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吸附法论文-葛正法,汪学德,纪俊敏

固相吸附法论文-葛正法,汪学德,纪俊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固相吸附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磁性氧化石墨烯,磁固相萃取,黄曲霉毒素B_1,酶联免疫吸附法

固相吸附法论文文献综述

葛正法,汪学德,纪俊敏[1](2019)在《磁性氧化石墨烯固相萃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芝麻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共沉淀法合成磁性氧化石墨烯作为磁固相萃取材料,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建立测定芝麻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的新方法。试验考察了萃取条件和洗脱条件等参数对黄曲霉毒素B_1吸附效率的影响,在最优的试验条件下,检出灵敏度为0.05μg/kg,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75%~5.14%和5.26%~7.15%,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0.6%~92.3%。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性好、测定准确,适用于芝麻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的检测。(本文来源于《粮食与油脂》期刊2019年03期)

张莉,王瑞庆[2](2018)在《搅拌棒吸附法与固相微萃取提取葡萄酒香气成分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和搅拌棒吸附萃取法(stir bar sorptive extraction,SBSE)提取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其化学成分,并对两种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的葡萄酒香气成分是28种,而搅拌棒萃取法提取的葡萄酒香气成分是53种,两者相同的成分有15种。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采用SBSE法可以大量捕集到葡萄酒中的痕量及难挥发性成分,提取化合物种类更多,可以更加全面地鉴定葡萄酒的香气成分。(本文来源于《酿酒科技》期刊2018年01期)

陈子凡[3](2017)在《自上而下法评定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_1的不确定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自上而下方法评定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在控制不确定度来源或程序的前提下,得出试验数据、质控数据进行评定,通过计算偏移和实验室内复现性2个分量,最后合成得到该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按照自上而下法的公式计算,本研究测得食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为(46.25±6.28)μg/m L,扩展不确定度U_(rel)为14%(k=2)。结论使用自上而下法对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进评定过程是实用和可靠的,可以为其他同类型的检测方法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时所借鉴,也为实验员在实验质量控制方面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巴华杰,马骏,刘亚楠,朱爱华,林子清[4](2016)在《4种固相颗粒吸附法提取滤纸血痕DNA效果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4种固相颗粒吸附法提取滤纸血痕样本DNA的效果。方法含有1μL静脉血的滤纸血痕180份,分为4组,每组45份。分别采用4种固相颗粒吸附法(DNAIQ~(TM)系统、D盾超敏DNA提取试剂盒、超高效硅珠纯化DNA提取试剂盒和常规的硅珠法)对上述样本进行DNA提取,对比各组DNA溶液的浓度及STR分型检验结果。结果 D盾超敏DNA提取试剂盒[(3.764±1.790)μg/mL]、超高效硅珠纯化DNA提取试剂盒(3.634±1.112)及常规硅珠法(3.350±1.250)提取到DNA溶液的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高于DNA IQ~(TM)系统(1.864±1.207)(P<0.001);D盾超敏DNA提取试剂盒、超高效硅珠纯化DNA提取试剂盒及常规硅珠法样本图谱峰高大于DNA IQ~(TM)系统(P<0.001),超高效硅珠纯化DNA提取试剂盒和常规硅珠法样本图谱峰高大于D盾超敏DNA提取试剂盒(P<0.01)。结论 D盾超敏DNA提取试剂盒、超高效硅珠纯化DNA提取试剂盒及常规硅珠法对于滤纸血痕的DNA提取效率高于DNA IQ~(TM)系统;超高效硅珠纯化DNA提取试剂盒和常规硅珠提取到的DNA溶液可能具有更高的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张宝华,王红,倪二茹[5](2014)在《改良固相吸附法在HCV RNA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固相吸附法的改良,探讨采用固相吸附法提取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RNA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首先对HCV RNA的提取方法进行改良,对固相载体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表面进行硅醇基化以提高其核酸吸附能力;同时对病毒裂解液进行优化,获得异硫氰酸胍(GuSCN)的最佳浓度用于HCV RNA的提取;最后使用改良方法提取的HCV 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并绘制其标准曲线,计算出线性方程,同时检测该提取方法下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血清样本中HCV RNA的最低检测限并对其检测重复性进行验证。结果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硅醇基化后其吸附核酸的能力显着提高;病毒裂解液中GuSCN的最佳浓度为4.23mol/L。使用改良方法提取血清样本中的HCV RNA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获得标准曲线和线性方程,其线性相关系数(R2)达到0.999,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52~5.52IU/mL,或者102.52~105.52病原体数/毫升。该方法的检测限达到(2.52±0.50)IU/mL,且其检测重复性良好。结论改良后的固相吸附法可以大大降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最低检测限,提高了HCV的阳性检测率。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HCV的检测和其他病毒的核酸检测。(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4年05期)

王继坤,杨文冲,童军,王超,李勇[6](2012)在《固相免疫吸附法在ABO血型反定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障输血安全,《输血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要进行ABO血型反定型检测,但由于目前ABO血型反定型试剂为新鲜红细胞,易溶血,保存期短等原因,试剂质量难以保证。为此,最近我们开发出可以用于ABO血型反定型检测的新方法—固相免疫吸附法,应用的抗原为分子化抗原及处理的红细胞进行反定型检测,分子化抗原及处理的红细胞(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杂志》期刊2012年09期)

史立英,杨文冲,于红,苏式敏,王超[7](2011)在《固相免疫吸附法在ABO正反定型/RhD血型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固相免疫吸附法在ABO正反定型/RhD血型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应用新鲜红细胞试管法、微柱凝胶法及固相免疫吸附法同时测定557例临床样本的ABO正反定型/RhD血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固相免疫吸附法进行临床评价。结果固相免疫吸附法与试管法的符合率达100%,与微柱凝胶法的符合率也达100%。结论固相免疫吸附法可以用于ABO正反定型/RhD血型的测定。(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19期)

成国英,高世富,候着卫,伍建宏,王桂芝[8](1996)在《免疫荧光技术和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稻细条病菌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免疫荧光技术(IFT)和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稻细条病菌的检测灵敏度,前者为103cfu/ml,后者为104cfu/ml.通过与5属9种常见病原细菌和11株来自不同地区的稻细条病菌的反应,二者均未发生交叉反应,表现出了较好的特异性。对18份不同带菌材料的检测结果:IFT法检出符合率为66.67%,ELISA法检出符合率为33.33%;相比而言,在定性检测方面IFT是比ELISA操作更简便、更灵敏的快速检测方法。(本文来源于《湖北植保》期刊1996年04期)

郭开均,刘雄,周贤会[9](1995)在《反向间接固相免疫血吸附法检测外环境物体表面HB_sAg》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向间接固相免疫血吸附法检测外环境物体表面HB_sAg郭开均,刘雄,周贤会成都中医药大学附院,成都陆军总医院,四川省卫干院附院外环境HBsAg的测定是了解环境被HBV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对预防乙肝、防止乙肝在易感人群中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场所HB?..(本文来源于《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1995年04期)

方国富,熊启华,钱澄怀,刘文[10](1993)在《改良固相免疫吸附血细胞吸附法检测EHF特异性IgM抗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告以丙酮醛和甲醛二次醛化的鹅红细胞代替新鲜鹅红细胞,用固相免疫吸附血细胞吸附试验(SPIHAd)检测流行性出血热(EHF)特异性IgM抗体。该法快速简便,结果稳定直观。与IgM捕获法ELISA相比,两者符合率为93%。经X~2分析,两种方法结果无显着差异。醛化红细胞在40℃保存1年,血凝高度不变,易于在基层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期刊1993年08期)

固相吸附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和搅拌棒吸附萃取法(stir bar sorptive extraction,SBSE)提取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其化学成分,并对两种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的葡萄酒香气成分是28种,而搅拌棒萃取法提取的葡萄酒香气成分是53种,两者相同的成分有15种。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采用SBSE法可以大量捕集到葡萄酒中的痕量及难挥发性成分,提取化合物种类更多,可以更加全面地鉴定葡萄酒的香气成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固相吸附法论文参考文献

[1].葛正法,汪学德,纪俊敏.磁性氧化石墨烯固相萃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芝麻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J].粮食与油脂.2019

[2].张莉,王瑞庆.搅拌棒吸附法与固相微萃取提取葡萄酒香气成分比较[J].酿酒科技.2018

[3].陈子凡.自上而下法评定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_1的不确定度[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

[4].巴华杰,马骏,刘亚楠,朱爱华,林子清.4种固相颗粒吸附法提取滤纸血痕DNA效果的比较[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6

[5].张宝华,王红,倪二茹.改良固相吸附法在HCVRNA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

[6].王继坤,杨文冲,童军,王超,李勇.固相免疫吸附法在ABO血型反定型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2

[7].史立英,杨文冲,于红,苏式敏,王超.固相免疫吸附法在ABO正反定型/RhD血型检测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

[8].成国英,高世富,候着卫,伍建宏,王桂芝.免疫荧光技术和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稻细条病菌的比较研究[J].湖北植保.1996

[9].郭开均,刘雄,周贤会.反向间接固相免疫血吸附法检测外环境物体表面HB_sAg[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

[10].方国富,熊启华,钱澄怀,刘文.改良固相免疫吸附血细胞吸附法检测EHF特异性IgM抗体[J].中国公共卫生.1993

标签:;  ;  ;  ;  

固相吸附法论文-葛正法,汪学德,纪俊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