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涡度相关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碳通量,涡度相关法,农田生态系统
涡度相关法论文文献综述
田容才,文双雅,阳会兵[1](2019)在《基于涡度相关法的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涡度相关法作为国际上公认的碳通量测定的标准方法,在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空间。本研究旨在总结涡度相关法的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最新研究成果,为涡度相关法与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提供参考。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基于涡度相关技术的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现状,重点总结了其在时间变化、驱动因子、生产力模型、数据处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经了解发现涡度相关技术对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研究较多,且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一种植模式下农田碳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呈显着单峰"U"型趋势,在多熟种植模式下季变化呈"W"型,但对种植模式的碳通量研究缺乏区域代表性;同时驱动因子研究集中在温度、光照、水分等环境因素对农田碳通量的影响方面,对环境因子与农艺措施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且对于通量夜间数据的处理和无效、缺失数据的剔除与插补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本文认为区域典型种植模式的长期定位监测、多因子协同分析、数据质量监控等方面具有较大研究空间。(本文来源于《激光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韦娜,张翔,张立锋,刘晓琴,赵亮[2](2019)在《蒸渗仪法和涡度相关法测定蒸散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揭示叁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水分收支状况,本文利用涡度相关系统(EC)和蒸渗仪对退化高寒草甸的蒸散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的蒸散量年变化趋势一致,涡度相关法测定的年蒸散量为481 mm(约占降水量的86%),低于蒸渗仪法的558 mm。涡度相关法的湍流能量与有效能的闭合度(EBR)年均值约为0.78,生长季的EBR要高于非生长季;当摩擦风速(u*)<0.25 m·s~(-1)时,EBR随u*的增大而增加,当u*>0.25 m·s~(-1)时,EBR随u*的增大无明显变化。此外,土壤热通量相对于太阳净辐射的滞后可能也是导致能量不闭合的原因之一。随着净辐射、温度和风速的升高,涡度相关法测定的蒸散逐渐接近于蒸渗仪法的测定值,而土壤含水量对两种方法观测蒸散的影响不明显。本研究结果说明,涡度相关和蒸渗仪法测定的蒸散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涡度相关法可能会低估该生态系统的蒸散量。(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陈宇[3](2019)在《基于涡度相关法的皖南玉米碳通量变化规律及估算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对大气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碳循环规律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当今科学界的热点,其中农田生态系统作为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对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的碳通量规律,对进一步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我国皖南丘陵地区的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进行了持续的观测,并分析了碳通量的变化规律和控制机理,明确了其碳源/汇功能的时间分布特征,另外还探究了玉米地的固碳效率变化规律,最后对两个主要的碳通量模型进行了验证和比选,明确了在不同条件下模型对模拟玉米地碳通量的适用性。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玉米地在夜间为碳源,白天为碳汇,夏玉米在前中期为碳源,后期为碳汇,春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均为碳汇;玉米碳通量的日内变化特征在阴天和生育前期晴天表现为夜间平稳,白天先下降再上升的“U”型单峰曲线,而在生育后期晴天表现为中午出现短暂回升现象的“W”型双峰曲线,且高温条件下玉米地具有较强的碳源功能。(2)玉米地固碳效率日内变化呈先上升再保持稳定最后下降的梯形特征,夏玉米在前中期(拔节期、抽穗期)的固碳效率低于春玉米,后期(灌浆期、成熟期)高于春玉米。(3)玉米地碳通量在小时尺度上受净辐射影响最大,在日尺度上春玉米受饱和水汽压差影响最大,夏玉米受气温影响最大。(4)SMPT-SB模型在玉米地整个生育期的模拟效果优于CROP-C模型,而在日内的模拟效果则各有优劣:SMPT-SB模型更适合在夜间模拟玉米地的碳源功能;CROP-C模型更适合在白天模拟玉米地的碳汇功能。(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15)
祁秀娇,刘廷玺,段利民,陈小平,黄天宇[4](2019)在《基于茎干液流法和涡度相关法的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群落蒸散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Dynamax茎流测量系统、涡度相关系统、气象-土壤环境观测系统进行连续观测,利用基径横截面积对单枝茎干液流进行尺度扩展,得到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群落蒸腾量(T),并与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蒸散发量(ET)进行对比,详细分析了小叶锦鸡儿群落T与ET的变化特征以及群落水分收支状况。结果表明:(1)小叶锦鸡儿群落T、ET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值分别为1.61 mm·d~(-1)、2.43 mm·d~(-1);(2)T、ET日内变化曲线分别呈宽幅单峰型、钟型分布,日累积量均呈"S"型增长趋势;(3)不同天气条件下T、ET日变化峰型各异,峰值及总量变化水平晴天高于阴雨天;(4)不同降水事件中,降雨时间不同导致T启动时间推迟或结束时间提前,ET发生时间降水前后无显着差异;降雨量P≤10 mm或P>20 mm时,雨后T有所降低,10 mm<P≤20 mm时,雨后T显着提高;不同降雨强度下,雨后ET较雨前有所升高,且ET波峰大小与降雨量成正相关;(5)观测期间ET/P为1.04,小叶锦鸡儿群落水分收支基本平衡。(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9年04期)
同小娟,张劲松,孟平[5](2018)在《基于涡度相关法的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控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涡度相关法被认为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可靠方法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基于涡度相关法对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为解释森林碳吸收、碳平衡组分(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总初级生产力GPP、生态系统呼吸Rec)的季节和年际变化提供了方便。不同纬度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具有显着的差异。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季节、年和年际变化受环境因子(如太阳辐射、气温、降水、土壤温湿度)影响。由于植被类型和立地条件存在差异,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存在一定的差异。极端区域气候事件(如干旱)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发生的频率会增加。这些极端气候事件可能会抵消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或甚至造成净碳排放。除了环境因子,干扰(如火灾、收获)会使生态系统在短时间内由碳汇变为碳源。因此,研究环境因子和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森林碳吸收过程的理解。多数森林站点开展的碳收支研究时间尺度比较短(10年以下)。虽然以上研究解释了碳收支在季节和年上的差异,但不能得出生态系统的平均状态,也不能给出极端气候事件对碳收支的影响。在生态系统尺度上研究碳收支需要超过10年以上的数据,长时间序列数据可以让人们直接了解景观如何对气候波动、干扰等做出响应。为降低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评估的不确定性,今后还需要长期监测生态系统碳通量对气候因子的响应,采用多变量模型数据融合方法估算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并对站点上所得的碳通量数据进行尺度上推。(本文来源于《温带林业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王莉莉,高丹,杨涛[6](2017)在《基于涡度相关法的鄱阳湖南矶湿地水热与碳通量观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鄱阳湖湿地的植物丰富,生物多样性显着,是鄱阳湖流域生态安全关注的核心。本文介绍了通量塔的地理环境、仪器布设和基本观测,同时利用获得的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典型晴天主要观测量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晴天条件下,该地区的显热通量与潜热通量的日变化过程总体上呈单峰型。同时研究期间通量塔下垫面植被覆盖,该地区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的日变化呈现"U"型分布特征,白天最大吸收量20.3μmol m~(-2)s~(-1),夜间最大释放量10.2μmol m~(-2)s~(-1)。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基本没有日变化,土壤热通量在清晨(6:00-7:00)较低,午后(14:00-15:00)较高。(本文来源于《《江西遥感》2017年第2期(总第3期)》期刊2017-10-01)
徐静馨,郑有飞,麦博儒,赵辉,储仲芳[7](2017)在《基于涡度相关法的麦田O_3干沉降及不同沉降通道分配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地层高浓度臭氧(O_3)会给植物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的负效应,而O_3本身难溶于水,主要通过干沉降方式沉降到陆地生态系统。该研究采用涡度相关法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田主要生育期的O_3干沉降过程进行了观测,利用边界线技术和线性相关法分别分析了O_3干沉降速率最大值(Vdmax)和太阳辐射(SR)、温度(T)、相对湿度(RH)及O_3干沉降速率(Vd)和摩擦速度(u*)的关系,并运用彭曼公式结合总初级生产力(GPP)估算不同O_3沉降通道的分配比例。研究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30 min平均O_3浓度(CO_3)、O_3干沉降通量(FO_3)、Vd分别为32.9 n L·L–1、–5.09 nmol·m–2·s–1、0.39 cm·s–1,CO_3、FO_3、Vd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6–58 n L·L–1、–2.9––11.7 nmol·m–2·s–1、0.17–0.63 cm·s–1,其中FO_3和CO_3、Vd的关系并不是同步的。(2)初步推断出较强光照(SR≥400 W·m–2)、适宜的温度(T=18℃)以及较为湿润(RH>40%)的环境条件比较有利于O_3干沉降过程。其中Vdmax与SR呈增长关系(y=1.06–exp(–0.0094–x)),SR<400 W·m–2时Vdmax随SR的增大而增大,并在SR=400 W·m–2左右达到最大值,当SR≥400 W·m–2时Vdmax持续维持在最大值;Vdmax与T呈"钟形"曲线关系(y=1.06–(x–18)2/169),当T=18℃时Vdmax达到最大;当RH<40%时Vdmax呈下降趋势(y=0.030x–0.106);当相对湿度较高时,白天的Vd随RH下降有下降趋势,而夜间的Vd随RH增加而上升,因此Vd可能随RH增大而增大,也可能随RH增大而减小。u*与Vd存在一定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但相关并不显着。(3)整个观测期平均气孔O_3沉降通道和非气孔O_3沉降通道占总O_3干沉降通量的分配比例分别是32%和68%;白天通过气孔O_3沉降通道和非气孔O_3沉降通道所沉降的O_3通量平均占总O_3干沉降通量的比例分别是42%和58%,其中叶面积指数和降雨均会影响气孔O_3沉降。(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郭俏利[8](2017)在《基于涡度相关法SWI的N_2O通量及其水动力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流中的氮负荷因为废水和农业径流的输入日益增加,沉积物和水体中的微生物利用氮源,产生各种副产物,包括气体氧化亚氮(N_2O),而N_2O以其巨大的增温潜能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此外,沉积物-水界面(SWI)作为水体与沉积物之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通道,对N_2O通量的贡献不容忽视。影响SWI的N_2O通量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利用涡度相关技术,探索水动力条件对SWI的N_2O通量的影响,研究流速与N_2O垂直涡动扩散系数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底泥中氮元素主要包括总氮(TN)、氨氮(AN)、硝态氮(NO_3~--N)和亚硝态氮(NO2--N)之间的迁移转化和底泥中细菌多样性,进一步探究N_2O的产生和释放机制。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静止状态时(0±0.01m/s)SWI的N_2O通量(绝对值)的范围为5.15~495.93umol.m-2.h-1,平均值为118.86 umol.m-2.h-1;流速为0.03±0.02m/s时,N_2O通量范围为7.08~1982.75umol.m-2.h-1,平均值为700.38 umol.m-2.h-1;流速为0.07±0.02m/s时,N_2O通量范围为8.04~3385.75umol.m-2.h-1,平均值为1485.45umol.m-2.h-1;流速为0.12±0.02m/s时,N_2O通量范围为8.27~5359.34 umol.m-2.h-1,平均值为2302.85umol.m-2.h-1;流速为0.20±0.02m/s时,N_2O通量范围为67.48~24736.00umol.m-2.h-1,平均值为10953.82umol.m-2.h-1;流速为0.30±0.02m/s时,N_2O通量范围为76.64~35879.54 umol.m-2.h-1,平均值为17848.96umol.m-2.h-1;流速为0.35±0.02m/s时,平均通量30151.88 umol.m-2.h-1。2不同程度的水动力条件对SWI的N_2O通量的影响是非常显着的。总体上,随着平均流速的增加,SWI的N_2O通量增大。静止状态时的N_2O通量最小;当速度在0.03~0.12m/s之间时,底泥尚未悬浮,通量随着流速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当平均速度达到0.20m/s时,底泥开始大量悬浮,流速在0.20~0.35m/s这个阶段内的N_2O通量增加迅速。3平均周期为30min的N_2O的垂直涡动扩散系数在静止状态时为2.56~5.86×10-10m2.s-1;平均速度介于0.03~0.12m/s之间,底泥尚未悬浮时为1.04~1.81×10-7m2.s-1;当水体平均扰动速度在0.20~0.35m/s之间时,为1.04~2.52×10-6m2.s-1。整体上随着流速的增加,水体紊动程度增加,垂直涡动扩散系数也增加,流速和垂直涡动扩散系数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当流速介于0.01~0.14m/s之间(底泥尚未悬浮)时,流速和垂直涡动扩散系数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其关系可用y=39.980x+0.970,R2=0.969来描述。当流速在0.18~0.37m/s之间时,底泥大量悬浮,流速和扩散系数之间没有显着的线性关系。4实验前后底泥中TN和NO_3~--N含量都在减少,各组实验前后TN的减少量不等,减少范围为40.673~337.463mg/kg,NO_3~--N的减少范围为1.021~5.343 mg/kg。NO2--N含量实验后比实验前相对增多,NH4+-N含量实验前后有增有减。5底泥中的细菌多样性较为丰富,细菌中占主导地位的门主要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等。此外,主要有还检测到了硝化螺菌门Nitrospir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是主要的亚硝酸盐氧化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中的很多细菌属于厌氧氨氧化菌。在可能产生N_2O的细菌中,主要检测到了氨氧化菌(137条基因序列)、亚硝酸盐氧化菌(111条基因序列)、反硝化菌(43条基因序列)、厌氧氨氧化菌(7条基因序列)和好氧反硝化细菌(259条基因序列)。自叁峡水库建成后,水库调度引起的水位和流速周期性的变化势必对N_2O等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排放产生影响。论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探究不同水动力条件(主要是流速)对SWI的N_2O通量的影响,旨在为叁峡库区温室气体的控制做贡献。(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7-05-01)
陈丽萍[9](2015)在《基于涡度相关法和无线传感网的雷竹林碳通量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碳储量与碳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竹林的面积与株数连年增加,在生态系统的重要性逐渐增加。基于微气象学的涡度相关法是国际公认的估算区域碳通量的标准方法。随着无线传感技术的发展,使用无线传感网络获取环境因子的方法正在普及。本研究基于太湖源通量观测系统2013年的数据计算该雷竹林生态系统的碳通量、通量贡献区等,结合观测区域下垫面土地利用对不同地类通量信息进行提取。此外,在垂直维度上,本研究在通量塔上安装了无线传感器节点,根据获取的CO2浓度、湿度和气压等数据计算了CO2通量,主要结论为:1)90%贡献水平下,在相同大气稳定度条件下,0°~90°、90°~180°、180°~270°、270°~360°方向的通量贡献区范围差别不大。稳定大气条件下贡献区长度为96.19~941.63m,不稳定大气条件下贡献区长度为28.62~313.54m,可见,通量贡献区在观测塔为中心的2km×2km范围内。2)研究区下垫面主要由雷竹林、非雷竹林(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其他用地(村落和农田)、道路和水体组成。在2km×2km观测区域内,雷竹面积占总面积的67.28%、非雷竹林占17.33%,其他用地占11.97%,水体占2.4%,道路占1%,使得观测区域内通量信息不完全来自于雷竹林生态系统。因此,本研究提出了通量信息提取方法。通量塔观测的下垫面年总净固碳量为148.93gC?m-2?a-1,用通量提取方法得到的纯雷竹林生态系统年总净固碳量为115.98gC?m-2?a-1;当下垫面全部为非雷竹林时(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年总净固碳量为181.32gC?m-2?a-1。从NEE月平均值来说,纯雷竹林<观测通量<下垫面全部为非雷竹林,但由于非雷竹林在研究区内所占比重较小,因此对整体的通量贡献不大。3)使用无线传感网络观测数据计算的CO2通量与使用涡度相关系统计算的通量结果在变化趋势上具有较好一致性;无线传感网络计算结果与涡度相关计算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为r=0.834,p<0.05,说明相关性显着。(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5-06-09)
李石琳[10](2014)在《基于涡度相关法和SIMDual_Kc模型的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分利用效率(WUE)是农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等学科常见的一个概念,对于不同的学科赋予水分利用效率不同的含义。水资源紧缺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严重问题。对于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是实现以有限的水资源保障较高的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作物腾发量是确定作物灌溉制度的基本数据,是研究农田水分变化规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分析和计算灌溉用水量等的重要依据。作物腾发量包括叶片蒸腾量和土壤蒸发量,将叶片蒸腾和土壤蒸发两部分有效分开,降低作物的土壤蒸发,减少作物的耗水,以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实现高产和节水的双重目标。本文以北京市大兴地区连续叁年的夏玉米田间作物实测数据作为基础,分析了北京地区夏玉米种植期间潜热通量、二氧化碳通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分布情况,并应用葡萄牙里斯本技术大学开发的双作物系数模型SIMDual Kc模型讨论了北京地区夏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各个生育期的总腾发量、叶面蒸腾量和土壤蒸发量的比例分布情况,并对影响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夏玉米的二氧化碳通量整个生育期内分布呈现先下降,再上升分布,并在整个生育期内与潜热通量、显热通量,以及太阳净辐射具有极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而二氧化碳通量的日变化曲线呈单谷型分布,并且夏玉米的4个生长阶段单谷型曲线中抽穗期峰值最小,灌浆期其次,再次是拔节期,最后是成熟期。而夏玉米的潜热通量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相比夏玉米的4个生长阶段依然是抽穗期最大,其次是灌浆期,最后是拔节期和成熟期,潜热通量与太阳辐射的相关系数R2也同样达到0.9左右,并且在夏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内季节性变化曲线分布情况大体相同。(2)夏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在整个生育期内数值大致分布在0.004-0.008g/g之间,生育期内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个生育期阶段的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情况10:00-17:00大致相同,趋势分布大体一致,数值基本稳定,整体数值略有逐渐下降的现象。这种下降现象从17时开始表现的相当明显,缓慢下降变为快速下降,在夏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内成熟期的水分利用效率的数值下降相比其他叁个生育期偏早,在19时左右就差不多降低到零,其次灌浆期稍微晚于成熟期的归零时刻,然后是抽穗期,最后是拔节期。(3)夏玉米整个生育期作物腾发量大约310-350mm之间,其中土壤蒸发量占130mm左右,叶面蒸腾量将近200mm,叶面蒸腾占主要部分,日均土壤蒸发量不到1.5mm,日均叶面蒸腾量达到将近1.9mm,仍然是叶面蒸腾占据相对主要的部分。对于夏玉米的整个生长阶段,幼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的棵间蒸发占总腾发量的比值依次为75%、30%-50%左右、15%左右、10%左右、10%-20%左右,即幼苗期棵间蒸发最大,拔节期其次,可以适当的进行地表覆膜以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涡度相关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准确揭示叁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水分收支状况,本文利用涡度相关系统(EC)和蒸渗仪对退化高寒草甸的蒸散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的蒸散量年变化趋势一致,涡度相关法测定的年蒸散量为481 mm(约占降水量的86%),低于蒸渗仪法的558 mm。涡度相关法的湍流能量与有效能的闭合度(EBR)年均值约为0.78,生长季的EBR要高于非生长季;当摩擦风速(u*)<0.25 m·s~(-1)时,EBR随u*的增大而增加,当u*>0.25 m·s~(-1)时,EBR随u*的增大无明显变化。此外,土壤热通量相对于太阳净辐射的滞后可能也是导致能量不闭合的原因之一。随着净辐射、温度和风速的升高,涡度相关法测定的蒸散逐渐接近于蒸渗仪法的测定值,而土壤含水量对两种方法观测蒸散的影响不明显。本研究结果说明,涡度相关和蒸渗仪法测定的蒸散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涡度相关法可能会低估该生态系统的蒸散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涡度相关法论文参考文献
[1].田容才,文双雅,阳会兵.基于涡度相关法的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进展[J].激光生物学报.2019
[2].王韦娜,张翔,张立锋,刘晓琴,赵亮.蒸渗仪法和涡度相关法测定蒸散的比较[J].生态学杂志.2019
[3].陈宇.基于涡度相关法的皖南玉米碳通量变化规律及估算模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4].祁秀娇,刘廷玺,段利民,陈小平,黄天宇.基于茎干液流法和涡度相关法的小叶锦鸡儿(Caraganamicrophylla)群落蒸散特征[J].中国沙漠.2019
[5].同小娟,张劲松,孟平.基于涡度相关法的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控制机制[J].温带林业研究.2018
[6].王莉莉,高丹,杨涛.基于涡度相关法的鄱阳湖南矶湿地水热与碳通量观测分析[C].《江西遥感》2017年第2期(总第3期).2017
[7].徐静馨,郑有飞,麦博儒,赵辉,储仲芳.基于涡度相关法的麦田O_3干沉降及不同沉降通道分配的特征[J].植物生态学报.2017
[8].郭俏利.基于涡度相关法SWI的N_2O通量及其水动力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7
[9].陈丽萍.基于涡度相关法和无线传感网的雷竹林碳通量估算[D].浙江农林大学.2015
[10].李石琳.基于涡度相关法和SIMDual_Kc模型的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