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找规律》的探索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秋瑾小学毛赵平
【摘要】“探索规律”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正式教学内容,作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函数思想的主要体现之一。第一学段要求学生“探索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对一年级学生而言,用简洁而准确地表述找到的规律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把握表述规律的“度”,表达清楚规律,找寻简单规律,通过开放性的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提高观察、推理和创新等能力。
【关键词】规律;探索;把握;创造
【正文】
找规律,是指根据已经观察到的,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特例)在排列上具有的某种特点或属性,在没有遇到任何反例的情况下,推出这类事物的排列都具有该种特点或属性的结论。其实,在一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开始渗透了探索规律的内容:比如在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时,通过一个一个,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地数数的过程;延续到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更大地数数方式,十个十个地数等,让学生体验、发现并描述数数过程中的规律。通过整理20以内的加法表,减法表,让学生探索计算中的规律。在认识图形中,也渗透了最简单的图形的排列规律。一年级下册特意设置了独立的一个单元“找规律”进行教学。
第一学段的探索规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模式化”思想,发现“规律”就是发现一个“模式”,并能运用多种方法表达“模式”的特点。“找规律”这一单元,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发现图形或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观察,颜色、形状、数量、方向等。根据新旧教材对比,旧版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变化规律,只是在练习中有所涉及与渗透。新版教材在第一和第二学段中循序渐进的编排了这块内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低段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缺少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的意识。因此,引导学生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变化规律,掌握探寻规律的方法并能创造规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一、游戏引入,感知简单的规律
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第一次,知道第一个是红,下一个猜红黄。第二次,在黄的后面猜红黄。第三次,在红的后面猜红黄。
总共猜了6次后,总结得出结论:像这样一个红的,一个绿的,同样的颜色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就叫重复,像这样重复出现的顺序我们就叫做规律。再次记忆,得出有规律的事物不仅便于我们记忆,还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基于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简单的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引导激发学生继续往下猜的兴趣。通过观察,从最简单而直观,明显的“颜色”的角度,学生很乐于参与到这个猜一猜的活动中来,
发现了颜色的规律,感知了规律的存在,能进一步探索规律。
二、课堂深化,探索生活的规律
通过找一找,圈一圈,分一分等活动,得出们一起找到了彩旗、彩花、灯笼和小朋友排列的规律。他们都是几个为一组按顺序一次一次重复出现的,重复次数至少三次。像这样的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地排列。准确地发现规律中重复部分是找规律的关键,它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规律。
这是主题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到主题图中的规律:颜色、性别、数量等各自的规律。由于学生对图形的排列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基础,因此,接下来对学习的素材创造性地进行了补充,除了呈现颜色的变化规律,还呈现形状,数量等的变化规律,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加深对图形排列规律的认识,拓展学生的思维。
本环节设计是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图形(颜色等规律)过渡到数列的转变。虽然图形和数字的形式不同,但它们可以表示相同的规律。进而有助于学生认识规律中关系的多样化,并在“数”和“形”之间建立起联系。
三、联系生活,寻找身边的规律
在生活中,在学生的身边,也能经常看到有规律的事物。出示几幅图,来自我们接触的地方。斑马的条纹,人行道,还有变化的四季,春夏秋冬,一年又一年,重复出现,循环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变化的规律,为接下来学习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有很好的铺垫。给学生开放性的思考与寻找,教室里的规律。学生喜欢参与,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找到的规律。为学生创造有规律的环境,呈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动手设计,创造多样的规律
设计有特色的皇冠。再动手贴好后,找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课堂展示,并说说自己创造的规律。这样开放性的活动贴近生活,富有趣味性,学生在美的感受中学习有趣的数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更丰富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情感。设计活动到最后,让学生把自己设计的“皇冠”戴到头上进行展示,相互“炫耀”,真正感受到规律无处不在。
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的学习活动,既动脑又动手,将观察和推理相结合,促进学生不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为结合直观的图形的变化规律来教学数字的变化规律起到很好的连接作用。在找规律时,突出“循环单位”或者“循环组”,即以“什么几个为一组”,不断反复询问,让学生不断重复体会,形成深刻印象,进而把握规律。规律从简单的数列发展到稍复杂的数列,从数列到简单的数阵,实现从图形到数列、数阵,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变,寻找隐蔽的规律,这样的过程要慢慢渗透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教学,这是需要把握的重难点方向。
用简单的规律,点缀我们平凡的生活。在我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到规律无处不在。在教学中,利用生活中的规律,慢慢感知,发现,探索,深入和创造,根据低段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学习能力,把握规律的教学重点,突破规律的教学难点,控制好教学的“度”,让学生在整堂课中,开心地学,还能真正地学到知识,这对于低段学生来说,足矣!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感受数学中的规律美!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