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天然胶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天然皂苷,自组装,界面,乳液
天然胶体论文文献综述
陈小威,宁雪莹,马传国[1](2019)在《天然皂苷自组装及其对食品胶体功能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皂苷(Saponin)作为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界中的一大类糖苷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在分子结构上,天然皂苷是以叁萜或甾体苷元的疏水基为支架并附着亲水性糖链所构成,从而表现出高界面活性。天然皂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不仅使其具有生物活性和独特的物理化性质,促进其在食品、化妆品以及其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本研究结合近年来对天然皂苷结构特性、自组装和界面特性的研究,试图探究皂苷结构如何影响其在水相、气-水界面、油-水界面和固-液界面的组装行为,以及其对食品胶体功能特性的影响。自组装和界面结构可能因植物来源和分子结构而不同:具有叁萜结构的皂苷最有助于形成粘弹性界面膜,产生稳定的食品胶体;而甾烷类皂苷更倾向于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其中天然皂皮皂苷表现最为优异,已被证实可形成稳定的胶束、纳米乳液、乳液凝胶和泡沫等用于生物活性物质的输送,目前已被包括中国、美国和欧盟等多数国家批准用于食品。(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杨耘博,王威,王赟,王晶晶,李平[2](2019)在《天然土壤胶体对U(Ⅵ)迁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石英砂为填充介质,采用动态柱实验方法研究了某中低放处置场地表土壤胶体对U(Ⅵ)在石英砂柱中迁移行为的影响,并结合静态批式实验探究了土壤胶体对U(Ⅵ)迁移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当U(Ⅵ)进样质量浓度从1.0 mg/L增大至5.0 mg/L时,U(Ⅵ)在石英砂柱中的穿透速率显着增大,且达到洗脱平衡时所需淋洗液的体积从250 PVs(孔隙体积)增大至400 PVs。与U(Ⅵ)相比,土壤胶体在石英砂柱内迁移较快,这可能是由于土壤胶体与石英砂之间相互作用较弱所致。土壤胶体与U(Ⅵ)共存体系中,U(Ⅵ)的迁移速率明显增大,而土壤胶体迁移速率无显着变化,表明共存体系中U(Ⅵ)的迁移行为主要受土壤胶体所控制。静态吸附实验表明,在石英砂-U(Ⅵ)二元体系中,pH≈6.0时石英砂对U(Ⅵ)的吸附率最大,而在胶体-石英砂-U(Ⅵ)叁元体系中,U(Ⅵ)主要在土壤胶体表面发生吸附。本研究所用土壤中胶体的质量分数仅约占0.04%,但可吸附20%U(Ⅵ)(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由此可见,土壤胶体可与U(Ⅵ)发生强的相互作用,进而对U(Ⅵ)在真实环境体系中的吸附、迁移和扩散等行为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期刊2019年04期)
薛淑静,杨德,高梓瑜,李露,叶佳琪[3](2018)在《叁种天然亲水胶体对冷冻面团和面条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硬度、黏度、剪切力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南瓜多糖、黑木耳多糖、魔芋3种不同亲水胶体对冷冻面团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黏度、剪切力为指标,黑木耳多糖的效果最优,南瓜多糖的效果最差;以拉伸力为指标,魔芋粉的效果最优,黑木耳多糖的效果最差;最佳组合为黑木耳多糖0.5%,南瓜多糖1.0%,魔芋粉1.0%,以此配方制作的冷冻面条与未添加亲水胶体的冷冻面条进行比较,发现添加胶体的冷冻面条的黏性下降10.56%,剪切力上升8.47%,拉伸力上升14.25%,并且面条的蒸煮吸水率增大9.93个百分点,蒸煮损失率降低1.51个百分点,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添加亲水胶体的冷冻面条在色泽、表观状态、适口性、韧性、黏性、光滑性和食味等方面均有不同的提升。(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21期)
周晶晶[4](2017)在《人工回灌条件下地下水中天然胶体与Fe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模拟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人工回灌补给含水层技术虽然越发成熟,但是人工回灌条件下胶体与微量元素相互作用机制仍然不十分清楚。在以往有关微量元素的研究中,胶体的作用往往被忽略。因此,研究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的微量元素Fe和天然胶体在含水层中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保证地下水安全尤为重要,尤其是以地下水作为饮用水的地区。本次研究以二氧化硅胶体和腐殖酸(HA)胶体分别代表天然条件下的无机和有机胶体,以Fe为代表性微量元素,通过室内实验模拟回灌条件下的不同胶体类型(二氧化硅和HA胶体)、不同介质(玻璃珠、石英砂和砂)、不同离子强度(IS)、不同离子价态、和不同水动力条件下Fe的吸附、迁移和滞留。结合室内实验数据,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平台,对各个实验条件下Fe的迁移过程进行了量化模拟和预测。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Fe-天然胶体”共存条件下的理化性质不同胶体类型对“Fe-天然胶体”共存条件下流体动力学直径的影响程度不同。二氧化硅胶体对“Fe-二氧化硅胶体”的流体动力学直径影响不大,流体动力学直径在100nm范围,不同浓度二氧化硅胶体浓度条件下粒径相差<6nm。HA胶体的加入对“Fe-HA胶体”的流体动力学直径影响较大,流体动力学直径在1000nm范围。随着IS的增加“Fe-天然胶体”的流体动力学直径逐渐增大。二价阳离子Ca2+对“Fe-天然胶体”体系的流体动力学直径增大的影响大于一价阳离子Na+。此外,不同胶体类型对“Fe-天然胶体”共存条件下悬浮液电势电位的影响程度也不同。随着二氧化硅胶体浓度的增大,“Fe-二氧化硅胶体”悬浮液的ζ电势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随着HA胶体浓度的增大,“Fe-HA胶体”悬浮液的ζ电势负值增大。以上悬浮液电势均处在±30m V范围内,因此都处于不稳定状态。在“Fe-二氧化硅胶体”悬浮液中当存在一价阳离子钠时,随着IS的升高ζ电势逐渐降低,从而趋于不稳定状态。当存在二价阳离子时随着IS的升高ζ电势逐渐升高。“Fe-HA胶体”悬浮液的ζ电势负值随着IS的增大而减小。对悬浮液ζ电势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HA胶体、Fe和二氧化硅胶体。正是由于不同条件下的“Fe-天然胶体”流体动力学直径和电势电位的变化,才导致其迁移转化过程复杂化。(2)“Fe-天然胶体”共存条件下的吸附规律“Fe-二氧化硅胶体”共存体系中,二氧化硅胶体通过占据介质表面的吸附位点阻碍了介质对Fe的吸附,相对于无二氧化硅胶体的情况,可减少3%的Fe吸附。玻璃珠和石英砂吸附Fe的能力相当,砂对Fe的吸附能力最强,在无胶体条件下吸附可达63.05%。在无胶体和加入胶体两种条件下,玻璃珠介质对Fe的吸附均会随着IS的增大而增大。“Fe-HA胶体”共存体系中,HA胶体的作用机制与二氧化硅胶体有所不同。HA胶体的加入充当了共存体系中的吸附位点,其促进了介质对Fe的吸附。在本次实验的叁种介质中,砂对Fe的吸附能力最强,可达87%。当加入HA胶体后介质对Fe的吸附能力均明显增强。(3)“Fe-天然胶体”共存条件下的迁移规律“Fe-二氧化硅胶体”共存体系中,二氧化硅胶体同样通过占据介质表面的吸附位点从而促进Fe的迁移。在没有胶体和加入二氧化硅胶体两种条件下,Fe在介质中的迁移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玻璃珠、石英砂和砂。二氧化硅胶体在石英砂介质中对Fe峰值浓度的促进最明显,可达25%。随着IS增大和流速减小,Fe的迁移能力明显变弱。IS=0.05M(Ca Cl2),流出液中出现了直径较大的结合态“Fe-二氧化硅胶体”,表明结合态的“Fe-二氧化硅胶体”可在多孔介质中迁移出来。“Fe-HA胶体”共存体系中,HA胶体通过吸附在固相介质表面增加介质表面的吸附位点阻碍Fe的迁移,HA胶体的加入可使Fe的峰值下降超过70%。砂介质中,Fe的滞留现象最明显,Fe在砂介质中的沉积速率系数高达10-2s-1。随着随着IS升高和流速增大,Fe的迁移能力增强。高IS,特别是二价阳离子条件下,阳离子会吸附在HA胶体表面,从而减少Fe的吸附,促进Fe的迁移。IS=0.05M(Ca Cl2),HA胶体存在情况下,“Fe-HA胶体”在迁移过程中被介质吸附,流出液中的Fe均为直径较小未与HA吸附的Fe。(4)“Fe-天然胶体”共迁移数值模拟在无胶体和加入胶体的情况下模拟Fe穿透曲线结果和实验穿透曲线结果均吻合较好。Fe自身迁移和“Fe-二氧化硅胶体”共存时沉积速率系数(<1.5×10-3s-1)较小,“Fe-HA胶体”共迁移时沉积速率系数较大,在砂介质中“Fe-HA胶体”共迁移时的沉积速率系数可达4×10-2s-1。(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5-01)
张亚萍[5](2015)在《金属卟啉衍生物的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卟啉及其金属卟啉衍生物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叶绿素、血红素和细胞色素等都是金属卟啉衍生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合成化学、材料化学、生物化学和医学上。叶绿素和血红素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卟啉衍生物,前者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后者则是一种安全零副作用的生物态补铁剂。本文主要围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性质针对叶绿素铜钠盐、血红素两种金属卟啉衍生物做了以下工作:(1)采用传统的溶剂浸取法从新鲜的菠菜叶中经过干燥、研磨、浸提等程序提取出叶绿素,再加入碱液皂化,经过提纯、铜代、成盐等制备叶绿素铜钠盐。采用Artar370型号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TU810-PC型号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与文献值对比参考,结果一致。(2)分别制备了碘化银胶体、溴化银胶体、氢氧化铁胶体及其与叶绿素铜钠盐、氯化血红素溶液的复合物,研究了各种复合物的的光谱性质:主要为Soret带和Q带的变化。胶体种类的不同以及同一种胶体粒子电荷性的不同对这两种金属卟啉衍生物的光谱性质都有不同的影响。(3)为探讨卟啉及其衍生物的电子结构和光谱特性,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多个卟啉衍生物。讨论了影响计算时间的因素,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6-31G(d,p)的基组水平上对原卟啉和四苯基卟啉锌的几种结构进行了全优化,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探讨了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计算结果对于深入认识卟啉衍生物电子结构及其光谱特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期刊2015-05-25)
马婷,张婷[6](2015)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天然小分子化合物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将胶体金免疫技术和色谱层析技术相结合的固相膜免疫分析方法,在食品、农业、生物、临床医学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有研究者在制备了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将该技术应用于天然药物的检测中,具有简便快速、样品用量极少、可肉眼识别结果等优势。文章主要介绍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通过抗原抗体竞争性结合进行检测的基本原理,查阅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了该技术在不同结构类型天然小分子化合物检测中的研究报道,认为该技术对于完善天然药物质量控制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也客观论述了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优缺点、技术障碍以及改进方法,为该技术应用于天然药物的质量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5年12期)
谭志刚,吴耀国,卢聪,李涛[7](2014)在《水动力扰动对天然胶体在多孔介质中行为及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天然胶体在多孔介质中迁移沉积及环境效应,对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的选择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以天然胶体作为实验材料,结合土柱实验和水槽搅拌实验,研究叁种强度的水动力扰动对天然胶体的迁移和沉积特性及铜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胶体浓度一定时(土柱63mg/L),水动力扰动越强(最大流速约330mL/h),天然胶体越易穿透,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且平衡浓度越高;水动力扰动作用下,天然胶体对铜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起促进作用,而铜的吸附降低了天然胶体的迁移性。(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王方方,王文波,康玉茹,张继义,王爱勤[8](2014)在《天然青海湖水浸泡凹凸棒石对胶体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天然青海湖水浸泡凹凸棒石黏土,考察了浸泡时间对其胶体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Zeta电位分析以及胶体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湖水浸泡未改变凹凸棒石的晶体结构和棒晶形态,湖水中的金属离子与凹凸棒石棒晶表面的离子发生了交换反应。浸泡90 d后凹凸棒石的表面电荷增加,浸泡180 d后样品旋转黏度从1188 mPa·s提高到2376 mPa·s,胶体稳定性也最好。(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4年05期)
侯磊[9](2014)在《典型胶体碳纳米材料对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天然有机质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在总结典型纳米碳材料(纳米碳管和富勒烯)吸附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的局限性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以往研究未引起重视的胶体纳米碳管与芳香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行为、规律和机制出发,以完善纳米碳材料吸附有机污染物的知识系统为目标,旨在考察天然有机质对芳香有机污染物与胶体纳米碳管吸附作用可能的影响机制,最终落脚于天然有机质对胶体富勒烯纳米颗粒在环境中的迁移能力、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机制及协助有机污染物运移能力的影响。论文选了两个体系来研究天然有机质对胶体纳米碳材料与有机污染物吸附作用机制的影响,进一步考察胶体纳米碳材料对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归趋行为影响的过程中,天然有机质发挥的作用:其一,研究了天然有机质对胶体纳米碳材料与有机污染物吸附作用机制的影响;其二,研究了天然有机质对胶体纳米碳材料在环境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性及协助有机污染物迁移能力的影响。论文首先采用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菲,萘酚和萘胺在叁种胶体态纳米碳管上的吸附,包括:稳定的氧化多壁纳米碳管悬浮液,腐殖酸修饰的氧化多壁纳米碳管胶体悬浮液以及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修饰的氧化多壁纳米碳管胶体悬浮液。叁种胶体态氧化多壁纳米碳管对叁种化合物有很强的吸附(Koc值比在天然有机质上的吸附要强几个数量级),有可能是很强的非疏水作用导致(π-π电子供受体作用和路易斯酸碱作用)。充分混合后,一定浓度的腐殖酸和表面活性剂会显着改变氧化多壁纳米碳管的聚集特性,形成单独分散的碳管,进而交叉成卷曲的网状结构。不过腐殖酸和表面活性剂修饰对吸附污染物的影响是双重的。腐殖酸/表面活性剂吸附在碳管上显着的减小了氧化多壁纳米碳管的表面积;另外,卷曲的网状结构使得吸附质分子能够同时和多根碳管作用。该部分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腐殖酸和表面活性剂类物质不但能促进胶体纳米碳颗粒的形成,还会影响这些胶体纳米碳颗粒吸附有机污染物。接下来,论文选择了另一种在环境中具有很好迁移能力的胶体纳米材料——富勒烯纳米颗粒(nC60)作为研究对象,从考察不同天然有机质修饰方式及不同制备方法形成的nC60胶体形貌及理化性质的差别出发,通过批试验及微损耗固相微萃取技术研究了不同理化性质的nC60胶体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四氯苯的吸附亲和力,又通过土壤柱实验研究了不同理化性质的nC60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能力以及协助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运移能力的差异。结果发现,不同天然有机质修饰方式对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nC60胶体理化性质和形貌的影响不尽相同,对其与有机污染物吸附作用的影响,以及nC60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行为、协助有机污染物迁移能力的影响都有很大差别,造成这些差别最根本的原因归结为nC60聚集体形成机制的不同和天然有机质包覆C60单体及影响C60单体聚集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该部分研究一个比较重要的环境的意义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形成的nC60对污染物的迁移和风险的影响可能截然不同。(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期刊2014-05-01)
王方方,王文波,康玉茹,张继义,王爱勤[10](2014)在《天然苦咸水浸泡凹凸棒石的胶体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天然苦咸水浸泡凹凸棒石黏土,考察了浸泡时间对凹凸棒石黏度、流变性和悬浮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苦咸水中所含的金属离子与凹凸棒石棒晶表面离子发生了交换反应,改变了棒晶的表面电荷,从而影响凹凸棒石的胶体性能。浸泡90 d后,凹凸棒石表现出最优的悬浮稳定性,浸泡180 d后,凹凸棒石的黏度从1 188mPa·s提高到2 444 mPa·s。(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4年03期)
天然胶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石英砂为填充介质,采用动态柱实验方法研究了某中低放处置场地表土壤胶体对U(Ⅵ)在石英砂柱中迁移行为的影响,并结合静态批式实验探究了土壤胶体对U(Ⅵ)迁移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当U(Ⅵ)进样质量浓度从1.0 mg/L增大至5.0 mg/L时,U(Ⅵ)在石英砂柱中的穿透速率显着增大,且达到洗脱平衡时所需淋洗液的体积从250 PVs(孔隙体积)增大至400 PVs。与U(Ⅵ)相比,土壤胶体在石英砂柱内迁移较快,这可能是由于土壤胶体与石英砂之间相互作用较弱所致。土壤胶体与U(Ⅵ)共存体系中,U(Ⅵ)的迁移速率明显增大,而土壤胶体迁移速率无显着变化,表明共存体系中U(Ⅵ)的迁移行为主要受土壤胶体所控制。静态吸附实验表明,在石英砂-U(Ⅵ)二元体系中,pH≈6.0时石英砂对U(Ⅵ)的吸附率最大,而在胶体-石英砂-U(Ⅵ)叁元体系中,U(Ⅵ)主要在土壤胶体表面发生吸附。本研究所用土壤中胶体的质量分数仅约占0.04%,但可吸附20%U(Ⅵ)(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由此可见,土壤胶体可与U(Ⅵ)发生强的相互作用,进而对U(Ⅵ)在真实环境体系中的吸附、迁移和扩散等行为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然胶体论文参考文献
[1].陈小威,宁雪莹,马传国.天然皂苷自组装及其对食品胶体功能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19
[2].杨耘博,王威,王赟,王晶晶,李平.天然土壤胶体对U(Ⅵ)迁移的影响[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19
[3].薛淑静,杨德,高梓瑜,李露,叶佳琪.叁种天然亲水胶体对冷冻面团和面条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8
[4].周晶晶.人工回灌条件下地下水中天然胶体与Fe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模拟预测[D].吉林大学.2017
[5].张亚萍.金属卟啉衍生物的性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
[6].马婷,张婷.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天然小分子化合物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
[7].谭志刚,吴耀国,卢聪,李涛.水动力扰动对天然胶体在多孔介质中行为及效应的影响[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4
[8].王方方,王文波,康玉茹,张继义,王爱勤.天然青海湖水浸泡凹凸棒石对胶体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4
[9].侯磊.典型胶体碳纳米材料对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天然有机质的作用[D].南开大学.2014
[10].王方方,王文波,康玉茹,张继义,王爱勤.天然苦咸水浸泡凹凸棒石的胶体性能[J].精细化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