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抑制蛋白论文-李胜男

转移抑制蛋白论文-李胜男

导读:本文包含了转移抑制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乳腺癌,转移,免疫蛋白酶体

转移抑制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李胜男[1](2019)在《PA28调控的免疫蛋白酶体抑制CDK15蛋白表达并促进乳腺癌侵袭和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有多种亚型,并基于各亚型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目前虽然有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方法,但是乳腺癌一旦发生转移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进一步探索乳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以及寻找降低乳腺癌患者死亡率的新策略具有重要意义。CDKs(Cyclin-dependent kinases,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是经典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目前的研究显示CDKs多作为癌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和转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DK15是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家族成员之一,其定位于染色体2q33.1,与CDK14基因具有同源性(GeneCards);但目前关于CDK15在各种肿瘤中的作用并无明确报道,对于CDK15是否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相关分子机制我们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本课题组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Real Time PCR等技术证实CDK15在乳腺癌组织中蛋白水平表达下调,而mRNA水平表达无明显变化;然后我们成功构建稳定过表达和敲低CDK15的乳腺细胞株;通过各种体外功能实验证实CDK15稳定过表达或干扰并不明显影响乳腺细胞的增殖能力;之后,我们采用各种体外实验证明干扰或过表达CDK15可以相应的促进或抑制乳腺细胞的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体内实验证明过表达CDK15降低乳腺癌细胞的肺转移能力;同时应用免疫型蛋白酶体特异性抑制剂ONX 0914作用于多种乳腺癌细胞,结果证明ONX 0914能够使CDK15蛋白表达增多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Transwell侵袭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裸鼠体内实验证明ONX 0914能够减弱乳腺癌细胞的体外侵袭、迁移能力和体内肺转移能力。PSME1/2编码的PA28α和PA28β蛋白是蛋白酶体的激活剂,PSME1/2敲低使CDK15蛋白表达增高并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但是同时敲低PSME1&CDK15或PSME2&CDK15能够逆转单独敲低PSME1/2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证明敲低PA28复合体诱导CDK15蛋白表达增加进而抑制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综上所述,CDK15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下调;CDK15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但并不明显影响增殖能力;PA28复合物激活的免疫蛋白酶体可以降低CDK15蛋白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该课题证明CDK15作为抑癌基因可能是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9-12-03)

陈素华,马天江,张智慧,张磊,史磊[2](2019)在《淫羊藿苷通过下调转移相关蛋白2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淫羊藿苷是否通过调控转移相关蛋白2(MTA2)表达抑制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干预MGC803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Transwell小室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及MMP-2、MMP-9和MTA2蛋白表达;将MTA2 siRNA转染至MGC803细胞后检测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将pc DNA-MTA2转染至MGC803细胞,联合淫羊藿苷处理,MTT法和Tra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结果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均能有效抑制MGC803细胞活力。以200μmol/L淫羊藿苷干预MGC803细胞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P<0. 05),MMP-2、MMP-9、MTA2蛋白表达下调。敲减MTA2能够抑制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过表达MTA2可部分逆转淫羊藿苷对MGC803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淫羊藿苷能够通过调控MTA2、MMP-2和MMP-9蛋白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本文来源于《基础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11期)

甄亚男,甄诚,葛贤明,郭滨,魏芳[3](2019)在《葡萄糖转运蛋白1抑制剂BAY-876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增殖及转移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抑制剂BAY-876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BAY-876(0,0. 5,1,2,4,8μmol/L)处理RA-FLS细胞24,48,72 h,CCK-8法检测BAY-876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ATP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BAY-876 (0,2,4,8μmol/L)处理RA-FLS细胞24 h后,细胞内ATP水平的变化; Transwell法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不同浓度BAY-876(0,2,4,8μmol/L)刺激下RA-FLS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的改变; 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MMP-2、MMP-9及AKT蛋白的表达。结果CCK-8法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0. 5,1,2,4,8μmol/L)的BAY-876作用24 h后的细胞存活率依次为(90. 9±2. 9)%、(85. 6±5. 4)%、(82. 7±7. 6)%、(72. 4±1. 9)%、(45. 0±0. 7)%。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细胞存活率下降(P <0. 05)。ATP水平检测结果表明,2,4,8μmol/L BAY-876可明显降低RA-FLS细胞内的ATP水平(P <0. 01)。Transwell法检测不同浓度(2,4,8μmol/L) BAY-876处理细胞后,穿过小室膜的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迁移试验表明,2,4,8μmol/L BAY-876药物组的迁移抑制率分别为(16. 2±3. 9)%、(60. 1±3. 0)%和(68. 2±2. 3)%,侵袭抑制率分别为(62. 6±3. 3)%、(85. 3±3. 7)%和(91. 8±3. 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AY-876可下调MMP-2、MMP-9和AKT的表达。结论葡萄糖转运蛋白1抑制剂BAY-876可以显着地抑制对体外培养RA FLS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可以作为潜在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马洁,杨盈,高艳[4](2019)在《卵泡抑素样蛋白1调控CD4~+T淋巴细胞分化抑制乳腺癌肺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检测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在非荷瘤及乳腺癌肺转移后小鼠肺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FSTL1对小鼠免疫系统及乳腺癌肺转移瘤的发生和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选用WT小鼠及Fstl1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各20只,每个基因型小鼠分为非荷瘤和荷瘤组(乳腺癌肺转移)。HE染色观察两组小鼠肺组织结构,流式细(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9-08-18)

杨盈,马洁,高艳[5](2019)在《卵泡抑素样蛋白1调控巨噬细胞分化抑制乳腺癌肺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检测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在非荷瘤及乳腺癌肺转移后小鼠肺组织中巨噬细胞数量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FSTL1对小鼠免疫系统及乳腺癌肺转移瘤的发生和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选用WT小鼠及Fstl1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各20只,每个基因型小鼠分为非荷瘤和荷瘤组(乳腺癌肺转移)。HE染色观察2组小鼠肺组织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组织中(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9-08-18)

苟志斌,朱建勇,刘海娟,张立波,何敏[6](2019)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CXC类趋化因子受体7对β抑制蛋白调控肺癌细胞转移与侵袭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CXC类趋化因子受体7(CXCR7)对β抑制蛋白调控肺癌细胞转移与侵袭作用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肺癌A549细胞系,分别转染CXCR7(CXCR7转染组)、空载质粒(转染对照组),同时设置不进行转染的空白对照组,采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转移与侵袭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SDF-1和CXCR7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转染后48、72 h,CXCR7转染组SDF-1和CXCR7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转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 <0. 05),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均低于转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转染48 h:(3. 2±1. 3)%比(10. 4±3. 3)%、(11. 9±3. 3)%,(4. 4±1. 8)%比(16. 8±2. 2)%、(18. 9±3. 2)%;转染72 h:(2. 1±1. 1)%比(14. 0±2. 1)%、(13. 8±1. 8)%,(5. 4±1. 2)%比(18. 3±3. 7)%、(20. 1±2. 8)%](均P <0. 05)。转染后48 h,CXCR7转染组的细胞转移与侵袭比例以及SDF-1、CXCR7、β抑制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转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 <0. 05)。结论 SDF-1/CXCR7能促进β抑制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肺癌细胞增殖、转移与侵袭,抑制细胞凋亡。(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期刊2019年08期)

张翼,罗雯雯,王坤,石坚[7](2019)在《过表达组蛋白去乙酰基酶11抑制基底样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基酶11(HDAC11)在基底样乳腺癌(BLBC)细胞侵袭和转移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GEO和TCGA数据库分析了HDAC11在BLBC中的表达,并用Transwell实验和裸鼠模型研究HDAC11对BLBC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使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观察HDAC11与Twist蛋白的相互结合,用启动子报告基因和染色体免疫共沉淀的方法鉴定HAS2是否为Twist的靶基因。结果与其他乳腺癌亚型相比,HDAC11在基底样乳腺癌中的表达较低。在BLBC细胞中过表达HDAC11可以强烈抑制BLBC细胞的体外迁移、侵袭和在裸鼠体内转移。HDAC11识别并占据Twist蛋白的DNA结合域,对抗其促侵袭的功能,并抑制Twist诱导的HAS2基因转录。结论 HDAC11过表达可抑制BLBC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赖晓红,梁桦,刘洪珍,王汉兵,李露君[8](2019)在《Fascin、HPA蛋白在丙泊酚抑制人胃癌MKN-45细胞转移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Fascin、HPA蛋白在丙泊酚抑制人胃癌MKN-45细胞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将人胃癌细胞株MKN-45接种于培养板中,培养24h后,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组)、溶剂脂肪乳剂组(Ⅰ组)、4μg/mL丙泊酚组(P_4组)﹑8μg/mL丙泊酚组(P_8组)、16μg/mL丙泊酚组(P_(16)组),给予相应处理24h后,继续培养24h。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Fascin和HP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P_4、P_8和P_(16)组MKN-45细胞的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下降(P<0.05),Fascin和HPA蛋白表达下调(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与C组比较,Ⅰ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可能通过下调Fascin和HPA蛋白的表达,抑制人胃癌MKN-45细胞的转移。(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16期)

孔德沛[9](2019)在《盐霉素通过增强14-3-3ζ与靶蛋白结合稳定性抑制前列腺癌骨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是男性最高发肿瘤,随着PSA筛查的普及,我国的前列腺癌新发人数逐年上升,且其造成的死亡人数仅次于肺癌,给老年男性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前列腺癌具有亲骨性,60%-80%因前列腺癌死亡的病人伴有骨转移的发生。由于顽固性骨痛骨、骨折、脊髓神经压迫、高钙血症和造血功能障碍等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 events,SREs)的发生,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且生存率较低。目前,针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相关症状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控制骨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了达到此目的,临床常用双磷酸盐、RANKL中和抗体等药物抑制破骨细胞功能,但这些治疗方式并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此外,放化疗会带来较大的副作用,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寻找一种既能控制骨转移症状,又能控制肿瘤进展,同时具有较小毒副作用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研发新药需要较长的周期、人力和物力,且存在较大的临床转化障碍。与此相反的是,老药新用的策略(药物重定位)则可在较短的周期内,挖掘现有药物的未知功效,并运用到其余疾病的治疗中,是研发抗癌药物的一种快速高效的策略。盐霉素是一种离子载体类抗生素,在畜牧行业中常用其防治病虫害。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其具有抗肿瘤活性,可特异性杀灭乳腺癌干细胞,并在前列腺癌、卵巢癌和肝癌等诸多肿瘤中发现了相似的抗癌作用。更多深入的研究发现了盐霉素对肿瘤细胞氧化应激、线粒体生物合成和自噬的发生等生物过程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但是面对盐霉素引起的诸多现象及其相应的机制,并无统一的、全面的机制能够解释其多样化的药物作用。药物分子(作为配体)同大分子靶点的相互作用是药物发挥作用的根本之一,小分子药物发挥作用的模式包括最常见的静电作用,如离子键、氢键和范德华力等;较为紧密的共价键结合以及疏水结合等。盐霉素发挥药效的具体机制尚属未知。此外,对盐霉素敏感的肿瘤类型中,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具有性激素依赖性和亲骨性等共同点,目前已知盐霉素能够抑制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的表达,但其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是否有治疗作用尚无报道。因此,本课题的目的在于研究盐霉素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生理和分子机制,通过药物重定位的策略,探寻将盐霉素作为前列腺癌骨相关事件乃至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新途径。同时,本课题欲初步探索盐霉素可能的结合靶点,为将盐霉素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打下基础。实验方法1、细胞实验:利用CCK-8细胞增值实验测定盐霉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系、成骨细胞前体细胞、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半数效应计量;利用细胞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迁移/侵袭实验(覆盖或不覆盖matrigel胶)检测盐霉素对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盐霉素对肿瘤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成骨细胞分化培养基与前列腺癌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并检测盐霉素对该过程的影响;利用m-CSF与Rank Ligand诱导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并检测其对骨板的吸收能力,同时检测盐霉素对破骨分化和骨吸收的影响;使用质粒、干扰RNA转染和慢病毒感染等方式调控细胞内基因的表达;2、分子实验:通过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蛋白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研究基因、蛋白质的表达量变化情况、相互作用及蛋白质细胞定位;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研究组织形态和结构以及其变化;分别使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分化;使用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细胞钙沉积;通过氨基-羧基脱水缩合反应(DMAP催化条件下)制备磁珠-盐霉素复合物;通过普鲁士蓝染色检测组织中铁离子含量;通过Liperfluo试剂检测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3、体内实验: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构建稳定表达荧光素酶(luciferase)的前列腺癌骨转移细胞系,并采用在Nod-Scid小鼠左心室注射或胫骨原位注射的方式构建前列腺癌骨转移模型;采用小鼠腹腔注射的方式给药;使用小鼠活体成像仪拍摄并记录肿瘤荧光强度;使用4%多聚甲醛固定小鼠骨组织48小时后换用酒精固定,此后用EDTA脱钙两周;4、影像学检测:MicroCT检测小鼠胫骨CT值,检测胫骨近端骨骺端骨小梁密度、数量、厚度、分离度等指标,并以计算机辅助进行数据叁维重建,构建叁维图像和动态图像;电镜观察盐霉素对前列腺癌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亚结构的影响;5、化学信息学分析:为了探寻盐霉素的潜在靶点,我们使用了SwissTargetPrediction网站(http://www.swisstargetprediction.ch)的小分子靶点预测功能以及基于PDB数据库的计算机模拟晶体匹配度筛选策略;采用计算机模拟分析对接的方法模拟盐霉素-蛋白质的结合模式;采用LeDock_GO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药物-蛋白结合(分子对接)实验;6、高通量测序及公共数据提取:使用了mRNA转录组测序研究盐霉素对前列腺癌细胞转录组的调控作用;使用了GCBI网站对公共数据库的芯片数据进行分析,用于探索成骨细胞和前列腺癌细胞的相互作用;7、分子-蛋白质亲和力检测:采用了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检测盐霉素与靶蛋白的亲和力。实验结果第一部分:盐霉素抑制前列腺癌细胞骨转移1、CCK-8实验显示盐霉素可显着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但对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和前列腺增生上皮细胞(BPH-1)的作用较弱;2、盐霉素致使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率升高;3、划痕和迁移、侵袭小室实验表明,盐霉素可显着增大前列腺癌骨转移细胞系(C4-2B、PC-3)的划痕面积、减少迁移至0.8μm尼龙膜下的细胞数量。4、小鼠左心室注射前列腺癌骨转移C4-2B和PC-3细胞系,均成功构建全身肿瘤转移模型,盐霉素治疗组的肿瘤转移灶数量及骨转移灶数量均少于对照组;5、通过小鼠胫骨平台向骨髓腔注射前列腺癌细胞构建前列腺癌胫骨荷瘤模型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稳定性,盐霉素治疗组的肿瘤荧光强度明显弱于对照组;6、骨MicroCT检测显示,C4-2B细胞系构建的骨荷瘤模型主要呈成骨性生长,而PC-3细胞系构建的骨荷瘤模型则表现为溶骨性;在C4-2B骨荷瘤模型中,盐霉素治疗组小鼠的胫骨骨小梁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异位成骨却受到明显抑制,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和骨小梁厚度(Tb.Th)略有上升,骨小梁分离度(Tb.Sp)略有下降;在PC-3骨荷瘤模型中,盐霉素治疗组小鼠的胫骨骨小梁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肿瘤介导的骨吸收明显减弱,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和骨小梁厚度(Tb.Th)显着上升,骨小梁分离度(Tb.Sp)显着下降;7、H&E染色切片显示盐霉素治疗组小鼠胫骨异位成骨和受肿瘤破坏程度均下降;IHC染色发现盐霉素治疗组肿瘤细胞Caspase-3凋亡相关蛋白染色加深。第二部分:盐霉素抑制肿瘤-成骨-破骨恶性循环的发生1、盐霉素处理C4-2B细胞系后mRNA测序显示有6183个基因转录水平发生1.5倍以上变化,其中1685个基因的变化水平超过4倍;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编码基因CASP3上升1.73倍;增殖相关基因MKI67表达下调5.89倍;GO分析提示:受到盐霉素处理的前列腺癌细胞,DNA复制受到明显抑制;KEGG富集分析发现盐霉素致使肿瘤铁死亡途径被显着激活;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相关的通路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DNA复制和细胞周期相关通路被明显抑制;2、盐霉素将前列腺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克隆形成实验中,盐霉素处理组的前列腺癌细胞克隆数量明显减少;盐霉素致使前列腺癌细胞表面铁转运蛋白受体CD71表达增多;盐霉素导致CD71蛋白的mRNA下降;铁死亡促进剂可将盐霉素对PC-3细胞的抑制作用提高20余倍;盐霉素联用铁死亡促进剂后,前列腺癌在小鼠胫骨中的生长明显弱于单独使用盐霉素治疗组;3、盐霉素对成骨细胞不具有抑制增殖的功能;盐霉素不能抑制成骨分化培养基对成骨细胞前体细胞的诱导分化过程;盐霉素抑制前列腺癌诱导的成骨细胞分化;盐霉素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合成及释放TGFb-1;盐霉素治疗组的小鼠荷瘤胫骨ALP染色强度明显降低;4、盐霉素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及破骨分化和骨吸收功能;盐霉素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Cathepsin K(Ctsk)、ATPase H~+transporting V0 subunit d2(Atp6v0d2)和Acid Phosphatase 5,Tartrate Resistant(Acp5)等基因的表达,并具有浓度依赖性;盐霉素治疗组的小鼠荷瘤胫骨TRAP染色强度明显降低。第叁部分:盐霉素发挥药效的分子机制及验证1、采用化学信息学方法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中筛选到15个盐霉素潜在靶蛋白;用SEA法在PBD数据库中筛选到5个盐霉素靶蛋白;计算机模拟对接实验发现盐霉素可与预测的5个靶蛋白结合,其中3个蛋白亲和力较低,2个蛋白亲和力较高;与盐霉素亲和力最高的靶点是14-3-3ζ/C-RAF蛋白复合体,盐霉素的羧基与14-3-3ζ/C-RAF界面处的钾离子相互作用,并与Lys120和与Ser45的氢键形成盐桥。相邻的乙基深入嵌合到14-3-3ζ蛋白Lys120和Phe117之间的疏水裂缝中,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2、挑选了分子对接预测亲和力最高的配体14-3-3ζ/C-RAF蛋白复合体进行结合实验验证,盐霉素磁珠IP产物中,蛋白质谱分析发现存在14-3-3ζ蛋白;SPR实验验证盐霉素与14-3-3ζ蛋白结合;3、IP结果显示,盐霉素处理前列腺癌细胞后,14-3-3ζ与C-RAF、YAP-1、β-Catenin蛋白的结合增多;免疫荧光显示,盐霉素处理后的前列腺癌细胞中,YAP-1和β-Catenin入核受到抑制,滞留在细胞质中;4、敲除14-3-3ζ后,盐霉素在低浓度下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敲除14-3-3ζ后,盐霉素对小鼠体内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下降。结论本课题采用药物重定位的策略,发现了盐霉素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功能。盐霉素通过作用于前列腺癌细胞、破骨细胞以及前列腺癌与成骨细胞的相互作用,达到抑制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功能。对于肿瘤细胞而言,盐霉素可阻滞其周期、诱导其铁死亡,从而抑制其转移能力;对于破骨细胞而言,盐霉素抑制其分化,阻碍其骨吸收;对于成骨细胞而言,盐霉素不能抑制其增值或分化,但盐霉素可阻断肿瘤分泌TGF-β1,从而阻断肿瘤介导的成骨细胞分化和异位成骨。化学信息学分析发现了盐霉素潜在的结合靶点,我们挑选并实验验证了14-3-3ζ蛋白可作为盐霉素发挥药效的靶点之一。综上所述,盐霉素可增加14-3-3ζ蛋白与靶蛋白之间的结合能力,起到类似“双面胶”或“脚手架”的作用,使复合物稳定性提高,抑制C-RAF、YAP-1以及β-Catenin等肿瘤相关蛋白的功能,同时抑制锌指蛋白36和转铁蛋白受体的mRNA结合,从而引起肿瘤表形改变,表现为周期受阻、转移能力下降、分泌细胞因子(如TGF-β1)受阻和细胞摄取铁增加等。此外,Hippo、Wnt通路在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盐霉素通过抑制YAP-1及β-Catenin入核发挥功能,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其次,盐霉素通过抑制前列腺癌细胞TGF-β1的分泌,阻断了前列腺癌细胞诱导的成骨细胞分化和成骨过程。因此,盐霉素同时对前列腺癌骨转移中涉及的肿瘤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这叁个关键因素发挥了抑制作用,从而抑制了前列腺癌骨转移。盐霉素或可成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抗前列腺癌骨转移药物。(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期刊2019-05-01)

金煜翔[10](2019)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在食管鳞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食管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排名世界第八位,死亡率排名世界第六位。食管癌有两种常见病理类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食管腺癌。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且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由于食管癌早期无明显症状,确诊时多数患者已发生淋巴结浸润转移因而失去了手术机会。尽管在过去十年,食管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于食管癌侵袭转移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仍然不够理想。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性,被认为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的最关键因素。有研究显示在未发生转移的食管癌中,患者5年生存率为40%;但是在已经发生转移的食管癌中,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4%。因此,对食管癌侵袭转移的机制进行探索,深入了解食管癌侵袭转移的关键分子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为食管癌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参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细胞迁移、免疫、炎症等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XIAP是由叁个BIR结构域、一个UBA结构域和一个RING结构域组成的含有49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其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Xq25区域。XIAP在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中均有高表达,且其高表达可能与化疗耐受、疾病进展及不良预后相关。最新研究发现XIAP在肿瘤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学者发现XIAP可以通过其下游效应因子RhoGDIβ,在膀胱癌中促进肿瘤侵袭转移;也有学者认为XIAP可以通过抑制C-RAF/MAPK信号通路,在宫颈癌中抑制肿瘤侵袭转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XIAP在不同类型肿瘤中,对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具有显着差异。在食管癌中,XIAP对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为了研究食管鳞癌侵袭转移的具体作用机制,首先我们拟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食管鳞癌临床组织标本进行检测,明确XIAP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然后在体外实验通过干扰XIAP表达探索XIAP对食管鳞癌细胞侵袭迁移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接着在裸鼠体内实验研究XIAP对食管鳞癌肺转移的影响;随后在体外实验明确XIAP影响食管鳞癌侵袭转移的具体作用机制;最后在临床组织标本中验证XIAP与下游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本课题主要分为以下叁个部分:第一部分:XIAP在食管鳞癌中表达和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研究目的:研究食管鳞癌中XIAP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85例食管鳞癌临床组织标本及病理学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85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XIAP的表达水平,分析XIAP表达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合患者随访资料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XIAP表达对食管鳞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影响,利用Cox回归方法分析XIAP与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癌中XIAP高表达与其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8)。XIAP高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TNM分期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通过对185例患者进行随访,我们发现XIAP高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XIAP低表达患者(P=0.004)。Cox回归分析表明XIAP高表达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8)。结论:食管鳞癌中XIAP高表达与其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XIAP高表达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XIAP对食管鳞癌细胞EMT及侵袭转移的影响目的:探究XIAP对食管鳞癌细胞EMT及侵袭转移的作用方法:1.使用慢病毒介导的sh-XIAP转染食管鳞癌细胞系EC9706和TE13,建立干扰组;同时使用sh-Ctrl转染食管鳞癌细胞系EC9706和TE13,建立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干扰组和对照组XIAP mRNA和蛋白表达,确保干扰有效。2.体外实验中,对sh-XIAP和sh-Ctrl组EC9706和TE13细胞系进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组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sh-XIAP和sh-Ctrl组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采用Western-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sh-XIAP和sh-Ctrl组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和免疫荧光强度。3.体内实验中,采用食管鳞癌细胞裸鼠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建立裸鼠食管鳞癌肺转移模型。实验组注射sh-XIAP转染的EC9706细胞系,对照组注射sh-Ctrl转染的EC9706细胞系,两个月后处死裸鼠,观察XIAP对食管鳞癌肺转移的影响。结果:1.成功建立XIAP干扰食管鳞癌细胞系TE13和EC9706,结果显示XIAP干扰组和对照组病毒转染效率均超过90%,且干扰组XIAP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显着低于对照组。2.体外实验发现XIAP干扰后食管鳞癌细胞系侵袭迁移能力明显下降,并且EMT相关标志物变化明显,结果显示上皮标志物E-cadherin显着升高,而间充质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显着降低,体外实验结果表明XIAP可诱导食管鳞癌细胞发生EMT样改变。3.通过裸鼠食管鳞癌肺转移模型的建立,发现XIAP干扰后在裸鼠体内没有发生肺转移而对照组裸鼠肺转移明显,提示XIAP具有明显促进食管鳞癌肺转移的作用。结论:在食管鳞癌细胞系中干扰XIAP后,上皮标志物E-cadherin显着升高,而间充质标志物N-cadherin、Vimentin显着降低。同时XIAP可以明显促进食管鳞癌发生肺转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XIAP可诱导食管鳞癌细胞获得EMT表型并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第叁部分:XIAP促进食管鳞癌细胞EMT及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探索XIAP促进食管鳞癌细胞EMT及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1.首先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sh-XIAP和sh-Ctrl组TGF-β的表达。然后在食管鳞癌细胞中加入TGF-β抑制剂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未处理的食管鳞癌细胞,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两组细胞XIA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2.建立sh-XIAP+TGF-β实验组,Transwell实验检测sh-Ctrl,sh-XIAP,sh-XIAP+TGF-β三组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叁组细胞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3.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食管鳞癌临床组织标本中XIAP和TGF-β的表达,分析XIAP和TGF-β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通过对干扰XIAP后食管鳞癌细胞TGF-β的检测,我们发现下调XIAP后TGF-β表达明显降低。当抑制TGF-β表达时,XIAP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未发生明显变化。2.Transwell实验结果提示sh-XIAP+TGF-β组穿膜细胞数明显高于sh-XIAP组。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结果提示sh-XIAP+TGF-β组与sh-XIAP组相比,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降低,间充质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升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食管鳞癌临床组织标本中XIAP和TGF-β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r=0.3241,P<0.001)。结论:XIAP可以通过TGF-β信号转导通路诱导食管鳞癌细胞发生EMT并促进肿瘤侵袭转移。全文结论食管鳞癌临床组织标本中XIAP高表达与其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也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体内外实验显示XIAP可以明显促进食管鳞癌发生肺转移,其机制可能是通过TGF-β信号转导通路诱导食管鳞癌细胞发生EMT,从而促进食管鳞癌侵袭迁移。食管鳞癌组织标本中XIAP和TGF-β表达呈正相关,再次验证XIAP通过TGF-β信号通路促进食管鳞癌侵袭转移。(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期刊2019-05-01)

转移抑制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是否通过调控转移相关蛋白2(MTA2)表达抑制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干预MGC803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Transwell小室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及MMP-2、MMP-9和MTA2蛋白表达;将MTA2 siRNA转染至MGC803细胞后检测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将pc DNA-MTA2转染至MGC803细胞,联合淫羊藿苷处理,MTT法和Tra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结果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均能有效抑制MGC803细胞活力。以200μmol/L淫羊藿苷干预MGC803细胞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P<0. 05),MMP-2、MMP-9、MTA2蛋白表达下调。敲减MTA2能够抑制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过表达MTA2可部分逆转淫羊藿苷对MGC803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淫羊藿苷能够通过调控MTA2、MMP-2和MMP-9蛋白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移抑制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李胜男.PA28调控的免疫蛋白酶体抑制CDK15蛋白表达并促进乳腺癌侵袭和转移[D].南方医科大学.2019

[2].陈素华,马天江,张智慧,张磊,史磊.淫羊藿苷通过下调转移相关蛋白2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

[3].甄亚男,甄诚,葛贤明,郭滨,魏芳.葡萄糖转运蛋白1抑制剂BAY-876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增殖及转移的抑制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4].马洁,杨盈,高艳.卵泡抑素样蛋白1调控CD4~+T淋巴细胞分化抑制乳腺癌肺转移[C].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9

[5].杨盈,马洁,高艳.卵泡抑素样蛋白1调控巨噬细胞分化抑制乳腺癌肺转移[C].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9

[6].苟志斌,朱建勇,刘海娟,张立波,何敏.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CXC类趋化因子受体7对β抑制蛋白调控肺癌细胞转移与侵袭作用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9

[7].张翼,罗雯雯,王坤,石坚.过表达组蛋白去乙酰基酶11抑制基底样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英文)[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9

[8].赖晓红,梁桦,刘洪珍,王汉兵,李露君.Fascin、HPA蛋白在丙泊酚抑制人胃癌MKN-45细胞转移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19

[9].孔德沛.盐霉素通过增强14-3-3ζ与靶蛋白结合稳定性抑制前列腺癌骨转移[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9

[10].金煜翔.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在食管鳞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9

标签:;  ;  ;  ;  

转移抑制蛋白论文-李胜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