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曹元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以周,曹元弼,宗郑,汉宋兼采
曹元弼论文文献综述
李科[1](2019)在《曹元弼与黄以周学术异同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曹元弼曾在南菁书院问学于黄以周,受黄氏父子以经为本、实事求是及汉宋兼采的治学方法影响,但又受其自身既有的宗汉宗郑思想,以及来自于前辈、家族、乡邦、时贤和晚清经世思想的影响,与黄氏父子之学又有很大不同。因而,曹元弼在以经为本,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之下,证成了坚守汉儒,尤其是郑玄家法的合理性。因此,曹氏的汉宋兼采,在学术上是以郑玄家法为核心的汉宋兼采,同时,在经世思想的影响下,还从经世致用的角度论述汉宋兼采。(本文来源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宫志翀[2](2019)在《古今革命之间的“文王称王”问题——以曹元弼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学术传统中,"革命"是儒家表达王道理想的一套独特理论。"文王受命称王"的事迹是这一理论的形象表现。然而,儒学史上也曾有从君臣伦理角度否认文王称王的观点。及至晚清,"革命"从古典含义转变为以共和、平等、民权为宗旨的现代含义,并开启了现代革命的进程。在此期间,曹元弼辨析"文王称王"问题,既是对古典"革命"理论,也是对现代革命进程的回应。(本文来源于《开放时代》期刊2019年02期)
曹元弼,许超杰[3](2018)在《曹元弼《素王説》疏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元弼昔撰《礼经纂疏序》~((2))称孔子作《春秋》,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因鲁史成文,立新王之法,约之以礼。意谓孔子据周礼褒贬诸侯,为后王立法也。~((3))序文累七千馀言,写成清本以呈先君子。先君子閲之,曰:"汝言皆近是,惟‘新王’二字虽出成文,终有语病,宜改为素王。"小子敬对曰:"唯。"退即遵改。既而应礼部试~((1)),由申浦赴京师,闻有离经叛道之説藉口《公羊》污蔑先圣~((2)),乃惕然自念,幸蒙庭训,未与谲觚奇衺之説一字相涉。自是着书慎之又慎,虽引用古人成训,必句斟字酌,以免无心滋弊。(本文来源于《中国四库学》期刊2018年02期)
许超杰[4](2018)在《曹元弼、刘体乾论蜀石经书》一文中研究指出近见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藏有曹元弼《复礼堂朋旧书牍録存》稿本一种,其中收有刘体乾致曹元弼函札数封,多讨论蜀石经者。该馆复藏有曹元弼《复礼堂文二集》稿本,其中《书刘健之观察蜀石经藏本后》《覆刘健之观察论蜀石经〈周礼·哲(本文来源于《中国四库学》期刊2018年01期)
陈壁生[5](2017)在《追寻六经之本——曹元弼的《孝经》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晚清民初经学史上,曹元弼对经学的重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曹元弼的经学建立在郑玄经学的基础之上,特别重视《孝经》。他从《孝经》中发掘了"爱"与"敬",并认为从伏羲画八卦开始,便是基于人心所固有的爱敬之心,由此创制人伦,开创了文明的原点。而孔子总结前圣之大成,通过删削六经,整合前代圣王之法,又作《孝经》以揭示前代圣王之法中共同的立法原则,即爱敬。如此一来,爱敬便贯穿了整个经学体系,而《孝经》也因为对爱敬的充分论述,成为一部总汇六艺之道的作品。(本文来源于《中国儒学》期刊2017年00期)
李科[6](2016)在《乾嘉吴皖二派对曹元弼经学研究之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着名经学家曹元弼作为陈奂叁传弟子,在师承上身兼乾嘉吴派与皖派之学,在学术实践上也深受两派学术的影响。首先,曹元弼受吴派宗汉讲求家法与皖派宗古求是而宗法郑玄的影响,形成了宗郑的特点。其次,曹元弼接受了自顾炎武以来为吴派、皖派共同宗奉的由小学以通经的治学方法。其叁,在《周易》研究上,曹元弼贯穿吴派惠栋及皖派张惠言、姚配中叁家之学而成《周易郑氏注笺释》、《周易集解补释》。其四,在《仪礼》一经的研究中,曹元弼以宗皖派为主,尤其是凌廷堪、胡培翬两家,而以吴派学者如沈彤、江筠、褚寅亮等《礼》学成果为辅。其五,于《尚书》一经之学,则多遵吴派惠栋、王鸣盛、江声之《尚书》研究,同时对皖派段玉裁等《尚书》説亦肯定,并兼采其説。(本文来源于《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期刊2016年00期)
孙利政[7](2016)在《曹元弼佚作《经学通义》述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经学丛书》收录的民国间油印本《经学通义》不着撰人,据考证作者是近现代经学大师曹元弼。此书与曹氏《孝经学》内容基本吻合,唯《经学通义卷又一》这一卷内容为其佚作,试对该卷的内容、性质、价值等做一讨论。(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6年34期)
邓国光[8](2016)在《曹元弼先生《经学文钞》礼说初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曹元弼先生近世鸿儒,博通经传,《诗》《礼》传家,而天性纯笃,孝弟力行,经师人师,足为后世士人矜式。其经义礼教,一出悲天悯人,爱人之德,表为学说,乃至经纶人道,所谓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者,洵之谓也。其主持两湖书院,讲经授业,必承师法,实事求是,所编《经学文钞》十七卷,虽成书于颠沛流离之际,天下多事之秋,而精心编撰,体例完整,系统分明,无异经学总集,乃经义之学之巨薮,可谓不凡。其中论《礼》者凡叁卷,总归会通,起敬起孝,礼之为教,本出天衷。此中华经学与礼教之精义,具见此钞。故虽见弃百年,苟圣人横空而出,必能再显此钞之辉煌者也。自今以后,修齐治平者,必有所取焉。(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毕研哲[9](2016)在《曹元弼《丧服例》疑义辨正》一文中研究指出曹元弼《丧服例》是其《礼经学·明例》中的重要一篇,但笔者根据《丧服》经注和《礼记》经注,认为其中"凡大夫之妻于族亲以尊降,妾不得体君,不降""凡女子子未嫁者逆降旁亲及将出者,惟昆弟不逆降"和"子为母,妻为夫之父母,皆亲亲兼尊尊之从服"叁条义例并不能成立。(本文来源于《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毕研哲[10](2016)在《曹元弼《礼经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礼经学》是清未民初经学家曹元弼在《礼经校释》的基础上封《仪礼》中所存在的基本问题造一步封输,汇编而成的一部害籍。曹氏封《仪礼》中存在的褚多问题具有独到的理解,但长期以来,关于它的研究总是不够深入全面,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研读原文的基础上,试徙此书的作者、成书过程、体例、内容、解经特点、评价及地位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重点关注在内容方面造行专题考察,通遇封其细小方面的探求,挖掘害中存在的思想冈光点。除此之外,笔者在解经特点方面,论述了孩害具有广博的材料徵引、多从郑注、多有刽获发明、注重教学之道等方面的特点。又通遇其内容舆特点的呈现,韶为《礼经学》具有重要的礼学价值和现世的教育价值。除此之外,该书广徵博引,辩驳往往精到,又封郑注、贾疏、《仪礼正羲》等各家观点多番申述、补充和订正。虽然笔者韶为《礼经学》封《仪礼》的申述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其仍不失为一本研习《仪礼》的重要参考害。(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6-03-10)
曹元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中国学术传统中,"革命"是儒家表达王道理想的一套独特理论。"文王受命称王"的事迹是这一理论的形象表现。然而,儒学史上也曾有从君臣伦理角度否认文王称王的观点。及至晚清,"革命"从古典含义转变为以共和、平等、民权为宗旨的现代含义,并开启了现代革命的进程。在此期间,曹元弼辨析"文王称王"问题,既是对古典"革命"理论,也是对现代革命进程的回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曹元弼论文参考文献
[1].李科.曹元弼与黄以周学术异同考论[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宫志翀.古今革命之间的“文王称王”问题——以曹元弼为中心[J].开放时代.2019
[3].曹元弼,许超杰.曹元弼《素王説》疏释[J].中国四库学.2018
[4].许超杰.曹元弼、刘体乾论蜀石经书[J].中国四库学.2018
[5].陈壁生.追寻六经之本——曹元弼的《孝经》学[J].中国儒学.2017
[6].李科.乾嘉吴皖二派对曹元弼经学研究之影响[J].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2016
[7].孙利政.曹元弼佚作《经学通义》述略[J].文教资料.2016
[8].邓国光.曹元弼先生《经学文钞》礼说初识[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9].毕研哲.曹元弼《丧服例》疑义辨正[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
[10].毕研哲.曹元弼《礼经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