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验证性任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任务定向,自我定向,大学生
验证性任务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江,王嵘,孙拥军[1](2008)在《大学生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沙市5所大学的1至4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进行了验证性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大学生存在两种运动目标取向,《运动中任务定向与自我定向问卷》(TEOSQ)的构念校度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两种目标取向的相关模型拟合指标AIC却优于非相关模型,这显示我国学生的运动目标取向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两种目标取向都以个体的"能力感知"为基础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自我定向与任务定向男、女大学生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但在年级高、低上的差异呈显着性。研究者认为,体育教学中应当重视创设任务氛围,应对影响个体目标取向的那些调节变量予以重视。(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7期)
刘冬梅[2](2008)在《双任务操作EPIC模型的验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心理不应期范式(PRP范式),通过对双任务操作的两个模型中枢瓶颈模型(CB模型)和执行加工-交互控制模型(EPIC模型)的比较分析,试图验证EPIC模型在解释双任务加工瓶颈上的正确性。所谓瓶颈,是指信息加工过程中的某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加工只能串行而不能并行。CB模型将任务的加工过程分为叁个阶段:前中枢阶段、中枢阶段和后中枢阶段,模型假设加工瓶颈是结构上的,处于加工过程的中枢阶段,且不因实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EPIC模型则认为加工瓶颈的位置不是确定的,会因为实验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是被试策略上的延迟。本研究采用的任务一(T1)为高低音辨别任务,任务二(T2)为数字/字母辨认任务,通过对CB模型和EPIC模型的比较,根据EPIC模型提出了如下研究假设:在实验要求被试严格按照刺激出现的顺序做出反应的时候,RT1不会随SOA的变化而变化,在实验的指导语要求被试不必完全按照刺激呈现的顺序进行反应的时候,T1的反应时会随两个任务间隔时间SOA的增大而增大;SOA与T2的反应选择难度之间会有显着的交互作用,T2的反应选择的难度在短SOA时产生的效应小于长SOA时产生的效应。本研究用两个实验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以下研究结果证明了EPIC模型提出的假设。(1)用不同的实验指导语控制被试对T1和T2的加工,SOA对RT1的作用不同。说明双任务操作的瓶颈是策略上的而不是结构上的。(2)在两个任务都需要手动反应时,加工瓶颈的位置处于反应选择之后。(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6-01)
胡小燕[3](2002)在《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任务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试图以J.P.Das的智力PASS模型为理论基础,着眼于其中的第二功能系统(同时性-继时性加工系统),编制出由七个分测验组成的同时性-继时性加工测验。通过实验性测试、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借助LISREL软件对该自编测验跟同时性-继时性加工模型的拟合度进行了验证,并提出单因素模型和言语-非言语等竞争性模型与之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自编测验与同时性-继时性加工模型的拟合为最优。(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02-05-01)
验证性任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心理不应期范式(PRP范式),通过对双任务操作的两个模型中枢瓶颈模型(CB模型)和执行加工-交互控制模型(EPIC模型)的比较分析,试图验证EPIC模型在解释双任务加工瓶颈上的正确性。所谓瓶颈,是指信息加工过程中的某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加工只能串行而不能并行。CB模型将任务的加工过程分为叁个阶段:前中枢阶段、中枢阶段和后中枢阶段,模型假设加工瓶颈是结构上的,处于加工过程的中枢阶段,且不因实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EPIC模型则认为加工瓶颈的位置不是确定的,会因为实验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是被试策略上的延迟。本研究采用的任务一(T1)为高低音辨别任务,任务二(T2)为数字/字母辨认任务,通过对CB模型和EPIC模型的比较,根据EPIC模型提出了如下研究假设:在实验要求被试严格按照刺激出现的顺序做出反应的时候,RT1不会随SOA的变化而变化,在实验的指导语要求被试不必完全按照刺激呈现的顺序进行反应的时候,T1的反应时会随两个任务间隔时间SOA的增大而增大;SOA与T2的反应选择难度之间会有显着的交互作用,T2的反应选择的难度在短SOA时产生的效应小于长SOA时产生的效应。本研究用两个实验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以下研究结果证明了EPIC模型提出的假设。(1)用不同的实验指导语控制被试对T1和T2的加工,SOA对RT1的作用不同。说明双任务操作的瓶颈是策略上的而不是结构上的。(2)在两个任务都需要手动反应时,加工瓶颈的位置处于反应选择之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验证性任务论文参考文献
[1].刘玉江,王嵘,孙拥军.大学生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
[2].刘冬梅.双任务操作EPIC模型的验证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胡小燕.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任务的验证性因素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