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独山县独山第二中学夏守兰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重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学习模式。数学课是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应强调学生探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而获得知识,从而达到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的目的。现结合数学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一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习惯。
初中数学课本由于其知识的特点和系统性,一般编写较为简练,大多数缺乏趣味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就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就谈不上探究。因为每个学生都是充满着探究欲望和生命活力的个体,他们有信心、也有能力解决符合他们现有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的新问题。这需要教师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人”的地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置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好触发学生兴趣的时机,从而打开他们探究新知识的心扉。
例如:在“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中,我先出示732、1052、982,师生同时计算,教师口算;结果老师算得快;这时个别学生怀疑老师先算过而记住答案,为了消除他们心中的疑惑,于是再让学生随便说出一个两位数的平方让老师算;结果还是老师答得既快又准。老师为什么这么快就得出答案呢?这使学生产生了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了兴趣,此时教师抓住时机,把学生引到完全平方公式上来。这样学生都会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
二、把教材“生活化”、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数学问题“生活化”与“探究式学习”密切联系,没有“生活化”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难以参与,就谈不上“探究式学习”。并且初中学生思考数学问题仍倾向于依赖直观、具体的东西支撑,因此、教师要学会“变”教材,把抽象的数学“还原”为学生喜欢、常见的生活原形,给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有于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
例如:我在“三角形外接圆作法”的教学中是这样设计探究式学习的:
“我校的两栋教学楼和食堂成三角形状,现要在两教学楼和食堂之间建一个圆形花池,使花池到两教学楼和食堂的距离相等,请你帮助学校画一个设计图”。这样设计数学问题,使之“生活化”,能唤起学生求知欲、形成强烈而持久的心理动力,从而去获取新知识。
三、充分利用定理、公式的教学去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数学定理、公式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因此定理、公式的教学是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最好例子。对定理的教学可采取:实验→提出猜想→证明猜想的方式进行,这样为学生创设机会,使学生成为知识发现者。对公式的教学应重视推导过程的探究,对公式成立的条件要作适用性研究。善于引导学生领悟公式的本质特性,努力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熟练运用公式、灵活解题的能力。
例如: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时,我让每个学生课前准备一个剪好的三角形,上课时先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拼在一起、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后得出猜想:“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再引导学生证明猜想,从而导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证明猜想时教师在启发学生从刚才的实践中探究出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找出多种证明方法。
四、充公利用课本中的想一想、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课、是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有效途径。
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主要是引导、点拨,学生在自主合作中获取知识,在探究中发展。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的想一想:你能很快算出来吗?
看下面几个算式:21×29=609、25×27=621、25×25=625;注意到每个式子左边的两个因数的十位数上的数相等,个位上的数的和是10,找出上面三个算式中的规律,再算一算:
①22×26=;②24×26=;③33×37=;④45×45=;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这类两位数相乘的特点:学生很快发现这类两位数相乘的特点是:十位相同,个位上的数的和是10;教师归纳后把这样的两个数形象说成是“首同尾补”。
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它们的规律。积的数字由两部分组成,引导学生从左往右看,观察容易发现:先是首×(首+1)得出的数,再是尾×尾得出的数。
再引导学生探究出“首同尾补”这类两位数相乘的计算式。设这两个数的十位数字中a;第一个因数的个位数字为:n,那么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数字为10-n,这两个数分别表示为10a+n和10a+(10-n),从而得:(10a+n)×[10a+(10a+(10-n))],化简整理后得:100a(a+1)+n(10-n).
最后将“首同尾补”推广到“首补尾同”上探索出一些特殊两位数相乘的简便运算规律。如:34×74、26×86。
五、巧妙地将课本习题设置成成开放型题目,是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中,开放性题型有两种途径:
1、条件减少、结论不变。启发学生尽可能从不同角度去探究问题,把结论成立的各种可能的数量或图形的位置都找出来。
2、条件不变、结论发散。启发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利用想象、猜想、尝试和直觉,把符合条件的结论都探索出来。
例如:课本上的一道习题为:
已知:如图,AB=AE,∠B=∠E,BC=ED,
点F是CD的中点。
求证:AF⊥CD
对此题可设置为开放型题目,已知条件不变,将结论发散为:在你连接BE后,还能得到什么新的结论,
请找出三个正确的结论。
首先引导学生找到本题的证明途径:欲使AF⊥CD,而已知F是CD的中点→只需证AD=AC→△ABC与△AED全等即可,学生很快能证明出来。
然后在引导学生连结BE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去猜想和利用直觉去寻找可能成立的结论,最后教师归纳有:
(1)∠BAF=∠EAF,
(2)AF⊥BE,
(3)AF平分BE,
(4)BE∥CD。
最后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证明以上结论是否成立。这样,把课本习题进行开放型的设计,使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得到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探究式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