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管束磨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燃煤机组,烟气换热器,换热特性,积灰特性
管束磨损论文文献综述
叶侠丰,丁红蕾,潘卫国,潘衍行[1](2019)在《带拓展面椭圆管束的换热、积灰及磨损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温烟气换热器存在的积灰、磨损问题,会增加维修成本,降低换热系数,造成设备运行不稳定,引起安全事故等问题。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采用可靠的数值模型,综合研究了不同拓展面的椭圆管束对烟气横向冲刷椭圆管束的换热、积灰及磨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叁种具有相同表面积拓展面的翅片椭圆管束具有不同的换热、积灰及磨损特性,其中,H型翅片管束具有最好的换热性能,略优于双H型翅片管束,矩形翅片管束的换热性能略差;由于开缝翅片的存在,H型翅片管束具有更好的抗积灰性能,然而,双H型翅片管束抗磨损能力略优于H型翅片管束。(本文来源于《2018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4-01)
闫顺林,王皓轩[2](2018)在《烟气横掠麻面管束磨损特性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轻电厂锅炉尾道内烟气对换热管的磨损,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麻面管,并针对烟气横掠顺列麻面管管束进行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分析了烟气流速、飞灰颗粒粒径、横向/纵向管距和麻面深度等因素对麻面管壁面磨损的影响,比较了相同条件下麻面管和光管的磨损情况。结果表明:与光管管束相比,相同工况下麻面管管束的磨损率减小约15%,其磨损率随烟气流速、飞灰颗粒粒径和纵向管距的增大而增大,随横向管距和坑深度的增大而减小;对于横向管距较小的管束,其磨损率沿纵向间距变化较大;随着坑深度的增大,大粒径飞灰颗粒造成的磨损率减幅更大。(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叶侠丰,丁红蕾,潘卫国,潘衍行[3](2018)在《带拓展面椭圆管束的换热、积灰及磨损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温烟气换热器存在的积灰、磨损问题,会增加维修成本,降低换热系数,造成设备运行不稳定,引起安全事故等问题。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采用可靠的数学模型,综合研究了不同拓展面的椭圆管束对烟气横向冲刷椭圆管束的换热、积灰及磨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叁种具有相同表面积拓展面的翅片椭圆管束具有不同的换热、积灰及磨损特性,其中,H形翅片管束具有最好的换热性能,略优于双H形翅片管束,矩形翅片管束的换热性能略差;由于开缝翅片的存在,H形翅片管束具有更好的抗积灰性能,然而,双H形翅片管束抗磨损能力略优于H形翅片管束。(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期刊2018年06期)
王皓轩[4](2018)在《新型省煤器管束磨损与积灰特性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省煤器作为锅炉烟道内重要的换热设备,由于工业锅炉中烟气含尘量大,含尘烟气会造成省煤器管束的积灰和磨损,严重影响到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目前,现有的关于省煤器管束积灰及磨损的大量研究成果,但是主要局限集中在光管、膜式管、H翅片管等传统管型上。因此,本文提出和建立了一种新式的管型——麻面管,研究烟气横掠麻面管管束的磨损和积灰特性,为减轻管束磨损和积灰提供理论指导,对于麻面管的应用和推广,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介绍了省煤器的类型及结构,分析了影响省煤器管束磨损的主要因素,并针对烟气横掠顺列麻面管管束,利用CFD软件FLUENT进行了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得到飞灰颗粒在管束间的运行轨迹图、管束磨损云图和沉积率,分析烟气物性参数和管束结构参数对飞灰颗粒的沉积率和磨损量的影响。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对比分析烟气横掠麻面管和光管的磨损情况,结果表明,麻面管表面的凹坑结构对烟气及颗粒具有很好的导流作用,能有效减轻壁面磨损,同一条件下,麻面管管束的磨损量比光管的减少约15%。(2)分析烟气物性参数对麻面管管束磨损特性的影响规律。同一烟速下,随着颗粒平均粒径的增大,磨损也随之增大;较大烟速情况下,粒径的增大,其对管壁造成的磨损量增长幅度也较大。(3)研究管束的结构参数对麻面管管束磨损特性的影响规律。光管和麻面管管束的磨损率均随横向管距的增大而减小,纵向管距增大,两种管束的磨损量均增加,但变化不大,对于横向管距较小的管束,其磨损量随纵向间距的变化幅度较大。飞灰颗粒对麻面管的磨损率随着管壁表面坑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对于大粒径颗粒,随着坑深的增加,磨损减轻的效果更加明显。(4)考察烟气外掠麻面管束过程中,烟气流速及颗粒平均粒径对沉积率的影响情况,比较麻面管及光管表面的颗粒沉积情况。烟气横掠麻面管管束时,麻面管表面的坑结构对于烟气具有很好的导流作用,麻面管表面颗粒沉积率比光管的低。对于平均粒径为25μm的颗粒,当进口烟速v=8m/s时,麻面管管束在降低颗粒沉积上的效果比光管管束的更显着。(5)探究麻面管管束的结构参数与颗粒沉积率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增大横向管距,相邻管道间烟气通流面积增大,更多的飞灰颗粒从中间流过,积灰减少;纵向管距增大,颗粒沉积率整体呈现先降低再增大趋势,在进行所有情况分析中,确定了当s_1/D=3.0,s_2/D=1.8时,颗粒沉积率最低,为20.72%。加大凹坑深度,麻面管管束表面的积灰率普遍低于光管管束表面,但整体上看,对于一般的较小粒径颗粒,e=0.75mm的麻面管管束在减轻积灰上效果较其他几种情况更好。(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8-03-01)
叶侠丰,丁红蕾,潘卫国,潘孝庆,潘衍行[5](2018)在《圆管束与椭圆管束换热、磨损及积灰特性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从换热特性、流阻特性、磨损及积灰等方面综合分析对比烟气横掠圆管束和椭圆管束的性能,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先是对圆管束、椭圆管束的换热及流阻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验证了烟气横掠管束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对圆管束、椭圆管束的磨损及积灰情况进行了气固两相流冷态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与圆管束相比,椭圆管的换热系数减小7.72%,流动阻力降低了66.71%,椭圆管束的综合性能优于圆管束;椭圆管束具有更好的抗飞灰磨损性能,并且在工况较恶劣的环境下,椭圆管束的各排管子可降低磨损量21%~73%;由于椭圆管束具有更小的低速回流区域,更小的管壁低速区域,更优化的流场分布等优点,椭圆管束具有更好的抗积灰特性。因此,相比于圆管束,椭圆管束不仅具有更好的综合换热性能,还具有更优的防磨性能及抗积灰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闫鹏兴,赵海湖[6](2015)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管束磨损原因及改进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多年来对循环流化床锅炉使用维修,对锅炉管束磨损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流化床锅炉安全运行和使用维修周期。(本文来源于《煤炭科技》期刊2015年02期)
王迎慧,孙宁,归柯庭[7](2014)在《烟气横掠螺旋槽管束磨损特性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烟气中固体颗粒对螺旋槽管束的磨损行为,应用离散相模型对烟气横掠顺列螺旋槽管束进行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并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引入新的磨损计算模型.分析了飞灰颗粒对光管和螺旋槽管磨损的差异以及烟气流速、粒径、横向/纵向管距和螺距、槽深等因素对螺旋槽管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螺旋槽管管束磨损率比光管管束小10%左右;磨损率随烟气流速、颗粒直径、纵向管距的增大而增大;小粒径颗粒(dp=25μm)最大磨损位置发生在圆心角30°左右,较大粒径颗粒最大磨损位置发生在圆心角40°左右;磨损率随横向管距、螺距、槽深的增大而减小;槽深对螺旋槽管磨损率的影响远低于螺距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李相鹏,张超,蓝立伟[8](2014)在《超音速吹灰压力与偏转角对锅炉管束磨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和经典磨损模型对超音速吹灰过程气固两相流分布及其引起的锅炉管束磨损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吹灰器喷口轴线与管排壁面相切时吹灰压力及喷管偏转角度的影响。采用文献试验结果对CFD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压力从0.6 MPa增至1.6 MPa时,射流出口速度、飞灰颗粒与管壁面的平均碰撞速度和频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大,管壁最大磨损率增大1.88倍。而当吹灰角度从0°增至60°时,射流出口速度、飞灰颗粒与管壁面的平均碰撞速度和频率均有所减小,锅炉管壁面的最大磨损率减小近57倍,磨损范围变大。(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李相鹏,汪蓉梅,蓝立伟[9](2013)在《超音速吹灰及其引起的锅炉管束磨损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和经典磨损模型对超音速吹灰过程气固两相流分布及其引起的锅炉管束磨损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喷口与管排相对位置的影响。并采用文献试验结果对数值模型进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在研究吹灰压力条件下,喷口气流马赫数达到1.6,接近管排处,最大射流速度达到283.91 m/s以上。颗粒的平均碰撞速度和平均碰撞角度随喷口轴线与管排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颗粒碰撞频率在射流与管排相切(c位置)吹扫时最大。相切吹扫时造成管排的磨损速率也最大,最大值比其余4个位置吹扫时大2.74倍以上,当喷口轴线与管排不相交(d和e位置)吹扫时,磨损速率明显减小。(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8期)
阎维平,马凯,高正阳,董静兰[10](2013)在《增压富氧燃煤锅炉省煤器管束磨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常压空气燃烧和增压富氧燃烧两种工况,利用CFD软件、应用k-ε双方程模型模拟锅炉省煤器管束间烟气的流动,用拉格朗日方法研究管束间颗粒的运动,并利用颗粒与管壁的碰撞和反弹模型考虑颗粒与壁面碰撞后的运动。通过对比3种磨损模型,得出Oka模型考虑的因素相对更全面,与实验数据也比较吻合。利用该模型可得壁面磨损量随流速呈指数规律变化,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大磨损量先增加后减小,壁面材料硬度越大,磨损量越小,并且随着颗粒粒径增大磨损量略有增加。增压富氧燃烧下,最大磨损速率比常压下小很多,且最大磨损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各管排的颗粒撞击和平均磨损速率分布较均匀,除了第1排管外,单管最大磨损区域位于管壁迎风阶两侧60°附近。这对省煤器实际运行及增压富氧燃烧下省煤器的设计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管束磨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减轻电厂锅炉尾道内烟气对换热管的磨损,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麻面管,并针对烟气横掠顺列麻面管管束进行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分析了烟气流速、飞灰颗粒粒径、横向/纵向管距和麻面深度等因素对麻面管壁面磨损的影响,比较了相同条件下麻面管和光管的磨损情况。结果表明:与光管管束相比,相同工况下麻面管管束的磨损率减小约15%,其磨损率随烟气流速、飞灰颗粒粒径和纵向管距的增大而增大,随横向管距和坑深度的增大而减小;对于横向管距较小的管束,其磨损率沿纵向间距变化较大;随着坑深度的增大,大粒径飞灰颗粒造成的磨损率减幅更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管束磨损论文参考文献
[1].叶侠丰,丁红蕾,潘卫国,潘衍行.带拓展面椭圆管束的换热、积灰及磨损特性研究[C].2018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19
[2].闫顺林,王皓轩.烟气横掠麻面管束磨损特性的数值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8
[3].叶侠丰,丁红蕾,潘卫国,潘衍行.带拓展面椭圆管束的换热、积灰及磨损特性研究[J].中国电力.2018
[4].王皓轩.新型省煤器管束磨损与积灰特性的数值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
[5].叶侠丰,丁红蕾,潘卫国,潘孝庆,潘衍行.圆管束与椭圆管束换热、磨损及积灰特性的数值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
[6].闫鹏兴,赵海湖.循环流化床锅炉管束磨损原因及改进措施[J].煤炭科技.2015
[7].王迎慧,孙宁,归柯庭.烟气横掠螺旋槽管束磨损特性的数值模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8].李相鹏,张超,蓝立伟.超音速吹灰压力与偏转角对锅炉管束磨损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9].李相鹏,汪蓉梅,蓝立伟.超音速吹灰及其引起的锅炉管束磨损模拟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10].阎维平,马凯,高正阳,董静兰.增压富氧燃煤锅炉省煤器管束磨损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