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决策论文-孔祥伟,韩冬,郝垒垒,王大伟

他人决策论文-孔祥伟,韩冬,郝垒垒,王大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他人决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我—他人决策差异,风险决策,领域特异性,社会价值理论

他人决策论文文献综述

孔祥伟,韩冬,郝垒垒,王大伟[1](2019)在《自我—他人风险决策的差异-基于社会价值理论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风险决策领域特异性备受研究者的关注。近期的研究发现,个体在不同的风险决策任务中表现出了自我—他人风险决策差异。而这种风险决策任务的差异与风险决策领域特异性在本质上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本研究在社会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区分决策对象探讨了不同风险决策领域内的自我—他人决策差异。实验一选取了金钱、异性交友、人身安全叁种决策任务,考察了个体为自己和为单一他人决策时的风险偏好差异。实验二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金钱损失的决策任务,从他人的性质上探讨个体在不同的风险决策领域中为自己和为单一不同他人决策时的风险偏好差异。实验叁从他人数量这一角度探讨了个体在不同的风险决策领域中为自己、为单一他人和为多个他人决策时的风险偏好差异,其中将为多个他人决策细分为两种类型,即为涉及和不涉及自身利益的多个他人做决策。结果发现:(1)除了金钱损失领域,其他叁个领域都发现了自我—他人风险决策差异。但不同风险决策领域内的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结果并不一致。单一不同他人之间没有风险决策差异,而单一他人与多个他人之间存在风险决策差异;(2)在不考虑为涉及自我利益的多个他人做决策时,社会价值理论基本可以解释本实验中的自我—他人风险决策差异。其中在异性交友领域中,风险寻求更具社会价值,所以被试为他人决策比为自我决策时更加风险寻求;在金钱领域中,风险规避更具社会价值,所以被试为他人决策比为自我决策更加风险规避;而在人身安全领域,风险规避更具社会价值,所以被试为他人决策比为自我决策时更加风险规避;(3)不同任务下,男性都比女性更具冒险倾向并且被试在四个领域下表现出的风险态度不一致,验证了风险决策的领域特异性。(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周海波,沈燕[2](2019)在《他人影响个体决策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中的个体,其一言一行均受到他人、社会的影响,在决策领域,他人、社会影响着个体的决策过程与结果,本文从他人存在及特质、个体与他人互动、群体极化等多个方面,阐述他人影响个体决策的认知机制,并指出将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中旬刊)》期刊2019年05期)

尚志华[3](2019)在《属性可比性对品牌评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使得消费者在购物时面临着丰富多样的选择,花费较少的精力就能够收集全面的产品信息,对这些产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就能发现各个选择的优劣势,进而对它们进行权衡来得到自己的评价和最终的选择决策。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产品更新迭代周期明显缩短,企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产品属性的研发,不同企业的产品在不同的产品属性上各有侧重,这就使得消费者很难对所面临的产品选择进行取舍。营销学者普遍根据结构匹配模型来研究比较决策过程,该模型将不同选择具备的属性分为:共同属性(所有选择均具有的相同属性)、可比属性(不同选择都具有该属性,但在该属性维度上存在量的差异)和不可比属性(只有一个选择具有的独特属性)。研究表明,一些个人或情景因素可以影响消费者在对比决策过程中对可比属性和不可比属性的关注。现有关于可比属性和不可比属性偏好的研究都只考虑了人们在为自己做决策时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缺乏从社会距离的角度进行探讨,探讨自我-他人决策对可比属性和不可比属性关注的影响,而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征求他人建议或帮助他人做出决策。因此,本文从自我-他人决策的角度切入,探讨自我-他人决策如何影响个体对比决策过程中对可比属性和不可比属性的关注来达到最终决策的内在心理过程,验证自我-他人决策是否会影响到属性可比性依赖和个体最终品牌评价之间的关系,并从解释水平的角度探讨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同时引入调节定向这一个人特质,探究调节定向对自我-他人决策和属性可比性依赖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两个正式实验,我们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相关假设,其中,实验一采用2(决策对象:自我决策/为他人决策)X 2(品牌:不可比属性占优的品牌/可比属性占优的品牌)的混合实验设计,验证自我-他人决策对属性可比性依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消费者为自己决策时,更多地依赖可比属性;当消费者为他人决策时,更多地依赖不可比属性。实验2进一步验证自我-他人决策和调节定向的交互作用对可比属性依赖的影响,同时探究解释水平在自我-他人决策和属性可比性依赖关系中起到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解释水平在自我-他人决策和属性可比性依赖关系中起到中介的作用,调节定向会调节自我-他人决策和属性可比性依赖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管理和营销启示。(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13)

王悦蕾[4](2019)在《羡慕和妒忌情绪对风险决策的影响:他人优势领域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羡慕和妒忌是两类在进行社会上行比较后产生的负性情绪,它们以“应得性”为核心区分维度,主要区别在于当面对差距时,羡慕者倾向于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妒忌者倾向于采取打压对方的方式来消除差距。由于羡慕和妒忌情绪的产生涉及社会比较,因此我们想考察不同领域下这两类情绪的风险决策水平是否会存在差异,并假设当羡慕者在某一领域受挫时,会更加追求这一领域的成功而变得在受挫领域更为冒险;当妒忌者在某一领域受挫时,则会放弃这一领域的成功转而追求在其他领域的成功来减少产生的心理落差,表现为在其他尚未受挫领域变得更为冒险。研究将通过两个实验来验证这一假设。实验1目的是考察他人优势领域在羡慕和妒忌情绪对风险决策的影响中所起的作用,采用3(情绪类型:羡慕/妒忌/控制)×2(决策领域:经济/休闲/社会)混合设计,情绪类型是组间变量,决策领域是组内变量。情境领域为经济领域,以核心区分维度“应得性”为依据,通过自编情境将被试分为羡慕、妒忌和控制叁个水平。通过问卷测量经济、休闲、社交叁个维度的风险决策水平作为因变量。结果发现他人优势领域在羡慕和妒忌情绪对风险决策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当决策领域与他人优势领域相同时,羡慕情绪下的个体更冒险,妒忌情绪下的个体会更保守,当决策领域与他人优势领域不相同时,情况则相反。实验2的目的在于考察实验1结果的成立原因,是由于羡慕情绪使个体更专注追求同领域的成功,妒忌情绪使个体更专注追求在非他人优势领域中获得成功,而不是因为特定情绪恰巧在特定领域被唤起。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平衡了情绪诱发领域这个自变量,分为科研和教学两个水平。采用3(情绪类型:羡慕/妒忌/控制)×2(他人优势领域:科研/教学)×2(决策领域:科研/教学)混合设计,其中情绪类型和他人优势领域是组间变量,决策领域是组内变量。情绪情景的操纵和实验1类似,依然分为羡慕、妒忌、控制叁个水平。让被试完成教学、科研两个领域的风险决策题目以测得两个领域的风险水平作为因变量。尝试在平衡领域的情况下重复实验1的结果。结果证实实验1的结果,羡慕者在他人优势领域更冒险,妒忌者在非他人优势领域更冒险,是由羡慕和妒忌的特质导致。(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杨邵峰,齐春辉,张志超,张振[5](2018)在《价值取向对自我他人决策时公平规范执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自己和他人分配结果的一种稳定偏好,影响着个体对提议公平性的认知及规范执行。同时,自我-他人决策差异也是影响规范执行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尚不清楚价值取向和社会距离如何影响公平规范执行。本研究选取了20名合作者和20名个人主义者,使用单次匿名最后通牒博弈任务,考察了资产分配情景中价值取向对自我-他人决策时公平规范执行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比自我决策条件,合作者在替他人决策时更多的接受不公平提议,而公平提议的接受率不受社会距离的调节;个人主义者的提议接受率则不受社会距离和提议类型的交互影响;(2)合作者替他人决策时的接受阈限显着高于自我决策,而个人主义者在自我决策和替他人决策时的接受阈限无显着差异。这些结果表明价值取向能够调节自我-他人决策时,人们对不公平提议的规范执行。(本文来源于《心理与行为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尚雪松,李冰洁,陆静怡[6](2018)在《避免他人的指责:风险决策的自己–他人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风险偏好的自己–他人决策差异是行为决策领域的研究热点,现有研究多从决策者的认知或情绪等角度解析上述差异,但本研究从人际的视角探究该问题。我们提出,如果选择给他人带来负性结果,决策者很可能会受到他人的指责。因此,人们在为他人做决策时会极力避免他人的指责。这种人际方面的考量将影响为他人决策者的风险偏好。相比为自己决策,为他人决策时决策者会更倾向于寻求确定的获益、避免确定的损失,从而增加自己与获益的关联、减少自己与损失的关联,以此避免他人的指责。实验1采用2(决策对象:自己/他人)×2(情境:获益/损失)×2(选项类型:无变异–高变异/低变异–高变异)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决策对象为组间变量,情境和选项类型为组内变量。在无变异–高变异条件中,被试面临一个确定的选项(即保守选项)和一个结果变化范围大的不确定选项(即风险选项);在低变异–高变异条件中,被试面临一个结果变化范围小的不确定选项(即保守选项)和一个结果变化范围大的不确定选项(即风险选项)。被试需要为自己或自己的朋友做出选择。结果表明,在无变异–高变异条件中存在自己–他人决策差异:在获益情境中,被试在为他人决策比为自己决策时更加保守,而在损失情境中为自己和为他人决策没有差异。在低变异–高变异条件中,自己–他人决策差异消失。换言之,当面临一个确定选项和一个不确定选项时,决策者才会表现出风险偏好的自己–他人差异;而当两个候选项都是不确定选项时,风险偏好的自己–他人差异消失。上述结果说明,风险偏好的自己–他人差异反映了决策者对确定性的偏好。实验2采用与实验1相同的实验设计,并考察感知到的责任大小在上述效应中的作用。实验2重复了实验1的结果,并发现感知责任引发的负性情绪(自责/内疚)导致了风险偏好的自己–他人差异。综上,本研究揭示了为他人做决策时决策者在人际上的考虑会影响其风险偏好,从而提示研究者在理解风险决策的自己–他人差异时不可忽略决策者对人际因素的考量。(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杨洋,林琳[7](2018)在《心理距离、冲动性对跨期决策中自我-他人差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跨期决策(Intertemporal choice),指对发生在未来不同时间上的事件做出选择和决策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需要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作出判断和选择,不仅要为自己做选择,有时候还要为他人做选择和判断。人们在同一跨期决策事件中为自己决策选择和为他人决策选择的结果差异即为自我-他人差异。近年来,关于跨期决策的研究中,心理距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认为心理距离通过影响人们对事物或事件的表征来影响人们的心理加工,不同的心理距离确实会导致跨期决策中的自我-他人差异,但是在不同类型心理距离对跨期决策中自我-他人差异的影响还缺乏探讨。同时,冲动性也是影响人们跨期决策的重要因素,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更多体现在为自我决策的跨期决策研究中,并未探讨冲动性这一密切相关的人格特质对自我-他人差异的影响。综上,本研究依托解释水平理论,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的心理距离和冲动性对跨期决策中自我-他人差异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某高校大学本科生做为被试,采用跨期决策的延迟折扣率研究范式,分别探讨不同心理距离(社会距离、时间距离)对跨期决策中自我-他人差异的影响并探讨不同冲动性水平被试在进行跨期决策时自我-他人差异。结果发现:(1)社会距离主效应显着,无论冲动性高低,社会距离越近,被试为他人做决策的结果越接近为自己做决策,倾向于选择现在发生事件;(2)冲动性主效应显着,无论是为自我还是为他人决策,冲动性低的被试都倾向选择现在发生事件;(3)冲动性、时间距离之间交互作用显着,无论为自我还是他人决策,时间距离越大,冲动性越低,被试越倾向选择将来发生事件;(4)时间距离、决策角色之间交互作用显着,无论冲动性高低,时间距离越大,被试为他人决策时越倾向选择现在发生事件而为自我决策时越倾向将来发生。结论表明不同类型心理距离的变化会使自我-他人差异随之变化,而冲动性的变化也会使自我-他人差异出现并随之变化。(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王大伟,周孟孟,王粟雅[8](2018)在《自我-他人风险决策差异的信息加工过程:来自眼动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他人的风险决策差异已经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但造成自我-他人风险决策差异的机制一直是困扰研究者的重要问题,也构成了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研究的趋势。本研究采用眼动技术,通过两个实验探究造成自我-他人风险决策差异的信息加工机制,并尝试对风险决策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实验1通过IOS量表按亲密度对他人进行划分,采用3(决策者角色:为自己、为亲密他人、为陌生他人)×2(任务框架:收益、损失)的被试间实验设计,探讨了自我-他人(亲密度)风险决策的信息加工过程。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引入计算难度(高、低),继续探讨上述问题。结果显示:(1)为自我决策组四个兴趣区的注视时间和注视点都显着低于为亲密他人组和为陌生人组,为亲密他人组四个兴趣区的注视时间和注视点和为陌生他人组之间四个兴趣区的注视时间和注视点差异不显着。在总注视时间和总注视点上,为自我决策组显着低于为亲密他人组和为陌生人组。(2)为自我决策组,损失情境下各个兴趣区的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显着高于收益情景下。为亲密他人组,损失情境下各个兴趣区的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显着高于收益情景下。为陌生人决策组,损失情境下各个兴趣区的注视时间显着高于收益情景下,除低收益/低损失兴趣区注视点存在显着差异外,其他兴趣区的注视点均不存在显着差异。(3)无论是在收益情景下还是在损失情境下,不同决策者角色的总注视时间和总注视点在计算难度变量上差异不显着。也就是说,不论是为自我决策还是为亲密朋友或者为陌生他人决策,计算难度都不显着影响被试的决策过程。(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王大伟,周孟孟,胡艺馨[9](2018)在《自我决策与为他人决策存在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实生活中,人们除了要为自己决策外,还可能为他人进行决策。比如,金融机构的管理者需要推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医生需要为患者做出治疗方案选择的决策、咨询师需要为来访者提供可行性建议等。大量的研究发现,个体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着自我—他人(预期他人或为他人)决策偏(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9-25)

段彩彬,周会,许晓辉[10](2018)在《就业焦虑和框架效应对自我和他人创业决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就业焦虑和框架效应对自我和他人创业决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89名大四本科生为被试,采用2(就业焦虑:高、低)×2(框架效应:正、负)被试间设计,进行实验研究。结果:(1)自我决策时,低就业焦虑的被试比高就业焦虑的被试更倾向于冒险创业(F=234.548,p<0.01),负性框架下的被试比正性框架下的被试更倾向于冒险创业(F=20.532,p<0.01);(2)他人决策时,高、低就业焦虑(F=20.532,p<0.01)和正性、负性框架下(F=1.406,p=0.237)的被试均倾向于冒险创业。结论:就业焦虑和框架效应对自我和他人创业决策的影响不同。(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他人决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社会中的个体,其一言一行均受到他人、社会的影响,在决策领域,他人、社会影响着个体的决策过程与结果,本文从他人存在及特质、个体与他人互动、群体极化等多个方面,阐述他人影响个体决策的认知机制,并指出将来研究的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他人决策论文参考文献

[1].孔祥伟,韩冬,郝垒垒,王大伟.自我—他人风险决策的差异-基于社会价值理论的视角[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2].周海波,沈燕.他人影响个体决策的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

[3].尚志华.属性可比性对品牌评价的影响[D].北京邮电大学.2019

[4].王悦蕾.羡慕和妒忌情绪对风险决策的影响:他人优势领域的调节作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9

[5].杨邵峰,齐春辉,张志超,张振.价值取向对自我他人决策时公平规范执行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

[6].尚雪松,李冰洁,陆静怡.避免他人的指责:风险决策的自己–他人差异[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7].杨洋,林琳.心理距离、冲动性对跨期决策中自我-他人差异的影响[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8].王大伟,周孟孟,王粟雅.自我-他人风险决策差异的信息加工过程:来自眼动的证据[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9].王大伟,周孟孟,胡艺馨.自我决策与为他人决策存在差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10].段彩彬,周会,许晓辉.就业焦虑和框架效应对自我和他人创业决策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标签:;  ;  ;  ;  

他人决策论文-孔祥伟,韩冬,郝垒垒,王大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