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伽玛刀放射外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颅咽管瘤,伽玛刀放射外科,肿瘤复发,放疗剂量
伽玛刀放射外科论文文献综述
薛亚飞,邬迎喜,赵兰夫,吕文海,赵天智[1](2019)在《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49例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肿瘤平均体积为2.75 cm~3,边缘平均剂量为11.8 Gy。临床效果通过磁共振检查、神经内分泌学和下丘脑症状、并发症和KPS评分评价。结果:49例患者影像学检查,16例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9例无变化,4例肿瘤进展。肿瘤反应率为69.4%,控制率为87.8%。使用11.8 Gy的边缘剂量治疗较小的颅咽管瘤,有更好的控制率且没有并发症发生。KPS评分100分24例, 90分16例,70~80分4例,50~60分2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5年生存率为95.9%,10年生存率为87.8%。5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为77.6%,10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为73.5%。3例患者因肿瘤进展死亡。结论:在显微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后,肿瘤体积的减小和有效的放射剂量设定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至关重要。(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孙时斌[2](2019)在《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相关听神经瘤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伽玛刀放射外科对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eurofibromatosisⅡ,NF-2)相关听神经瘤的长期临床疗效及其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994年12月~2008年12月行伽玛刀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的60例NF-2患者,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12~59岁,中位年龄30岁。60例患者的120个听神经瘤中,14个单纯行开颅手术,13个处于动态观察中,其余93个听神经瘤中74个单纯行咖玛刀治疗,19个开颅术后再行咖玛刀治疗。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00个月(12~245个月),NF-2相关听神经瘤的肿瘤控制率为77%,3、5、10及15年累积肿瘤控制率分别为96%、94%、80%及70%。远期听力保留率为25%,3、5、10及15年累积听力保留率分别为89%、81%、47%及19%。结论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能长期控制中小体积NF-2型相关听神经瘤的生长,但肿瘤控制率及听力保留率低于散发的单侧听神经瘤。Wishart型较Gardner型发展快疗效差,基因表型是影响预后的显着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高德智,孙时斌[3](2018)在《伽玛刀放射外科分次治疗颅内大型动静脉畸形的初步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评价伽玛刀放射外科剂量分次治疗颅内大型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伽玛刀室采取伽玛刀剂量分次治疗的18例大型AVM(>10 cm~3),患者年龄为7~50[中位数18(14,30)]岁。两次伽马刀治疗间隔时间中位数32(13~96)个月。首次治疗AVM体积11.5~51.3[中位数16.0(13.0,22.0)]cm~3;边缘处方剂量13.0~17.0[中位数14.8(14.0,16.0)]Gy;第2次治疗AVM体积中位数5.3(3.0,8.2)cm~3,边缘处方剂量中位数15.0(14.0,15.0)Gy。伽玛刀治疗后随访时间中位数89.5(34.0~122.0)个月。采用MRI及DSA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末次随访时MRI显示8例闭塞,3例次全闭塞,7例体积缩小>50%。DSA显示3例闭塞。5例患者治疗后共出现6次脑出血,其中1例因脑出血死亡,2例患者出现永久性放射相关并发症。结论初步观察显示伽玛刀剂量分次照射是颅内大型AVM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敖翔[4](2018)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放射外科学、影像医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伽玛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加强管理,确保伽玛刀使用的质量。本研究主要针对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展开综述。(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8年11期)
李杰,王卓[5](2018)在《微血管减压与伽玛刀放射外科手术对老年特发性叁叉神经痛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与伽玛刀放射外科手术对老年特发性叁叉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接诊的90例特发性叁叉神经痛的老年患者,通过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微血管减压组(n=45)和伽玛刀组(n=45),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疗效,并进行12个月随访,记录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记录并发症以及疼痛复发率。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疗效总缓解率比较无显着差异[88.89%(40/45)vs 82.22%(37/45)](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得到显着降低(P<0.05),两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但微血管减压组在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VAS评分均明显比伽玛刀组低,比较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术后感染、恶心呕吐、耳鸣、面部麻木、听力障碍总发生率比较无显着差异[17.78%(8/45)vs 15.56%(7/45)](P>0.05);在12个月的随访过程中,微血管减压组疼痛复发率明显比伽玛刀组低[11.11%(5/45)vs 28.89%(13/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和伽马刀放射术均可缓解老年特发性叁叉神经痛,但微血管减压术在远期疼痛缓解率和复发率上均优于伽马刀放射术,更利于基础状况良好的老年患者治疗,但对于基础情况较差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伽马刀放射术也可以作为较好的姑息治疗术式。(本文来源于《河北医学》期刊2018年04期)
刘东,李彦和,张志远,张宜培,宋国祥[6](2018)在《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评价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采用Leksell伽玛刀治疗的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累及眶尖部病变36例,眼眶前中部9例。边缘剂量10.0~20.0 Gy,中位剂量12.0 Gy。结果病人在伽玛刀治疗后均未出现新的脑神经功能受损症状,突眼症状缓解23例,视力提升22例,4例出现病侧一过性球结膜水肿。45例病人随访18~120个月,平均(28.2±9.4)个月,复查MRI和(或)CT显示病灶体积缩小41例(91.1%),无明显变化4例(8.9%)。随访期内无复发及再手术病例。结论伽玛刀治疗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可长期控制肿瘤生长,又取得较高的神经功能保留率,并发症罕见,可作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鲍恩萌,刘阿力,孙时斌[7](2016)在《颅内多发血管母细胞瘤的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伽玛刀治疗(gamma knife surgery,GKS)颅内多发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的疗效,探讨治疗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本院采用GKS治疗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散发性患者4例,VHL综合征(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的简称,即中枢神经系统HB合并肾脏或胰腺囊肿、嗜铬细胞瘤、肾癌以及外皮囊腺瘤等疾病)患者20例。共治疗肿瘤103个,肿瘤体积0.005~9.8cm~3,平均(0.67±1.49)cm~3,周边剂量10.5~20.0Gy(中位15Gy),中心剂量20~33.3Gy(中位28Gy)。结果平均随访81个月,103个肿瘤中33个(32%)缩小,59个(57%)无改变,11个(11%)肿瘤增大,GKS治疗后5年和10年的肿瘤实际控制率分别为90%和79%。最后随访时,7例患者因治疗肿瘤复发再次手术,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放射相关并发症。结论 GKS治疗中小型实性HB安全、有效,可以用于治疗有生长趋势的HB。临床随访需注意散发HB术后是否播散,早期发现的小瘤灶可选择GKS。(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刊》期刊2016年10期)
黄兆丰[8](2016)在《微血管减压术与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微血管减压术及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比较两者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科收住的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患者56例,其中随机抽取的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患者28例,接受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患者28例,通过门诊、电话、书信等方式,应用McGill疼痛问卷(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对术前、术后24小时、6个月、1年、2年、3年疼痛的程度进行量化评估随访,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即刻缓解率,3年有效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本次随访共56例,每组28例,随访时间为3年以上,微血管减压术与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在对于原发性叁叉神经痛的6个月至3年远期疗效上,但尚不足以说明两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微血管减压术的疼痛缓解高峰期时间为术后至24小时,伽马刀治疗则为术后24小时至6个月。微血管减压术的即刻缓解率(92.9%)远高于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14.4%),其差异具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微血管减压术的3年有效率(96.4%)高于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82.2%),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2>0.05)。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手术并发症高于微血管减压术,其差别亦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2>0.05)。微血管减压术的并发症较少,以切口感染为主,伽马刀治疗并发症较多,以面肌麻痹及面部感觉异常为主。两种治疗方案均无死亡率。结论:从本次研究上看,原发性叁叉神经痛的治疗,微血管减压术近期疼痛缓解率显着高于伽马刀立体定向外科治疗。3年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差异不明显。(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6-06-01)
郑利敏[9](2015)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老年顽固性叁叉神经痛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老年顽固性叁叉神经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老年顽固性叁叉神经痛患者180例,应用1.5T磁共振仪3D-T1序列定位。应用Leksell-G型立体定位框架,靶区中心位于叁叉神经根入脑桥段前外侧2mm,中心剂量70-80Gy。于治疗前、治疗后1月及2月检测患者血浆P物质水平。结果平均随访18.4个月,总有效率88.9%,平均显效时间49d。平均叁叉神经暴露长度8.3mm。其中长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短组的70.6%(P<0.05)。治疗1个月及2个月后患者血浆P物质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个月较1个月血浆P物质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时,治疗有效组患者血浆P物质下降值均高于同期的治疗无效组(P<0.05)。结论伽玛刀治疗老年顽固性叁叉神经痛具有较好的效果,其疗效与患者叁叉神经根显示程度有关,并与患者血浆P物质水平的变化有一定的联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5年20期)
叶春林,潘绵顺,李勇,肖作平[10](2015)在《伽玛刀及射波刀放射外科治疗叁叉神经痛的疗效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伽玛刀及射波刀放射外科治疗叁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同期分别行伽玛刀或射波刀放射外科治疗的叁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疼痛控制起效时间、疼痛控制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计48例接受伽玛刀治疗和19例接受射波刀治疗的患者纳入此研究,伽玛刀组疼痛控制起效中位时间为治疗后36天(1~180天),射波刀组为治疗后41天(1~158天),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281)。伽玛刀组疼痛控制有效者(I~III级)共计41例(85.4%);射波刀组疼痛控制有效者(I~III级)共计15例(78.9%),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492)。面部感觉异常发生率在伽玛刀组有7例(14.6%),射波刀组有4例(21.1%)。结论伽玛刀与射波刀放射外科治疗叁叉神经痛效果相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不能耐受手术患者的较好的治疗方式。(本文来源于《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5年02期)
伽玛刀放射外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伽玛刀放射外科对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eurofibromatosisⅡ,NF-2)相关听神经瘤的长期临床疗效及其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994年12月~2008年12月行伽玛刀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的60例NF-2患者,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12~59岁,中位年龄30岁。60例患者的120个听神经瘤中,14个单纯行开颅手术,13个处于动态观察中,其余93个听神经瘤中74个单纯行咖玛刀治疗,19个开颅术后再行咖玛刀治疗。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00个月(12~245个月),NF-2相关听神经瘤的肿瘤控制率为77%,3、5、10及15年累积肿瘤控制率分别为96%、94%、80%及70%。远期听力保留率为25%,3、5、10及15年累积听力保留率分别为89%、81%、47%及19%。结论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能长期控制中小体积NF-2型相关听神经瘤的生长,但肿瘤控制率及听力保留率低于散发的单侧听神经瘤。Wishart型较Gardner型发展快疗效差,基因表型是影响预后的显着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伽玛刀放射外科论文参考文献
[1].薛亚飞,邬迎喜,赵兰夫,吕文海,赵天智.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49例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9
[2].孙时斌.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相关听神经瘤的临床疗效[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9
[3].高德智,孙时斌.伽玛刀放射外科分次治疗颅内大型动静脉畸形的初步临床疗效[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8
[4].敖翔.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J].医疗装备.2018
[5].李杰,王卓.微血管减压与伽玛刀放射外科手术对老年特发性叁叉神经痛的疗效比较[J].河北医学.2018
[6].刘东,李彦和,张志远,张宜培,宋国祥.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眼眶海绵状血管瘤[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8
[7].鲍恩萌,刘阿力,孙时斌.颅内多发血管母细胞瘤的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J].中国医刊.2016
[8].黄兆丰.微血管减压术与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6
[9].郑利敏.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老年顽固性叁叉神经痛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
[10].叶春林,潘绵顺,李勇,肖作平.伽玛刀及射波刀放射外科治疗叁叉神经痛的疗效对比分析[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