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演进论文-肖金成

协调演进论文-肖金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协调演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发展,沿海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大开发,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地区经济,生产力布局

协调演进论文文献综述

肖金成[1](2019)在《区域经济70年:从均衡发展向协调发展的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7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区域发展战略也经历了几次转变。回顾这些发展变化及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经验,有利于丰富区域发展理论,加深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理解,也有利于新时代现代化区域发展体系的建设。1949-1978年:区域均衡(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9-10-01)

魏丽莉,杨颖[2](2019)在《西北地区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发展的历史演进——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西北地区70年来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重点剖析金融绿色化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演进,并选取2000-2017年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绿色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动态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实证刻画二者间的演变过程。研究发现:在时间维度上,西北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从长期持续的拮抗阶段开始转向磨合阶段,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转向高度耦合协调阶段;在空间维度上,除了新疆与甘肃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较好的状态,其他叁省的耦合协调度较低。未来西北地区的金融绿色化改革要与当地产业结构适配,促进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田时中,赵雨虹,刘香香[3](2019)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五化动态演进及耦合协调评价研究——基于36个城市2007~2016年面板数据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构建指标体系,以36个城市2007~2016年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极值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五化指数和耦合协调度进行测评,结果显示:(1)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五化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时空分异特征,城市间差异化明显;各城市五化发展表现为跳跃型、持续波动型和平稳型波动特征。(2)五化子系统呈现不同的时序演变轨迹,农业现代化指数逐年下降,2011年工业化指数达到峰值,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指数逐年提升。(3)五化耦合协调度呈现"W"型时序演进特征,协调水平低;五化子系统两两耦合协调度动态演变轨迹差异较大;截面上,沿线城市五化耦合协调度展现出提高、下降和无明显变化叁种演变趋势;中上游城市五化耦合协调度波动较大,协调性不足,但下游城市波动小,协调性较好。依据实证结论,建议按重点突破农业现代化、发展策略差异化和协调机制创新化的路径,推进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五化协调发展。(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丁慧媛[4](2019)在《沿海省市区“新四化”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度演进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6—2016年沿海11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利用熵—耦合模型对"新四化"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沿海省市区"新四化"发展水平平均得分由2006年的0.312 4、0.375 4、0.389 8、0.286 9提高至2016年的0.502 1、0.604 5、0.511 0、0.487 5,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发展趋势向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农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发展则明显滞后;沿海省市区"新四化"耦合协调度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长江叁角洲地区和泛珠江叁角洲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耦合协调度较高,环渤海经济区和华南沿海地区省份则相对较差。(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顾剑华,李梦,杨柳林[5](2019)在《中国低碳绿色新型城市化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及时空演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经济发展、人口发展、社会建设、生态环境以及城乡一体化五个方面构建低碳绿色新型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法(ESTDA),测度和分析了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域低碳绿色新型城市化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协调关系和演进特征。研究表明:从时序看,中国低碳绿色新型城市化系统耦合协调度在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空间联系不断增强;从空间看,中国各省域耦合协调度呈现"空间集聚性"和"空间异质性"并存的空间演进特征,表现出一定的路径依赖性或空间锁定效应。(本文来源于《系统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龚波,李娜,高峰,董强国,张辉[6](2019)在《数字影厅放映标准技术演进与技术协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电影放映技术的发展及放映系统设备升级改造进程的推进,数字电影放映质量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随着电影放映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进程的不断加快,标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从标准制修订情况、关键技术指标确定、相关标准参数协调等角度,对主要放映技术标准进行了分析和解读,着重说明了影厅系统放映标准的制修订技术思路和技术协调,提出了完善数字电影放映技术标准体系、保障电影放映质量的实施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影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朱晓柯,万志芳[7](2019)在《林业生态、产业和民生系统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构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生态、产业和民生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变异系数法测算出林业生态、产业和民生各子系统及综合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引入二元和叁元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并借助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预测2017—2020年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生态、产业和民生各子系统发展指数表现出阶段性差异,但综合发展指数呈现出向好态势;叁系统耦合协调度实现由低到高的梯度演进,但目前仍处于协调发展的一般水平;预计到2020年,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将接近于中级协调,但距离优质协调还有一定差距。(本文来源于《统计与信息论坛》期刊2019年02期)

赵冉,韩旭[8](2019)在《高等教育、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发展及空间演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高等教育、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文章借鉴耦合理论构建叁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运用多维度指标对河南省18地市2006-2016年间高等教育、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1年间,河南省各地市的高等教育和经济增长耦合协调类型跨越6个等级,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耦合协调类型跨越5个等级,高等教育和创新能力耦合协调类型跨越5个等级,除了郑州达到优质协调发展类型以外,其他大部分地市达到勉强协调发展及以上阶段;从时间趋势上看,除了漯河市"高等教育—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存在波动以外,其余17地市叁个系统11年间的耦合协调度均呈现上升态势,从空间上看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针对这一现状,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提出"贯彻落实‘双一流’政策,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升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促进创新能力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及通过"学术—技术—生产力"转化,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高教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李新芝,杨华强[9](2019)在《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协调阶层关系总体思路的演进及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协调阶层关系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协调阶层关系的总体思路演进,体现在对协调阶层关系的根本目标、核心理念、基本原则、战略布局、战略举措等认识的逐步明晰和深化。中国共产党协调阶层关系始终坚持做到五个统一,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的统一、矛盾分析与利益分析的统一、处理主要矛盾与处理阶层矛盾的统一。"五个统一"不仅是40年来中国共产党协调阶层关系总体思路成功演进的基本经验,也为新时代协调阶层关系的新的伟大实践提供了重要镜鉴。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回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协调阶层关系总体思路成功演进的历史及其经验对于新时代进一步增进阶层关系和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意义深远。(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9年03期)

钟开斌[10](2018)在《中国应急管理机构的演进与发展:基于协调视角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机构设置和职权分配是管理体制的核心,强化协调是应急管理机构改革的基本取向。根据协调的性质和主体两个向度,本文构建一个"性质主体"的应急管理协调分析框架,把应急管理协调分为模式Ⅰ(纵向虚体)、模式Ⅱ(横向虚体)、模式Ⅲ(纵向实体)、模式Ⅳ(横向实体)四种类型。运用该分析框架对中央层面应急管理组织机构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改革的基本轨迹是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综合协调: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为职能部门分类管理为主、纵向非常设机构协调为辅(模式Ⅳ为辅),改革开放初期至2003年为依托议事协调机构进行协调(模式Ⅰ),2004—2017年为依托政府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和部际联席会议进行协调(模式Ⅱ与模式Ⅲ并行),2018年之后为依托应急管理部门进行协调(模式Ⅳ)。新组建的各级应急管理机构要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还面临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期刊2018年06期)

协调演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回顾西北地区70年来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重点剖析金融绿色化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演进,并选取2000-2017年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绿色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动态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实证刻画二者间的演变过程。研究发现:在时间维度上,西北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从长期持续的拮抗阶段开始转向磨合阶段,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转向高度耦合协调阶段;在空间维度上,除了新疆与甘肃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较好的状态,其他叁省的耦合协调度较低。未来西北地区的金融绿色化改革要与当地产业结构适配,促进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协调演进论文参考文献

[1].肖金成.区域经济70年:从均衡发展向协调发展的演进[N].21世纪经济报道.2019

[2].魏丽莉,杨颖.西北地区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发展的历史演进——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田时中,赵雨虹,刘香香.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五化动态演进及耦合协调评价研究——基于36个城市2007~2016年面板数据实证[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丁慧媛.沿海省市区“新四化”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度演进特征[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顾剑华,李梦,杨柳林.中国低碳绿色新型城市化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及时空演进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19

[6].龚波,李娜,高峰,董强国,张辉.数字影厅放映标准技术演进与技术协调[J].现代电影技术.2019

[7].朱晓柯,万志芳.林业生态、产业和民生系统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

[8].赵冉,韩旭.高等教育、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发展及空间演进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

[9].李新芝,杨华强.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协调阶层关系总体思路的演进及经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

[10].钟开斌.中国应急管理机构的演进与发展:基于协调视角的观察[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8

标签:;  ;  ;  ;  ;  ;  ;  ;  ;  ;  

协调演进论文-肖金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