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新教科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最新中学教科书物理学》,《物理学新教科书》,对比研究
新教科书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学,陈云奔[1](2019)在《清末中国人翻译西方与翻译日本物理教科书对比研究——以《最新中学教科书物理学》和《物理学新教科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最新中学教科书物理学》为第一本中国人自主翻译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物理教科书,《物理学新教科书》为中国人自主翻译日本教科书的代表作品,两书分别中国人自译西方与日本物理教科书的典型代表。通过分析发现,《最新中学教科书物理学》内容较《物理学新教科书》丰富,且更注重科学方法的训练,而《物理学新教科书》的物理学公式表达方式更加符合国际趋势、其物理学术语使用更符合物理知识内涵、体现了更为完整的、发展的科学观。日译最终取代西译成为晚清中国物理教科书市场的主流,不仅受当时国内教育形式的影响,也与日译物理教科书的特色和优势有关。(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通讯》期刊2019年11期)
张红洋,贺青[2](2019)在《新教科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呈现及教学建议——以沪科版物理必修一第四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基于2017年版物理课程标准的新教科书的分析,概括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呈现:有梯度的编写方式,多方位的内容,强调实验探究,多角度培养;同时,为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使用新教材提出3点建议:强化物理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再现并激活物理教科书中的实验探究;重视和挖掘教科书中的素材。(本文来源于《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19期)
把祖珠[3](2019)在《高中物理新教科书中的科学观与教学建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在教育上的不断创新改革,高中物理教科书做出了相应的变化。可以说,新版的高中物理教科书和以前的高中物理教科书相比,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做了比较大的改变,其中最明显的应该是新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科学馆与教学建议的突出体现。将对新型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科学观与教学建议出发,结合书本中的例子来介绍一下新版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改变之处。(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9年07期)
董丽萍[4](2019)在《论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2017年初中历史教学使用部编版新教科书后,深深影响了之前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内容的讲授。新教科书有着新的特点和侧重点,势必会使教师的教学产生变化。这变化其中既有初中历史教师对于新教材的解读与把握,也包括高中历史教师对于接受使用初中新教科书学习的学生的了解和适应。而不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历史教师,都要对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做出努力,都有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任务。初中与高中教师面对的学生群体不同,使用的历史教材也有变化,如何做到顺畅、高效的教学衔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调查问卷中归纳出影响衔接的几个问题,并以此问题为角度做出具体教学衔接的建议。并且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法创设情境,模拟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流程。从影响衔接的问题入手,以初高中相异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以及初高中不同的学情的叁个角度加强初高中教学之间的衔接。秦朝作为学生们学习到的第一个多民族统一的王朝,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制度都对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且初中部编版新历史教科书在秦朝相关历史的设置上与以往略有不同,较具代表性,由此以此课作为案例课分别设计了初中与高中不同的教学过程。文章从秦王朝入手,对初中的新旧教材的目录、课题与课前导语、主体课文、辅助文字及插图与地图、思考与练习题做出了对比与分析,从中发现并总结出初中部编版历史新教材更加注重能力与情感的特点。接着简要分析了高中人教版历史教材的内容并呈现了现行初高中历史教科书上的衔接。并从课程标准与课程目标、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叁个角度分析了在初中部编版新教材使用情况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最终则以初中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和高中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为例,做出了具体的教学内容衔接的案例,其中包括对于教学目标的分析、以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进行的学情分析、涉及衔接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评价。中学的历史教学衔接需要精心的研究,不但需要初中阶段历史的基础学习,还需要高中阶段历史知识上的交汇、学习能力上的跨越,从而使学生们顺利的升学。(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朝晖[5](2018)在《刍议《民国新教科书叁角学》的编写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叁角学是主要的中学数学课程之一。我国出版了大量的叁角学教科书。秦汾编写的《民国新教科书叁角学》当时使用较多,影响较大。本文对该书的编写特色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8年16期)
杨小娟[6](2017)在《从《我多想去看看》新旧对比看新教科书的语文味》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多想去看看》原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人教版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中的一首诗歌,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教科书")将一年级上册的课文减少,并把这篇课文编排在了下册的第二单元中,这样编排利于减轻学生负担,让他们较为轻松地适应小学阶段(本文来源于《小学语文》期刊2017年05期)
付瑞今[7](2016)在《人教版新教科书中化学计算知识呈现的衔接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化学研究的特点之一就是从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化学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的认识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数学计算,要求以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借助化学用语这种抽象思维的符号形式来进行。纵观新课改初高中化学教科书,几乎所有的模块都涉及到了化学计算的内容,而且化学计算也是中学各种考试中必考的内容。化学计算表面上看是计算问题,实质上它是化学知识综合的具体表现,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分析初高中教科书中各化学计算知识,会发现它们零散的分布于各知识点中,这就为化学计算知识在知识衔接和教学衔接方面提供了研究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程序性教学理论都强调知识的有意义建构,认为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强调相关知识教学和学习之间的衔接性。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中学化学教学的进一步深化,一线教师也逐步认识到新教科书化学知识衔接性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借助这两个理论对人教版中学新教科书中化学计算知识的衔接性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初高中化学教师的调研,了解了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对化学计算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学中存在的衔接性教学问题,针对这些具体问题,对中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化学计算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六大类,分别是:以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为基础的相关计算;溶液浓度的计算;以物质的量为基础的计算;有关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计算;其它类化学计算。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六大计算在教科书中的出处,知识在教科书中呈现的衔接性以及各阶段的层级发展关系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总结,给出相关化学计算知识衔接好的地方和衔接不当的地方,并针对衔接不当的问题,以具体教学范例的形式,提出了具体改进意见,以期对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最后,对中学化学计算知识的衔接教学和学习提出了建议:一要认真研析课标,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深广度;二要深入分析教材,找准知识间的契合点,做好初中与高中、选修与必修之间的衔接;叁要重视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要系统分析知识点,注重学生化学概念的掌握,五要注重相关化学计算的综合教学。综上所述,这些研究有利于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更深入的了解初高中教科书中关于化学计算知识的衔接,理清教学思路和知识脉络,对知识断层处进行及时的补充,使知识实现平稳过渡,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这些研究有助于学生把握化学计算的知识结构,理清化学计算的知识脉络,建立起完整的化学计算知识结构体系,实现知识的平稳过渡,帮助学生更好的梳理相关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和灵活应用,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化学计算知识。由于笔者缺乏实际教学经验,研究内容来源于对教科书的分析和对一线教师的调研,研究结果尚未进行实践,不足之处较多,希望能为一线教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5)
单士磊[8](2016)在《韩强烈谴责日本新教科书审定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首尔3月20日电 单士磊据韩国媒体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18日确定并公布了对2017年起使用的高中教科书的审定结果,其中近77.1%的教科书中增加了对独岛主权的挑衅性内容并在慰安妇问题上持逃避责任态度。对此,韩国政府随即通过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表(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6-03-21)
张瑜,董杰[9](2015)在《《平面叁角法新教科书》的编写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平面叁角法新教科书》由日本数学家菊池大麓、泽田吾着,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1909年出版,福建侯官王永炅译述,江苏震泽黄元吉校订,该书在晚清及民国时期使用较多,对现代的数学教育产生的影响较大。1作者简介菊池大麓:1855年3月17日(安政2年1月29日)~1917年(大正6年)8月19日,明治和大正时期的数学家、政治家。最初在蕃书调所(东京大学的前身)学习英语,1867年(庆应3年)和1870年(明治3年)两次远渡英国留学。第二次留学是在剑桥大学数(本文来源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期刊2015年12期)
别尔克·阿尔克拜[10](2015)在《高中数学新教科书中数学史料的内容选取及其运用水平分析——以人教A版必修教科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分析数学史的内涵及要求,以人教A版必修教科书为对象,通过调查发现,史料选取全面且思想方法突出,关注了各国数学史料,但对应用关注不够,侧重于民族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等问题;史料运用注重与相应内容的融合,与史料类型匹配,但以低层次运用为主,史料类型与其运用间关系不清。本文认为运用数学史中对其内涵的理解不全面,单纯的工具定位,运用水平低且与预设目标间关系不清。为此应强调加深认识,准确定位数学史;厘清预期目标、运用方式及其相互关系,重视设计和开发相关资源。(本文来源于《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新教科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基于2017年版物理课程标准的新教科书的分析,概括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呈现:有梯度的编写方式,多方位的内容,强调实验探究,多角度培养;同时,为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使用新教材提出3点建议:强化物理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再现并激活物理教科书中的实验探究;重视和挖掘教科书中的素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教科书论文参考文献
[1].刘志学,陈云奔.清末中国人翻译西方与翻译日本物理教科书对比研究——以《最新中学教科书物理学》和《物理学新教科书》为例[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
[2].张红洋,贺青.新教科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呈现及教学建议——以沪科版物理必修一第四章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
[3].把祖珠.高中物理新教科书中的科学观与教学建议分析[J].新课程(下).2019
[4].董丽萍.论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D].河南大学.2019
[5].李朝晖.刍议《民国新教科书叁角学》的编写特色[J].才智.2018
[6].杨小娟.从《我多想去看看》新旧对比看新教科书的语文味[J].小学语文.2017
[7].付瑞今.人教版新教科书中化学计算知识呈现的衔接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8].单士磊.韩强烈谴责日本新教科书审定结果[N].法制日报.2016
[9].张瑜,董杰.《平面叁角法新教科书》的编写特色[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
[10].别尔克·阿尔克拜.高中数学新教科书中数学史料的内容选取及其运用水平分析——以人教A版必修教科书为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
标签:《最新中学教科书物理学》; 《物理学新教科书》; 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