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水流论文-刘杰

虚拟水流论文-刘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虚拟水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虚拟水流动量,合理性,产业调整,生猪产业

虚拟水流论文文献综述

刘杰[1](2019)在《省域生猪产业虚拟水流动量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猪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生猪产业生产过程消耗了大量水资源,对地区水安全构成挑战。虚拟水及其理论是研究区域水和食物安全的新思路,通过猪肉贸易实现隐藏的虚拟水跨地区流动,保障更大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以生猪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虚拟水及其理论,使用数理模型对虚拟水流动在生猪产业的影响机制进行推演,然后对我国省域生猪产业虚拟水流动量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据此构建调整量化模型对生猪产业虚拟水流动量调整过程进行量化分析,对生猪产业调整进行了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期望能为生猪产业规划提供虚拟水视角的政策借鉴。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含叁个方面:首先分析了虚拟水流动对生猪产业的影响机制,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叁个视角推演虚拟水流动对生猪产业的影响机制;其次,对我国省域生猪产业虚拟水流动量合理性进行评价,构建生猪产业虚拟水流动量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指数综合计算模型计算省域生猪产业虚拟水适宜性指数,然后计算省域生猪产业虚拟水流动量现状,通过两者配比,估算我国省域生猪产业虚拟水流动量合理性指数,并对结果进行评价;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构建生猪产业虚拟水流动量调整量化模型,将生猪产业虚拟水流动量调整过程量化,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生猪产业调整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1)虚拟水贸易实施过程中通过提高水价,并给予财政补贴,可以鼓励生猪养殖户采用节水技术,使养殖户收益实现帕累托改进;水资源短缺地区可通过虚拟水流动来实现产业间部门水资源调配,实现地区产出的帕累托改进;当水资源禀赋成为限制性要素时,两地区可通过专业化生产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来增加收益。(2)生猪产业虚拟水适宜输出地多于输入地;适宜输出地区多位于北方地区,适宜输出地区则多位于南方水网地区和京津等发达地区;各地人均生猪产品虚拟水流动方向存在差异,同一流向的各地区人均猪肉产品虚拟水流动量差异也较大;各地区生猪产业虚拟水流动合理性水平整体不高,生猪产业虚拟水流动量合理性并不存在明显地区性规律,合理性程度杂乱分布。(3)川、琼等省属于控制输出型,豫、鲁等省属于鼓励输出型,宁、青等省为控制输出型,京、沪等为鼓励输入型省市,湘和鄂为转换输入型省份,冀、蒙等省为转换输出型;然后提出生猪产业调整应该统筹制定生猪产业虚拟水战略、健全生猪产区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南方生猪禁养区产能退出和引导北方生猪产业绿色发展。(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朱晓杰[2](2016)在《电力系统虚拟水流及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尤其是作为国家基础支柱的电力行业,在过去叁十多年中规模增长达20多倍。然而,由于在能源利用过程中效率低下、技术落后、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等原因,我国电力系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环境破坏,其中以水资源的消耗及二氧化碳的排放为主。我国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此外,全球温室效应逐年加剧,而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列世界第一,面临着巨大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电力系统作为我国水资源的主要消耗者与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者,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提出了电力系统虚拟水流的量化分析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中国各电网间虚拟水的流动情况,并且依据此方法绘制了2010年中国电力系统虚拟水网络图,对中国电力系统中虚拟水的流动与消耗进行了详细的量化分析。之后,我们基于生态网络方法对2007年至2012年的中国电力系统虚拟水网络进行了深度的信息挖掘,包括虚拟水流的追踪分析,电网重要性分析以及整体虚拟水网络评价等。结果表明:1)在2007年至2012年期间,华中电网始终是输出主导重要性最大的电网。2)在2007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电力系统虚拟水流对缓解中国水资源压力有正面促进作用,且该作用逐年增强,其中华中电网与华东电网之间的电能传输是该正面作用的主要原因。最后,我们以电能传输矩阵为核心,构建了考虑电能传输的电力系统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利用因素分解法对中国电力系统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用电量是导致2007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电力系统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产生了96.2%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量正值贡献。2)2007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电力系统二氧化碳排放增量负值贡献主要来自发电技术和火电比例因素。3)2007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电力系统二氧化碳增量主要集中于华东电网与华中电网,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量的64%。(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1-18)

韩吉烨[3](2015)在《基于SPH方法的虚拟水流墙系统中水流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综合发展,虚拟现实技术逐渐在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关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视觉效果和真实性的研究也逐渐成为重点研究方向。而关于自然景观的模拟更是吸引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自然景观看起来简单易懂,但是却没有人能够对水流、烟雾、爆炸等自然景观进行准确的描述。因为这些景观都是随着时间发生不确定性的变化的。而想使用计算机技术将这些景物进行模拟更是十分困难。水流就是属于现实世界中的一种常见景物,它属于流体景物,自然形态复杂多变,对其进行模拟的计算量和难度都很大,在实时模拟系统中很难实现数字化模拟。虚拟水流墙系统是一款对现实中的水流进行模拟的虚拟现实系统。他以寓教于乐为目的,以游戏的方式将现实中的水流展现在用户面前。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在系统中对水流进行各种操作。现有水流墙系统的性能和水流视觉效果都不够理想,而且现有系统多数都是直接绑定在硬件上的,这样的系统可移植性、系统维护性都很难令人满意。为了解决上述这些问题,重新开发了一套虚拟水流墙系统。针对系统可执行、系统维护性等问题,采用U nity3D进行系统开发。Unity3D是一款成熟的游戏开发引擎,使用它进行系统开发,不仅使开发过程变得简单,还能够直接发布到Windows、 Android、IOS、Linux、Mac、Web等多个平台,为项目的可移植性提供了保障。针对水流真实性和系统的性能的问题,主要对水流系统的模拟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基于波的模拟方法、基于物理模型的模拟方法和基于粒子系统的模拟方法,分析各自优缺点,并选择了粒子系统作为本文实验的主要内容。粒子系统是目前为止用于模拟不规则形状物体最成功的图形生成算法,使用这种方法能够模拟出视觉效果真实的水流。而SPH方法是一种无网格的粒子法,使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保持粒子系统所模拟的水流的视觉效果,而且能够弥补粒子系统在系统性能方面的不足。最后以开发的水流墙系统作为实验平台,分别采用粒子系统和粒子系统的SPH方法对水流进行模拟。并对粒子系统和SPH方法模拟的水流进行了系统运行时的帧率、系统占用内存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5-04-20)

张锡英,韩吉烨[4](2014)在《基于Unity3D的虚拟水流墙系统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水流墙系统中水流真实性不高、可移植性不好等问题,开发一套新的基于Unity3D虚拟水流墙系统。该系统采用SPH算法对水流墙系统中的水流加以优化,使其能够达到模拟真实水流的效果,真实地模拟了水流的视觉效果和物理特性。利用C#语言编写的画线代码可以完美地在屏幕上画线改变水流的路线。同时采用了以线段代替点的全新存储结构,减小存储压力,从而提高性能。该项目成果可大量发布于Windows、Android、IOS、Linux等多系统中供用户进行体验,并且对硬件需求不高,无需绑定硬件,一般配置都可以完美运行,支持发布到多种操作平台,以便满足多平台的需求,使用户可以得到更真实、更全面、更方便的体验效果。(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13期)

马超,许长新,田贵良[5](2012)在《农产品贸易中虚拟水流的驱动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发展中的虚拟水贸易实施受到多种要素的影响与制约。在回顾当前虚拟水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自然、经济、社会、生态、技术和政策六个维度系统分析了以农产品为主要载体的虚拟水贸易实施的影响因素,进而收集32个典型的虚拟水贸易实施国家的横截面数据,利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以虚拟水对外依赖程度为因变量,对部分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根据实证结果从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贡献的角度解释了国内学者研究得出的我国区际间农产品虚拟水的流动格局。研究表明:耕地资源及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调适能力是虚拟水进口的正向驱动因素,而农业用水效率则是虚拟水进口的逆向驱动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12年01期)

陈玛丽,唐洪武[6](2002)在《虚拟仪器技术在水流测试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基于图形化设计语言 L ab VIEW的虚拟仪器技术在水流测试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并详细阐述了虚拟坐标架控制系统的设计。(本文来源于《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期刊2002年07期)

虚拟水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尤其是作为国家基础支柱的电力行业,在过去叁十多年中规模增长达20多倍。然而,由于在能源利用过程中效率低下、技术落后、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等原因,我国电力系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环境破坏,其中以水资源的消耗及二氧化碳的排放为主。我国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此外,全球温室效应逐年加剧,而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列世界第一,面临着巨大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电力系统作为我国水资源的主要消耗者与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者,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提出了电力系统虚拟水流的量化分析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中国各电网间虚拟水的流动情况,并且依据此方法绘制了2010年中国电力系统虚拟水网络图,对中国电力系统中虚拟水的流动与消耗进行了详细的量化分析。之后,我们基于生态网络方法对2007年至2012年的中国电力系统虚拟水网络进行了深度的信息挖掘,包括虚拟水流的追踪分析,电网重要性分析以及整体虚拟水网络评价等。结果表明:1)在2007年至2012年期间,华中电网始终是输出主导重要性最大的电网。2)在2007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电力系统虚拟水流对缓解中国水资源压力有正面促进作用,且该作用逐年增强,其中华中电网与华东电网之间的电能传输是该正面作用的主要原因。最后,我们以电能传输矩阵为核心,构建了考虑电能传输的电力系统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利用因素分解法对中国电力系统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用电量是导致2007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电力系统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产生了96.2%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量正值贡献。2)2007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电力系统二氧化碳排放增量负值贡献主要来自发电技术和火电比例因素。3)2007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电力系统二氧化碳增量主要集中于华东电网与华中电网,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量的64%。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虚拟水流论文参考文献

[1].刘杰.省域生猪产业虚拟水流动量调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

[2].朱晓杰.电力系统虚拟水流及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6

[3].韩吉烨.基于SPH方法的虚拟水流墙系统中水流的模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

[4].张锡英,韩吉烨.基于Unity3D的虚拟水流墙系统的设计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

[5].马超,许长新,田贵良.农产品贸易中虚拟水流的驱动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

[6].陈玛丽,唐洪武.虚拟仪器技术在水流测试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2002

标签:;  ;  ;  ;  

虚拟水流论文-刘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