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荣格论文-林芯芯

原型荣格论文-林芯芯

导读:本文包含了原型荣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巴黎圣母院火灾,荣格,原型,集体潜意识

原型荣格论文文献综述

林芯芯[1](2019)在《从荣格原型理论看异国灾难传播中的集体潜意识——以4·15巴黎圣母院火灾事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选取荣格的原型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以4·15巴黎圣母院火灾事件的舆情文本为分析对象,探讨重大文明遗产事故背后的集体潜意识及原型表现,分析包括事故建筑本身作为符号象征的原型、中外媒体话语叙事的原型、中外网民情绪背后的原型叁大方面,以此揭示巴黎圣母院火灾事件背后的集体潜意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受全球化进程、媒介技术发展、民族集体记忆叁者的综合影响,巴黎圣母院已被上升到人类作为文明共同体的想象性符号,媒体话语叙事由此同质化,但中国真实舆论场分裂为两种表现,一种是全球框架,一种是民族框架,两种框架下的表现隐藏着基于不同大小范围的集体潜意识。(本文来源于《东南传播》期刊2019年10期)

郭文慧[2](2019)在《荣格原型理论解读《布赖顿棒糖》》一文中研究指出《布赖顿棒糖》是格雷厄姆·格林的一部宗教侦探小说,主要讲述黑帮首领宾基设计杀害了海尔,后来在歌女艾达的调查与巧妙安排下,最终自食恶果,跌落悬崖而死。本文通过运用荣格原型理论中的人格面具和阴影分析该篇小说中男主人公宾基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变化,探讨宾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毁灭,进而得出造成宾基悲剧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7期)

侯书华,王婷婷[3](2019)在《佩科拉的悲剧——以荣格原型理论解读《最蓝的眼睛》》一文中研究指出托妮·莫里森是当代美国着名的黑人女作家,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本文运用卡尔·荣格的原型批评理论解读莫里森的代表作《最蓝的眼睛》,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主人公佩科拉悲剧的根源。(本文来源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曲蒙蒙[4](2019)在《基于荣格的原型理论解读电影《饥饿游戏》的女主凯特尼斯的人物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苏珊·柯林斯,美国着名的作家,她的小说《饥饿游戏》轰动一时并被拍成同名电影,反映了人性和社会阶级矛盾与斗争等问题。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根据荣格的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和自性等原型理论对《饥饿游戏》的女主角凯特尼斯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究她如何在险境中生存,内心各种原型如何冲突与挣扎,一步步战胜来自外界权威和自己内心精神压力,突破自我,为自己而战。(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1期)

段小凡[5](2019)在《荣格的原型理论下解析《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斯蒂芬的人格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既是一幅作者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的自画像,又是对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成长为一名青年艺术家的心路历程的刻画。小说深刻地展示了生活在都柏林的斯蒂芬是如何在闭塞、压抑的都柏林社会环境中,反抗来自家庭、学校、教会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在斗争中逐步成长,在艺术创作中寻得安慰与归宿的过程。本论文着眼于主人公斯蒂芬的性格发展,剖析斯蒂芬从性格上的顺从、虔诚转变为自主、反叛的自我塑造过程,在揭示斯蒂芬反抗权威的内在因素的同时,探讨斯蒂芬的自我转变对于批判爱尔兰社会现状的意义。本论文采用荣格的人格发展理论作为学理支持,借助荣格提出的意识、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叁个精神层面解析主人公斯蒂芬的人格发展线索。论文第一章聚焦以斯蒂芬的自我为核心的意识层面。在成长的初期,斯蒂芬的独特性逐渐显现,具有艺术家特质的敏感性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对于今后斯蒂芬对爱、宗教以及社会秉持怎样的态度以及他发展出怎样的人格特征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第二章讨论斯蒂芬的集体无意识层面,主要研究斯蒂芬身上的人格面具、阴影和阿尼玛这叁个集体无意识原型。集体无意识是荣格心理学中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贯穿荣格的整个心理学理论。斯蒂芬身上主要原型的个性化过程,即人格面具的膨胀、阴影的觉醒以及阿尼玛的出现,对斯蒂芬的人格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论文第叁章研究小说主人公斯蒂芬的个人无意识范畴,并着重分析斯蒂芬身上的心理情结,包括母亲、父亲和英雄。情结是荣格在他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提出的重要概念,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受到压抑而被遗忘的心理内容,是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情感、思想和记忆。情结的存在和显现,代表着斯蒂芬个人无意识的觉醒,是其人格发展的前提。论文第四章研究斯蒂芬自性实现的过程。自性实现是人格发展的最终目标。斯蒂芬经过前两个阶段的人格发展,即个人无意识的觉醒和原型的个性化,人格发展迎来了最终阶段——自性实现。自性实现首先需要以充分的个性化为前提,然后与自我(即意识的中心)相互配合,在经过自我与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整合后,最终达到自性实现。对斯蒂芬来说,其自性的实现就是挣脱各种束缚成为艺术家。通过四个章节的分析,论文最终指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借刻画主人公斯蒂芬的心路历程,呈现了一位既受制于爱尔兰文化传统又渴望自由解放的爱尔兰青年艺术家的自我变迁,作者乔伊斯在勾画斯蒂芬人格发展的过程中折射出爱尔兰民族个体身份对实现民族解放的渴望,这对于爱尔兰民族及其文学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陈麒任[6](2019)在《童话心理分析:集体无意识之原型的体现——用荣格的观点分析安徒生《野天鹅》》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荣格~(1)于1948年在苏黎世的库斯纳赫特(Kusnacht)成立荣格学院后,该学院成为培育荣格派分析心理学家的大本营。「他几乎把他的整个后半生都投入到有关原型(Archetypes)的研究和着述之中。」~(2)荣格所论之原型,属于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他谈到:每个人的人格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四种原型,分别是人格面具(The persona)、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阴影(The shadow)、自性(The self)等。(本文来源于《中华辞赋》期刊2019年04期)

张咪[7](2019)在《从荣格原型理论解读《一小时的故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它讲述了主人公马兰德夫人在听说丈夫去世后的一系列情感变化和心理动态。本文以荣格的原型理论为基础,运用人格面具和阴影理论分析马兰德太太在一小时内的情绪变化。本文深入挖掘了她的内心世界,从而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全面、更成熟的解读。1荣格原型理论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主张,人格主要可以分为叁个层面: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意识是指个体可以感知的部分,以自我为核心。个人无意识是个体被压抑或忽视的地方。集体无意识是一个更深的层次,是与生俱来的,而(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9年06期)

王亚楠[8](2019)在《伊莎贝尔·阿切尔的自我实现——用荣格原型理论分析《一位女士的画像》》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位女士的画像》塑造了拥有强烈独立意识的美国少女伊莎贝尔阿切尔这一"新女性"形象。本文依据荣格的原型理论探讨人格面具,阿尼姆斯和自我实现在伊莎贝尔身上的体现。女主人公内心成长的过程,追求自由、探索命运的过程遵循自我实现模式——经历了人生的重重选择,她获得了心理的最完全成长,即自我实现。同时揭示了伊莎贝尔乃作者亨利詹姆斯文化融合理想的具体化身,是其心中"女士"的完美典范。(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中旬刊)》期刊2019年01期)

赖书涵[9](2019)在《荣格分析心理学原型理论视角下解读麦克白夫人的悲剧人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荣格分析心理学原型理论视角出发,探究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中麦克白夫人双性气质的形成过程。麦克白夫人压迫自性的和谐发展,无法正确认识自身阿尼姆斯男性化特征。麦克白夫人性情与人格的矛盾分裂是导致人物悲剧重要原因,分析麦克白夫人人格面具和阴影及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冲突,对理解莎士比亚戏剧悲剧式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06期)

胡佳汝[10](2018)在《金山上的美国梦——荣格原型批评视角下的《中国佬》》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佬》中出现大量的中外民间故事为该部作品锦上添花,也暗示了作品中父亲等人在美国淘金的真实遭遇心路历程。本文将该文本与荣格的原型批评理论相结合,分析"淘金热"时期的华人在美国被迫处于相对无助和受剥削的地位,被阉割和去势之后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21期)

原型荣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布赖顿棒糖》是格雷厄姆·格林的一部宗教侦探小说,主要讲述黑帮首领宾基设计杀害了海尔,后来在歌女艾达的调查与巧妙安排下,最终自食恶果,跌落悬崖而死。本文通过运用荣格原型理论中的人格面具和阴影分析该篇小说中男主人公宾基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变化,探讨宾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毁灭,进而得出造成宾基悲剧的根本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型荣格论文参考文献

[1].林芯芯.从荣格原型理论看异国灾难传播中的集体潜意识——以4·15巴黎圣母院火灾事件为例[J].东南传播.2019

[2].郭文慧.荣格原型理论解读《布赖顿棒糖》[J].青年文学家.2019

[3].侯书华,王婷婷.佩科拉的悲剧——以荣格原型理论解读《最蓝的眼睛》[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4].曲蒙蒙.基于荣格的原型理论解读电影《饥饿游戏》的女主凯特尼斯的人物形象[J].北方文学.2019

[5].段小凡.荣格的原型理论下解析《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斯蒂芬的人格发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6].陈麒任.童话心理分析:集体无意识之原型的体现——用荣格的观点分析安徒生《野天鹅》[J].中华辞赋.2019

[7].张咪.从荣格原型理论解读《一小时的故事》[J].知识文库.2019

[8].王亚楠.伊莎贝尔·阿切尔的自我实现——用荣格原型理论分析《一位女士的画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

[9].赖书涵.荣格分析心理学原型理论视角下解读麦克白夫人的悲剧人生[J].教育现代化.2019

[10].胡佳汝.金山上的美国梦——荣格原型批评视角下的《中国佬》[J].青年文学家.2018

标签:;  ;  ;  ;  

原型荣格论文-林芯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