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试题分析论文-李雄心

地理高考试题分析论文-李雄心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理高考试题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考,试题分析,地理,复习策略

地理高考试题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雄心[1](2019)在《基于高考试题分析的地理高效复习策略探讨——以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河流阶地”试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而命制的高考地理试题具有知识覆盖面广、思维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对试题的深入分析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备考策略。文章在分析2018年的高考地理试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夯实基础、研究真题、强化思维训练的高效复习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25期)

卓灿美[2](2019)在《基于高考试题分析的地理微专题教学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要想提高高中生的地理学习成绩和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必须要实现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创新,通过地理微专题的教学新模式,借助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形式来完成对地理知识的教学探究,让高中生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实现更有效的地理实践活动。(本文来源于《安徽教育科研》期刊2019年15期)

李司[3](2019)在《基于地理实践力素养的高考试题分析与策略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实践力的内涵为"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考察、实验、社会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能使学生更好地在真实情景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本文来源于《教学考试》期刊2019年36期)

潘小美[4](2019)在《基于高考试题分析的高中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到21世纪,新课改和新高考越加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另外,高考作为新课改的指挥棒,是为国家发展选拔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高考与新课标相辅相成,二者的培养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同时地理学科的深化发展也对学生地理素养提出了新要求。综合思维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学习地理时必须掌握的一种思维方式。而当前基于综合思维系统性地梳理地理高考试题的研究尚处于不完善状态,并且高考试题分析和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当下课程改革的热点所在。为了顺应新课改的变化趋势,文章尝试对该领域进行理论探索,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探明方向;并从地理教学实践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以期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从而达到构建学生的学科体系、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文章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和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等基础理论,对地理综合思维的内涵及特点进行界定,并详细介绍了地理综合思维的叁大表现——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区域综合的内涵及水平划分。利用统计分析法和文本研究法,基于地理综合思维对近五年全国卷高考试题进行了多方面对比分析;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等研究方法,并结合学生地理试题检测结果分析,了解当前高中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总体水平,从而找到高考试题要求与学生现有水平之间的差距,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通过研究分析地理高考试题和师生调查问卷,得出如下结论:(1)从试题命题理念来看,地理高考试题一直严格遵守《考试大纲》所强调的精神和理念。根据对近五年的全国卷进行统计分析,试题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关注学生的思维养成,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从试题的考查内容来看,大多数高考试题注重考查地理事物及现象的形成原因,关注自然现象形成及社会现实问题;地理高考试题对于自然现象及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度较高,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知识网络,得出科学的地域性解释。(3)从试题考查的素养来看,注重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其中对于综合思维中的要素综合考查力度尤为明显。大多数的高考试题都以某一地理区域示意图为载体,设计真实客观的情境问题,让学生理清地理要素之间的主次要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4)调查结果显示出当前学生的综合思维尚处于较低水平且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学生地理基础知识薄弱,知识网络体系不清晰,学生对于很多基础概念及常识时有混乱;缺乏时间尺度意识,空间定位能力较弱;分析归纳能力较差,区域特征概括不恰当,不能准确通过区域定位分析出相应的区域特征。本文根据当前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现状及教师的访谈结果,结合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对地理综合思维的要求,为高中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构建提出如下建议:(1)运用图层迭加法和地理实验法并结合具体案例,感知地理要素的综合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增强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2)从动态发展观分析地理事物演变过程,利用尺度教学把握地理事物空间变化规律,提升高中生时空变化意识;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时空综合思维的提升。(3)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及开展区域主题式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区域综合思维体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提前对案例进行解读、提炼和整合,根据教学目标设置合适的问题,对已有案例进行二次加工。(4)针对当下高中学生应试阶段的特点,本文提出在复习备考阶段,利用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网络,活化复习课中综合思维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提升应试能力,进行准确作答。(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盛嘉贤[5](2019)在《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学业质量水平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凝练地理核心素养和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为变化亮点,为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制定了明确的评价目标,将学业质量水平4作为学生高考应该达到的要求。地理考试评价作为地理学业质量评价重要的外化形式,能否理解和把握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能否对结果提供实质性的反馈,就需要对地理试题进行分析研究,定位现行地理高考试题的学业质量水平层次。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打分法、案例分析法等主要研究方法,在剖析学业质量相关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深度解读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归纳总结出不同内涵视角下各质量要素在不同水平层级的表现,形成了地理试题学业质量水平评价参照体系。以2014-2018年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为研究对象,厘清每道地理试题所考查的地理核心素养及其学业质量水平,最终从整体和“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大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研究江苏省现行地理高考试题的学业质量水平。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阐述地理试题学业质量水平分析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归纳国内外研究现状,凸显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第二,理解相关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为本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第叁,构建地理试题学业质量水平评价体系,深度解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各地理核心素养的评价因素及水平划分依据,并提出地理试题学业质量水平分析的具体实施办法。第四,从整体和“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大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研究江苏省现行地理高考试题的学业质量水平。第五,提出基于学业质量水平分析的高考地理试题命题策略。第六,提出结论与展望。研究发现,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学业质量水平逐年提高,渐趋合理,是对地理课程标准的一次良好践行。各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水平表现层次不同,试题侧重于对“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考查,对“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各地理核心素养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学业质量水平特征。针对地理高考试题学业质量水平的现状,提出地理试题要追求导向性、综合型、探究性、开放型和时代性,体现层次感、均衡感、学科感、人文感和生活感的策略。本文构建地理试题学业质量水平评价参考体系,研究分析高考地理试题现状,提出相关命题策略,以期为贯彻落实地理课程标准对试题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丁俊新,姬元雪,王玉梅[6](2019)在《2015—2018年全国地理高考试题(全国Ⅰ卷)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2018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的地理试题,考查内容与考试大纲具有对应性;注重知识模块的覆盖面又突出了侧重点;图表为主要信息载体,区域图、统计图使用频率高;注重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且考查要求高;自然地理分值比重波动下降,人文地理分值比重波动上升;图表数量减少,图表类型呈现"固定+X+Y"趋势;试题题目开放性、探究性增强,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试题设计更加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性。针对试题特点,提出五点教学建议: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方向;注重知识联系,构建科学的认知结构;加强地图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转变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兰彩芳[7](2019)在《地理高考试题中材料题的分析——以四川试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大学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高考地理试题的考察也日渐新颖.为使教师更好地教学、培养学生较高的地理素养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本文主要以四川省高考地理试题材料作为分析基础,采用网上查询、翻阅试题、教师咨询等方法进行研究.笔者发现:在地理教材和四川省多年的高考试题中引入了许多的材料来培养和考察学生的地理素质和能力.通过进一步分析探索四川省高考试题命题规律、命题特点,提出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以四川省的高考题的命题特点和命题规律开展为指导高中教师地理教学、指导学生复习的教学实践活动.(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兴科,周飚[8](2018)在《基于区域认知提升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综合分析能力——以近叁年全国卷高考试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到高中地理应当培养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即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在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了地理试题考查考生四大能力,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如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提升考生的四大能力是一轮复习(本文来源于《教学考试》期刊2018年54期)

谢强[9](2018)在《基于高考试题分析的地理微专题教学复习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新的特点和要求,如何应对考题中立意新颖的材料文本,鲜明的主题,精细的设问,这需要对地理高考复习进行调整创新。微专题是对知识点进行分析、重构,形成新的短小而主题突出的知识体系,具有很高的灵活度和自由度。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适应全国卷的考查能力要求,在提升学生高考地理复习的效果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本文来源于《福建基础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10期)

蒋敏[10](2018)在《地理高考试题中材料的分析及运用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中课程的不断进行课改,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要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备战高考。在地理高考中主要是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客观题是选择题,答案都是固定的,主要考察的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材料分析能力,但是主观题就不同与客观题,主观题考察的是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材料分析和试题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等。下文就是对高考地理是试题中材料分析的方法和运用方法的分析。(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8年03期)

地理高考试题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要想提高高中生的地理学习成绩和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必须要实现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创新,通过地理微专题的教学新模式,借助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形式来完成对地理知识的教学探究,让高中生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实现更有效的地理实践活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理高考试题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李雄心.基于高考试题分析的地理高效复习策略探讨——以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河流阶地”试题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9

[2].卓灿美.基于高考试题分析的地理微专题教学策略分析[J].安徽教育科研.2019

[3].李司.基于地理实践力素养的高考试题分析与策略培养[J].教学考试.2019

[4].潘小美.基于高考试题分析的高中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5].盛嘉贤.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学业质量水平分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6].丁俊新,姬元雪,王玉梅.2015—2018年全国地理高考试题(全国Ⅰ卷)分析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7].兰彩芳.地理高考试题中材料题的分析——以四川试卷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8].李兴科,周飚.基于区域认知提升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综合分析能力——以近叁年全国卷高考试题为例[J].教学考试.2018

[9].谢强.基于高考试题分析的地理微专题教学复习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

[10].蒋敏.地理高考试题中材料的分析及运用方法[J].高考.2018

标签:;  ;  ;  ;  

地理高考试题分析论文-李雄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