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桂岭政梅桂小学542899
摘要: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扎实有效地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充分挖掘文本的留白,设计写的训练,时时处处将读写结合起来,何愁学生的语文功底不深。
关键词:读问写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常态性”,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因此,我个人认为有效的语文课堂应是原生态的课堂,实实在在教语文才是有效语文课堂的努力方向。我从三方面谈谈自己对“实实在在教语文”的粗浅认识:
一、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
《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到受到情感的熏陶。”专家也指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因此,我觉得语文课上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文,克服那种浮光掠影、泛泛读上两三遍的做法。只有从充分的朗读中学生才会从语言文字中得情感体验,感悟到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到文字的精彩,从而促进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多读、读深、读透,切实让读书声贯穿教学始终?我尝试运用了“三步读书法”,即“学前初读——学中品读——学后成诵”。
1.学前读。我教给学生“预习三步法”:初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再读课文,划生词、难理解的词语,说说文章的大致内容;三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检查预习情况时发现,学生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
2.学中读。学习课文离不开一个“读”字,但“读”时也不能毫无目的、方法,一味“让我们读一遍”“让我们再读一遍”,这样只能变成“老和尚念经”。如何让学生读出滋味、读出情趣来?应注意方法的指导。
3.学后读。课文学完了,应强调对精彩片断的熟读成诵,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二、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在预习时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觉在学中问、问中学,课堂上向老师、同学质疑。怎样质疑问难呢?我引导学生从以下三点做起:
1.看课题提问。比如学习《将相和》一文,让学生抓住课题提问:“将”是谁?“相”是谁?“和”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将”和“相”不和?他们后来怎样由“不和”到“和”的?这样,带着问题去阅读,就不是盲目的阅读,而是探究性的自主学习。学习应以思考为基础,向别人问问题,得自己先想一想、先思考研究一番,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最有用、最难忘的。
2.从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质疑。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从中寻找问题。
3.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处质疑。对课文重点、难点句段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
三、把写的训练落在实处
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所以,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写的时间留给学生。
1.从字词入手,利用文本进行写的训练。比如《槐乡五月》一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叠词,有ABB式的,如“白茫茫、喜盈盈、甜丝丝、白生生、傻乎乎、香喷喷”;有AABB式的,如“山山洼洼、坡坡岗岗”;还有AAA式的,如“啪啪啪、嗡嗡嗡”等等。这样极大地增加了文章的韵味。我在教学时抓住词语这一特点,请学生摹仿写出类似的叠词,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这几类叠词的认识,增强了在写作和说话中使用叠词的自觉性。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能经常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把读写训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语言积累和语言运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充分挖掘文本的留白,设计写的训练。新课标要求读写结合,而文学作品特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又给师生提供了极大的思考与填补的空间。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是“留白”的典范。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引发了后人无尽的遐思和美好的想像。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挖掘文本的留白与意义的多元触发之处,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思考,所谓“情动而辞发”;再请学生把思考的成果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最后全班交流。写的过程即是思维的梳理的过程,写的训练即是思维的训练,学生可以在充分地谈、悟的基础上各抒己见、自由表达。
我们感到很幸运,有陶行知先生这样一位理论和实践均丰富的教育家给予指导。现在,我们能在新的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迈着稳健的步伐,更加体会到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育思想的伟大。
“实实在在教语文,扎扎实实提质量”,这是一种朴实的教学态度,是一种求实的教学精神,更是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教育思想。让我们把语文教得实在一些,再实在一些,让我们的课堂成为有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