1.82~3.24,pH_(林业生物油)<pH_(农业生物油),密度为1.0163~1.1670,ρ_(林业生物油)>ρ_(农业生物油),粘度较小,为2.29~7.36mm~2/s,η_(林业生物油)>η_(农业生物油)。7种生物油所含化合物类型相似,但具体化学组分及其相对含量有一定的差别,如稻壳生物油中呋喃衍生物相对含量最高,为22.8%,杉木屑生物油中呋喃衍生物含量最少,仅为0.99%。杉木屑生物油中苯酚及其衍生物的相对含量最高达72.81%,豆秆生物油中这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少,为23.97%。仅杉木屑生物油中检测出具有抗菌、健胃、麻醉、降血压等药理作用的丁香酚。(4)根据原料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以及真空热解产物生物油组分的结构,对生物质真空热解制备生物油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生物油主要组分的形成机理。(5)采用自制的真空热解装置,以氯化锌为活化剂,对7种生物质进行了真空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以及以杉木屑为原料常压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实验研究。讨论了体系压力、活化条件等过程参数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生物质的活性炭产率在40%左右。杉木屑是制备活性炭的最适宜原料。杉木屑真空化学活化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反应体系压力为20.5kPa。在较佳工艺条件下通过真空化学活化,可以同时得到性能优良的活性炭和高附加值的生物油。活性炭以微孔结构为主,比表面积为1070.59m~2/g,微孔体积为0.5581cm~3/g,平均孔径为2.085nm,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为1142.92mg/g和131.24mg/g。杉木屑真空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其对氮气的吸附等温线均属于Ⅰ类型吸附等温线,可以使用Langmiur方程描述。随反应体系压力的下降,所得活性炭对氮气的吸附平衡常数增大。真空化学活化法制得活性炭的孔结构特性和吸附性能优于常压化学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9-06-01)

真空化学活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益阳地区某木材加工厂的废弃生物质杉木屑为原料,对其进行真空化学活化。活性炭产物微孔结构发达,微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90.02%;根据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分类,其对氮气的吸附等温线属于典型的I型吸附等温线,可以使用Langmiur方程描述;吸附平衡常数为2.70 kPa-1;标准状态下的饱和吸附量为360.81 cm3.g-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真空化学活化论文参考文献

[1].杨娟,丘克强.核桃壳真空化学活化制备活性炭[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2].杨素文,丘克强,羊亿,吴志平,罗卫华.真空化学活化杉木屑制备活性炭及产物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

[3].杨娟,丘克强,武菲,顾丽,段昊.真空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J].过程工程学报.2009

[4].杨素文.生物质真空热解液化制生物油及真空化学活化制活性炭研究[D].中南大学.2009

标签:;  ;  ;  

真空化学活化论文-杨娟,丘克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