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吸附取向论文-张立波,牛园园,干为

分子吸附取向论文-张立波,牛园园,干为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子吸附取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次谐波,十六烷,MG,分子

分子吸附取向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波,牛园园,干为[1](2015)在《孔雀绿染料分子在水油界面取向及吸附动力学的二次谐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孔雀绿分子(MG)作为一种典型的叁苯甲烷类染料,在造纸、纺织、皮革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在二阶非线性激光光谱领域,MG作为一种重要的探针分子,常被用来研究分子在表界面上的吸附、传输、弛豫等行为及其机理[1]。结合Brewster角成像技术,我们小组发展了界面选择性的二次谐波光谱(SHG)作为分子界面聚集的一种探测手段,得到了MG在水空气界面可以自发聚集的结论[2]。(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会议文集》期刊2015-08-21)

秦志辉,卢双赞,曹更玉[2](2014)在《氧化亚铁介质层调控极性分子吸附与取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器件中信息的传输、监测、处理和存储等功能是基于分子吸附体系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完成的,而该性质是与分子相对于固体表面的吸附位置、吸附姿态以及电子结构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术(STM)的发展与应用,研究人员可直接对单分子体系的电子态空间分布进行探测,以及对分子的几何构型、空间取向等在原子尺度上进行表征。对于具有偶极矩的p电子共轭结构的极性酞菁氧钛(TiOPc)分子,在制备得到的氧化亚铁介质层上我们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发现了一种不仅可调控其吸附位置而且可同时调控其分子取向的有效手段。通过表征氧化亚铁介质层的结构、化学配比和电学性质,发现由于原子堆积次序周期性的变化诱导形成周期性的偶极矩分布,当偶极性TiOPc分子在介质层上扩散的时候,周期性分布的偶极相互作用会有效地诱导TiOPc分子克服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以不同的分布概率选择吸附在周期晶格中的特定位置;而且,在不同周期晶格中的同一位置,分子采取相同的取向。(本文来源于《中国真空学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1-07)

刘拉程[3](2014)在《室温下单个富勒烯分子在硅表面吸附取向的操纵》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室温下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了单个富勒分子在硅(111)-7x7表面的吸附取向。“六环”和“6-6键”富勒烯分子在Si(111)表面分别存在两种和叁种等价稳定的吸附构象;“5-6键”富勒烯分子则有12种等价的吸附构象。在此基础上,通过在针尖和样品间施加偏压的方式,在室温下对单个“5-6键”富勒烯分子吸附取向进行了操纵。该种操纵可使“5-6键”富勒烯分子吸附取向发生旋转,而且每次旋转的角度均为30°的整数倍。对同一个分子的连续的操纵过程显示,以“5-6键”富勒烯分子的吸附取向为信息载体可以构建一个可逆的可多次重复的分子开关。我们系统研究了施加偏压的方式,针尖高度,偏压值以及操纵时间等因素对操纵成功几率的影响。分子取向操纵的成功几率与施加偏压的递增或递减顺序有关,而且较短的针尖-样品距离成功率较高。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提出富勒烯分子取向转动的“两步法”机制:第一步,来自针尖的隧穿电子的共振激发,弱化甚至破坏富勒烯和硅衬底间的共价键;第二步,低能电子的撞击使富勒烯分子发生旋转。(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4-05-24)

佘利敏,于迎辉,卢双赞,曹更玉[4](2013)在《Sb/Cu(111)表面上酞氰钴分子的吸附取向与自组装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了酞氰钴(CoPc)分子在Sb/Cu(111)表面上的吸附取向和自组装结构。当CoPc分子的覆盖度为亚单层时,分子分散的吸附在合金表面上,且只有3种吸附取向。当覆盖度达到一个单层时,分子在表面上形成长程无序的单层薄膜。继续增加覆盖度到一个半单层并在200℃左右退火后,第二层分子薄膜形成有序的自组装薄膜,其单胞存在四方和六方两种结构。(本文来源于《电子显微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贾彦[5](2013)在《人淀粉样胰岛多肽在磷脂双层膜表面吸附和取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错误折迭和聚集会导致诸如阿尔兹海默症和二型糖尿病等严重的慢性疾病。人胰岛淀粉样多肽(human islet amyloid polypeptide-hIAPP或Amylin)是在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中发现的淀粉样沉淀的主要成分。越来越多的实验数据显示人β细胞膜毒性与能够加快聚集的hIAPP和细胞膜相互作用密切相关。但是由于实验方法在空间分辨和时间分辨上的局限性,对于hIAPP与细胞膜相互作用过程,尤其是相互作用的最初阶段并不清楚,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在原子尺度上给出二者相互作用的详细过程,从而弥补实验方法的不足。本文中,作为了解hIAPP和膜相互作用的第一步,我们使用全原子动力学(MD)模拟从原子水平研究了hIAPP和膜相互作用的最初阶段,包括吸附、取向及hIAPP单体的构象变化等。我们发现hIAPP单体很快的吸附到磷脂双分子层上,对于带负电的POPG磷脂双分子膜,hIAPP的N端最先吸附是由于强烈的静电相互作用,尤其是带正电的氨基酸K1和R11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两性的POPC膜,则N端和C端基本等几率优先吸附;hIAPP基本平行吸附到膜表面,氨基酸7-22保持稳定的α螺旋,这和过去的实验结果一致;特别的是,两种膜体系有两个不同的吸附面,POPG体系是氨基酸R11,F15和S19朝向膜,POPC体系是氨基酸T9,N14和H18。(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3-05-20)

谢韵[6](2010)在《蛋白质界面吸附取向和构象的分子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解、预测并控制蛋白质在界面的吸附取向和构象行为对于蛋白质表面相关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子模拟是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提供复杂过程细节信息的有效手段。本论文建立了预测蛋白质在表面吸附取向的新算法,探索了通过外加电场调控蛋白质吸附行为的机理和可能性,并阐述了表面阻抗蛋白质吸附的机理。1.在蛋白质吸附模拟研究中,优势吸附取向的确定是研究后续吸附构象变化的前提。针对目前模拟研究中缺乏准确快速地确定蛋白质吸附取向算法的问题,本文开发了基于温度参数的并行退火蒙特卡罗(PTMC)算法以在一次模拟中得到蛋白质吸附的全局最低能量取向和取向分布。将PTMC算法应用于模拟溶菌酶在不同表面电荷密度(SCD)和溶液离子强度(IS)条件下的吸附取向时,结果如下:(1)在负电表面,当静电吸引相互作用主导时,溶菌酶主要以“侧立”(“side-on”)取向吸附在表面上。该取向中溶菌酶的活性部位朝向侧面,结合位点位于Lys1、Lys33和Lys116一侧,而Lys13、Lys96和Lys97一侧则暴露于溶液中。随着范德华相互作用贡献的增加,“背立”(“back-on”)取向逐渐成为优势取向。该取向中溶菌酶的活性部位朝向外侧。(2)在正电表面,当IS很小时,由于静电排斥作用较强,溶菌酶不能吸附到表面上。当溶液离子强度增大时,由于离子对静电排斥作用的屏蔽,溶菌酶能够以“端立”(“end-on”)和“背立”取向吸附在表面上。(3)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非常相符,验证了PTMC算法在确定蛋白质吸附取向上的准确性。2.在基于温度参数PTMC算法的基础上,我们将副本交换扩展到基于SCD和IS参数空间的哈密尔顿(Hamiltonian)副本交换MC(REMC)算法以进一步提高模拟效率。将该算法应用于生物技术中有广泛应用的葡萄糖氧化酶(GOx)的吸附取向研究时,发现:(1)在正电表面,当静电相互作用占绝对优势时,GOx主要以“站立”(“standing”)取向吸附在表面上;当范德华相互作用主导时,GOx可能的吸附取向增加,不利于保持生物活性的“前躺”(“front-lying”)取向成为优势取向。(2)在负电表面,由于GOx表面电荷密度分配极为不均,局部带较强的正电,因此受溶液离子强度的影响较小,主要以“背躺”(“back-lying”)取向吸附在表面上。(3)GOx在静电主导情况下的吸附取向(“站立”或“背躺”)易于保持生物活性,且取向分布单一,但在应用中以GOx在正电表面的吸附为优。3.在确定蛋白质在表面优势取向的前提下,就能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对蛋白质吸附的细节进行进一步研究。考虑到外界因素调控的方便灵活性以及多数蛋白质对电场(EF)的响应灵敏性,我们用MD模拟考察了外加电场下溶菌酶在负电表面的吸附行为。模拟显示在高外加正电场下溶菌酶吸附得到了明显的加速,在高外加负电场下则受到了明显的阻碍。然而,电场对蛋白质吸附的促进或抑制效应并不是随电场强度单调变化的,这可能是由于溶液中正离子与溶菌酶在表面的竞争吸附造成的。吸附位点分析表明溶菌酶分子中的带正电残基Arg和Lys对吸附有主要贡献,残基与表面羧基官能团通过氢键连接。在外加电场下,溶菌酶以“侧立”取向吸附在表面上。不同电场强度下的“侧立”取向吸附细节不同,但吸附位点都是位于溶菌酶分子中的残基Lys1、Lys96和Lys97一侧。构象分析显示过高强度的电场将导致分子构象的畸变,而较低强度的电场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不一。特定强度的电场可能对蛋白质构象具有稳定作用。由于在外加电场下,蛋白质的偶极会作出一定的响应以耦合电场的强度和方向,这种耦合可能使蛋白质原本柔性的一些区域得到稳定,从而限制这些区域的构象变化。4.理解表面阻抗蛋白质吸附机理将对实验中合成抗吸附材料非常有益。我们用MD模拟了神经介肽B(NMB)在磺酸甜菜碱自组装单分子膜(SBT-SAM)、OH-SAM和CH3-SAM表面上的吸附。表面和水分子力曲线表明,表面结合水对表面阻抗蛋白质吸附起主要贡献,但表面本身也可能对蛋白质显示一定的阻抗性能。对于SBT-SAM,表面本身对接近其的多肽NMB先施加一个较强的排斥力,当多肽逾越了这个能垒之后,表面才显示很小的亲和性;表面结合水则对NMB在较宽的范围内产生很强的排斥力。因此SBT-SAM具有良好的阻抗蛋白质吸附性能。对于OH-SAM和CH3-SAM,表面力曲线显示很低或几乎没有排斥力,而显示很强的吸引力;表面结合水只在接近吸附距离的较小范围内才显示一定的排斥力。多肽、水以及表面的结构和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SBT-SAM附近的结合水与表面形成大量的氢键,从而使界面附近水的流动性大大降低。这层紧密结合的水分子层有效地减少了多肽与表面的直接接触。同时,SBT-SAM表面堆积密度小,链柔性大,表面产生的空隙使得水分子可以渗透到SAM内部形成氢键网络并增加表面的亲水性,从而削弱表面对多肽的亲和性。结果表明叁种表面阻抗蛋白质吸附的能力大小顺序是SBT-SAM > OH-SAM > CH3-SAM。(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0-04-09)

孔凡杰,蒋刚,傅依备,王和义[7](2007)在《分子取向对CO在Pd(111)面吸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广义梯度近似下的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了在Pd(111)晶面两种不同CO分子取向的吸附结构。计算结果表明,CO分子碳端和氧端靠近Pd(111)面的吸附能分别为-1.75,-0.28eV,碳端吸附的结构比氧端吸附能力强。因此,分子取向影响CO在Pd(111)面上的吸附,通过控制CO的取向可能减小Pd(111)的吸附进而减弱Pd(111)面CO分子的中毒。(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07年05期)

张兆春,张毅超,岳龙义[8](2005)在《碱性品红分子在纳米磷化镓粒子表面的吸附取向(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初步确定了吸附于纳米磷化镓(GaP)粉体表面的碱性品红分子的取向。在295K时,将50 mg GaP粉体分别置于50 ml,4.7×10-3M和50 ml,4.74×10-6M碱性品红水溶液中。对由较高浓度溶液形成的吸附系统持续搅拌24小时;而对极稀溶液吸附系统则连续搅拌处理7天。在经过过滤、干燥处理后,吸附有染料分子的GaP粉体被直接用于碱性品红的表面拉曼光谱测试。通过对染料分子中央碳原子呼吸振动和氮-苯环伸缩振动模式的相对强度进行分析可知:在较高浓度的溶液中,染料分子主要以一种混合取向方式吸附于GaP粉体表面上,即“端基接触”和“平躺”两种方式;而在极稀溶液中,染料分子则仅以“端基接触”方式吸附于GaP粉体表面上。(本文来源于《光散射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司民真,武荣国,张鹏翔[9](2001)在《碱性品红分子在正、负电性纳米银上的吸附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两种不同电性的纳米银粒子的胶体 ,发现当碱性品红分子分别吸附在这两种纳米银上时 ,其表面增强拉曼谱在谱线的强度及谱线数目上均有有明显的不同。在正电性纳米银上 ,主要是面内模式得到增强 ,且碱性品红特征峰的强度是I1589>I152 4 >I13 71。而在负电性纳米银上 ,面内伸缩模式及面外弯曲模式均得到增强 ,且碱性品红特征峰的强度是I1588<I152 0 =I13 71,通过分析增强谱的差异表明 ,分子在这两种不同电性胶态纳米银表面上可能分别以垂直及倾斜方式吸附(本文来源于《化学物理学报》期刊2001年06期)

司民真,武荣国,张鹏翔[10](2001)在《PNL分子在正、负电性纳米银上的吸附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两种不同电性的纳米银粒子的脉体 ,发现当邻菲罗啉分子分别吸附在这两种纳米银上时 ,其表面增强喇曼谱有明显的不同 .在正电性纳米银上 ,面外弯曲模式受到增强 ,而在负电性纳米银上 ,面内伸缩模式受到增强 ,通过分析增强谱的差异表明 ,分子在这两种不同电性胶态纳米银表面上可能分别以平躺及站立方式吸附 .(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01年08期)

分子吸附取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子器件中信息的传输、监测、处理和存储等功能是基于分子吸附体系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完成的,而该性质是与分子相对于固体表面的吸附位置、吸附姿态以及电子结构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术(STM)的发展与应用,研究人员可直接对单分子体系的电子态空间分布进行探测,以及对分子的几何构型、空间取向等在原子尺度上进行表征。对于具有偶极矩的p电子共轭结构的极性酞菁氧钛(TiOPc)分子,在制备得到的氧化亚铁介质层上我们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发现了一种不仅可调控其吸附位置而且可同时调控其分子取向的有效手段。通过表征氧化亚铁介质层的结构、化学配比和电学性质,发现由于原子堆积次序周期性的变化诱导形成周期性的偶极矩分布,当偶极性TiOPc分子在介质层上扩散的时候,周期性分布的偶极相互作用会有效地诱导TiOPc分子克服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以不同的分布概率选择吸附在周期晶格中的特定位置;而且,在不同周期晶格中的同一位置,分子采取相同的取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子吸附取向论文参考文献

[1].张立波,牛园园,干为.孔雀绿染料分子在水油界面取向及吸附动力学的二次谐波研究[C].第十四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会议文集.2015

[2].秦志辉,卢双赞,曹更玉.氧化亚铁介质层调控极性分子吸附与取向研究[C].中国真空学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4

[3].刘拉程.室温下单个富勒烯分子在硅表面吸附取向的操纵[D].南昌大学.2014

[4].佘利敏,于迎辉,卢双赞,曹更玉.Sb/Cu(111)表面上酞氰钴分子的吸附取向与自组装结构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2013

[5].贾彦.人淀粉样胰岛多肽在磷脂双层膜表面吸附和取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复旦大学.2013

[6].谢韵.蛋白质界面吸附取向和构象的分子模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7].孔凡杰,蒋刚,傅依备,王和义.分子取向对CO在Pd(111)面吸附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

[8].张兆春,张毅超,岳龙义.碱性品红分子在纳米磷化镓粒子表面的吸附取向(英文)[J].光散射学报.2005

[9].司民真,武荣国,张鹏翔.碱性品红分子在正、负电性纳米银上的吸附取向[J].化学物理学报.2001

[10].司民真,武荣国,张鹏翔.PNL分子在正、负电性纳米银上的吸附取向[J].光子学报.2001

标签:;  ;  ;  ;  

分子吸附取向论文-张立波,牛园园,干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