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山茱萸种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茱萸(Macrocarpium,officinale),种子萌发,光照,机械处理
山茱萸种子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杨,阎腾飞[1](2017)在《环境因子对山茱萸种子萌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不同机械处理、水分和盐分等多因素试验设计,探讨了不同环境条件对山茱萸(Macrocarpium officinale)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处理后的种子萌发率是未处理的种子的5倍;采用机械损伤后的种子进行水分和盐分胁迫试验,发现水分胁迫下种子萌发率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20%PEG6000处理条件下种子萌发率为52%,与无胁迫状态发芽率53%数据相近,表现出恢复发芽能力现象;盐分胁迫处理中,山茱萸种子在25 mmol/L Na Cl处理条件下比未处理的空白对照的萌发率高5个百分点。(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7期)
李文杨,陈丽文[2](2017)在《阿魏酸和茶碱对山茱萸种子萌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选用两种化感物质—阿魏酸和茶碱对山茱萸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茶碱处理下山茱萸的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山茱萸种子在阿魏酸0.05 mmol/L萌发率为62.22%,比CK的种子萌发率高17.00%;阿魏酸0.5 mmol/L时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发芽势为42.22%比对照高27.00%,发芽指数为CK1.2倍。(本文来源于《湖北林业科技》期刊2017年03期)
王韶君,王耀辉,李成海,孙智霖,康杰芳[3](2016)在《不同产地山茱萸种子中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为山茱萸科(Cornaceae)山茱萸属(Cornus Linn.)的多年生木本植物[1],主要产自中国的陕西、河南和浙江等地,在四川、安徽和山东等地亦有栽培[2]。山茱萸是世界叁大名贵木本药材之一[3],临床上常以成熟果实去核后的果肉入药,而占山茱萸果实质量约80%的种子则被大量废弃。因此,对山茱萸种子资源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山茱萸的综合利用价值。目前,关于山茱萸种子油脂的研究多见于中性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4-6]。极性油脂为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其主(本文来源于《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路跃琴[4](2015)在《山茱萸种子采集及处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1.种子采集于9月下旬果实陆续成熟时,在高产、果大、肉厚、生长健壮的母树上及时采摘果皮鲜红色、大而齐整、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果实,晾至半干,挤出果核,阴干备用。2.种子处理山茱萸种子坚硬,且外被胶质层,水分不易侵入,发芽极其困难,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以软化种皮,解除胶质层。一是层积沙藏催芽法。选向阳处挖长(本文来源于《农村百事通》期刊2015年17期)
洑香香,周晓东,刘红娜[5](2013)在《山茱萸种子休眠机理与解除方法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茱萸种子具深休眠特性,在自然条件下需2年才开始萌发。本研究用500 mg.L-1GA3分别浸泡山茱萸种子3 d和5 d,结合不同层积处理(变温(5~30℃)层积)、低温层积(0~5℃)、低温层积1个半月后转入变温层积),以探索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并对层积前后的种子进行解剖比较研究。结果表明:GA3和层积处理都可促进种子休眠的解除;层积3个月的结果表明变温层积解除休眠的效果最好,低温层积+变温层积次之,低温层积无效果,但低温层积7个月可使发芽率达到40%;GA3浸泡结合层积处理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处理前后种子的解剖结构变化表明:种子的休眠原因既有种皮的机械束缚作用(物理休眠),同时还存在胚的形态休眠。因此山茱萸种子的休眠属于复杂的多因素综合休眠。(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刘光武,吴国新,王建,刘少华,姚海雷[6](2013)在《山茱萸种子休眠原因与解除研究现状和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茱萸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木本药用植物,但是其种子的休眠已经严重影响了山茱萸产业的发展,本文从山茱萸种子的种皮结构、胚的发育、内源抑制物叁个方面对山茱萸休眠原因进行了论述;从破环山茱萸种皮结构、层积和激素叁个方面对休眠的解除方法进行了论述。在此指明了今后山茱萸种子休眠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3年07期)
洑香香,刘红娜,周晓东,洪雪婷[7](2013)在《山茱萸种子形态变异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茱萸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沿岸各省地区。由于土壤和气候的影响,分布区间山茱萸种子的形态变异较大。本文对4个省7个山茱萸群体的种子形态指标(种长、种宽、种子体积和种形系数)变异、种子形态指标间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种子形态地理变异趋势和群体聚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不同群体种子形态均存在显着差异;种子宽度与体积呈显着正相关,且二者与纬度呈显着负相关;种子宽度和种子体积的地理变异趋势明显;基于种子形态指标的聚类分析可将7个群体分为2个聚类群,北方群包括陕西佛坪、陕西汉中和河南栾川,南方群包括安徽宁国、安徽黄山、江苏镇江和安徽旌德。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区域筛选优良山茱萸种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3年01期)
冯澄澄[8](2012)在《山茱萸种子形态及解除休眠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7个种源的山茱萸种子的4个种子性状(包括长度、宽度、体积和种形系数)间及种子性状和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同时通过用赤霉素浸泡处理结合层积处理探索打破山茱萸种子休眠的方法和休眠原因。结果表明:1)来自于7个种源的山茱萸种子,其4个种子性状包括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子体积和种形系数均存在显着差异;2)形态指标相关分析表明,种子宽度和种子体积呈显着相关(F=0.905);种子长度与种子体积呈中度相关(F=0.756);3)种子形态特征指标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说明:种子体积与经度和年均温显着正相关;种子宽度与经度、年均温表现出正相关。种子体积、种子宽度与纬度分别达到了极显着和显着负相关;4)以经纬度为自变量,以种子性状为因变量作二元一次趋势面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宽度和种子体积与经度和纬度的拟合效果最好,拟合度分别达到0.826和0.971;5)聚类分析将7个种源分为2个聚类群:第1聚类群包括陕西佛坪、陕西汉中和河南栾川(北方群);第2聚类群包括安徽宁国、安徽黄山、江苏镇江和安徽旌德(南方群);6)赤霉素溶液浸泡能打破山茱萸种子的休眠;层积可有效解除种子的休眠,层积3个月的发芽率表明:变温层积的效果最好,低温层积+变温层积次之,低温层积效果不明显;低温层积7个月可使山茱萸种子的发芽率达到40%;7)赤霉素浸泡结合层积处理可有效解除山茱萸种子的休眠。总结认为用500mg·L-1GA3浸泡种子24h以上、变温层积可解除有效山茱萸种子的休眠;8)通过不同种源的种子对种子处理的响应,研究表明不同种源间的种子休眠程度各异,北方种源的种子休眠程度大于南方种源的种子;9)处理前后种子的解剖结构变化表明:山茱萸种子的休眠原因既有种皮的机械束缚作用(物理休眠)和种皮内存在抑制物质(生理休眠),同时还存在胚的形态休眠。因此山茱萸种子的休眠属于复杂的多因素综合休眠。(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2-06-01)
陈随清,王静,陈磊磊,李君[9](2010)在《以山茱萸为例,谈多年生木本植物果实种子类药材的采收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马钱苷、熊果酸、总鞣质、总多糖、总有机酸、醇溶性浸出物和水溶性浸出物为指标,研究了山茱萸果实一年内化学成分动态积累的规律,以及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年份山茱萸药材的质量。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山茱萸药材最佳采收期。以山茱萸为例,讨论分析了以果实、种子入药的多年木本植物药材采收期的研究方法学问题。(本文来源于《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0-07-18)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高致明[10](2008)在《果实、种子类中药材栽培技术之山茱萸》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茱萸以成熟干燥的果肉入药,主产于浙江、河南等省。 生长习性 山茱萸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土壤都可种植,但以中性和微酸性土壤为宜。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育苗地选好后,于秋冬季每亩施厩肥3500~4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报》期刊2008-07-11)
山茱萸种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试验选用两种化感物质—阿魏酸和茶碱对山茱萸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茶碱处理下山茱萸的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山茱萸种子在阿魏酸0.05 mmol/L萌发率为62.22%,比CK的种子萌发率高17.00%;阿魏酸0.5 mmol/L时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发芽势为42.22%比对照高27.00%,发芽指数为CK1.2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山茱萸种子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文杨,阎腾飞.环境因子对山茱萸种子萌发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7
[2].李文杨,陈丽文.阿魏酸和茶碱对山茱萸种子萌发的影响[J].湖北林业科技.2017
[3].王韶君,王耀辉,李成海,孙智霖,康杰芳.不同产地山茱萸种子中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6
[4].路跃琴.山茱萸种子采集及处理方法[J].农村百事通.2015
[5].洑香香,周晓东,刘红娜.山茱萸种子休眠机理与解除方法初探[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
[6].刘光武,吴国新,王建,刘少华,姚海雷.山茱萸种子休眠原因与解除研究现状和展望[J].科技信息.2013
[7].洑香香,刘红娜,周晓东,洪雪婷.山茱萸种子形态变异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J].生态学杂志.2013
[8].冯澄澄.山茱萸种子形态及解除休眠方法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9].陈随清,王静,陈磊磊,李君.以山茱萸为例,谈多年生木本植物果实种子类药材的采收期[C].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10].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高致明.果实、种子类中药材栽培技术之山茱萸[N].河南科技报.2008
标签:山茱萸(Macrocarpium; officinale); 种子萌发; 光照; 机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