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毛类粗毒素的基本性质研究。

多毛类粗毒素的基本性质研究。

一、枯斑盘多毛孢菌粗毒素的基本性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小兰[1](2017)在《柑橘胶孢炭疽菌毒素的粗提取及致病性研究》文中认为炭疽病是严重影响柑橘采后贮藏的重要病害,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的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柑橘炭疽病的主要致病菌,有较强的致病能力,能引起贮藏期间的柑橘产生病斑甚至腐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对柑橘炭疽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病原菌的生长特性及其拮抗菌筛选等方面,对于胶孢炭疽菌毒素致病性的报道较少。国外有关胶孢炭疽菌毒力大小的研究指出环境p H、病原菌的分泌蛋白和编码与致病力有关的基因是病原菌的毒力因子,改变p H等条件会影响病原菌的致病力。然而,这些报道主要集中在毒素的产生条件、结构分析和是否具有寄主专化性等。本试验研究了胶孢炭疽菌的最佳产毒培养基以探究最适产毒因子;毒素的粗提取以及粗毒素对柑橘显微结构以及生理代谢的影响以探究毒素的致病性;对羟基苯甲酸对采后柑橘的抗性诱导以探究柑橘贮藏的新方式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体外培养胶孢炭疽菌,通过改变培养基的类型和成分来研究最佳产毒培养基。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培养基中察氏培养基产生的毒素能在柑橘上形成较大病斑;改变察氏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种类可以影响毒素的生成,最佳的碳源为果糖,氮源为硝酸钠,无机盐为磷酸氢二钾;通过四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产毒的最适培养条件,分别为温度30℃,时间19天,转速100 r/min,p H为8。在此条件下产生的病斑直径为5.39±0.22 mm。2、在最适产毒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和不同极性有机溶剂浸提法来研究胶孢炭疽菌毒素的粗提取,得出甲醇浸提后得到的上清液能产生最大的病斑。经基本化学本质分析得出粗毒素含有的主要成分为酮糖、蛋白或氨基酸等极性物质。高温和改变p H值均会影响粗毒素的活性。3、将得到的粗毒素配制成不同的浓度以研究粗毒素对柑橘果皮显微结构的影响,得出随着粗毒素浓度的增加以及培养时间的延长,粗毒素对柑橘果实细胞造成的伤害也越大,果皮细胞呈现出皱缩和破裂的形态。其原因可能是粗毒素中含有能够水解细胞壁的相关酶类以及某些致病成分。4、研究粗毒素对柑橘生理代谢的影响可知:胶孢炭疽菌粗毒素能使柑橘果实产生典型的病斑症状,且使丙二醛含量显着增高,细胞壁成分含量降低。当毒素浓度较低时,果实病斑直径与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类黄酮以及木质素含量呈正相关;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含量呈负相关。毒素浓度增高时,果实机体及防御酶系统遭到破坏,酶活急剧下降。胶孢炭疽菌粗毒素能影响柑橘果实生理代谢,引起果实发病,最终导致病斑的形成。由此证明毒素在胶孢炭疽菌对柑橘的致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5、对羟基苯甲酸能够诱导采后柑橘果实的抗性,延长柑橘保质期。试验中可知对羟基苯甲酸对采后柑橘炭疽病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浓度越高,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越强。经对羟基苯甲酸处理的柑橘果实中,抗性相关酶活性升高,丙二醛含量下降。并且对羟基苯甲酸诱导的抗性相关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维持较高的活性。对羟基苯甲酸处理对采后柑橘炭疽病病原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能提高柑橘果实相关抗性酶活性以及抑制膜脂过氧化反应,诱导其果实抗性。对柑橘采后贮藏保鲜具有重要意义。

林立群,张飞萍,陈振东,梁光红[2](2015)在《松突圆蚧和枯斑拟盘多毛孢在马尾松林复合危害的时空动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松突圆蚧和枯斑拟盘多毛孢都是目前危害马尾松松针的重要林业有害生物,二者的复合危害加重了马尾松松林的衰败,是值得重点关注和研究的现象。通过野外系统定位调查研究了松突圆蚧和枯斑拟盘多毛孢在马尾松松针上复合危害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在松突圆蚧危害的针叶中,约有50%被松突圆蚧和枯斑拟盘多毛孢产生复合,是一种典型的共寄生现象;在6-10月松突圆蚧种群低谷期,复合危害的针叶中松突圆蚧的总虫口密度、活虫密度及其有活虫针叶的比例均显着大于非复合危害针叶;说明在松突圆蚧入侵的松林中,两者复合危害的现象较为普遍,且有利于加剧松突圆蚧的危害和提高该虫的生境适应性。这一结果对揭示松突圆蚧入侵和暴发机制,完善松突圆蚧的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原丽[3](2014)在《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毒素对野生大豆幼苗根茎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镰刀菌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土壤习居菌,可侵染多种植物,使植株萎蔫干枯,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其中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禾谷镰刀菌)不仅可以侵染多种农作物的不同部位引起苗腐、根腐、穗腐等多种病害,造成产量损失,还能在侵染过程中产生真菌毒素,给人和动物的健康带来威胁。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和全球气候的变暖,禾谷镰刀菌侵染范围逐步扩大,对农作物的危害越来越大。有研究报道禾谷镰刀菌是引起大豆根腐病的病原菌之一,其分泌的毒素对大豆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野生大豆又是栽培大豆的野生近缘种,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因此本文以禾谷镰刀菌为材料,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禾谷镰刀菌毒素的活性,筛选出提取毒素效果较好的活性炭吸附提取法;研究了禾谷镰刀菌毒素对野生大豆(X11)幼苗的毒害作用;毒素胁迫下野生大豆(X11)幼苗代谢活性变化以及对野生大豆(X11)根尖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并利用已克隆植物NBS类抗病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进行野生大豆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分析检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F. graminearum在PD和PSC两种培养条件下,其培养滤液、菌丝提取液对大豆品种的胚根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D培养液对禾谷镰刀菌菌丝的生长和产毒比PSC培养液更有利。F. graminearum PD培养滤液对不同大豆品种胚根生长的抑制率有明显差异,毒素滤液有可能用于大豆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鉴定。通过对6种不同方法所提取的F. graminearum毒素生物活性比较,表明活性炭吸附法所提取毒素对大豆胚根生长的抑制率较高,可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进行其毒素的提取。毒素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F. graminearum毒素对野生大豆幼根有很强的毒害作用,处理后对野生大豆胚根生长及恢复生长的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使根部产生类似病菌侵染引起的症状。毒素处理后可降低大豆根系活力,影响根系的正常吸收代谢。F. graminearum毒素处理后,前期24h内野生大豆幼苗根茎经25%和50%毒素处理后蛋白质含量下降,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前期变化较平稳,24h后蛋白质含量上升幅度较大,毒素滤液处理的根茎叶都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现象。毒素处理后幼苗体内MDA含量基本上呈上升-下降趋势。PPO和PAL活性在毒素处理后的野生大豆根茎叶中都有所增加,并且呈双峰型变化趋势,P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呈曲折的上升趋势。毒素处理后野生大豆根尖细胞死亡率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禾谷镰刀菌毒素有诱导野生大豆根冠细胞凋亡的作用。适当浓度的禾谷镰刀菌毒素胁迫可诱导大豆根尖细胞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经禾谷镰刀菌毒素处理12h后,DNA出现降解, DNAladder条带的亮度和宽度也随着处理强度的增加逐渐减弱,最终降解为小片段。25%浓度的毒素处理12h是禾谷镰刀菌毒素胁迫诱导野生大豆根尖产生凋亡细胞的最佳时期。通过毒素诱导后,从野生大豆DNA和RNA中均能扩增出NBS抗病基因条带,说明野生大豆中含有潜在的抗病基因。

姜琬[4](2014)在《重庆枇杷灰斑病菌鉴定、抗性评价及防控研究》文中指出枇杷灰斑病是目前枇杷生产中面临的最普遍、最广泛的病害之一。不仅大幅降低枇杷座果率也影响枇杷的内有及外在品质。本试验研究了重庆地区的枇杷灰斑病菌种类及侵染特性,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其内在多样性;建立主要病原——枇杷拟盘多毛孢菌的室内致病力评价方法:并对94份枇杷种质的抗病水平进行评价;筛选有效的杀菌剂并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分析其杀菌机制,为枇杷灰斑病害的控制提供依据。1.运用形态学.rDNA-ITS和β-tubulin片段测序及比对等手段鉴定了重庆地区的拟盘多毛孢菌样品。从枇杷灰斑病典型病叶上共分离到6株拟盘多毛孢属真菌;致病性测定发现,6株菌株都会对枇杷叶片造成病斑:采用ITS、β-tubulin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枇杷拟盘多毛孢菌种群内部出现了较大分化,差异明显的菌株可能是不同的生理小种。2.用枇杷叶片、果实等材料对枇杷拟盘多毛孢菌致病力评价,结果发现分别按10针刺处理背面、10针剌处理果实赤道部位接种发病较快,病斑明显。综合比较显示,选择叶片来评价具有发病快速,病斑明显的优点。不同致病力的菌株对评价方法的验证结果表明:在叶片上造成病斑大小的顺序与在其它材料上的顺序一致,说明此体系可以作为快速评价枇杷拟盘多毛孢菌致病力大小的方法。不同品种枇杷对评价方法的验证结果表明:拟盘多毛孢强致病菌(XZ-CQBB)接种在不同枇杷离体材料上能表现出品种的抗性差异,说明此致病力体系可对不同品系枇杷进行有关枇杷灰斑病抗病性的评价。3.采用连续两年对94份枇杷灰斑病田间病情指数的调查,结合室内接种枇杷灰斑病强致病菌的发病情况对不同品系枇杷抗灰斑病水平进行评级分级。筛选并确立了枇杷抗灰斑病能力水平的评价方法:田间评价采用病情指数算法分级,室内评价可选用病斑直径聚类分级和病情指数计算分级两种方法。综合分析发现,抗性一般的种质在全部供试种质中占较大比重,有少量高抗型和高感型种质,94份材料中约10份表现出稳定的、较强的抗性,说明在众多的种质资源中寻找抗病材料是可行的。发现不同来源地枇杷的抗性品系分布不一致;野生种的整体抗病水平强于栽培种:红肉枇杷整体抗性水平强于白肉枇杷,说明植株抗病能力可能与长期的自然选择有关,也可能与植物学性状的差异有关。还新发现天然三倍体枇杷表现出丰富抗性变化,是今后筛选抗性基因,选育抗性材料的新来源。实验还表明枇杷灰斑病的发病情况与树势强弱、管理水平、所处小环境及气候变化有较大关系。4.11种杀菌剂对拟盘多毛孢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各种杀菌剂在不同浓度下对拟盘多毛孢菌丝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与药液浓度成正比。构建毒力回归方程并计算ECs0,比较各药剂的敏感性(方程直线斜率)和毒性(EC50值)发现,传统型药剂咪鲜胺、氟硅唑、丙环唑对枇杷拟盘多毛孢菌都有显着的抑制效果,EC50值分别为:0.0378mg/L,0.8732mg/L,1.6363mg/L。另外,嘧菌酯、甲基硫菌灵等新型药剂也表现出强烈的敏感性和抑制性,且几种药剂的田间防效均能达到50%以上。实验还发现多菌灵在室内毒力测定时表现良好但田间防效一般,说明可能由于田间长期施同种农药导致植株产生抗药性。

李姝江[5](2013)在《杂交竹梢枯病菌蛋白毒素及其精确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暗孢节菱孢菌是引起四川栽培区杂交竹梢枯病的新病原,其致病机理研究不深入,特别在该菌蛋白毒素方面的研究尚为空白。本论文以该病原为对象,在研究其蛋白毒素诱导因子基础上,对蛋白毒素进行分离纯化、组分和分子结构、基本性质的分析,探索蛋白毒素对杂交竹生理代谢影响规律,弄清其作用浓度临界值,比较病菌与蛋白毒素对杂交竹伤害的生理学差异;并通过毒素免疫化学方法标记分析蛋白毒素结合位点和探索蛋白毒素对杂交竹嫩枝离体线粒体生物物理特性及呼吸作用的影响。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在采用单因素筛选最佳培养基及其成分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确定诱导暗孢节菱孢产蛋白毒素的温度、时间、pH、光照、瓶装量、接种量六个因素,从而得出最优诱导方案为:在改良Fries培养基+杂交竹煎汁为基础培养基中,乳糖等量代替葡萄糖;温度25℃,pH7,黑暗条件下,1块菌丝块(5mm)接种于80mL培养液(300mL三角瓶)振荡培养15d。在此诱导方案下,梢枯病菌产毒能力显着提高,杂交竹嫩枝感病指数在96h时高达85.69%。2.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对暗孢节菱孢的发酵上清液进行盐析,生测结果显示上清液没有活性,沉淀有活性,其盐析的最适饱和度为50%。此粗提物经SephadexG-50分子筛层析、High Q Sepharose Fast Flow强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75分子筛层析后获得1个活性峰,SDS-PAGE电泳检测该峰为单一条带,以相对迁移率(mR)算得该蛋白的分子量为34.5kDa。将该峰进一步用RP-HPLC的方法进行纯度检验,经洗脱后得到2个峰,活性检测表明出峰时间为21min的峰2具有致萎活性,并命名为AP-toxin。采用Edman降解法成功测定了AP-toxin的N端13个氨基酸序列,即H2N-Pro-Pro-Ser-Gln-Val-Gln-Arg-Ala-Pro-Glu-Leu-Thr-Ser。经NCBI蛋白质数据库比对分析,推断该蛋白毒素与Phytophthora sojae的hypothetical protein PHYSODRAFT563177氨基酸残基序列100%同源。对AP-toxin’性质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毒素耐温度范围为0-80℃、耐酸碱的范围为pH4-10、耐白炽光却不耐紫外线照射,对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有一定专化性、介于专化性与非专化性毒素之间。3.采用针刺法对AP-toxin进行田间致病力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AP-toxin处理的杂交竹针刺处均出现不同大小的褐色菱形病斑,与用A.phaeospermum菌悬液处理的一致,但反应快于病原菌;40、80μg/mL AP-toxin处理从15d开始与A.phaeospermum菌悬液处理的差异不显着。在不同杂交竹品种中,AP-toxin有效起始作用浓度不同:对抗病品种(3号和6号杂交竹)的有效起始作用浓度为10-20μg/mL;对感病品种(8号和30号杂交竹)的有效起始作用浓度为5-10μg/mL。4.采用浸渍法测定AP-toxin对4个杂交竹品种生理代谢的影响。毒素处理后,酚代谢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大小顺序均为6#>3#>30#>8#;核酸代谢中的总核酸、DNA、RNA含量均下降且DNase和RNase活性增加,但抗病品种中二者的降幅和增幅小于感病品种;蛋白质代谢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抗病品种增幅明显大于感病品种,4个品种蛋白酶活性均升高;糖代谢中4个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显着下降趋势,但6#>3#>30#>8#,但还原糖含量变化规律相反,均不同程度升高,且大小顺序为8#>30#>3#>6#。同时,测定了毒素对杂交竹防御酶系(POX、 SOD、PAL、PPO、几丁质酶、p-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抗病品种的POX活性先升高到峰值然后下降后又上升,后期趋于稳定;感病品种均显着下降。SOD、PAL活性动态变化的规律均为初期升高而后期下降的趋势,大小顺序为6#>3#>30#>8#。抗病品种PPO活性0-72h大幅增加,之后下降保持一定水平;感病品种在36h时达到峰值,随即下降,在96h已低于无菌水对照组。4个品种几丁质酶活性均在0-36h内显着升高,但感病品种和抗病品种间差异显着。抗病品种p-1,3葡聚糖酶活性在0-240h内该酶活性迅速升高,至240h均达到峰值,之后有所下降但始终高于初始阶段;感病品种在整个测试期内其酶活均缓慢下降,但8号下降趋势更为明显。5.结合AP-toxin处理后杂交竹的症状表现及感病指数,以及AP-toxin伤害与杂交竹生理代谢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酚和类黄酮含量与抗性显着相关,而与感病指数显着负相关,但类黄酮含量与时间不相关;核酸代谢的五项指标与时间和抗性均显着相关,总核酸含量和RNA含量与感病指数呈显着负相关;蛋白质代谢中的蛋白酶活性与感病指数相关性不显着外,其余均达到显着水平;可溶性糖含量与时间、抗性、感病指数相关性达到极显着水平,而还原糖除与抗性极显着负相关外,与时间和感病指数相关性不显着。在6种防御酶活性中,与抗性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而与感病指数呈负相关,但仅POX和β-1,3葡聚糖酶与时间显着正相关。另外,感病指数与时间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品种抗性之间为极显着负相关。6.以AP-toxin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毒素特异性抗血清,并将该蛋白用不同浓度的抗体吸附后处理杂交竹幼嫩枝条。结果表明,毒素所引起的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说明所制备的抗体在与毒素发生特异性免疫学反应的同时,可部分封闭毒素分子上与毒素受体结合的位点;利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杂交竹嫩枝的质膜制剂与毒素蛋白的结合活性显示,质膜制剂与毒素结合后能部分阻断毒素与其抗体的免疫学反应,即质膜制剂中含有毒素的结合位点,且不同品种的结合活性有差异;胰蛋白酶和加热处理质膜制剂后,质膜制剂对毒素与其抗体反应的抑制作用消失,证实质膜制剂中与毒素结合的是蛋白类物质。7.采用不同检测技术(如荧光偏振法、中性红法、氧电极法等)测定AP-toxin对杂交竹嫩枝线粒体膜的流动性、表面电位、肿胀度、聚集度及脂质过氧化物MDA、 H2O2、辅酶Q10(COQ1O)含量、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毒素胁迫使线粒体膜流动性减弱、表面电位减低、肿胀度增大、聚集度降低;CoQ10含量下降,H2O2、MDA含量的增加,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ATPase活性亦下降,呼吸控制率(RCR)和磷氧比(P/O)明显降低,说明蛋白毒素对杂交竹嫩枝线粒体膜造成损伤,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加,膜完整性被破坏,呼吸作用受抑制。

赵艳琴,伏颖,赵秀香,陈建光,孙浩,吴元华[6](2013)在《烟草靶斑病菌(Rhizoctoniasolani)粗毒素的生物活性及理化性质》文中研究说明为揭示烟草靶斑病菌毒素的致病机理,进行了烟草靶斑病菌毒素的分离、纯化和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及理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获得了烟草靶斑病菌的毒素。该毒素可以损伤离体叶片,抑制种子萌发和胚根的生长,并且可致使幼苗萎蔫,离体叶片针刺法最适宜毒素的生活性测定。烟草靶斑病菌毒素具有热与光稳定性,较耐储藏,是一类极性化合物,活性物属非蛋白类物质。

胡丽[7](2012)在《水葫芦的两种新病害诊断及其病原菌主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 Solms)是我国普遍发生和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目前水葫芦的防除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但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水葫芦的生物防治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为探讨利用病原菌对水葫芦进行生物防除,在重庆部分地区进行水葫芦病害调查和采样,以发现对该杂草具有控制作用的病害并分离得到具有强致病性的菌株。通过调查,记录到田间自然发生的水葫芦褐斑病和叶斑病两种新病害。本研究对这两种病害进行了诊断,鉴定了导致病害的病原菌,并研究了两种病原菌的主要培养特性。一、水葫芦褐斑病病害诊断.水葫芦褐斑病在自然条件下发病叶片多有长条形、梭形或椭圆形褐色病斑,可引起该杂草的黄枯萎蔫甚至整株死亡。采集具有典型病斑的水葫芦叶片,通过组织分离和纯化得到5个菌株,并通过柯赫氏法则病律证明菌株WH010为水葫芦褐斑病的病原菌。病原菌鉴定.该菌在PDA培养基上长势良好,菌落圆形、白色,产黄色色素,有轮纹;培养15d菌落表面长出黑色油圆球状或不规则状、具光泽而湿润的分生孢子堆;镜检分生孢子纺锤形或倒棍棒状,大小为14.2-28.5×4.1-7.8μm,直或稍微弯曲,5个细胞,各细胞之间分隔均为真隔膜,两端细胞壁薄,无色,中间3个细胞呈橄榄褐色,色泽一致;顶端附属丝2-3条。对病组织进行切片可见分生孢子盘杯状,散生或集生,初埋生后外露,黑色或暗褐色底层由厚壁、角状、暗褐色细胞构成,盘表面产孢区细胞壁薄,色淡。依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rDNA ITS区段(GenBank登录号为JF502635)及β-tubulin区段(GenBank登录号为JQ694097)分子鉴定结果,该病原菌的无性时期鉴定为石楠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photinia)。菌株WH010的主要特性.该菌培养及产孢最佳培养基是PDA,最适温度为25℃,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28℃;菌丝生长适宜酸碱度范围是pH5.0-9.0,最适约为pH6.0,产孢适宜酸碱度范围是pH5.0-10.0,最适约为pH6.0: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但抑制分生孢子萌发;对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三种碳源及牛肉膏、蛋白胨两种氮源利用效果最好。该菌PD液体培养基静止培养10d后获得粗提液,采用离体叶片浸渍法与针刺法检测粗提液的活性所得结论基本相同,即粗提液具有致毒活性,且两种处理下叶片均表现褪绿症状。将粗提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提取,再将得到的油相进行色谱柱层析纯化。对分离后的合并瓶进行生物测定,各合并瓶均无致毒活性,因此本研究未探索出菌株WH010的毒素纯化条件。二、水葫芦叶斑病病害诊断.自然条件下水葫芦叶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水渍状不规则形或椭圆形墨黑色病斑,并伴有黄色晕圈。随病情发展病斑多沿叶脉向两旁叶肉浸润状发展。发病后期天气干燥时整个植株发黄萎蔫死亡,多雨潮湿时叶片局部或全部腐烂,但无臭味。采集具有典型病斑的水葫芦叶片,通过组织分离和纯化得到10个菌株,并通过柯赫氏法则病律证明菌株WA10A为水葫芦叶斑病的病原菌。病原菌鉴定.该菌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呈规则圆形;菌丝初为白色,后变为杏黄色,产生褐色色素;培养8d菌落表面产生大量暗棕色小点,培养10d后产生红色、球形子囊壳;子囊壳亚球形或卵形,表面粗糙,散生在培养基的表面,直径300-400μm;子囊壳在3%KOH水溶液中深红色,在乳酸中为黄色;挑取子囊壳制成玻片,轻轻压破镜检,有大量的子囊喷出;子囊呈棒状,透明,大小为80-120×9-14μm。子囊孢子纺锤型至镰刀型,略弯曲,两端稍圆,通常有1-3个隔膜,平均大小为38.5-49.5×4.1-5.8μm。分隔处常有缢缩。依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rDNAITS区段(GenBank登录号为JQ694094)及β-tubulin区段(GenBank登录号为JQ694096)分子鉴定结果,该病原菌的有性时期鉴定为冬青丽赤壳菌(Calonectria ilicicola)。菌株WA10A主要特性.该菌培养及产孢最佳培养基是PSA;最适温度为28℃,产孢最适温度为25-28℃,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8℃;茵丝生长和产孢适宜酸碱度范围是pH5.0-9.0,最适约为pH6.0;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但抑制子囊孢子萌发;对葡萄糖、可溶性淀粉两种碳源及牛肉膏、蛋白胨两种氮源利用效果最好。该菌PS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7d获得粗提液,离体叶片浸渍法与针刺法两种处理检测粗提液的活性均表现很强的致毒活性,且两种处理下叶片均表现黄化褪绿。将提取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提取,再将获得的萃取物进行色谱柱层析纯化,得到合并瓶8个,通过生物测定得出合并瓶3、6、7含有对水葫芦叶片有致毒作用的活性物质。说明通过色谱柱层析纯化后,毒素得到了很好的分离,也可推测菌株WA10A可能不止产生一种毒素。两种病原菌的寄主范围测定.用病原菌菌丝、孢子悬浮液处理8个科的21种植物种子和盆载植株,我们得知菌株WH010对供试植物种子萌发率和植株生长无没有明显影响和危害。而菌株WA10A对黄瓜、冬瓜植株叶片有较弱致病力,对供试的其它植物没有致病力,对所有供试植物的种子萌发率无明显影响。同时,用两种病原菌的粗提液处理供试植物种子和盆栽植株均为表现出致病力。经调查发现水葫芦褐斑病和叶斑病发生普遍而严重,在田间对水葫芦无疑具有一定的自然抑制作用。两种病害的病原菌分别被鉴定为石楠拟盘多毛孢(P. photinia)和冬青丽赤壳菌(C.ilicicola)。拟盘多毛孢和丽赤壳的主要培养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它们对温度和酸碱度的适宜范围较广,适应能力和存活能力较强,其培养粗提液对水葫芦有较强的致病活性。拟盘多毛孢及其粗提液只对水葫芦有致病作用,而对其它21种供试植物均不致病。丽赤壳仅对黄瓜、冬瓜植株叶片有较弱致病力,而对其它供试植物不致病。由此可见,两种病原菌在水葫芦的生物控制中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林立群[8](2011)在《松突圆蚧和枯斑拟盘多毛孢共寄生的格局及对寄主针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文中认为在首次发现松突圆蚧和枯斑拟盘多毛孢共寄生(co-parasitism)现象的基础上,以揭示松突圆蚧入侵暴发机制为目标,通过野外系统定位调查和室内测试,研究了松突圆蚧和枯斑拟盘多毛孢共寄生的格局及其对针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松突圆蚧危害的针叶中,约有50%被松突圆蚧和枯斑拟盘多毛孢共寄生;在6~10月松突圆蚧种群低谷期,共寄生针叶中松突圆蚧的总虫口密度、活虫密度及其有活虫针叶的比例均显着大于非共寄生针叶;说明在松突圆蚧入侵的松林中,两者共寄生的现象较为普遍,且有利于加剧松突圆蚧的危害和提高该虫的生境适应性;(2)松突圆蚧和枯斑拟盘多毛孢共寄生显着降低了针叶含水量(降低9.99%),显着提高了针叶叶绿素a、总叶绿素的含量(分别提高了29.36%和34.63%)和针叶可溶性糖、多糖、蛋白质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43.60%、11.51%和34.93%),也显着提高了针叶单宁和总酚的含量(分别提高了39.29%和45.54%)。因此认为,松突圆蚧和枯斑拟盘多毛孢共寄生既可能通过提高针叶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对松突圆蚧产生显着的利他效应,也可能通过诱导松针单宁和总酚等次生物质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对松突圆蚧的抵抗效应;松突圆蚧和枯斑拟盘多毛孢共寄生的格局是这两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上述结果寓示:枯斑拟盘多毛孢的共寄生在松突圆蚧的入侵和暴发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进一步从种群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开展两者共寄生对松突圆蚧种群动态和个体生命过程的影响,对于深入揭示该虫的入侵暴发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韩珊[9](2009)在《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化学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在研究板栗疫病的病原菌产毒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有机溶剂浸提获得了病菌的粗提毒素,用生物测定的方法明确了所提取的粗毒素的致病作用及致病范围,并用粗毒素进行了抗性鉴定:进一步采用柱层析、HPLC分析等从粗提毒素中获得了毒素纯品,用质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对毒素的分子结构进行了鉴定:在板栗植株和细胞的水平,通过对其生理生化的测定及组织超微结构的观察进行致病机理的研究:并以Cp-Ⅱ毒素为诱导因子诱导具有抗性的板栗愈伤组织,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寄生隐丛赤壳菌在供试的液体培养基中可以产生对板栗有毒性作用的毒素,为了得到寄生隐丛赤壳菌的最佳产毒条件,本实验对该病菌的产毒培养条件及致病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液的产毒能力有明显的差异,7种培养液中,PD+板栗煎汁培养液产毒能力最强;栗疫病病菌产毒能力以培养温度为26℃,培养基pH值为6,振荡培养(120 r/min)条件下培养18 d生物活性最强;最佳氮源为蛋白胨,较好的碳源为糊精。试验选择中国板栗当年生幼嫩枝条进行粗毒素生物检测,表明培养得到的毒素原液具有一定的毒性。通过对致病范围的测定结果显示,在供试的25科33种植物中除对板栗有致病作用外,对其它不同科属的多种植物也具有致病活性,表明该毒素是一种非专化型毒素。2.寄生隐丛赤壳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经液体培养,石油醚萃取其发酵液获得对板栗带叶嫩枝具有致萎活性的粗提物,以氯仿:石油醚:甲醇(6:2:2)、正丁醇:水:甲醇(8:1:1.5)作洗脱剂,粗提物经硅胶色谱分离,共得到3种纯毒素,分别为Cp-Ⅰ、Cp-Ⅱ、Cp-Ⅲ,3组份都对板栗幼苗致萎活性较高。质谱、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测定表明:Cp-Ⅰ分子量为278,化学式为C16H22O4,化学名称为:dibutyl phthalate;Cp-Ⅱ分子量为157,化学式为C9H19ON,化学名称为1-(4-ethylpiperidin-1-yl)pmpan-2-one;Cp-Ⅲ分子量为128,化学式为C7H14ON,3-propylmorpholine。其化学结构式分别为:3.应用酶活力测定的方法,研究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不同抗性品种叶组织经栗疫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毒素Cp-处理后对其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25-50μg/mL)的Cp-Ⅱ毒素处理板栗叶片,能提高保护性酶SOD、POD、CAT、APX、PPO和PAL的活性,抗病品种(北裕2号)活性变化幅度最大;随着毒素处理浓度升高,活性氧清除系统开始受到破坏,各品种的酶活性相继下降:Cp-Ⅱ毒素处理浓度达200μg/mL时,破坏了板栗叶片中的抗氧化酶系,造成活性氧过量积累,APX、PPO和PAL的活性随之降低,最终导致植物受到伤害最终导致植物受到破害;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电导率和MDA含量升高,保护性酶SOD和CAT的活性升高及POD活性下降。Cp-Ⅱ毒素引起寄主的这种生理生化规律性变化可作为抗性鉴定的一种评价指标。4.用寄生隐丛赤壳菌产生的具致萎活性的Cp-Ⅱ毒素处理板栗带叶嫩枝,研究毒素对叶组织、茎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水处理后的板栗叶片,其叶肉细胞超微结构比较清晰,细胞质致密,可见排列整齐的细胞结构。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加,叶细胞的细胞壁变形,质壁分离,质膜断裂,叶绿体膜、线粒体膜、核膜膨胀、断裂,内部间质电子透明化,叶绿体片层排列紊乱,线粒体脊膨胀甚至消失,损害发生早和严重的是叶绿体片层和质膜,抗病品种的膜系统比感病品种的受害轻。茎组织经毒素处理后,感品种茎组织细胞均出现细胞壁变形甚至断裂,质膜断裂,叶绿体变形严重,类囊体片层解体,叶绿体膜膨胀、断裂;抗病品种变化较小。5.本研究以栗疫病抗病品种北裕2号和感病品种红光愈伤组织为材料,用Cp-Ⅱ毒素处理板栗愈伤组织,对处理后的愈伤组织进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测定其体内β-1,3-葡聚糖酶与几丁质酶活性,筛选具有抗性的愈伤组织。结果显示:Cp-Ⅱ毒素处理后的红光细胞膜对毒素的作用最敏感,北裕2号的愈伤组织变化较红光出现的晚;对毒素处理的愈伤组织的几丁质酶与β-1,3-葡聚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酶的活性增加幅度大、时间早,且两种酶的活性在毒素处理后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Cp-Ⅱ毒素浓度为50μg/mL胁迫愈伤组织28 d以后,经抗性分析感病病品种更易诱导出具有抗性的愈伤组织。

骆军[10](2009)在《不同散斑壳真菌致病性比较及产毒条件优化》文中指出松属植物多为先锋树种,在荒山造林、改善生念环境、提供用材、医用等方面造福人类。散斑壳属Lophodermium spp.真菌引起的松落针病可危害松Pinus、冷杉Abies、云杉Picea、落叶松Larix等属,对育林、造林及林木材积造成巨大损失。作者对四川省四种松落针病原菌(针叶树散斑壳、松针散斑壳、四川散斑壳、二郎山散斑壳)的培养特性、致病物质成分分析、离体产毒条件、毒素基本性质及胞外水解酶活性变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以期了解散斑壳真菌的致病机理及不同种散斑壳真菌在致病性上的差异,从而为松属植物抗落针病育种及松落针病的防治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对四种散斑壳真菌在培养基平板上的生长速度进行比较,发现四种真菌在麦芽汁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且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形态存在差异。四种散斑壳真菌之间在培养基上生长情况表明其亲和性与其遗传相似系数不完全吻合。用高山松、华山松、云南松、马尾松松针作生测材料对四种散斑壳真菌的代谢产物进行生测,结合对材料细胞膜的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散斑壳真菌的代谢产物对生测材料有毒害作用,导致松针上产生黄色段斑、整个针叶枯死,并且在华山松、云南松及高山松上,还会产生黑色的环状线纹,与自然发病的症状极为相似。其中蛋白质类组份毒性不明显,非蛋白质类组份是致病成份。结合对雪松松针和三种不同科属杂草进行生测,结果表明四种散斑壳真菌的毒素为非专化性毒素。作者对四种散斑壳真菌的产毒条件进行筛选,得出四种散斑壳病原真菌在pH4.0-6.0的PD培养基中,12hr半光照/d下20-23℃静止培养25d时产毒最佳。这些条件与其菌丝生长、产孢既有一定联系,又有一定差异,表明这四种散斑壳病原真菌的生长与产毒条件不完全一致。散斑壳真菌毒素粗提液的基本性质研究显示:四种散斑壳真菌毒素对100℃以下的温度有较高的稳定性,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四种毒素对四种寄主松针的伤害率呈下降趋势,但是在121℃下仍具有一定活性。四种毒素粗提液在pH 7.0以上时,毒性会有所下降。不同生测温度下,四种毒素均有毒性,但是在温度交替下对细胞膜的伤害程度较高。四种散斑壳真菌毒素为极性较大的物质。经过筛选,利用氯仿:乙酸乙酯:乙醇=6:3:1进行分离,组分较多,差异性明显,且Rf值较合理,可作为四种散斑壳真菌毒素的最佳展开剂。其中5号针叶树散斑壳和9号松针散斑壳真菌毒素粗提液所分离获得的组分毒性较强,而19号四川散斑壳真菌毒素粗提液所分离的组分最多,但其中一些组分不具有致病性。因此可以推论出四种散斑壳真菌的毒素粗提液在结构和生物活性上存在一定差异性。四种散斑壳菌在PD半糖培养基中均分泌胞外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及木质素酶,且分泌能力存在差异性,其中5号菌株分泌胞外水解酶的能力最强。在培养基中添加入松针后,四种散斑壳菌的产酶能力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不同松针对不同菌种产酶能力的诱导作用具有差异性。四种散斑壳菌分泌的果胶酶随着时间变化一直呈上升趋势,说明了果胶酶在它们侵染松针中起主要作用。

二、枯斑盘多毛孢菌粗毒素的基本性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枯斑盘多毛孢菌粗毒素的基本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柑橘胶孢炭疽菌毒素的粗提取及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柑橘及其病害研究概述
    1.2 柑橘炭疽病研究概述
        1.2.1 柑橘炭疽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
        1.2.2 柑橘炭疽病发病症状
    1.3 真菌毒素研究概述
        1.3.1 真菌毒素的分类
        1.3.2 病原菌的产毒条件
        1.3.3 病原菌毒素的制备及提纯
        1.3.4 病原菌毒素的生物测定
        1.3.5 病原菌毒素的应用
    1.4 炭疽菌属毒素研究现状
    1.5 柑橘采后病害控制概述
        1.5.1 杀菌剂防控
        1.5.2 拮抗微生物防控
        1.5.3 提高拮抗菌防治效果
    1.6 引言
        1.6.1 研究背景
        1.6.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3 研究内容
        1.6.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胶孢炭疽菌最佳产毒培养基的筛选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毒素原液的制备
        2.2.2 培养基种类的筛选
        2.2.3 不同碳源对产毒的影响
        2.2.4 不同氮源对产毒的影响
        2.2.5 不同无机盐对产毒的影响
        2.2.6 培养条件的优化
        2.2.7 胶孢炭疽菌毒素的生物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培养基种类的筛选
        2.3.2 不同碳源对产毒的影响
        2.3.3 不同氮源对产毒的影响
        2.3.4 不同无机盐对产毒的影响
        2.3.5 培养条件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胶孢炭疽菌毒素的粗提取及其对柑橘显微结构和采后生理代谢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胶孢炭疽菌粗毒素制备方法筛选
        3.2.2 胶孢炭疽菌粗毒素的化学本质研究
        3.2.3 胶孢炭疽菌粗毒素稳定性的研究
        3.2.4 胶孢炭疽菌粗毒素对柑橘显微结构的影响
        3.2.5 胶孢炭疽菌粗毒素对柑橘生理代谢的影响
        3.2.6 柑橘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胶孢炭疽菌粗毒素提取方法筛选
        3.3.2 胶孢炭疽菌粗毒素的化学本质研究
        3.3.3 胶孢炭疽菌粗毒素的稳定性研究
        3.3.4 胶孢炭疽菌粗毒素对柑橘显微结构的影响
        3.3.5 胶孢炭疽菌粗毒素对柑橘生理代谢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羟基苯甲酸对柑橘的抗病性诱导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柑橘果皮内对羟基苯甲酸含量的测定
        4.2.2 对羟基苯甲酸对胶孢炭疽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测定
        4.2.3 对羟基苯甲酸对果实病斑扩展的抑制效果
        4.2.4 柑橘抗性酶的诱导及抗性物质的测定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对羟基苯甲酸含量在果皮内的变化
        4.3.2 不同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酸对胶孢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4.3.3 对羟基苯甲酸对果实病斑扩展的抑制效果
        4.3.4 不同处理对柑橘果实相关抗性酶活性的影响
        4.3.5 不同处理对柑橘果实MDA含量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2)松突圆蚧和枯斑拟盘多毛孢在马尾松林复合危害的时空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地概况
    1.3数据处理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各类针叶的组成
    2.2复合危害和非复合危害针叶的松突圆蚧总虫口密度
    2.3两大类松针上松突圆蚧活虫密度
    2.4两大类针叶上有活虫针叶占抽样针叶的比例
3小结与讨论

(3)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毒素对野生大豆幼苗根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野生大豆研究进展
        1.1.1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现状
        1.1.2 野生大豆的起源和分类概述
        1.1.3 野生大豆抗病性研究
        1.1.4 野生大豆资源的创新利用
    1.2 大豆根腐病研究概述
        1.2.1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及危害
        1.2.2 大豆根腐病病原种类及复合侵染关系
    1.3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研究与利用
        1.3.1 产生毒素的真菌种类
        1.3.2 真菌毒素的提取、纯化和检测
        1.3.3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致病机理
        1.3.4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禾谷镰刀菌毒素的提取及活性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两种培养基毒素提取液的活性比较
        2.2.2 滤液对大豆胚根生长的影响
        2.2.3 不同方法提取的毒素比较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禾谷镰刀菌毒素对野生大豆幼苗的致病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毒素滤液的热稳定性
        3.2.2 毒素对野生大豆胚根生长的影响
        3.3.3 毒素对幼苗的致萎蔫性
        3.3.4 毒素引起野生大豆根部的症状
        3.3.5 毒素对胚根恢复生长的影响
        3.3.6 毒素对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禾谷镰刀菌毒素对野生大豆幼苗物质代谢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禾谷镰刀菌毒素处理后野生大豆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4.2.2 禾谷镰刀菌毒素处理后野生大豆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4.2.3 禾谷镰刀菌毒素对野生大豆幼苗 POD 活性的影响
        4.2.4 禾谷镰刀菌毒素对野生大豆幼苗 PAL 活性的影响
        4.2.5 禾谷镰刀菌毒素对野生大豆幼苗 PPO 活性的影响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禾谷镰刀菌毒素诱导的野生大豆根尖细胞凋亡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材料、菌种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禾谷镰刀菌毒素对野生大豆根冠细胞活性的影响
        5.2.2 DNA Ladder 检测结果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野生大豆 NBS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总 DNA 和 RNA 的提取
        6.2.2 目的条带的扩增
        6.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6.3 小结与结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总结
        7.1.1 禾谷镰刀菌毒素的提取
        7.1.2 毒素的致病作用
        7.1.3 毒素对野生大豆幼苗物质代谢的影响
        7.1.4 禾谷镰刀菌毒素诱导的野生大豆根尖细胞凋亡
        7.1.5 野生大豆 NBS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7.2 讨论
    7.3 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重庆枇杷灰斑病菌鉴定、抗性评价及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枇杷产业发展现状
    1.2 枇杷灰斑病研究进展
        1.2.1 枇杷灰斑病病症及发病规律
        1.2.2 病原菌的分类学研究
        1.2.3 病原菌的鉴定进展
        1.2.4 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1.2.5 病害防治研究进展
    1.3 枇杷抗病资源选育的进展
        1.3.1 枇把新品种选育
        1.3.2 枇杷抗病育种进展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重庆枇杷拟盘多毛孢菌的鉴定
    3.1 材料及方法
        3.1.1 材料和设备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田间病状观察
        3.2.2 菌株分离
        3.2.3 致病性检测
        3.2.4 rDNA-ITS序列分析
        3.2.5 β-tubulin序列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枇杷灰斑病室内致病力评价方法
    4.1 材料及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用叶片接种鉴定致病力
        4.2.2 用果实接种鉴定致病力
        4.2.3 不同菌株对评价方法的验证
        4.2.4 不同枇杷品种对评价方法的验证
    4.3 讨论
第五章 枇杷种质资源对灰斑病抗性评价
    5.1 材料及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自然发病条件下各种种质资源对灰斑病的抗性
        5.2.2 自然条件下不同来源地枇杷种质资源灰斑病抗性比较
        5.2.3 自然条件下不同种质类型的枇杷资源间灰斑病抗性比较
        5.2.4 自然条件下不同果肉颜色的枇杷资源间灰斑病抗性比较
        5.2.5 自然条件下不同倍性的枇杷资源间灰斑病抗性比较
        5.2.6 室内接种条件下各种种质资源对灰斑病的抗性
    5.3 讨论
第六章 枇杷灰斑病防控研究
    6.1 材料及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供试药剂对枇把拟盘多毛孢菌的抑制力比较
        6.2.2 枇杷拟盘多毛孢菌对供试杀菌者剂的敏感性比较
        6.2.3 田间药效试验
    6.3 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5)杂交竹梢枯病菌蛋白毒素及其精确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竹梢枯病及病原真菌致病毒素研究进展
    1 文献综述
        1.1 竹梢枯病研究进展
        1.2 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毒素研究进展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研究内容
    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杂交竹梢枯病菌产毒诱导因子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培养滤液的制备
        1.3 培养基的筛选
        1.4 产毒诱导条件优化
        1.5 生物测定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毒培养基的确定
        2.2 产毒诱导条件的正交试验
        2.3 最优诱导条件下的梢枯病菌产毒能力
    3 结论与讨论
        3.1 优化方法的选择是诱导杂交竹梢枯病菌产毒的基础
        3.2 培养条件是诱导杂交竹梢枯病菌产毒的关键
第三章 杂交竹梢枯病菌蛋白毒素纯化及其基本性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毒素致病组分的确定
        1.3 毒素粗提的透析与浓缩
        1.4 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序列测定
        1.5 纯毒素基本性质的研究
        1.6 毒素致病力测定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粗毒素致病成分和硫酸铵最适饱和度
        2.2 蛋白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N端氨基酸序列
        2.3 蛋白毒素AP-toxin基本性质的测定
        2.4 蛋白毒素AP-toxin致病力的测定
    3 结论与讨论
        3.1 合理纯化和鉴定方法对获得高纯度蛋白质及探索其结构至关重要
        3.2 蛋白毒素AP-toxin是暗孢节菱孢菌的主要致病因子
        3.3 蛋白毒素AP-toxin的基本性质是进一步深入研究致病机制的基础
第四章 梢枯病菌蛋白毒素对不同杂交竹品种生理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蛋白毒素对不同杂交竹品种的有效起始作用浓度测定
        1.3 蛋白毒素对不同杂交竹品种代谢的影响
        1.4 蛋白毒素对杂交竹防御酶系的影响
        1.5 蛋白毒素伤害与杂交竹生理代谢相关性分析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蛋白毒素AP-toxin对不同杂交竹品种的有效起始作用浓度
        2.2 蛋白毒素AP-toxin对不同杂交竹品种代谢的影响
        2.3 蛋白毒素AP-toxin对不同杂交竹品种防御酶系的影响
        2.4 蛋白毒素AP-toxin伤害与杂交竹生理代谢相关性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杂交竹品种对蛋白毒素有效起始浓度的响应具有差异
        3.2 不同杂交竹品种对蛋白毒素生理响应不同
        3.3 蛋白毒素可作为杂交竹抗病品种的选择压力
第五章 蛋白毒素精确结合位点及对杂交竹线粒体生物物理特性与呼吸作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蛋白毒素的质膜结合位点研究
        1.3 蛋白毒素对线粒体生物物理特性的影响
        1.4 蛋白毒素对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影响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蛋白毒素的质膜结合位点
        2.2蛋白毒素对线粒体生物物理特性的影响
        2.3 蛋白毒素对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 杂交竹细胞质膜是蛋白毒素AP-toxin的作用结合位点
        3.2 蛋白毒素AP-toxin对杂交竹线粒体特性及功能影响显着
第六章 小结、创新点及展望
    1 小结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成果
致谢

(6)烟草靶斑病菌(Rhizoctoniasolani)粗毒素的生物活性及理化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毒素的制备及纯化
        1.2.1 粗毒素的制备
        1.2.2 碳吸附柱分离纯化
    1.3 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筛选
        1.3.1 叶片针刺法
        1.3.2 种子萌发抑制法
        1.3.3 胚根抑制法
        1.3.4 幼苗致萎法
    1.4 毒素的基本性质测定
        1.4.1 热稳定性测定
        1.4.2 光稳定性测定
        1.4.3 极性测定
        1.4.4 蛋白及非蛋白部分的活性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毒素提取
    2.2 毒素原液的生物活性测定
    2.3 毒素的理化特性
        2.3.1 热稳定性
        2.3.2 光稳定性
        2.3.3 极性
        2.3.4 蛋白和非蛋白部分毒性测定
3 小结与讨论

(7)水葫芦的两种新病害诊断及其病原菌主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利用真菌防除杂草
        1.1 真菌除草剂的研究现状
        1.2 真菌除草剂作用机理与特点
    2 真菌毒素
        2.1 真菌毒素的研究现状
        2.2 真菌毒素的作用机理与特点
        2.3 真菌毒素的分类
        2.4 产毒素真菌培养
        2.5 真菌毒素提取纯化
        2.6 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
    3 水葫芦及其生防真菌研究
第二章 水葫芦褐斑病诊断及其病原菌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葫芦褐斑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致病性测定
        2.2 进一步致病性测定
        2.3 病原菌的主要形态学特征
        2.4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2.5 病原菌的主要培养特性
        2.6 WH010粗提液的生物测定
    3 结论与讨论
        3.1 菌株WH010的鉴定
        3.2 菌株WH010的主要培养特性
        3.3 菌株WH010毒素的粗提
第三章 水葫芦叶斑病诊断及病原菌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葫芦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致病性测定
        2.2 进一步致病性测定
        2.3 病原菌的主要形态学特征
        2.4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2.5 病原菌的主要培养特性
        2.6 WA10A粗提液的生物活性测定
        2.7 WA10A毒素萃取结果
        2.8 WA10A毒素薄层层析检测结果
        2.9 WA10A毒素柱层析分离体系
        2.10 WA10A毒素合并瓶的生物测定
    3 结论与讨论
        3.1 菌株WA10A的鉴定
        3.2 菌株WA10A的主要培养特性
        3.3 菌株WA10A毒素的提取与纯化
第四章 水葫芦两种病原菌WH010和WA10A的寄主范围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WH010和WA10A对供试植物的侵染测定
        2.2 WH010和WA10A对供试种子萌发的影响
    3 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2 本研究的创新性
    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插图
附图
附录
致谢
发表的论文
专利申请
参加课题

(8)松突圆蚧和枯斑拟盘多毛孢共寄生的格局及对寄主针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松突圆蚧和枯斑拟盘多毛孢的共寄生
    2.1 共寄生现象描述
    2.2 枯斑拟盘多毛孢的鉴定
    2.3 松突圆蚧的形态鉴定
3 松突圆蚧和枯斑拟盘多毛孢的共寄生格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地概况
        3.1.2 取样调查方法
        3.1.3 数据处理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各类针叶的组成
        3.2.2 共寄生和非共寄生针叶的松突圆蚧总虫口密度
        3.2.3 共寄生和非共寄生针叶的松突圆蚧活虫密度
        3.2.4 共寄生和非共寄生有活虫针叶占抽样针叶的比例
        3.2.5 共寄生有活虫针叶占共寄生针叶的比例和非共寄生有活虫针叶占非共寄生针叶的比例
    3.3 小结与讨论
4 松突圆蚧和枯斑拟盘多毛孢共寄生对松针化学成分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本采集地和松针样本的划分
        4.1.2 样本的采集和前处理
        4.1.3 测定方法
        4.1.4 数据处理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对松针水分含量的影响
        4.2.2 对松针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3 对松针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4.2.4 对松针多糖含量的影响
        4.2.5 对松针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4.2.6 对松针单宁含量的影响
        4.2.7 对松针黄酮含量的影响
        4.2.8 对松针总酚含量的影响
    4.3 小结与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化学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寄生隐丛壳菌及真菌毒素研究进展
    1 文献综述
        1.1 栗疫病
        1.2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1.3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与寄主植物互作关系的研究进展
        1.4 病原真菌毒素的应用
    2 研究意义与目的
    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寄生隐丛赤壳菌产毒培养条件与致病范围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寄生隐丛赤壳菌产毒条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寄生隐丛赤壳菌菌株粗提液致病力
        2.2 不同培养液对板栗寄生隐丛赤壳菌产毒的影响
        2.3 不同培养时间对板栗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产生的影响
        2.4 不同温度对板栗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产生的影响
        2.5 培养基pH值对板栗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产生的影响
        2.6 不同碳源对板栗寄生隐丛赤壳菌产毒的影响
        2.7 不同氮源对板栗寄生隐丛赤壳菌产毒的影响
        2.8 寄生隐丛赤壳菌粗毒素寄主专化性测定
    3 结论与讨论
        3.1 培养条件是影响寄生隐丛赤壳菌产毒的重要因素
        3.2 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为非专化性毒素
第三章 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的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病菌毒素原液及粗毒素的制备
        1.3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1.4 毒素基本性质的研究
        1.5 病菌毒素的分离纯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测定方法的选择
        2.2 毒素的基本性质
        2.3 毒素极性
        2.4 展开剂的选择
        2.5 洗脱液紫外检测
        2.6 生物活性检测
        2.7 纯化后供试品纯度鉴定
        2.8 毒素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生物测定方法的选择
        3.2 毒素的基本性质
        3.3 毒素的分离纯化
第四章 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对不同抗性板栗品种生理生化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Cp-Ⅱ毒素对板栗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2.2 Cp-Ⅱ毒素对不同品种板栗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2.3 Cp-Ⅱ毒素对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2.4 Cp-Ⅱ毒素对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2.5 Cp-Ⅱ毒素对不同品种板栗叶片细胞膜保护酶的影响
        2.6 Cp-Ⅱ毒素处理对板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 寄主膜系统对毒素的响应
        3.2 寄主叶绿素含量与毒素的关系
        3.3 寄主防御酶系对毒素的响应
第五章 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对不同抗病性板栗叶、茎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毒素处理植物材料
        1.3 电镜制样及观察
    2 结果分析
        2.1 叶片对毒素的响应
        2.2 Cp-Ⅱ毒素处理后板栗叶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
        2.3 茎段对毒素的响应
        2.4 毒素处理后茎组织显微结构观察
        2.5 Cp-Ⅱ毒素处理后板栗茎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
    3 结论与讨论
        3.1 毒素对板栗叶组织的影响
        3.2 毒素对板栗茎组织结构的影响
第六章 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对板栗愈伤组织作用的细胞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培养基的制备
        1.3 植物材料的处理与培养条件
        1.4 病原菌毒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1.5 抗性愈伤组织变异系稳定性鉴定
        1.6 试验参数
        1.7 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提取及测定
        1.8 超微结构观察
        1.9 试验结果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板栗愈伤组织的培养
        2.2 毒素对不同板栗品种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2.3 抗性愈伤组织变异体的抗性及稳定性分析
        2.4 不同浓度毒素处理板栗愈伤组织的表型
        2.5 毒素处理后抗性板栗愈伤组织的抗性酶的变化
        2.6 不同处理板栗愈伤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
    3 结论与讨论
        3.1 寄生隐丛赤壳菌Cp-Ⅱ毒素对愈伤组织的影响
        3.2 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
        3.3 抗性酶的变化
        3.4 毒素处理后愈伤组织超微结构观察
        3.5 抗性愈伤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谱
附录二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的配制
附录三 图表索引
本文创新点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不同散斑壳真菌致病性比较及产毒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散斑壳属真菌的分类地位及其研究现状
        1.1.1 散斑壳属真菌的分类地位
        1.1.2 散斑壳属真菌的致病性
    1.2 四川省松树上几种散斑壳真菌的研究概述
        1.2.1 针叶树散斑壳Lophodermium conigenum(Brunaud)Hilitz.
        1.2.2 松针散斑壳Lophodermium pinastri(Schrad.)Chev.
        1.2.3 四川散斑壳Lophodermium sichuanense Qiu et Liu
        1.2.4 二郎山散斑壳Lophodermium erlangshanense Y.G.Liu sp.nov
        1.2.5 南方散斑壳Lophodermium australe Dearn
        1.2.6 印度散斑壳Lophodermium indianum Singh et Minter
    1.3 病原菌代谢产物与林木病害的关系
        1.3.1 林木致病真菌毒素的研究
        1.3.2 酶的作用
        1.3.3 激素在林木病原真菌致病中的作用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 技术路线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四种散斑壳真菌的培养特性
        3.1.1 菌种
        3.1.2 培养基
        3.1.3 试验器材
        3.1.4 不同培养基对四种散斑壳真菌菌落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3.1.5 四种散斑壳真菌的亲和性关系
    3.2 四种散斑壳真菌代谢产物致病物质分析
        3.2.1 材料与仪器
        3.2.2 产毒培养
        3.2.3 蛋白质分离方法
        3.2.4 非蛋白质部分粗提液的制备
        3.2.5 生物测定
        3.2.6 细胞膜伤害的测定
    3.3 四种散斑壳真菌产毒条件的筛选
        3.3.1 产毒培养基的筛选
        3.3.2 培养方式的筛选
        3.3.3 培养温度的筛选
        3.3.4 培养时间的筛选
        3.3.5 培养基pH的筛选
        3.3.6 培养光照的筛选
    3.4 四种散斑壳真菌毒素的基本性质测定
        3.4.1 温度对毒素粗提液致病性活性的影响
        3.4.2 pH对毒素粗提液致病性活性的影响
        3.4.3 不同生测温度对毒素生物测定的影响
        3.4.4 毒素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中的分配
        3.4.5 薄层层析法分离毒素粗提液组分
        3.4.6 不同毒素对寄主细胞质膜和叶绿体伤害机制的研究
        3.4.7 不同生物测定方法对活性检测的影响
    3.5 四种散斑壳真菌胞外酶活力比较
        3.5.1 培养基
        3.5.2 仪器和试剂
        3.5.3 胞外酶的制备
        3.5.4 纤维素酶的测定
        3.5.5 半纤维素酶的测定
        3.5.6 果胶酶的测定
        3.5.7 木质素酶的测定
4 结果与分析
    4.1 四种散斑壳真菌培养特性差异
        4.1.1 不同培养基对四种散斑壳真菌菌落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4.1.2 四种散斑壳真菌菌落的亲和关系
    4.2 四种散斑壳真菌代谢产物致病成分分析
        4.2.1 代谢产物组分的生物活性
        4.2.2 四种散斑壳真菌毒素的致病性差异
        4.2.3 四种散斑壳真菌毒素的专化性
    4.3 四种散斑壳真菌产毒条件筛选
        4.3.1 不同培养基对四种散斑壳真菌产毒的影响
        4.3.2 培养方式对四种散斑壳真菌产毒的影响
        4.3.3 培养温度对四种散斑壳真菌产毒的影响
        4.3.4 培养时间对四种散斑壳真菌产毒的影响
        4.3.5 培养基pH对四种散斑壳真菌产毒的影响
        4.3.6 培养光照对四种散斑壳真菌产毒的影响
    4.4 四种散斑壳真菌毒素的基本性质
        4.4.1 温度对毒素粗提液致病活性的影响
        4.4.2 pH对毒素粗提液致病性活性的影响
        4.4.3 不同生测温度对毒素生物测定的影响
        4.4.4 毒素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中的分配
        4.4.5 薄层层析法分离毒素粗提液组分
        4.4.6 四种毒素对寄主细胞质膜伤害机制的研究
        4.4.7 不同生物测定方法对活性检测的影响
    4.5 四种散斑壳真菌胞外酶活力比较
        4.5.1 产酶菌液培养情况
        4.5.2 纤维素酶活比较
        4.5.3 半纤维素酶活比较
        4.5.4 果胶酶活力比较
        4.5.5 木质素酶活力变化比较
5 结论与讨论
    5.1 四种散斑壳真菌生长条件与代谢条件的差异
    5.2 四种散斑壳真菌代谢产物的致病性和成分性质
    5.3 四种散斑壳真菌产毒条件的摸索
    5.4 四种散斑壳真菌毒素的基本性质及其差异比较
    5.5 四种散斑壳真菌致病机制与胞外酶的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枯斑盘多毛孢菌粗毒素的基本性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柑橘胶孢炭疽菌毒素的粗提取及致病性研究[D]. 黄小兰. 西南大学, 2017(02)
  • [2]松突圆蚧和枯斑拟盘多毛孢在马尾松林复合危害的时空动态[J]. 林立群,张飞萍,陈振东,梁光红. 福建热作科技, 2015(04)
  • [3]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毒素对野生大豆幼苗根茎的影响[D]. 原丽. 河南科技学院, 2014(03)
  • [4]重庆枇杷灰斑病菌鉴定、抗性评价及防控研究[D]. 姜琬. 西南大学, 2014(09)
  • [5]杂交竹梢枯病菌蛋白毒素及其精确作用机制研究[D]. 李姝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4)
  • [6]烟草靶斑病菌(Rhizoctoniasolani)粗毒素的生物活性及理化性质[J]. 赵艳琴,伏颖,赵秀香,陈建光,孙浩,吴元华. 烟草科技, 2013(04)
  • [7]水葫芦的两种新病害诊断及其病原菌主要特性研究[D]. 胡丽. 西南大学, 2012(09)
  • [8]松突圆蚧和枯斑拟盘多毛孢共寄生的格局及对寄主针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D]. 林立群. 福建农林大学, 2011(11)
  • [9]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化学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D]. 韩珊.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6)
  • [10]不同散斑壳真菌致病性比较及产毒条件优化[D]. 骆军.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6)

标签:;  ;  ;  ;  ;  

多毛类粗毒素的基本性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