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气液分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气液两相流,干度,分配方法
气液分配论文文献综述
曹志旭,刘彦丰[1](2019)在《气液两相流等干度分配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液两相流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核能动力与航空航天等领域,我们常需将主管路中的气液两相流分配到各支路中,且需尽量避免相分离现象,保证干度相等。为探究如何实现气液两相流等干度分配,研究者们不断开展研究,提出了多种基于空间分配和基于时间分配的相关方法,以提高等干度分配两相流的性能;同时根据不同思想设计两相流等干度分配装置,通过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对不同工况下分配装置内的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不断优化分配装置的结构参数。本文主要针对叁通管分配、集箱分配、分相分配和分时分配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学者们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参考,对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和经济节能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节能》期刊2019年10期)
刘艳初[2](2019)在《气液两相流在平行微通道内的相分配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应用在现代化先进系统设备中的平行微通道受到了相关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与常规通道相比,微通道具有一些独特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比如超高的比表面积可以显着增加其传热和传质效率;高危的放热反应在微小的通道空间中进行,安全性可以得到提高;小型化和大规模的并行生产线可以开展高通量的药物筛选;平推流式的反应可以实现反应过程的精准控制。然而,当气液两相流从入口封头流经各个平行通道时,各个支通道中的气液流量和干度会出现明显的差异。气液两相流在支管间的不均匀相分配会严重影响下游装置的性能甚至危及设备安全。因此关于气液两相流在封头—平行多通道中相分配特性的研究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然而目前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主管封头管径大于1mm的常规尺度通道内,对微通道内的相分配研究也一般集中在单一通道或者单个T型叁通内进行。当通道尺寸由常规尺度进入微小尺度,主导相分配的关键因素都发生变化,封头内两相流的流动行为发生很大变化,各支管间的互相作用也有所改变,深入探讨气液两相流在平行微通道中的相分配特性及机理,对平行微通道器件应用所面临的流量分布不均与偏流问题的解决,微通道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利用高速摄影仪和微流体控制/测量系统,在可视化的平行微通道内对气液两相流的相分配特性进行了研究。1.研究微小尺度内典型相关流体物性——表面张力和粘度对气液两相流相分配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表面张力较小时,气相分配均匀性较好,但表面张力对液相分配均匀性的影响要取决于入口流型;增加粘度会使得液相分配均匀性显着变好,气相随着粘度增大,分配均匀性逐渐变差。2.研究不同运行条件下气液两相流在平行微通道中的相分配特性。分别在弹状流、弹环状流和环状流时,研究入口条件(气液表观流速等)、封头支管位置与流向对相分配的影响。实验发现,弹状流下,通过调节入口条件可以获得相对均匀的相分配;而入口条件对环状流的相分配影响很小;弹环状流下,相分配一般缺乏稳定性,但稳定所需时长与稳定后的相分配结果与入口条件相关。封头支管的位置与流向对叁种流型的相分配影响无论是在程度上还是效果上都有所不同。3.研究几何参数对平行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相分配特性的影响。分别研究支管的间距,数目,管径和主管的管径对相分配的作用。实验证明,支管间距和主管管径对相分配的影响比较显着,支管管径只对气相的相分配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不同支管数目的平行微通道中两相流相分配特性具有相似性。4.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以及在探明影响气液两相流在平行微通道内相分配关键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弹状流和弹环状流在各支管内的相分配预测公式,反映了入口条件、主管内部流动状态和管间距对相分配特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09)
董建新[3](2018)在《气—液弹状流在微小分支型叁通相分配特性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型管道有多种形式,其中微小分支型叁通作为一种特殊形式广泛应用于微/纳机电系统、电子冷却、食品工程等领域。当气-液两相流流经叁通时,由于叁通结构特性及气液两相流体性质的差异,流体流经下游支管时,两支管气液相含量会与主管产生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相分配不均。微小叁通常作为微电子设备换热器的元件,相分配不均会造成下游支管干度不同,影响其传热性能,严重时会造成设备的损坏。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在固定弹状流气泡长度的前提下,对微小分支型叁通弹状流相分配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与实验对比以及网格无关性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考察了弹状流在叁通处的分配过程以及流场特性。弹状流在叁通处的破裂形式分为阻塞破裂和非阻塞破裂,对于阻塞破裂气泡破裂的驱动力来源于气泡上游的积压,而对于非阻塞破裂,由于气泡与管壁间空隙的出现,粘性剪应力的影响逐渐增强。在固定弹状流气泡长度的前提下,研究了表观速度、液相粘度、表面张力及分支角度对相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泡长度较长时,破裂为阻塞破裂,表观速度,液相粘度及表面张力的影响较小;气泡长度减小时,转变为非阻塞破裂,表观速度的影响增大,同时表面张力的影响变的显着;增大表观速度,减小表面张力以及增大分支角角度,相分配不均匀性增加。对微小T型叁通相分配的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微尺度与常规尺度相分配结果的对比,分析尺度效应对相分配结果的影响;建立常规相分配预测模型;通过研究得出液弹长度对气相相分配的影响可以忽略,同时,将两相相分配结果统一由气相相分配结果表示;通过分析各因素对气泡破裂过程的影响,得到了阻塞破裂与非阻塞破裂转变的临界条件;最后,基于气泡不同破裂方式,提出了新的相分配预测公式并验证了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8-05-01)
罗显富,李季,朱家骅,唐敏,田建[4](2018)在《H_2SiF_6-H_2O气液平衡体系中氟的分配比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H_2SiF_6-H_2O体系,建立气液平衡模型,得到氟元素在气液两相的分配比随温度和氟硅酸质量摩尔浓度变化的模型表达式:ln D=4.59×10~(-4)t~2-0.044 4 t+8.44+2/3(-1.53×(3m)~(1/2)/1+(3m)~(1/2)+8.64m/(1+1.5m)~2+0.18m)。绘制50~85℃、氟硅酸质量摩尔浓度≤1.2 mol/kg时,H_2SiF_6-H_2O体系的气液平衡相图。计算氟硅酸溶液绝热闪蒸过程中氟的逃逸量,为湿法磷酸尾气净化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磷肥与复肥》期刊2018年03期)
孙兆昱,黄雪松[5](2018)在《多次顶空萃取-选择离子流动管-质谱法测定食用油中呋喃的气液分配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呋喃属于食品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潜在致癌物。为准确测定呋喃在食用油中的气液分配系数,采用多次顶空萃取-选择离子流管-质谱法测定封闭体系顶空中的呋喃含量,并根据分配系数定义和多次顶空萃取过程,建立了测定油中呋喃分配系数的数学关系式。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油、大豆油、花生油、橄榄油中呋喃的分配系数为338.5、336.4、357.6、365.6(60℃时)。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RSD<6.1%)和准确度,且简单、实用、不需要呋喃标样,所获得的数学关系式可作为其他挥发性成分分配系数测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8年02期)
刘明,王栋,王超,赵晓,戴宇婷[6](2017)在《气液两相流等动能分配方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油田注汽输送过程中,针对地面注汽管网及井下不同层位对湿饱和蒸汽的流量、干度分配及调控难题,提出了气液等动能的分配方法。该方法由整流、等动能分配及临界流流量控制叁个环节组成,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气液两相混合物首先通过管内相分隔装置进行整流,使两相流速和干度在管道横截面上呈对称分布,然后根据设定的流量分配比例对各分配流通面积进行分隔,在等动能条件下实现等干度分配。分配过程必须遵循等动能原则,协同设计分配器和流量控制装置,保证不同分配比例下的等干度分配。该方法,既可以实现等流量等干度的分配,也可以实现非对称比例流量的高精度等干度分配。针对管内相分隔装置及临界流喷嘴的等动能分配方法,开展了室内及现场实验,分配精度高,为注汽流量、干度分配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精度的可靠完整方案,目前该方法已经申请发明专利。(本文来源于《2017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 2017)论文集》期刊2017-09-21)
李镇东[7](2017)在《气液两相流联箱中流量分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液两相流广泛的存在于能源、化工石油、制冷、开采冶金等工业领域。塔式太阳能水工质腔式吸热器的蒸发受热面长期工作在高热流密度(通常在300~600kw/m2量级)、大温差、非均匀的太阳能集热条件下。水工质吸热器由多根并联分支管组成的吸热管和两相流联箱组成。吸热器的蒸发受热面极容易发生两相流流量分配不均的情况,不能安全工作。针对水工质吸热器分配联箱内并联分支管中不同入口条件和干度下的气液两相流流量分配问题的进行实验研究,探寻保证吸热器安全工作的并联管内流量分配特性和规律。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两相流实验台搭建和两相流流动特性实验的研究方法,完成了主要系统参数选择和设备选型工作,搭建了空气-水气液两相流实验台,论文通过单相空气和水质量平衡实验,验证实验台数据测量和系统的气密性、可靠性和精确度。以某塔式太阳能蒸发吸热器的入口分配集箱为实验段,针对不同入口条件(不同流型、干度和质量流速等),通过测量并联分支管内的气液流量,研究分配联箱内的两相流量分配情况,验证采用笛形管对于两相流分配联箱流量分配的影响,研究笛形管结构对两相流流量分配改进效果和分配联箱内两相流流量的可控性;通过普通分配联箱和加装笛形管分配联箱对比实验证明了在加装笛形管均流器后分配联箱两相流分配均匀性有了较大提高,对于今后塔式水工质两相流吸热器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7-03-01)
朱众勇,庞力平,王祥雨[8](2016)在《几何结构对径向引入集箱系统气液两相流量分配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空气-水实验台上,针对集箱中存在的气液两相混合物分配不均问题,研究了入口条件对双纵向引入多分支并联管水平集箱系统分支管中流量分配特性的影响。为了改善气液两相流在集箱中的分配特性,通过在集箱内部加装"笛型管"结构,并将两集箱系统的分配特性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证明:新型集箱的两相流量分配均匀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并且当入口条件改变时,新型集箱的分配特性依旧良好。(本文来源于《节能》期刊2016年04期)
周密[9](2016)在《平行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相分配特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末,为满足高新科技发展及绿色节能的需要,微化工技术便以其灵活、高效、快速以及高度集成的优点引起了相关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作为微化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基础,有关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行为相关的研究报道更是层出不穷。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多集中于直管与分歧管单通道,而对于气液两相流在平行微通道中的研究则鲜有文献报道。然而,在工业运用中,单个微通道则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实际需求,譬如,微反应器中反应元件的集成、微型电子设备的冷却等等,都是在平行微通道中进行的。另一方面,相比于直管和分歧管单通道,更显着的两相重新分配现象将会发生在气液两相流经平行微通道的时候,造成气液两相的比例在各支管与主管中严重不一致,直接影响了设备的高效运行。鉴于此,本文以主管和侧支管水力直径分别为0.6mm和0.4mm的平行微通道作为研究对象,对氮气—SDS水溶液两相流在平行微通道内的相分配行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实验在常温常压(25℃,100kPa)下进行,在由透明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英文名称PMMA)加工而成的平行微通道内,利用由高速摄影仪及莱卡显微镜所组成的高速记录系统,对微通道内的气液两相流动状况进行可视化观察,结果发现各平行侧支管内存在比较严重的气液两相分配不均现象。为了进一步研究其机理,本文通过改变入口流型条件、流体物性、平行侧支管数量以及微通道壁面润湿性,进而考察多种因素对平行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相分配特性的影响。根据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我们以支管序号数作为横坐标,以侧支管气(液)相采出分率作为纵坐标,分别绘制给定实验条件下各侧支管内的气(液)两相分配结果图,经分析对比发现:(1)平行微通道内气液两相分配显着地受微通道入口流型的影响;(2)平行微通道支管数对气液两相流的相分配情况影响明显,但影响程度因微通道入口流型而异;(3)微通道的壁面润湿性对气液两相流的相分配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04-01)
周密,汪双凤[10](2015)在《叁支管平行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相分配特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通道的集成和放大对于微型反应器及散热器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高纯度氮气和质量分数为0.03%的SDS水溶液分别作为气相和液相工质,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实验,研究了入口流型为弹状流和环状流时,在拥有一个主管(水力直径为0.6mm)与3个平行侧支管(水力直径为0.4mm)的平行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的相分配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侧支管的相分配特性与入口流型密切相关。当入口流型为弹状流时,气相富集于中间的侧支管。当入口流型为环状流时,第一个支管中始终走液相,气液两相在后面两个支管中的分配则相对均匀。(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5年36期)
气液分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些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应用在现代化先进系统设备中的平行微通道受到了相关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与常规通道相比,微通道具有一些独特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比如超高的比表面积可以显着增加其传热和传质效率;高危的放热反应在微小的通道空间中进行,安全性可以得到提高;小型化和大规模的并行生产线可以开展高通量的药物筛选;平推流式的反应可以实现反应过程的精准控制。然而,当气液两相流从入口封头流经各个平行通道时,各个支通道中的气液流量和干度会出现明显的差异。气液两相流在支管间的不均匀相分配会严重影响下游装置的性能甚至危及设备安全。因此关于气液两相流在封头—平行多通道中相分配特性的研究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然而目前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主管封头管径大于1mm的常规尺度通道内,对微通道内的相分配研究也一般集中在单一通道或者单个T型叁通内进行。当通道尺寸由常规尺度进入微小尺度,主导相分配的关键因素都发生变化,封头内两相流的流动行为发生很大变化,各支管间的互相作用也有所改变,深入探讨气液两相流在平行微通道中的相分配特性及机理,对平行微通道器件应用所面临的流量分布不均与偏流问题的解决,微通道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利用高速摄影仪和微流体控制/测量系统,在可视化的平行微通道内对气液两相流的相分配特性进行了研究。1.研究微小尺度内典型相关流体物性——表面张力和粘度对气液两相流相分配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表面张力较小时,气相分配均匀性较好,但表面张力对液相分配均匀性的影响要取决于入口流型;增加粘度会使得液相分配均匀性显着变好,气相随着粘度增大,分配均匀性逐渐变差。2.研究不同运行条件下气液两相流在平行微通道中的相分配特性。分别在弹状流、弹环状流和环状流时,研究入口条件(气液表观流速等)、封头支管位置与流向对相分配的影响。实验发现,弹状流下,通过调节入口条件可以获得相对均匀的相分配;而入口条件对环状流的相分配影响很小;弹环状流下,相分配一般缺乏稳定性,但稳定所需时长与稳定后的相分配结果与入口条件相关。封头支管的位置与流向对叁种流型的相分配影响无论是在程度上还是效果上都有所不同。3.研究几何参数对平行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相分配特性的影响。分别研究支管的间距,数目,管径和主管的管径对相分配的作用。实验证明,支管间距和主管管径对相分配的影响比较显着,支管管径只对气相的相分配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不同支管数目的平行微通道中两相流相分配特性具有相似性。4.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以及在探明影响气液两相流在平行微通道内相分配关键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弹状流和弹环状流在各支管内的相分配预测公式,反映了入口条件、主管内部流动状态和管间距对相分配特性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液分配论文参考文献
[1].曹志旭,刘彦丰.气液两相流等干度分配特性研究[J].节能.2019
[2].刘艳初.气液两相流在平行微通道内的相分配特性[D].华南理工大学.2019
[3].董建新.气—液弹状流在微小分支型叁通相分配特性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18
[4].罗显富,李季,朱家骅,唐敏,田建.H_2SiF_6-H_2O气液平衡体系中氟的分配比模型[J].磷肥与复肥.2018
[5].孙兆昱,黄雪松.多次顶空萃取-选择离子流动管-质谱法测定食用油中呋喃的气液分配系数[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8
[6].刘明,王栋,王超,赵晓,戴宇婷.气液两相流等动能分配方法及应用[C].2017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2017)论文集.2017
[7].李镇东.气液两相流联箱中流量分配的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8].朱众勇,庞力平,王祥雨.几何结构对径向引入集箱系统气液两相流量分配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节能.2016
[9].周密.平行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相分配特性的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10].周密,汪双凤.叁支管平行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相分配特性实验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