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寿险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身险保单贴现,保单权属,保险给付,保险欺诈
寿险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胡鹏[1](2019)在《我国引入寿险保单贴现制度面临的障碍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寿险保单权利通常处于"静止"状态,无法转让流动,现有的退出渠道也并非保单持有人的最优选择。寿险保单贴现可通过市场机制激活保单的流通价值,实现保单持有人的权益最大化。在国际上,寿险保单贴现肇始于美国艾滋病危机,解决了艾滋病人及其他末期病患者医疗及生活费用筹措难题。2018年初,原中国保监会试图将寿险保单贴现制度引入我国,以促进保单流通、培育保险二级市场。然而,在我国现行《保险法》框架下,试行寿险保单贴现面临着保单所有权归属不清晰、保险金给付的不确定性较高、实务中可能出现欺诈等障碍和问题。为兼顾公平和效率、促进寿险保单贴现交易的有序开展,应当完善初始制度设计,一是优先发展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为同一人的寿险保单贴现;二是规定寿险保单成立或复效两年之后才可贴现;叁是将保单贴现供给者限定为保单贴现机构,并明确其取得贴现保单的投保人和受益人资格;四是保单贴现机构向其他投资人转售保单应以证券化方式运作。(本文来源于《南方金融》期刊2019年03期)
何冬太[2](2018)在《我国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的提出给我国寿险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2014年到2016年,我国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增速不断加快,寿险业的迅猛发展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同样引人关注的是寿险个人代理人规模畸增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一提到寿险营销员大多数人就会联想到诚信缺失、流失率高等负面消息。这种惯性思维不是一天形成的,从1992年到现在,我国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经历了20多年的粗放式发展,以上所说的这些矛盾和问题一直都存在并且年复一年的累积,只不过早期保险营销的成功让保险业忽视了问题的存在,但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民权利意识的提高,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甚至被无限放大,大到降低了寿险营销员整体的社会地位、破坏了保险公司乃至保险业的形象。显然,这些问题是无法回避的,任由矛盾发展只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加以解决,这也正是本文写作的目的。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1章绪论介绍了全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学者对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问题的研究现状,并简要列举和说明了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和笔者的研究思路。第2章一方面对本文的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另一方面具体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即委托—代理理论、双因素理论、博弈论和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第3章作为本文的重点,首先详细介绍了我国寿险个人代理人法律地位不明确,整体素质低、流失率高,薪酬制度不合理以及税负沉重四个突出问题,其次针对问题并结合理论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问题造成的影响。第4章介绍了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的发展情况,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并得到相应启示。第5章根据前四章的分析,对解决我国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的问题、促进我国寿险营销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吉林财经大学》期刊2018-06-01)
周淑芬[3](2018)在《寿险公司电销人员薪酬制度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保险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保险营销人员的巨大贡献,吸引和留住优秀的销售人员是保险营销人员薪酬制度改革的根本目标。由于电话销售在保险销售过程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保险电销人员的福利待遇也备受关注。对叁家寿险公司电销人员的薪酬制度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不同寿险公司薪酬制度的基本特点,并提出寿险公司完善薪酬福利制度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8年14期)
唐敏[4](2018)在《TP寿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采取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办法,从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出发,选择TP寿险公司作为案例,分析TP寿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情况。通过研究发现,TP寿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非人力费用编制问题,二是信息系统支持问题,叁是人员能力匹配问题,四是绩效考核问题。分析问题产生根源,并从问题源头入手制定解决方法。笔者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优化应该从非人力费用编制优化、企业信息系统优化、企业员工培养优化、企业绩效考评优化四个方面入手。通过转变思想、体现公司战略目标、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优化非人力费用编制;通过系统开发过程标准化、系统整合使信息系统构建更贴合企业发展需求;通过完善员工培训制度、培养与留任高级人才提高员工能力匹配度;通过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与薪酬福利制度,来优化绩效考核效果。(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8-03-09)
商航[5](2016)在《突破寿险营销制度的高流失怪圈》一文中研究指出据中国保险报载,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末,我国保险营销员的数量突破了710万人,比2015年10月末的505万人增长了41%,较2014年底的325万人翻了一倍多,创下保险行业7年来的增员新纪录。大型险企是增员主力,从2015年末数据看,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五家,共有寿险营销员超273.17万人,较2014年新增逾69.76万人,同比(本文来源于《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期刊2016年46期)
李汶熹[6](2016)在《寿险营销制度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95年平安保险公司借鉴友邦营销经验,全面采用个人寿险代理制度这一国外通行的营销制度以来,个人寿险代理制度深刻影响了我国寿险市场的发展,在推动寿险业务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个人寿险营销资源已成为寿险公司竞争力的来源之一,并在一定程度上构筑了市场进入壁垒。但是,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现行的寿险营销制度出现了人力发展瓶颈、代理人销售误导等问题,严重影响寿险业的发展,有关对寿险营销制度的探讨随后展开。(本文来源于《新经济》期刊2016年26期)
王敬党[7](2016)在《论在银邮渠道下寿险公司内控制度的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内部调控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对任何公司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这种制度的形成和完善也是保证公司正常运行与平稳发展的基础,更是对监管方向的一个合理完善。当前,我国很多的寿险公司在内控制度方面缺乏严谨的规章制度,存在大量的不完善因素。因此,只有大力强化公司之间的内部控制,才能使公司的发展更加顺畅有序,在当前银邮渠道的大背景下,要不断提高寿险公司内部的工作质量,增加工作强度,拓宽涉及的范围,完善工作价值,保证其在有序、稳定的内部控制机制下运行,从而促进寿险工作的稳定发展,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来源于《中国商论》期刊2016年20期)
史英超[8](2016)在《浅析我国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个人保险代理人作为寿险公司发展寿险业务的主力军,在寿险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寿险业务的不断发展,个人保险代理人在发展过程中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日益阻碍寿险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改革我国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对于寿险公司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6年08期)
谢圣远,孙坤[9](2016)在《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的激励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寿险个人代理人作为寿险发展的主力军,对寿险公司发展业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寿险业刚起步,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再加上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个人代理人的短期行为、队伍不稳定等弊端逐渐凸显出来。当前代理人制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影响了寿险企业及行业的发展,本文从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等角度对代理人制度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从完善佣金提取和税收负担制度、提高个人代理人素质、加强对个人代理人的规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信息化》期刊2016年01期)
王颖[10](2015)在《我国寿险公司营销制度模式差异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寿险营销员管理模式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为寿险业务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寿险代理人队伍专业水平不高、脱落率高,增员难、营销员法律地位不明确、诚信缺失严重、行业形象差等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严重困扰着我国寿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可以说,我国寿险个人代理制度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因此,行业人士对寿险营销员管理模式相继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提倡员工制的管理模式,有的提倡合规的个人代理人制模式,有的提倡专业保险销售公司制的管理模式,但由于未考虑到保险公司人员混杂、企业规模参差不齐等现象,保险公司这种采用“单一化”的形式,仅选择员工制、专业保险销售公司制或合规个人代理人制中一种的做法是不合理的。因此,针对我国目前寿险营销员管理模式的发展困境,本文首先介绍了其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其次,通过对国外典型国家寿险营销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与我国寿险行业营销员管理模式相联系,引出了叁种针对不同保险公司规模进行差异化管理的思路,分别从保险公司、寿险营销员和保险消费者叁个角度进行适应性分析,在符合我国国情的背景下,积极探寻适合我国寿险营销员发展的差异化营销管理模式,如员工制、专业保险销售公司制和“员工制+代理制”的营销模式,促使我国保险公司根据自身经营规模和文化特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营销模式,最终实现差异化的寿险营销员模式;最后,本文对中国寿险营销员管理模式改革提供合理建议,为不同形式的寿险营销管理模式提出改革建议,以待这种差异化寿险营销管理模式能够在我国得到长足发展。(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5-03-10)
寿险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的提出给我国寿险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2014年到2016年,我国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增速不断加快,寿险业的迅猛发展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同样引人关注的是寿险个人代理人规模畸增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一提到寿险营销员大多数人就会联想到诚信缺失、流失率高等负面消息。这种惯性思维不是一天形成的,从1992年到现在,我国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经历了20多年的粗放式发展,以上所说的这些矛盾和问题一直都存在并且年复一年的累积,只不过早期保险营销的成功让保险业忽视了问题的存在,但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民权利意识的提高,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甚至被无限放大,大到降低了寿险营销员整体的社会地位、破坏了保险公司乃至保险业的形象。显然,这些问题是无法回避的,任由矛盾发展只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加以解决,这也正是本文写作的目的。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1章绪论介绍了全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学者对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问题的研究现状,并简要列举和说明了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和笔者的研究思路。第2章一方面对本文的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另一方面具体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即委托—代理理论、双因素理论、博弈论和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第3章作为本文的重点,首先详细介绍了我国寿险个人代理人法律地位不明确,整体素质低、流失率高,薪酬制度不合理以及税负沉重四个突出问题,其次针对问题并结合理论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问题造成的影响。第4章介绍了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的发展情况,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并得到相应启示。第5章根据前四章的分析,对解决我国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的问题、促进我国寿险营销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寿险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胡鹏.我国引入寿险保单贴现制度面临的障碍与对策[J].南方金融.2019
[2].何冬太.我国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8
[3].周淑芬.寿险公司电销人员薪酬制度调查研究[J].中国市场.2018
[4].唐敏.TP寿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优化设计[D].四川师范大学.2018
[5].商航.突破寿险营销制度的高流失怪圈[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
[6].李汶熹.寿险营销制度探讨[J].新经济.2016
[7].王敬党.论在银邮渠道下寿险公司内控制度的完善[J].中国商论.2016
[8].史英超.浅析我国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J].智富时代.2016
[9].谢圣远,孙坤.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的激励效应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
[10].王颖.我国寿险公司营销制度模式差异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