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行政垄断论文-魏丛,张久祥,张越强

地区行政垄断论文-魏丛,张久祥,张越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区行政垄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钢铁产业,地区行政垄断,集中度,利润率

地区行政垄断论文文献综述

魏丛,张久祥,张越强[1](2016)在《钢铁产业地区行政垄断、集中度与利润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探讨地区行政垄断如何影响钢铁产业集中度并进而影响利润率。本文提出了破除地区行政垄断以及依托充分竞争建立全国统一流通市场等有效提高产业集中度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6年12期)

张乐才,刘尚希[2](2014)在《地区行政垄断与污染红利——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就地区性行政垄断对污染红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回归结果显示:行政垄断程度的增加会导致污染红利增加。其次,行政垄断还会通过财政收入、收入差距与投资而引致污染红利增加。文章的研究结论表明,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一方面应加强对地方政府行政能力的监督,另一方面应减少地方政府所拥有的经济性权利,以减小地区行政垄断对环境质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14年11期)

刘志强,戚建梅[3](2014)在《地区行政垄断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基于企业所有制异质性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制度相关理论,从企业所有制视角,应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查数据与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调查数据,研究地区性行政垄断指数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企业所有制因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地区性行政垄断对企业生产率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生产率的负向影响较小,对私有企业生产率的负向影响相对较大;另外,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异质性所有制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果还受企业规模、企业科技类别等因素的制约。(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探索》期刊2014年07期)

牛旻昱,钟坚,钟无涯[4](2014)在《行政垄断、市场配置与中部地区制造业地理集聚》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对行政垄断因素与市场配置因素对于中部地区制造业地理集聚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论表明:行政垄断因素和市场配置因素对中部地区产业集聚发展都有显着影响,但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行政垄断对中部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影响是多重的,以征税为代表的传统行政垄断措施不利于产业集聚的提升。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制造业的地理集聚水平变化,发挥作用的市场配置因素也不相同:对于高水平集聚行业的地理集聚而言,市场配置因素中的金钱外部性因素的影响最为显着;对于中等水平集聚行业而言,规模外部性因素的影响最为显着;知识外部性对于中部地区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影响都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当代财经》期刊2014年03期)

付强[5](2013)在《地区行政垄断的形成及其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两区域的简单框架下分析了地区行政垄断的形成及其治理。研究发现:不产生地区行政垄断的理想政府竞争框架需要的四个约束条件,即来自地方政府、市场、辖区居民和中央政府及法律发挥的约束。同时进一步得出了地区行政垄断产生的叁种机制:一是区域同质情形下由"囚徒困境"引发的地区行政垄断;二是区域异质情形下内生的落后地区的地区行政垄断;叁是内生地区行政垄断示范效应下的全面扩展的地区行政垄断。针对不同的地区行政垄断我们提出了不同的治理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国物价》期刊2013年09期)

盛丹[6](2013)在《地区行政垄断与我国企业出口的“生产率悖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1998~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企业出口的"生产率悖论"。我们发现:我国的外资企业的出口存在明显的"生产率悖论",即外资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显着低于非出口企业,这与新新贸易理论的结论恰好相反。而内资企业的出口行为则符合新新贸易理论的理论预测。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从地方行政垄断和行业要素密集度的角度,对这一悖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性行政垄断对我国外资企业的诸多限制及政策引导,扭曲了企业的出口行为,是形成"生产率悖论"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产业经济研究》期刊2013年04期)

秦莹,刘冰[7](2012)在《基于地区行政垄断视角的过度竞争及其效率测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分析了地区行政垄断对行业过度竞争的作用机制,并实际测算了过度竞争带来的效率损失。我们发现,无论是潜在的过度竞争还是真实的过度竞争,其效率损失都可以分解为配置效率损失和技术效率损失。紧接着,以纺织业作为典型案例,我们通过DEA模型测算了其配置效率损失和技术效率损失,并提出了相关的叁个理论命题。最后,我们提出了地区行政垄断的测度指标,并通过计量检验证明了地区行政垄断对纺织业效率损失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2年22期)

杨宏山,刘伟[8](2012)在《地区行政垄断与地方治理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地方治理的视角分析地区行政垄断的行动逻辑,它在短期内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升官员政绩,但不利于市场整合、产业分工和技术创新,并必将成为经济集约发展的制约因素。鉴于此,有必要强化对地方行政行为的监督约束,促进地方政府间良性互动,促使地方政府从招商引资竞争转向公共服务竞争。(本文来源于《理论视野》期刊2012年07期)

代中强,刘从军[9](2011)在《知识产权保护、地区行政垄断与技术进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反映技术进步,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地区行政垄断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当地的技术进步;而地区行政垄断程度的降低将使得资源配置进一步合理,从而促进了当地的技术进步。同时还发现,由于研发支出的模仿创新导向,其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经济显着性不强。(本文来源于《国际贸易问题》期刊2011年04期)

王春业,聂佳龙,陈翠翠[10](2011)在《产业结构趋同背景下的行政地区垄断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生产要素能够在同一市场中自由流通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行政地区垄断无疑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地区垄断总是与地方政府的利益联系着,产业结构趋同迫使地方政府为了地方利益最大化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市场竞争,产业结构趋同能够催生出行政地区垄断。同时由于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对行政地区垄断的打击力度相对不足,在客观上纵容了行政地区垄断。解决产业结构趋同背景下的行政地区垄断之道是创新法律制度,即建立诱导地方政府发展地方优势产业的克拉克机制和加强打击行政地区垄断的省际诉讼模式。(本文来源于《产经评论》期刊2011年01期)

地区行政垄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就地区性行政垄断对污染红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回归结果显示:行政垄断程度的增加会导致污染红利增加。其次,行政垄断还会通过财政收入、收入差距与投资而引致污染红利增加。文章的研究结论表明,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一方面应加强对地方政府行政能力的监督,另一方面应减少地方政府所拥有的经济性权利,以减小地区行政垄断对环境质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区行政垄断论文参考文献

[1].魏丛,张久祥,张越强.钢铁产业地区行政垄断、集中度与利润率[J].科技风.2016

[2].张乐才,刘尚希.地区行政垄断与污染红利——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兰州学刊.2014

[3].刘志强,戚建梅.地区行政垄断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基于企业所有制异质性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4

[4].牛旻昱,钟坚,钟无涯.行政垄断、市场配置与中部地区制造业地理集聚[J].当代财经.2014

[5].付强.地区行政垄断的形成及其治理研究[J].中国物价.2013

[6].盛丹.地区行政垄断与我国企业出口的“生产率悖论”[J].产业经济研究.2013

[7].秦莹,刘冰.基于地区行政垄断视角的过度竞争及其效率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2

[8].杨宏山,刘伟.地区行政垄断与地方治理改革[J].理论视野.2012

[9].代中强,刘从军.知识产权保护、地区行政垄断与技术进步[J].国际贸易问题.2011

[10].王春业,聂佳龙,陈翠翠.产业结构趋同背景下的行政地区垄断探析[J].产经评论.2011

标签:;  ;  ;  ;  

地区行政垄断论文-魏丛,张久祥,张越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