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灵敏度问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含参混合隐向量,均衡问题,连续
混合灵敏度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林美婷,黄建华[1](2014)在《含参混合隐向量均衡问题解存在性及灵敏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Hausdorff拓扑向量空间中的含参混合隐向量均衡问题解的灵敏度.通过建立混合隐向量均衡解存在的充分条件,进而研究含参混合隐向量均衡问题的解是上半连续的、下半连续的,从而概括总结出解映射的连续性.(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林美婷[2](2013)在《关于混合向量均衡问题的灵敏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均衡问题与对策论、物理学和力学、经济与金融、控制与优化问题、算子不动点以及变分不等式理论密切相关。由于它在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倍受学者们的关注,近年来成为非线性分析中一个十分热门的分支领域并且取得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结果。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叁个方面,即均衡问题解的存在性、构造求解均衡问题解的迭代算法进而证明算法的收敛性、解的稳定性分析。近年来,由于数学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上的需要,许多研究者把研究的触角延伸到向量均衡问题,他们对于各种类型的向量均衡问题解的存在性及稳定性展开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含参混合隐向量均衡问题解的灵敏度分析及含参广义混合向量拟均衡问题解集的Holder连续性,分叁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运用KKM定理,通过建立含参混合隐向量均衡解存在的充分条件,进而研究含参混合隐向量均衡问题的解是上半连续的、下半连续的,从而总结出解映射的连续性,此结果推广了黄南京、李军等人的研究;第二部分,在度量空间中,用更具一般化的条件求多值映射的含参广义混合向量拟均衡问题解的Holder连续性,而且在研究其Holder连续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研究含参广义混合向量拟均衡问题解集和近似解的上界,此结论拓展了L.Q.Anh、P.Q.Khanh、 S.J.Li等人的研究。第叁部分,在带锥的线性度量空间中,利用锥区间,引用S.J.Li、Z.Y.Peng等提出的Holder连续性的新描述,研究含参广义混合向量拟均衡问题解的另一种Holder连续性的充分条件,此结论是对S.J.Li、Z.Y.Peng等人研究的推广。(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3-01-01)
樊树军[3](2010)在《H_∞混合灵敏度设计问题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H∞控制理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H∞控制方法是鲁棒控制方法之一,其问题求解假设条件比较严格,有些对象不满足条件要求,影响了应用。论文以H∞混合灵敏度控制问题为例,结合卫星姿态控制的例子,研究了H∞控制问题中出现不满足标准H∞控制问题假设条件的情况和控制器与被控对象零极点对消的问题,并对上述情况及其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H∞混合灵敏度设计方法具有简单和直观的优点,H∞混合灵敏度控制问题主要包含的叁类问题:混合灵敏度S/T问题、混合灵敏度S/KS问题和混合灵敏度PS/T问题。论文介绍了混合灵敏度S/T问题、混合灵敏度S/KS问题和混合灵敏度PS/T问题的具体设计方法,以及在各混合灵敏度问题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零极点对消问题。论文中用一个卫星模型作为被控对象进行设计并使用MATLAB仿真。根据叁类混合灵敏度问题的系统结构框图,选取状态变量,列写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并计算得到各混合灵敏度问题的广义对象,即闭环系统的广义传递函数矩阵。选取适当的加权函数,调用hinfsyne函数进行设计和仿真,对叁类混合灵敏度问题中出现的不满足假设条件或零极点对消问题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并且对不满足标准H∞控制问题假设条件的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控制器与被控对象的零极点对消的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0-01-01)
田宏亮,梁晓庚,贾晓洪[4](2008)在《DRSA-MOGA算法在H_∞控制混合灵敏度问题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H∞鲁棒控制理论的提出解决了频域中MIMO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问题,但需要在艰深的数学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实验以选择权函数,又鉴于H∞环路成形设计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没有直接考虑决定系统最后响应的闭环传递函数,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应用单目标遗传算法来解决H∞控制的混合灵敏度问题的方法。考虑到多目标遗传算法相对于单目标遗传算法的优点,本文进一步应用DRSA-MOGA算法来解决H∞控制的混合灵敏度问题。在最后的仿真例子中,用DRSA-MOGA算法求得的控制器使系统的灵敏度函数和互补灵敏度函数具有良好的特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期刊2008-09-01)
翁正新,施颂椒[5](1999)在《混合灵敏度问题的鲁棒H_∞/LTR状态反馈综合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对具有输出乘型不确定性系统的混合灵敏度问题进行研究.以H∞状态反馈理论和回路传递恢复(LTR)技术为基础,导出了一种带观测器的鲁棒H∞/LTR状态反馈综合方法.该方法首先要进行目标设计,即在假设系统状态完全可测的前提下,设计一个静态H∞状态反馈控制律,以满足系统性能和鲁棒性要求.然后恢复过程设计,即设计一个状态观测器,使得在上述目标设计中引入观测器后,原目标H∞状态反馈系统的特性得以恢复.实例及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1999年04期)
杨志勇,王广雄[6](1999)在《MIMO系统混合灵敏度设计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文献 [1]中战斗机模型的设计结果 ,证明对于这类条件数较大的MIMO对象 ,由于条件数对消的存在 ,使得混合灵敏度问题的设计结果对于输入不确定性一般不能保证系统的鲁棒性 .本文利用 μ 综合方法进行设计 ,同时兼顾了对象的输入、输出不确定性 ,使整个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1999年02期)
翁正新,王广雄[7](1995)在《混合灵敏度问题的鲁棒H_∞/LTR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具有输出乘型不确定性的H∞混合灵敏度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鲁棒H∞/LTR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由叁部分组成:首先针对对偶系统设计一个H∞全状态反馈控制,使得系统满足性能和鲁棒性要求.其次设计一个全状态观测器,使得上述状态反馈的特性得以恢复.最后综合出满足原系统性能和鲁棒性要求的输出反馈动态控制律.(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1995年03期)
郑焕群,李蓉,王予宏[8](1993)在《大变化灵敏度问题的研究——混合矩阵法程序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给出一种计算大变化灵敏度的方法,该方法功能全,应用广泛,并给出软件系统的研制报告。它能分析电阻(线性、非线性),电导,电容(线性,非线性),和电感(线性,非线性),以及4种受控源器件。可以应用于多种元件类型大变化灵敏度的电路的计算。(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1993年04期)
杨成梧,蒋小云[9](1990)在《H~∞最优混合灵敏度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给出了一种H~∞最优混合灵敏度问题的解,其方法是将混合灵敏度H~∞最优问题转化成已熟悉的“A course in H~∞ control theory”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0年01期)
混合灵敏度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均衡问题与对策论、物理学和力学、经济与金融、控制与优化问题、算子不动点以及变分不等式理论密切相关。由于它在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倍受学者们的关注,近年来成为非线性分析中一个十分热门的分支领域并且取得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结果。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叁个方面,即均衡问题解的存在性、构造求解均衡问题解的迭代算法进而证明算法的收敛性、解的稳定性分析。近年来,由于数学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上的需要,许多研究者把研究的触角延伸到向量均衡问题,他们对于各种类型的向量均衡问题解的存在性及稳定性展开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含参混合隐向量均衡问题解的灵敏度分析及含参广义混合向量拟均衡问题解集的Holder连续性,分叁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运用KKM定理,通过建立含参混合隐向量均衡解存在的充分条件,进而研究含参混合隐向量均衡问题的解是上半连续的、下半连续的,从而总结出解映射的连续性,此结果推广了黄南京、李军等人的研究;第二部分,在度量空间中,用更具一般化的条件求多值映射的含参广义混合向量拟均衡问题解的Holder连续性,而且在研究其Holder连续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研究含参广义混合向量拟均衡问题解集和近似解的上界,此结论拓展了L.Q.Anh、P.Q.Khanh、 S.J.Li等人的研究。第叁部分,在带锥的线性度量空间中,利用锥区间,引用S.J.Li、Z.Y.Peng等提出的Holder连续性的新描述,研究含参广义混合向量拟均衡问题解的另一种Holder连续性的充分条件,此结论是对S.J.Li、Z.Y.Peng等人研究的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灵敏度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1].林美婷,黄建华.含参混合隐向量均衡问题解存在性及灵敏度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2].林美婷.关于混合向量均衡问题的灵敏度分析[D].福州大学.2013
[3].樊树军.H_∞混合灵敏度设计问题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4].田宏亮,梁晓庚,贾晓洪.DRSA-MOGA算法在H_∞控制混合灵敏度问题中的应用[C].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2008
[5].翁正新,施颂椒.混合灵敏度问题的鲁棒H_∞/LTR状态反馈综合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
[6].杨志勇,王广雄.MIMO系统混合灵敏度设计的问题[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9
[7].翁正新,王广雄.混合灵敏度问题的鲁棒H_∞/LTR设计方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5
[8].郑焕群,李蓉,王予宏.大变化灵敏度问题的研究——混合矩阵法程序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1993
[9].杨成梧,蒋小云.H~∞最优混合灵敏度问题[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