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字母论文-张文轩

注音字母论文-张文轩

导读:本文包含了注音字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注音字母,汉语拼音方案,平议

注音字母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轩[1](2019)在《“注音字母”与《汉语拼音方案》平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梳理了"注音字母"与《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动因与过程,阐述了前者的优势与缺憾,揭示了后者对前者的继承和改革情况,对这两种注音方案的高下得失作了客观评价。(本文来源于《档案》期刊2019年09期)

林嘉宝[2](2015)在《清末民初中日文字交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一词虽由唐僧义净首创,然而在中国国内并没有被得到广泛运用。清朝末年,赴日人士在研究日语文字体系的过程中接触该词,并将其带回国内。1892年,民间知识分子发起了教育救国的文字改革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一些改革者有感于日本文教大兴的盛况,受假名启发,创制了诸多“假名式”切音字方案。1908年,居于巴黎的中国无政府主义者提出中国需采用“万国新语”的主张。国学大师章太炎发文表示反驳,并提出自己的民族式方案——纽韵文。1913年,民国教育部召开读音统一会,在章氏弟子的提议下,会议审核通过了以“纽韵文”为蓝本的注音字母方案。为防止注音字母威胁汉字的地位,国民党执政部以假名为范本规定了它的使用范围。汉字传至日本后,日本人曾借助汉字的表音功能来记录日语,从而创制了适用于日语的假名文字。清末民初,假名转而影响了中国的文字改革运动。中日两国的文字呈现出环形影响的状态,汉字是汉字使用国共同的财富,值得共同研究。(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5-12-01)

黄行[3](2015)在《汉语与民族语言注音字母拼音方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民初切音字运动提出的基于汉字笔画和读音的注音字母,不仅用于汉语官话的拼音,也被用于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字或注音。本文简要介绍了用注音字母设计的"新平傣文"和"新疆回文"方案,并分析注音字母对民族语言的适用性及其语言规划意义。(本文来源于《语言规划学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孙英芳[4](2014)在《民国时期注音字母在山西的推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注音字母是民国时期制定并实行的我国第一套法定汉语拼音方案。民国初年教育革新,阎锡山重视地方教育发展,在山西兴起国语运动,率先发行《注音字母简易教本》并采取具体有力的措施推行注音字母,极大地促进了山西义务教育和民众普及教育的发展,成为民国教育之楷模,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山西档案》期刊2014年05期)

刘晓明,郭莹[5](2014)在《“注音字母”成功推行的本体要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影响注音字母社会推行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自身体系的科学与调整、符号的民族化形式、辅助汉字的学术定位是其成功的重要方面。深入挖掘注音字母成功推行的原因,客观审视其制定过程中的偏颇与失误,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杜永道[6](2013)在《注音字母百年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注音字母"诞生至今,整整一百年了。"注音字母",是为汉字注音而设定的符号。1913年,当时的教育部召开了"读音统一会"。3月12日,会议通过了马裕藻、朱希祖、周树人(鲁迅)、许寿裳等人的提议,将章太炎的一套符号修订后作为"注音字母"。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在《当前文字改革的(本文来源于《老年教育(长者家园)》期刊2013年12期)

杜永道[7](2013)在《注音字母百年诞辰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注音字母”诞生至今,整整一百年了。 1913年,当时的教育部召开“读音统一会”,3月12日,会议通过了马裕藻、朱希祖、周树人(鲁迅)、许寿裳等的提议,将章太炎的一套符号修订后作为“注音字母”。 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本文来源于《语言文字周报》期刊2013-04-17)

冯庆华[8](2011)在《论《新青年》与注音字母的发起》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近现代史上最有影响的期刊之一,《新青年》在新文学方面的贡献除了熟知的思想启蒙的能指层面外,其所指的本体层面尚很少进入当下的研究视野。关于注音字母的讨论贯穿了《新青年》的办刊始终,这一过程与新文学相伴生,并对新文学发展有实际的奠基和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叁峡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温云水[9](2010)在《王璞先生与其《注音字母发音图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对王璞先生的学术活动分为叁个阶段给以简明介绍,认为他最有资格被认为是现代汉语语音教学研究的第一代学者中的代表人物,是国语"读音统一会"取得重大成果的第一功臣,更是此后国语运动的坚定的旗手。其次,通过对王璞先生的《注音字母发音图说》的初步研究,认为这可能是采取现代语音学理论方法对现代汉语语音进行描写与研究的第一部着作,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南开语言学刊》期刊2010年01期)

于锦恩[10](2006)在《语言规划者的价值观是制定语言政策的重要依据——以吴稚晖主张注音字母主要用于注音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个人价值观是政策决定者决定做什么的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准则。作为民国时期国家语言文字管理部门的最主要的领导人,吴稚晖对注音字母作用的认识基本上就左右了推行注音字母这一语言规划的政策走向。因此可以说,在语言规划中,规划者的价值观是制定语言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语言科学》期刊2006年05期)

注音字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字”一词虽由唐僧义净首创,然而在中国国内并没有被得到广泛运用。清朝末年,赴日人士在研究日语文字体系的过程中接触该词,并将其带回国内。1892年,民间知识分子发起了教育救国的文字改革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一些改革者有感于日本文教大兴的盛况,受假名启发,创制了诸多“假名式”切音字方案。1908年,居于巴黎的中国无政府主义者提出中国需采用“万国新语”的主张。国学大师章太炎发文表示反驳,并提出自己的民族式方案——纽韵文。1913年,民国教育部召开读音统一会,在章氏弟子的提议下,会议审核通过了以“纽韵文”为蓝本的注音字母方案。为防止注音字母威胁汉字的地位,国民党执政部以假名为范本规定了它的使用范围。汉字传至日本后,日本人曾借助汉字的表音功能来记录日语,从而创制了适用于日语的假名文字。清末民初,假名转而影响了中国的文字改革运动。中日两国的文字呈现出环形影响的状态,汉字是汉字使用国共同的财富,值得共同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注音字母论文参考文献

[1].张文轩.“注音字母”与《汉语拼音方案》平议[J].档案.2019

[2].林嘉宝.清末民初中日文字交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

[3].黄行.汉语与民族语言注音字母拼音方案比较[J].语言规划学研究.2015

[4].孙英芳.民国时期注音字母在山西的推行[J].山西档案.2014

[5].刘晓明,郭莹.“注音字母”成功推行的本体要素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6].杜永道.注音字母百年的启示[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13

[7].杜永道.注音字母百年诞辰的启示[N].语言文字周报.2013

[8].冯庆华.论《新青年》与注音字母的发起[J].重庆叁峡学院学报.2011

[9].温云水.王璞先生与其《注音字母发音图说》[J].南开语言学刊.2010

[10].于锦恩.语言规划者的价值观是制定语言政策的重要依据——以吴稚晖主张注音字母主要用于注音为例[J].语言科学.2006

标签:;  ;  ;  

注音字母论文-张文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