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B超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

探讨B超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

津市市人民医院湖南常德415400

【摘要】目的:探究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B超诊断技术的应用价值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胆总管结石疑似患者,通过B超技术进行诊断,并通过手术治疗进行证实。结果:经过B超检查后诊断70例疑似患者中有6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诊断率为(95.71%),后经手术证实70例疑似患者中有6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诊断率为(92.86%),两种诊断方式数据差异不明显,经过计算在统计学中无意义(P>0.05)。结论: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应用B超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并且B超诊断技术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易被接受。

【关键词】B超诊断;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应用价值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具体是指在人体胆总管内产生的结石,主要为胆色素结石,多发于人体胆总管下端位置[1]。以胆总管结石来源为依据可将其分为原发性以及继发性两种。临床表现为患者胆道梗阻,偶尔出现黄疸症状,进而可引发患者并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症,治疗不及时可造成感染致使患者休克[2],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日常生活。可见胆总管结石诊断的意义十分重大,为探究准确率较高且易为患者接受的诊断方式,我院特进行了将B超技术应用于胆总管结石诊断中其价值研究,并取得良好成果,现进行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胆总管结石疑似患者共同参与本次研究,所有疑似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悉,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70例疑似患者中包括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23-77岁,平均年龄(50.3±2.8)岁,病程5小时-15天,平均(6.7±1.6)天。疑似患者均表现出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症状、胆囊区触痛感症状,另有28例疑似患者发生寒战、高热症状,43例疑似患者出现黄疸情况。所有疑似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手术治疗证实。

1.2诊断方法

本次研究选用探头频率(3.3-5.0)MHz的飞利浦HD-7超声诊断型仪器为70例疑似患者进行B超检查。

疑似患者检查前应禁食8-12小时,保证在检查时为空腹状态,首先进行常规性检查,即检查患者的上腹部多处位置,后根据疑似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需求进行再次检查,以保证检查准确率。若检查仪器未能清晰显示出胆总管结石情况,可通过多种方式加以解决,具体措施包括:①使患者处右侧体位,让疑似患者胃窦部、十二指肠中存在的气体下移至胃底部,进而显现出胆总管下端位置结石;②使疑似患者处屈膝卧位体位,将疑似患者体位调整至身低臀高位,利用B超探头挤压疑似患者胆管位置,可将结石上移并显现;③疑似患者对空腹状态检查结果表示质疑时,可让其即刻食用煎鸡蛋2个,使其胆囊收缩,待1小时后再次进行检查,此时疑似患者体内结石的存在会致使其胆管梗死,胆汁排出受阻,管腔压力增加,胆总管增宽,在B超视野下可检测出结石。B超技术诊断胆管管腔时可显现光团或光斑,具有强回声,并伴有声影。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B超诊断结果以及手术证实结果,并以手术证实结果为金标准,得出B超诊断技术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针对将B超诊断技术应用于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价值的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P<0.05时,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经过B超检查后诊断70例疑似患者中有6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诊断率为(95.71%),3例疑似患者体内无结石;后经手术证实70例疑似患者中有6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诊断率为(92.86%),5例疑似患者体内无结石。两种诊断方式数据差异不明显,经过计算X2=0.530,P=0.466>0.05,在统计学内无意义。

3讨论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之一,根据结石的不同来源,可将胆总管结石区分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以及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同时根据结石性质的差异,可将其区分为胆色素型结石、胆固醇型结石,以及两者混合型结石。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发于患者胆囊部位,在胆囊结石疾病的进展性过程中出现的细小结石,并通过胆囊管降至胆总管内,或在胆囊管管径粗大的情况下较大结石也可降至胆总管内,逐渐发展成为胆总管结石。滞留在胆总管内的结石会诱发多种凶险的病理损害[3],胆总管结石是胆囊结石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实际上是原发性胆管结石组成部分之一,可原发于患者胆总管位置,也可与肝内胆管结石并发,有时也是因为肝内胆管结石下降进而形成的胆总管结石。具有单纯性质的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可诱发严重的胆道并发症状,若其与肝胆管结石共同存在,则会出现更加严重的病理损害。

当前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方式以B超检查为主,是因为B超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操作方便快捷,简单易懂,最重要的是B超检查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创伤,更容易被接受,因此B超技术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应用愈加频繁[4]。应用B超检查技术,可清晰识别出胆总管结石疑似患者体内小至1毫米直径的结石,并且是在疑似患者胆汁充盈的状态下,若疑似患者体内的胆总管结石直径超过2毫米,更能够通过B超技术中的强回音以及典型声影进行确诊。由于患者体内存在的胆总管结石处于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规格、数量也有一定的差异,并且结石造成的堵塞情况有区别,引发的感染类型不同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下,导致患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其中胆总管结石最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上腹部绞痛以及伴有对穿性背痛,寒战、高热以及之后出现的黄疸症状,若患者胆管下端部位完全梗阻,且其胆囊管畅通,胆囊壁未出现纤维化萎缩现象,可表现为患者右上腹有肿大且伴有压痛感的囊性包块;患者肝脏表现为对称性或弥漫性肿大,伴有压痛感;或者患者会表现出弛张性高热症状,肝细胞受损以及胆汁滞淤等一系列中毒性症状,上述症状可总称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并且在胆总管结石被彻底清除之前,疼痛等相关症状可反复发作,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胆总管结石诱发胆总管扩大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准确的胆总管结石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B超检查技术,即通过患者胰头后方对其胆总管横断面内经进行准确测量,以有效降低误诊率,避免检查误差情况的出现。在B超检查视野下查看患者的胆囊重大情况、胆总管扩张情况相对清晰,不仅如此,B超技术还可有效的检测出患者胆总管管腔内部、胆总管后方的声影情况以及强回音团情况。

根据本次研究过程,可总结出B超检查诊断技术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显示情况良好,具体体现在:①在患者饮用500至1000毫升纯净水的状态下,患者胃腔则呈现出一种充盈状态,将其作为透声窗可减少胃肠气体对检查结果的干扰,并且胃肠气体下移可使胆总管结石显现更加清晰;②患者处于右侧体位或倾斜体位时,可清晰显现胃肠气体,通过B超诊断仪探头加压推开部分气体。十二指肠上端检查首先应探测患者肝管右侧部位,以胆囊颈部为标准由患者胆总管方向行进,胆总管和门静脉呈双管状态,且管直径不超过1/3的门静脉直径。此时患者肝内胆管会发生扩张现象,并伴有胆囊增大现象。若由患者胰腺右上方部位可见其胆总管十二指肠后端位置的结石,可知患者胰腺右后方同样存在结石,可由此诊断患者患有胆总管胰腺段结石疾病。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70例胆总管结石疑似患者中,B超诊断6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诊断率为(95.71%);手术证实有6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诊断率为(92.86%)。两种诊断方式显示的数据差异不明显,经过统计学计算X2=0.530,P=0.466>0.05,差异无意义,可证明B超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结语

B超诊断技术操作简单,效率以及准确率均较高,值得应用于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中。

参考文献:

[1]陈建华.论B超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5,01(11):136-137.

[2]陈宝定,魏金文,徐岷等.三种不同检查方法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对比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3,02(01):210-211.

[3]陈晓园.B超用于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04(02):25-25.

[4]邱春华.B超在胆总管结石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4,02(06):200-201.

标签:;  ;  ;  

探讨B超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