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好氧颗粒污泥论文-董沿雯

改性好氧颗粒污泥论文-董沿雯

导读:本文包含了改性好氧颗粒污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稀土镨,脱氢酶活性,红外光谱分析

改性好氧颗粒污泥论文文献综述

董沿雯[1](2014)在《镨改性好氧颗粒污泥的性能及其应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稀土元素镨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实验采用两套结构相同的SBR反应器,利用济南光大水务二厂普通好氧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分阶段设置不同的容积负荷和曝气量以污泥驯化、减负荷培养、颗粒化和成熟化四阶段培养好氧颗粒污泥。人工配制的废水在SBR系统中加入稀土镨的颗粒污泥在第35天形成,未加入稀土镨的污泥颗粒污泥在第45天才形成;SBR1中颗粒平均直径达到3.0mm, SBR2中只有2.2mm;SBR1的SVI值已达到35mL/g, SBR2的SVI在45mL/g;测得SBRl中的平均机械强度为90%,SBR2系统中的污泥只有76.75%。加入稀土镨的污泥的物理化学指标均优于未加入稀土镨的污泥颗粒。SBR1的COD及氨氮去除率分别可达在95%和96%;SBR2中污泥颗粒较小,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87%。SBR1脱氢酶活性达到2398.47mgTF/kgSSh,好于SBR2系统中的2053.57mgTF/kgSSh。稀土镨离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好氧颗粒污泥在形成过程中的脱氢酶活性,提高了其对有机质的利用,促进了稳定的颗粒污泥的形成。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污泥中含有大量蛋白质成分,也含有有机酸和多糖。当稀土镨作用于污泥时,红外光谱图会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O-H与N-H的振动区域发生了移动(由3394cm-1到3287cm-1),与蛋白质分子上的某些支链发生络合。SBRl的波长1057cm-1处较SBR2的波长1081cm-1处的峰发生了分裂和峰面缩小,表明稀土镨和多糖分子产生了一定的络合作用。加入稀土镨的颗粒污泥系统,颗粒污泥的粒径大、密实度高,形成的溶解氧梯度层次性越好,能够在同一个反应器内形成厌氧-缺氧-好氧的不同溶解氧浓度梯度,形成同步硝化反硝化系统,在好氧颗粒污泥的内部形成更多的厌氧的反硝化菌群,SBRl和SBR2的反硝化产生了差别,SBRl总氮去除率能够达到85%以上,SBR2只有70%,加入稀土镨改性的好氧颗粒污泥氮的去除效果超过未加入稀土的好氧颗粒污泥。改性好氧颗粒污泥对金属Zn2+离子进行吸附处理,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第二类污染物的一级排放标准浓度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排放标准浓度的要求。本文对稀土镨改性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丰富了好氧颗粒污泥相关的理论内容,并对好氧颗粒污泥在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应用方面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4-05-06)

李善评,李艳艳,方洪琛,阴文杰,潘章斌[2](2012)在《钕改性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装置为2个完全相同的SBR反应柱,通过在SBR1中添加硝酸钕改性好氧颗粒污泥,研究稀土钕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硝酸钕的SBR1在45 d培养出颗粒污泥,改性后的好氧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2.5 mm,含水率为93.7%~96.9%,污泥平均比重为1.061 2,SVI为48 mL/g,完整系数为86%~95%,钕改性好氧颗粒污泥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COD、氨氮去除率均为90%以上,且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2年05期)

李艳艳[3](2012)在《钕改性好氧颗粒污泥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是一种新型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稀土元素钕的性质与金属元素钙类似,稀土钕有稀土元素所共有的生物学效应:适宜浓度的稀土元素钕对活性污泥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污泥活性,促进污泥颗粒化过程,改善颗粒污泥性能。本文以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SBR系统中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性能研究为对象,在添加稀土元素钕(Nd3+10mg/L)、其他运行参数均相同的条件下,对比污泥颗粒化过程和颗粒污泥性能差异,探索稀土钕对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过程、成熟颗粒污泥特性及脱氮性能的影响,其结论如下:1、利用SBR反应器,在COD负荷为1.75Kg/(m3·d),氨氮负荷为0.36Kg/(m3·d),钕离子浓度为10mg/L,运行周期4h,气体表观气速为1.09~1.31cm/s的条件下,改性污泥在改性期第24天实现了完全颗粒化,未改性污泥在改性期第36天实现完全颗粒化,可见用钕离子改性好氧颗粒污泥,可以缩短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时间,提高工程效率。2、颗粒化过程中,对两系统中污泥粒径、沉降比、Zeta电位、比耗氧速率进行监测,发现SBR1中改性好氧颗粒污泥的粒径增长速度较SBR2中颗粒粒径增长速度快;沉降性能(SVI为42mL/g)优于SBR2中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SVI为53mL/g);SBR1中改性颗粒污泥Zeta电位随粒径的增大而出现较大幅度降低;比耗氧速率(SOUR为7.311mg/g min)比SBR2中颗粒(SOUR为5.604mg/g min)高,污泥活性好。3、SBR1中成熟改性好氧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为2.5mm,完整系数为88%,含水率为91.8%,比重为1.0651;SBR2中未改性好氧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为1.6mm,完整系数为74.67%,含水率为95.6%,比重为1.0554。可见,改性好氧颗粒污泥有较大的强度、粒径;较低的含水率及较高的污泥比重。4、改性期间,比较两系统出水中钙离子浓度,得出SBR1出水中钙离子浓度比SBR2出水中钙离子浓度低,说明稀土钕的添加,与系统进水中的钙离子产生竞争,在有稀土钕存在的条件下,微生物吸收的钙离子有所减少。5、EPS包括污泥EPS和上清液EPS。对于改性好氧颗粒污泥和未改性好氧颗粒污泥,污泥EPS的含量均大于上清液EPS的含量,上清液EPS含量约为污泥EPS含量的1/5。上清液EPS的主要成分为多糖,稀土钕的添加使上清液EPS中多糖含量有所增加,对上清液EPS中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小;污泥EPS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稀土钕的添加仅对污泥EPS中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对多糖的含量影响较小。6、成熟改性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COD去除率为93%,NH4+-N去除率为92%。在一个完整周期内,发现SBR1中NH4+-N在前1.5h内浓度大幅度减小,NO3--N、N02--N的浓度也维持在较低水平,未造成亚硝态氮的积累,SBR1中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SBR2中颗粒污泥的同步脱氮效果不如SBR1中理想。(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2-05-08)

改性好氧颗粒污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试验装置为2个完全相同的SBR反应柱,通过在SBR1中添加硝酸钕改性好氧颗粒污泥,研究稀土钕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硝酸钕的SBR1在45 d培养出颗粒污泥,改性后的好氧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2.5 mm,含水率为93.7%~96.9%,污泥平均比重为1.061 2,SVI为48 mL/g,完整系数为86%~95%,钕改性好氧颗粒污泥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COD、氨氮去除率均为90%以上,且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改性好氧颗粒污泥论文参考文献

[1].董沿雯.镨改性好氧颗粒污泥的性能及其应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

[2].李善评,李艳艳,方洪琛,阴文杰,潘章斌.钕改性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性质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2

[3].李艳艳.钕改性好氧颗粒污泥的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2

标签:;  ;  ;  ;  

改性好氧颗粒污泥论文-董沿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