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芴论文-梁刚,满燕,潘立刚

羟基芴论文-梁刚,满燕,潘立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羟基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DNA酶,2-羟基芴,传感器,电化学阻抗

羟基芴论文文献综述

梁刚,满燕,潘立刚[1](2016)在《基于G-DNAzyme对2-羟基芴的电化学传感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羟基芴是多换芳烃芴的代谢产物,具有致癌毒性。本文以电化学阻抗谱法为研究手段,构建了高灵敏性的G-DNA酶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2-羟基芴检测,并采用比色法、荧光光谱法等对检测机理进行了证明。通过Au-硫键作用将富G碱基的DNA序列修饰到电极表面,在K~+作用下形成G-四联体结构,可以与氯高铁血红素分子结合形成具有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G-DNA酶。该G-DNA酶可以有效的催化双氧水氧化2-羟基芴生成难溶产物并沉积到G-DNA酶膜表面。基于2-羟基芴在G-DNA酶表面原位催化氧化放大反应,DNA膜阻抗(R_(CT))呈现显着变大的趋势,在Tris-NaClO_4(20 mM,pH=7.4)缓冲体系中,DNA膜阻抗的变化(△R_(CT))与2-羟基芴浓度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达到1.2 nM。该电化学G-DNA酶生物传感器对2-羟基芴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相同条件下与其它芴的衍生化合物作用后引起的电化学阻抗变化较小。(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分会:生物分析和生物传感》期刊2016-07-01)

熊丽丽,夏金成,杨刚[2](2015)在《基于2,7'-二(4-吡啶基)-9,9'-二(乙羟基)芴配体聚合物的构筑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配位聚合物不仅具有新颖地结构,而且具有多样化的性能,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2]。本文将报道在溶剂热条件下采用2,7'-二(4-吡啶基)-9,9'-二(乙羟基)芴(BPHF),2,7'-芴二羧酸(DFC)与Zn(Ⅱ)或Co(Ⅱ)反应合成了两个个配位聚合物{[Zn2(BPHF)(DFC)2]}n.Guest(1),{[Co2(BPHF)(DFC)2]}n.Guest(2)。通过晶体学参数研究发现化合物(1)、化合物(2)具有相同结构,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随着羟基的引入,可能使其对气体分子具有吸附分离作用,对溶液中有机分子具有识别效应,以及对一些有机反应具有催化催化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B配位化学》期刊2015-07-25)

葛林科,任红蕾,霍城,那广水,王莹[3](2015)在《冰中9-羟基芴的光化学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羟基多环芳烃(OH-PAHs)是PAHs羟基化的一类新型污染物,广泛存在于水、大气等环境介质中,并潜在存在于极地冰雪中,研究其环境行为和毒理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以9-羟基芴(9-OHFL)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光照(λ>290 nm)作用下冰中9-OHFL的光降解动力学、影响因素、转化产物及光修饰毒性.9-OHFL的光降解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纯水冰中速率常数为0.0092 min-1,表观光解量子产率为0.022.外推至实际环境,南极长城站附近夏天中午冰雪表面9-OHFL的半减期为54 h.与纯水冰中相比,海水冰、淡水冰中光降解较快,这归因于水中主要溶解性物质的影响,Cl-,NO3-,Fe(III)及低浓度腐殖酸均可促进9-OHFL的光降解.通过GC-MS/MS分析,纯水冰中9-OHFL光化学转化生成了5种主要产物,涉及的转化路径为脱氢氧化、异构化和苯环羟基化.毒性实验表明,9-OHFL对发光菌(Vibrio fischeri)表现为光修饰毒性.本研究所揭示的9-OHFL光降解规律和光化学转化风险对于极地冰雪环境中OH-PAHs类污染物的归趋和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化学》期刊2015年06期)

任红蕾[4](2014)在《水环境中典型抗生素和9-羟基芴对微生物的光修饰毒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抗生素和羟基多环芳烃等新型污染物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其分布特征和环境行为等相关研究方兴未艾。光化学降解是表层水体中这些新型污染物的重要转化途径,研究其光修饰毒性和光转化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环境中典型抗生素的分布特征,并选取7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和9-羟基芴(9-OHFL),研究了其光转化行为和风险。总结了环境中抗生素及其抗性基因(ARGs)的分布特征,讨论了抗生素浓度水平的时空分布差异,评述了抗生素ARGs污染特征,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磺胺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环境中存在较为普遍,磺胺类和四环素类ARGs环境中出现频率较高。诺氟沙星、磺胺甲嘧啶、磺胺嘧啶和罗红霉素几种抗生素的潜在风险相对较小;氧氟沙星、磺胺甲恶唑和红霉素潜在风险相对较大。水环境中抗生素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值得关注。选用体外抑菌实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受试菌种,比较研究了7种不同FQs在纯水,淡水,海水中光降解过程抑菌活性的变化及作用机制。发现恩诺沙星、二氟沙星、氧氟沙星和达氟沙星在光解初始阶段(0~t1/2),光解溶液的抑菌活性没有出现显着降低的趋势(p>0.05),这是因为其光转化分别生成了抑菌活性更大的产物环丙沙星、沙拉沙星等,且产物在0~t1/2不断积累。区别于前几种FQs,环丙沙星、沙拉沙星和诺氟沙星光降解过程中抑菌活性呈明显降低趋势(p <0.01),表明其产物抑菌活性相对于母体化合物是可以忽略的。纯水、淡水和海水中同种FQ光解过程中表现为相似的抑菌活性变化规律。考察了冰中9-OHFL的光降解及对发光菌(Vibrio fischeri)的毒性,结果表明其光解速率常数:海水冰中>淡水冰中>纯水冰中。发现Cl-、NO3-、Fe(III)和腐殖酸钠(HASS)均促进了9-OHFL的光降解,但随其浓度的增加,Cl-促进作用增强,NO3-、Fe(III)和HASS促进作用反而减弱,HASS甚至出现了抑制作用。通过产物鉴定,9-OHFL发生了光氧化和苯环羟基化等光化学反应。在纯水冰相中,随光照时间的延长,9-OHFL光降解溶液对发光菌的抑制率没有显着性降低,表明其产物具有较高的毒性。综上,某些FQs (如恩诺沙星、二氟沙星、氧氟沙星和达氟沙星)和9-OHFL通过光化学转化生成了较高毒性的产物,其风险值得进一步关注。本研究所揭示的光化学转化风险,可为环境中这些新型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梁刚,刘新会,巩文雯,石柳[5](2011)在《基于电化学DNA传感器对9-羟基芴检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PAHs是一类具有"叁致"效应的典型有机有毒污染物,羟基多环芳烃(OH-PAHs)是PAHs的代谢产物,OH-PAHs可存在于人体细胞,血液等,研究表明一些OH-PAHs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及致畸、致癌作用,一些OH-PAHs可与DNA作用生成OH-PAHs-DNA加合物,并能造成DNA链的断裂及其它形式的破坏。因此,开发新的检测手段尤为重要。本课题组采用电化学阻抗法,基于不同DNA链修饰金电极,研究DNA与9-羟基芴(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期刊2011-09-21)

代旭娅[6](2007)在《9-羟基—芴-9-羧酸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生物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菲醌为原料合成了叁类9—羟基—芴—9—羧酸的衍生物,它们分别是9—羟基—芴—9—羧酸酯(甲酯,乙酯,正丙酯,异丙酯,正丁酯,仲丁酯,异丁酯,异戊酯),9—羟基—芴—9—羧酸酰肼(L1),N—乙酰—9—羟基—芴—9—羧酸酰肼(L2);然后以L1和L2为配体进一步合成了它们与Mn(Ⅱ)、Fe(Ⅲ)、Co(Ⅱ)、Ni(Ⅱ)、Cu(Ⅱ)、Zn(Ⅱ)形成的共12种金属配合物,并培养获得了9—羟基—芴—9—羧酸乙酯和[Co(C_(16)H_(13)N_2O_3)_2]·2CH_3OH的单晶。对所合成的化合物用元素分析、电导率、IR、UV-Vis、~1HNMR、~(13)CNMR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组成和可能结构。配体L1与金属离子按2:1或3:1形成稳定结构,配体L2与金属离子按2:1或3:1形成六配位八面体结构。对得到的9—羟基—芴—9—羧酸乙酯和[Co(C_(16)H_(13)N_2O_3)_2]·2CH_3OH分别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得到的有关结构参数如下:9—羟基—芴—9—羧酸乙酯,叁斜晶系,空间群P-1,a=11.2422(10)(?),b=11.8831(10)(?),c=11.9561(10)(?),β=63.2250(1)°,V=1328.4(2)(?)~3,Z=4,Dc=1.271g.cm~(-3),F(000)=536,μ(Mo-Kα)=0.09mm~(-1),R_1=0.0520,wR_2=0.1240。在每个不对称单元中两个独立的分子有不同的取向,在每个分子中,十叁个碳原子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而羟基和乙氧羧基分别位于芴环平面的两边。[Co(C(16)H_(13)N_2O_3)_2]·2CH_3OH,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13.1379(7)(?),b=17.7809(10)(?),c=14.7403(8)(?),β=110.0580(10)°,V=3234.5(3)(?)~3,Z=4,Dc=1.408 g.cm~(-3),F(000)=1428,μ(Mo-Kα)=0.589 mm~(-1),R_1=0.0424,wR_2=0.0981。配合物的基本结构由一个中心Co(Ⅱ)离子、二个N—乙酰—9—羟基—芴—9—羧酸酰肼及二个甲醇分子构成。配合物中钴原子与其中一个N—乙酰—9—羟基—芴—9—羧酸酰肼的O1、O3和N1原子配位,与另一个N—乙酰—9—羟基—芴—9—羧酸酰肼的O4、O6和N3原子配位,形成了一个扭曲的八面体构型。用浓度稀释法测试了配体L1和L2及其12种配合物对四种菌类(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胞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配体L1及其配合物对四种菌类均无抑制作用。配体L2和[Co(C_(16)H_(13)N_2O_3)_2]·2CH_3OH对四种菌类中枯草芽胞杆菌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配合物[Cu(C_(16)H_(13)N_2O_3)_2]·CH_3OH对普通变形杆菌的抑制作用也较为明显。(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叶剑川[7](2007)在《基于9-炔基-9-羟基芴的新荧光分子合成及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发展了一种合成9-炔基-9-羟基芴类中间体的方法,以此为基础合成了几种新的荧光分子,并进行了性能表征,具体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合成了多官能团的9-炔基-9-羟基芴类中间体。该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49-82%)。并通过对9-炔基-9-羟基芴(2_a)的晶体解析,证明了中间体的结构。2.基于9-炔基-9-羟基芴,通过经典的Sonagashira偶联、Suzuki偶联和Friedel-Crafts等反应合成了几种新型的芴9位炔基取代和稠环类的荧光分子。用氢谱、碳谱和质谱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这一系列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通过对9-(1-芘基乙炔基)-9-羟基芴(3)的晶体性质进行研究,发现化合物3固体状态下存在很强的π-π作用。选择性地考察了化合物2_a,3和4在溶液、薄膜和粉末状态下的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性能,发现化合物3在固态状态下存在芘的激基复合物发射,并从其晶体行为得到了佐证;化合物4的荧光具有较强的溶剂依赖性,可以作为溶剂极性的荧光传感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7-05-01)

文海,赵卫东,晨辉,耐登[8](1999)在《2-氯(或2,7-二氯)-9-羟基芴-9-甲酸及其酯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前文[1~4]报道了9-羟基芴-9-甲酸及其酯化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本文以9-羟基芴-9-甲酸为原料,经催化氯化,筛选适宜反应条件,分别合成出2-氯-9-羟基芴-9-甲酸和2,7-二氯-9-羟基芴-9-甲酸。经酯化可分别得到此两种氯代酸的酯化物。反应...(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1999年01期)

文海,赵卫东,晨辉,朱旭,耐登[9](1998)在《9-羟基芴-9-甲酸和醇酯化反应的无水氯化钙催化剂》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水氯化钙可代替硫酸催化酯化反应。探讨了氯化钙催化9-羟基芴-9-甲酸甲酯的条件。操作简便、反应温和,无腐蚀,减少了污染与产品纯化。(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林学院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文海,耐登,晨辉,赵卫东,赵凤英[10](1997)在《2-氯-9-羟基芴-9-甲酸及其甲酯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9-羟基芴-9-甲酸为原料合成了2-氯-9-羟基芴-9-甲酸及其甲酯,用元素分析仪,IR和1HNMR确证了结构,研究了反应条件.(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期刊1997年04期)

羟基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由于配位聚合物不仅具有新颖地结构,而且具有多样化的性能,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2]。本文将报道在溶剂热条件下采用2,7'-二(4-吡啶基)-9,9'-二(乙羟基)芴(BPHF),2,7'-芴二羧酸(DFC)与Zn(Ⅱ)或Co(Ⅱ)反应合成了两个个配位聚合物{[Zn2(BPHF)(DFC)2]}n.Guest(1),{[Co2(BPHF)(DFC)2]}n.Guest(2)。通过晶体学参数研究发现化合物(1)、化合物(2)具有相同结构,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随着羟基的引入,可能使其对气体分子具有吸附分离作用,对溶液中有机分子具有识别效应,以及对一些有机反应具有催化催化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羟基芴论文参考文献

[1].梁刚,满燕,潘立刚.基于G-DNAzyme对2-羟基芴的电化学传感检测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分会:生物分析和生物传感.2016

[2].熊丽丽,夏金成,杨刚.基于2,7'-二(4-吡啶基)-9,9'-二(乙羟基)芴配体聚合物的构筑及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B配位化学.2015

[3].葛林科,任红蕾,霍城,那广水,王莹.冰中9-羟基芴的光化学降解[J].中国科学:化学.2015

[4].任红蕾.水环境中典型抗生素和9-羟基芴对微生物的光修饰毒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4

[5].梁刚,刘新会,巩文雯,石柳.基于电化学DNA传感器对9-羟基芴检测的研究[C].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2011

[6].代旭娅.9-羟基—芴-9-羧酸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生物活性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7].叶剑川.基于9-炔基-9-羟基芴的新荧光分子合成及性能表征[D].浙江大学.2007

[8].文海,赵卫东,晨辉,耐登.2-氯(或2,7-二氯)-9-羟基芴-9-甲酸及其酯的合成[J].化学试剂.1999

[9].文海,赵卫东,晨辉,朱旭,耐登.9-羟基芴-9-甲酸和醇酯化反应的无水氯化钙催化剂[J].内蒙古林学院学报.1998

[10].文海,耐登,晨辉,赵卫东,赵凤英.2-氯-9-羟基芴-9-甲酸及其甲酯的合成[J].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7

标签:;  ;  ;  ;  

羟基芴论文-梁刚,满燕,潘立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