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温度觉阈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灼口综合征(BMS),定量温度觉检测,小纤维神经病变,焦虑
温度觉阈值论文文献综述
王妍婷,张静露,杨菁菁[1](2018)在《灼口综合征患者定量温度觉阈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灼口综合征(BMS)患者定量温度觉阈值(QTTs)。方法:对55名BMS患者与26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下唇、舌尖的冷感觉阈值(CDT)、热感觉阈值(WDT)、冷疼痛阈值(CPT)、热疼痛阈值(HPT)测试及焦虑、抑郁状态评估。1月后,对20名治疗后症状好转者复测QTTs。结果:与正常人相比,BMS患者下唇CPT、舌尖CDT、CPT显着降低(迟钝),舌尖HPT显着升高(迟钝);治疗后下唇CPT显着升高,舌尖HPT显着降低(P <0. 05)。舌尖CDT与抑郁有显着相关性(P <0. 05)。结论:定量温度觉检测(QTT)在BMS小纤维神经病变的诊断、评估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应排除精神因素的干扰。(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张慧丽,高明明,郭华珍,宋桂芸,张璞[2](2015)在《正常成人躯干皮肤温度觉阈值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成人躯干皮肤温度觉正常值。方法应用温度感觉分析仪对123名健康成人躯干双侧T3、T7、T11关键点皮肤进行检测。结果测得冷觉、热觉、冷痛觉、热痛觉感觉阈值。冷觉和热觉阈值标准差较热痛觉小;冷痛觉阈值跨度最大;热痛觉阈值随节段下降有增大趋势;中年组较青年组阈值有增大趋势。结论躯干皮肤温度觉和温痛觉阈值正常参考值应按不同节段、年龄分别建模。冷觉、热觉个体差异较小,冷痛觉、热痛觉个体差异较大。(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5年07期)
尹厚民,冯蔚,丁美萍[3](2015)在《定量温度觉阈值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小纤维性感觉神经病变诊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定量温度觉检查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小纤维感觉神经病变早期诊断。方法:选取无周围神经受损症状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双侧上肢的手掌部大鱼际区的冷觉阈值(CST)、温觉阈值(WST)、冷痛觉阈值(CPT)、热痛觉阈值(HPT)测定。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的冷觉、温觉、冷痛觉和热痛觉4种温度觉阈值自身左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组与对照组的冷觉、温觉、冷痛觉和热痛觉4种温度觉阈值的右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与对照组的冷觉和温觉2种温度觉阈值的左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冷痛觉和热痛觉2种温度觉阈值的左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患者中同时符合冷热痛觉过敏诊断标准的有9/20例。结论:定量温度觉阈值测定不但可以反映痛觉阈值升高,还可以反映痛觉阈值降低即痛觉过敏,有助于小纤维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识别。(本文来源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期刊2015年02期)
孙琪,蒋红,石露,胡兴越[4](2014)在《定量温度觉阈值检测和皮肤交感反应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应用,特别是定量温度阈值检测(QTT)和皮肤交感反应(SSR)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应用。方法:对85例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定量温度阈值检测(QTT)、交感皮肤反应(SSR)检测、神经传导检测(NCV),其中QTT检测包括四种参数(本文来源于《2014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05-23)
史学莲,刘小立,宛春甫,吴振华,张静[5](2011)在《带状疱疹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温度觉阈值变化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躯干部位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皮肤温度觉阈值的变化与差异,推测其感觉功能改变及疼痛的病理机制。方法:应用TSA-II温度觉定量分析仪测定躯干部位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及对照组相应皮肤的温度觉阈值。结果: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较带状疱疹患者皮肤的冷觉、热觉、热痛觉阈值均升高,其中冷觉阈值升高最为明显。带状疱疹患者冷觉与热觉阈值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冷觉与热觉阈值之间呈负相关。结论:病变发展过程中,Aδ、C类神经纤维损伤程度有所加重,并以传导冷觉的Aδ神经纤维受损更为严重,表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对冷觉、热觉和热痛觉耐受性高于带状疱疹患者,而且对温度觉或痛觉的辨别度减低。(本文来源于《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04期)
史学莲[6](2009)在《带状疱疹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温度觉阈值差异与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90%见于50岁以上的成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属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5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在伴发疼痛后,有25%~50%患者可出现顽固性疼痛,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严重影响睡眠、情绪以及生活质量,长期和剧烈的疼痛常导致患者焦虑和抑郁。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诊断不难,但引起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预防也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缺乏可靠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关学者普遍认为研究和探讨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疼痛机制、受累神经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已知人体的温度觉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温度觉定量分析可定量评估和分析神经末梢受损程度。TSA-II温度觉定量分析仪具有快速准确地测量细神经纤维温度觉和痛觉信号传递路径的功能,进而可推测Aδ、C神经纤维感知冷觉、热觉、冷痛觉和热痛觉的功能,从而可间接推测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产生机制,为其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疼痛康复科和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患者60例,其中带状疱疹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2.2±8.6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4.9±9.5岁。另选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2.8±8.0岁。应用以色列Medoc公司生产的TSA-II型温度感觉分析仪,选用界限法中改良的Marstock法,对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病变皮肤的温度觉及痛觉阈值进行测定。根据患者指出的疼痛范围,选择自发性疼痛最明显的区域作为测试部位,待测部位的皮肤保持清洁干燥。预先选择好测试模式,将30×30mm2电极放置测试部位皮肤上固定。一个完整的界限法测试过程包括冷觉(cold sensation, CS)、热觉(warm sensation, WS)、冷痛觉(cold pain sensation, CP)及热痛觉(heat pain sensation, HP)阈值。冷觉、热觉连续测量4次,取其平均值为相应的阈值;冷痛觉、热痛觉连续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为相应阈值。每一阶段测试的总时间不超过1h。应用相同的方法测量健康对照组躯干部位的各项温度觉阈值。结果: 1带状疱疹患者冷觉、热觉、热痛觉阈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升高,其中热痛觉阈值差异[(42.18±4.96)℃, (40.09±2.53)℃]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痛觉阈值均数之差为2.09℃。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冷觉、热觉、热痛觉阈值[(22.75±4.89)℃,(38.84±4.44)℃,(44.77±4.13)℃]与健康对照组[(28.76±1.18)℃,(34.65±0.88)℃,(40.09±2.53)℃]相比均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冷觉、热觉、热痛觉阈值比较,均数差值分别为6.01℃,4.20℃,4.69℃。2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较带状疱疹患者冷觉、热觉、热痛觉阈值均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冷觉阈值差异最为明显[两组冷觉、热觉、热痛觉阈值均数之差分别为4.55℃,2.93℃,2.60℃]。3带状疱疹患者冷觉与热觉阈值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冷觉与热觉阈值之间呈负相关(r=-0.59, P=0.001)。另外,带状疱疹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冷觉与热痛觉阈值之间均为负相关;热觉与热痛觉阈值之间均为正相关;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冷觉与热痛觉阈值之间、热觉与热痛觉阈值之间的相关性与带状疱疹患者相比有差别[(r=-0.43, P=0.019),(r=-0.38, P=0.041);(r=0.59, P=0.001),(r=0.61, P=P<0.0005)]。但两个相关系数差别的显着性检验结果为μcs-hp=0.22<1.96,P>0.05;μws-hp=0.13<1.96,P>0.05,无统计学显着意义。结论: 1带状疱疹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病损区域传导温度觉和痛觉的Aδ、C类初级传入纤维受损和功能均发生了某种改变,其中,带状疱疹患者可能以C类纤维受损为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可能以Aδ类纤维受损为主。2带状疱疹进展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过程中,Aδ、C类神经纤维损伤程度有加重趋势,并以传导冷觉的Aδ类神经纤维受损更为严重,表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对冷觉、热觉和热痛觉耐受性高于带状疱疹患者,而且对温度觉或痛觉的辨别度减低。(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09-03-01)
黄富表,奈良进弘,陈彤红[7](2007)在《正常人上肢不同部位的温度觉阈值20例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正常人温度觉阈值的正常范围,以及各阈值与性别、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神经感觉分析仪(TSA-Ⅱ)的Limits法测定20例正常人上肢10个部位的冷觉、温觉、冷痛、热痛阈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部位的冷觉、温觉个体差异不显着,冷痛觉和热痛觉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男女之间在有些部位的温度觉阈值上有一定差异;左右侧在某些部位和某些温度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结论正常人的温度觉阈值与性别、部位有一定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期刊2007年11期)
黄富表,陈彤红,奈良进弘[8](2006)在《20例正常人上肢不同部位的温度觉阈值的初步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正常人温度觉阈值的正常范围,以及各阈值与性别、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神经感觉分析仪(TSA-Ⅱ)的 Limits 法测定20例正常人(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 20-23岁)的上肢10个部位的冷觉、温觉、冷痛、热痛阈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部位的冷觉、温觉的个体差异不显着,冷痛觉和热痛觉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男女在有的部位的温度觉阈值上有一定差异;左右侧的温度觉阈值在某些部位和某些温度觉有一定的差异。结论正常人的温度觉阈值与性别、部位有一定关系。(本文来源于《第叁届中日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康复专业人才培养项目成果报告会论文集》期刊2006-08-01)
毛思中,董为伟[9](2006)在《不同刺激温度变化率对温度觉阈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定量感觉检查中,探讨不同刺激温度变化率对温度觉阈值的影响。方法:在两组年龄相当的正常人中,应用‘Lim its’法,以不同的刺激温度变化率测定肢体两个部位的4种温度觉阈值。结果:两种不同刺激温度变化率时测得的温度值,在两个部位的冷觉、温觉阈值均无显着性差异;左足背的冷痛觉及左手指的热痛觉,刺激温度变化率快时所得阈值较小,刺激温度变化率慢时阈值较大,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左手指的冷痛觉与左足背的热痛觉在两种刺激温度变化率所得阈值之间无显着性差异。结论‘:Lim its’法测冷觉、温觉时,在刺激温度变化率很小且两个变化率之间差别不大时,所得结果无明显差异;在刺激温度变化率增加不够大时,冷痛觉、热痛觉阈值可能随温度变化率增加而降低或无差别。(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温度觉阈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测定成人躯干皮肤温度觉正常值。方法应用温度感觉分析仪对123名健康成人躯干双侧T3、T7、T11关键点皮肤进行检测。结果测得冷觉、热觉、冷痛觉、热痛觉感觉阈值。冷觉和热觉阈值标准差较热痛觉小;冷痛觉阈值跨度最大;热痛觉阈值随节段下降有增大趋势;中年组较青年组阈值有增大趋势。结论躯干皮肤温度觉和温痛觉阈值正常参考值应按不同节段、年龄分别建模。冷觉、热觉个体差异较小,冷痛觉、热痛觉个体差异较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度觉阈值论文参考文献
[1].王妍婷,张静露,杨菁菁.灼口综合征患者定量温度觉阈值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8
[2].张慧丽,高明明,郭华珍,宋桂芸,张璞.正常成人躯干皮肤温度觉阈值测定[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
[3].尹厚民,冯蔚,丁美萍.定量温度觉阈值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小纤维性感觉神经病变诊断的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5
[4].孙琪,蒋红,石露,胡兴越.定量温度觉阈值检测和皮肤交感反应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的应用研究[C].2014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4
[5].史学莲,刘小立,宛春甫,吴振华,张静.带状疱疹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温度觉阈值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
[6].史学莲.带状疱疹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温度觉阈值差异与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09
[7].黄富表,奈良进弘,陈彤红.正常人上肢不同部位的温度觉阈值20例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
[8].黄富表,陈彤红,奈良进弘.20例正常人上肢不同部位的温度觉阈值的初步报告[C].第叁届中日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康复专业人才培养项目成果报告会论文集.2006
[9].毛思中,董为伟.不同刺激温度变化率对温度觉阈值的影响[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6
标签:灼口综合征(BMS); 定量温度觉检测; 小纤维神经病变; 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