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新课程;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教师应努力创设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自主学习就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自我成为主体的学习,学生握有学习的主动权,操纵控制自己的学习。前苏联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说:“自主性之所以重要,首先不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有用,而是因为它符合创造的自我发展。离开自主性,就不能获得发展。”自主学习要着重培养自主识别、自主选择、自主摄取、自主调控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依赖于教师有意识地按照能力形成的规律去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一、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因此,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制定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每学期初开展本学期“为什么学,学什么内容”为主题的活动,并以此激励学生去了解,去认识,去阅读课本,初步认识课本的基本框架。此外,注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心中“目标明,方向清”,从而引发出强烈的自主学习动机。

2.培养兴趣,维持学习动机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兴趣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观察,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探求心,特别是注重情境教学。在讲生活处处有哲学时,笔者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假如给大家一块钱去买样东西,要求大家把一个黑暗的屋子装满,大家会怎么做?学生一下子热情高涨,这样诱发了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二是教师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做到上课开头新颖、别致、有吸引力,中间有高潮,使学生为之振奋,结尾有余味,从而使学生在45分钟的时间里自始至终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三是改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情感,使学生“尊其师,信其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适时激励,强化学习动机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

在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可以强化学习动机。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的激励措施有:一是期望激励。教师以满腔的爱心,关心每一个学生,表达对每一位学生的期望,在与学生交流时,教师以“我相信你一定能……”,“我希望你……”的语气表露出对学生的希望,使学生受到鼓舞。二是表扬激励。教学中,教师注意多表扬,少批评,尤其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很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力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激发其向上的动机。三是反馈激励。通过多种方式,如随堂检测、课后作业设计、单元检测、发展性评价等使学生及时获悉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到及时反馈,以反馈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在实验中,我们以训练学生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会思维。

1.激活学生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疑——鼓励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在探索中发思。教师应特别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探索出创设问题情境的多种方法。例如:直问法、曲问法、设问法、反问法、追问法、逆问法、侧问法等等。又如在创设情境方面又有“实物展示法”,“画面展示法”,“表演模拟法”等等。总之,教师要利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乐于思考。许多教育家都主张教学中应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巴班斯基指出:“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的作用。”当代教育学家沙塔诺夫更强调:“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普遍互相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气氛是每个教师的首要责任。”可见,良好的教学气氛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

2.暴露思维活动

学生是在思维过程中学会思维的,由于教学内容、教材知识蕴含的思维方法都有丰富的背景材料,而思维活动本身又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向学生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把凝结在教材中的知识背后的材料及科学活动充分展开,暴露思维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既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又能促进思维发展和能力提高的目的,使学生学会思维。

3.训练思维策略

教给学生符合本学科特点的思维方法和技巧,特别是加强思维策略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自学,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首先,每学期刚开学,就把这个学期的教学安排,包括计划、进度和课时都告诉学生,让他们心中有数。一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的学生,在完成相应阶段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他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水平和爱好,提前向教师提出学习要求。鼓励学生独立自学,实施个别辅导。有一些层次高的学生不满足于课堂教学内容,对这些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兴趣,结合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独立自学不等于放任自流,当学生遇到问题,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启发学生思维,指点学生找出解决办法。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我们教学的突破口。因此从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初步探索出了几种比较成熟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1.探究式

这种结构突出学生自己探究知识,注重学生独立钻研。它遵循科学家探究未知领域知识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其教学程序为“创造情境——定向自读——师生研讨——质疑点拨——反馈练习。在这种结构中,学生是探索的主体,教师是“顾问”和“引路人”。

2.讨论式

这种结构是由教师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激发、引导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其程序为“指导预习——提出问题——开展讨论——点拨小结——反馈练习”。

综上所述,强调“以激发学习动机为前提,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的教学策略,并收到了预期的实验效果,这样就达到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要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在教学中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基础差、进步慢,自卑感较强,教师应尽量地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时常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成功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强化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会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地追寻这种体验,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学习绩效受到肯定,学生的信心大大增强,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也增加了。

参考文献:

[1]周峰.素质教育——理论?操作?经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2]家丰.素质教育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57中

邮政编码:030009

标签:;  ;  ;  

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