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临界病变论文-陈耀贵,杜岗,边宁

冠脉临界病变论文-陈耀贵,杜岗,边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冠脉临界病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斑块,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脉临界病变论文文献综述

陈耀贵,杜岗,边宁[1](2019)在《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临界病变的治疗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讨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临界病变的治疗策略。方法:31例NSTE-ACS患者在IVUS指导下对斑块特点、随机分为介入组及非介入组,介入组予以支架植入治疗,非介入组药物治疗。分别进行1年随访调查。结果:介入组有较多易损斑块(P<0.05),非介入组X线平均曝光时间和平均应用对比剂剂量较介入组少(P <0.05);1年后随访两组MACE事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MLA为6.04±6.73 mm~2和5.82±3.46 mm~2(P>0.05),PB为35.2±10.42%和58.2±11.25%(P>0.05)。结论:IVUS对于NSTE-ACS临界病变安全有效,能为治疗方法提供一个更加合理的方案。(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09期)

唐璞[2](2019)在《冠脉CT血管造影(CTA)诊断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的准确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临床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应用冠脉CTA诊断的价值,并分析对血管狭窄的影响。方法:从我院在2015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技术诊断并确诊为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患者中,筛选出其中40例作为本临床研究对象,将CAG的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依据(或"金标准"),给予所有患者冠脉CT血管造影(CTA)技术诊断,将CAG诊断结果与CTA诊断后的特异性、敏感性、阴阳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CTA诊断后,其特异性为90.00%,敏感性为87.50%,同CAG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脉CTA诊断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与CAG诊断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能够给予准确判断,可在临床中普及和大力推广。(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8期)

任峰[3](2019)在《IVUS结合FFR指导冠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在冠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结合IVUS与FF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8例冠状动脉造影为临界病变的患者,并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与强化他汀药物治疗组20例,以及血运重建组18例。结果其中血运重建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56%较小于对照组的10.0%与强化他汀药物治疗组的15.0%。叁组患者不良心血管发生率均较低,比较结果无显着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临床冠状动临界病变是否进行皮冠状介入治疗(PCI)的重要依据,在FFR>0.75,IVUS检查显示不稳定斑块的情况下,给予患者单纯药物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王淑丽,冯玲,高波,任丽,杨戈[4](2019)在《速效救心丸干预心血瘀阻证冠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肌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法观察速效救心丸对心血瘀阻证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肌供血的干预作用。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的101例前降支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冠脉临界病变患者,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47例,并分为前降支单支病变亚组和多支病变亚组。两组均常规每日服用拜阿司匹林100 mg,治疗组服用速效救心丸每次5粒,3次/日,对照组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每次10 mg,3次/日,两组均连续服用6个月。将左心室图像划分为17节段,以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方法评估不同心肌区段治疗前后的心肌供血改变情况。结果与本亚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病变亚组第7(左心室中部前壁)、13(左心尖部前壁)、14(左心尖部室间隔)节段心肌供血降低(P<0.05),治疗组多支病变亚组第13、14、16(左心尖部侧壁)、17(左心尖部)节段心肌供血降低(P<0.01),治疗组前降支单支病变亚组第11节段(左心室中部下侧壁)心肌供血增加(P<0.05)。与对照组同亚组同期比较,治疗组多支病变组治疗后第16节段心肌供血降低(P<0.05)。结论速效救心丸可改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期前降支单支病变患者心室中部下侧壁心肌供血,速效救心丸和硝酸异山梨酯片均不能有效改善冠脉临界病变多支病变患者心肌供血。(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杨晓正,马燕楠,张军鹏[5](2019)在《冠脉再通膏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互阻型患者61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冠脉再通膏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互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再给予冠脉再通膏,对照组再给予丹蒌片,2组疗程均为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随访,对2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血管内超声(IVUS)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血生化等项目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血管内超声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 32%、87. 10%、70. 97%、90. 32%,对照组分别为50. 0%、40. 0%、43. 33%、56. 67%,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C、TG、LDL-C、HL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再通膏可改善冠脉临界病变患者中医症状体征及心绞痛,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治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具有潜在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梅昕[6](2018)在《冠脉CT血管造影诊断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冠脉CT血管造影(CTA)诊断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经CAG诊断,确诊为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的96例患者对其进行CTA检测,并以CAG检测结果为标准,计算CTA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96例患者中,共检出与冠脉临界病变血管150支,其病变类型为:两支27例,叁只19例,且以CAG检测结果为标准,CTA诊断特异度为93.10%(27/29),敏感度为97.52%(118/121),与CAG检测结果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采用CTA法对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进行检测,其诊断效果与常规CAG诊断关联性较强,因此能够采用该方法对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进行检测。(本文来源于《健康之路》期刊2018年12期)

潘永康,顾方方,程震锋[7](2018)在《平板运动试验对确定冠脉临界病变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对确定冠脉临界病变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脉主血管管腔狭窄70%左右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的2~3 d内进行平板运动实验。采用回顾性分析法,32例TET结果阳性的为A组。取32例TET结果为阳性可疑的患者为B组,取32例TET结果为阴性可疑的患者为C组,分别对患者采取介入干预、保守的药物治疗等方式,调查并记录叁组患者使用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的比率、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次数。结果对比叁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A、B组(P<0.05);护理后叁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恢复状况比较,C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A、B组(P<0.05)。结论对冠脉临界病变患者进行平板运动试验,有利于针对患者的不同状况,制定科学化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心肌供氧情况,有效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8年26期)

房兴锐,吴剑胜,郭攸胜,廖志勇[8](2018)在《冠脉造影术、FFR技术及FD-OCT评估的冠脉临界病变患者预后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冠脉造影术(CAG)、CAG联合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检测技术(FFR)、CAG联合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FD-OCT)诊断冠脉临界病变无需植入支架患者,以探讨叁种检查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叁种检测方案筛选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无需植入支架患者,分为:CAG组(45例,只采用CAG检测),CAG+FFR组(45例,CAG联合FFR检测),CAG+FD-OCT组(45例,CAG联合FD-OCT技术检查),叁组均按稳定型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半年,观察叁组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恶化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率、靶血管血运重建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CAG组比较,CAG+FFR组和CAG+FD-OCT组心绞痛率(33.3%比4.4%、6.7%)、心肌梗死率(20.0%比4.4%、2.2%)、靶血管血运重建率(26.6%比6.7%、2.2%)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CAG+FFR组和CAG+FD-OCT组间无显着差异(P均>0.05)。结论:相比单纯采用冠脉造影,冠脉造影联合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检测技术或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能更有效地评估心脏血供情况,改善临界病变患者的预后。(本文来源于《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房兴锐,吴剑胜,游莉,张焕基[9](2018)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检测冠脉临界病变斑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FD-OCT)检测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冠脉临界病变斑块变化情况,探讨FD-OCT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冠脉临界病变患者25例,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连续强化治疗半年,运用FD-OCT技术检测治疗前后脂质斑块纤维帽厚度,并比较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脂质斑块纤维帽厚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加,(101.96±13.73)μm比(105.16±11.5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20±0.30)mmol/L比(2.08±0.2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D-OCT作为一种精确的检测手段,能准确且直观地观察冠脉临界病变斑块情况,阿托伐他汀能有效的稳定冠脉临界病变斑块,降低血脂。(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8年06期)

王国良,马光,滕伟,惠学志[10](2018)在《冠脉CTA在评估糖尿病患者冠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程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冠脉CT血管造影(CTA)在评估糖尿病患者冠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程度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确诊为冠脉病变临界病变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A检查,对患者血管狭窄率进行评价,以CAG所测的狭窄率作为金标准,以50%作为判断血管狭窄程度的边界值,计算CTA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并比较CTA与CAG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CTA评估冠脉临界病变的灵敏度为90.80%,特异度为88.89%,阳性预测值为79.79%,阴性预测值为95.23%,准确率为89.51%,CTA与CAG在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69)。结论CTA在评估糖尿病患者冠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程度时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临床上可用于糖尿病患者冠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程度检查。(本文来源于《中国CT和MRI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冠脉临界病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临床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应用冠脉CTA诊断的价值,并分析对血管狭窄的影响。方法:从我院在2015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技术诊断并确诊为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患者中,筛选出其中40例作为本临床研究对象,将CAG的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依据(或"金标准"),给予所有患者冠脉CT血管造影(CTA)技术诊断,将CAG诊断结果与CTA诊断后的特异性、敏感性、阴阳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CTA诊断后,其特异性为90.00%,敏感性为87.50%,同CAG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脉CTA诊断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与CAG诊断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能够给予准确判断,可在临床中普及和大力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冠脉临界病变论文参考文献

[1].陈耀贵,杜岗,边宁.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临界病变的治疗策略[J].名医.2019

[2].唐璞.冠脉CT血管造影(CTA)诊断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的准确性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3].任峰.IVUS结合FFR指导冠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的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4].王淑丽,冯玲,高波,任丽,杨戈.速效救心丸干预心血瘀阻证冠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肌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5].杨晓正,马燕楠,张军鹏.冠脉再通膏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互阻型患者61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

[6].梅昕.冠脉CT血管造影诊断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价值研究[J].健康之路.2018

[7].潘永康,顾方方,程震锋.平板运动试验对确定冠脉临界病变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8

[8].房兴锐,吴剑胜,郭攸胜,廖志勇.冠脉造影术、FFR技术及FD-OCT评估的冠脉临界病变患者预后的比较[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8

[9].房兴锐,吴剑胜,游莉,张焕基.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检测冠脉临界病变斑块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8

[10].王国良,马光,滕伟,惠学志.冠脉CTA在评估糖尿病患者冠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程度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

标签:;  ;  ;  ;  

冠脉临界病变论文-陈耀贵,杜岗,边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