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青年的基本思想问题与团组织的作为(论文文献综述)
董玲玲[1](2021)在《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共青团是共产党的后备军,它为共产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血液”,共青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共产党的未来发展前景。反之,共产党能否吸引越来越多的共青团成员加入到共产党当中,是衡量共产党的感召力、影响力、领导力的重要尺度。研究共青团的发展问题是研究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一个侧面。对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的研究其实质是深化和拓展了对西欧共产党和欧洲共产主义问题的研究。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矛盾、冲突、运动发展的“前哨”,青年问题、青年运动、青年组织已经成为观察各国政治发展的“显微镜”和“风向标”。从西方国家新社会运动以来,青年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运动发展的“主力军”,青年已经成为政治参与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并持续发挥着特有的影响力。在金融危机后爆发的一系列激进抗议运动中(如西班牙“愤怒者”运动、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法国“黄马甲”运动等),青年群体都广泛参与其中,并就与自身相关的问题(如青年失业问题、教育问题、性别平等问题等)提出自己的诉求。可以说,关注青年群体、重视青年问题、缓和青年矛盾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然而,对于各国共产党来说,青年问题、青年运动、青年组织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当前国外共产党普遍面临严重的组织和发展困境,重要表现之一是党员人数持续下降、组织力量持续衰减且呈老龄化、碎片化趋势发展,以及共产党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青年的吸引力严重不足。这其中的原因不仅包括共产党自身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的不足,也包括作为“后备军”的共青团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无法在青年群体中产生广泛共鸣,难以吸引青年人加入共青团组织进而加入到共产党当中,为共产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血液”。这不仅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的现实问题。本文的研究进路在于,从西欧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开端出发,结合百余年来西欧国际共产主义青年运动史上的若干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主要理论流派等,选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与共产主义政党有着特殊关系的西欧共青团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在溯往历史、立足今朝和展望未来这三重意蕴上对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进行了宏观把握。第一层面:溯往历史。既从宏观层面厘清了西欧共青团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及发展的历史脉络,又从微观层面梳理了英国共产主义青年联盟、法国青年共产主义者运动、葡萄牙共产主义青年、西班牙共产主义青年联盟、塞浦路斯联合民主青年组织、意大利共产主义青年联盟、希腊共产主义青年、比利时共产主义行动委员会等数十个具体的共青团组织在现实层面的具体行动。第二层面:立足今朝。在理论层面剖析了西欧共青团组织的性质、指导思想、党团关系、组织基础、理论基础和中心任务等若干基本问题,具体阐释了西欧共青团组织关于青年问题的社会主义方案、对垄断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展望。在现实层面,提出西欧共青团组织正面临着组织的持续分化、政治地位边缘化和身份认同困境的三重实践困境,并明确了造成困境的三大根源正是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基础薄弱、发展的空间受限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整体上仍然处于低潮。第三层面:展望未来。国际金融危机后马克思主义的复归、日益严峻的青年问题亟待解决以及持续爆发的青年抗议运动都昭示着西欧共青团组织并未“走向历史的博物馆”,而是出现了发展的新机遇。面对这种形势,西欧共青团组织应当继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地位、进一步明确政治身份定位、充分运用多元化宣传手段壮大自己,同时争取在青年运动中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
付林[2](2021)在《共青团组织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以江西铜业公司为例》文中指出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的政治色彩和经济体量,让其在市场的角逐中披荆斩棘,高歌猛进。新时代、新要求、新的定位,共青团组织作为国有企业中的政治性和非营利性部门,如何在改革创新的洪流中,顺应企业需要,明确目标,找准方向,为企业奉献积极力量,同时完成本身的价值再现,是本论文研究的初衷。国有企业面临的人才需求和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问题,本论文将从一个新颖的角度,以共青团的角色进行论述。对江西铜业共青团在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中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当代青年人力资源的特点和诉求。贴近现实情况,探讨企业青年人才的培育问题,剖析团员青年工作的价值意义,达到擦亮青字号品牌工作、开发企业青年人力资源的目标。产生人力资源部门和共青团的合力效果,为提升企业工作满意度、员工幸福感,凝聚青年,建设企业文化软实力做贡献。本论文在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现实要求和重要性的阐述下,分析共青团特点和优势、困难与挑战,找准共青团组织的角色定位。使用实例论证、调查问卷等研究方法,提出共青团在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中的工作不足,归纳出强化共青团在国企人力资源建设中的作用建议。结合人力资源六大模块,突出共青团组织作用功能,凝聚青年人才的同时,完成企业人力资源长久持续性建设目标,对推进国有企业创新转型、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有参考意义。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现下年轻人的所思所惑、所需所盼,发现共青团工作的不足及优化方向。通过论证分析,得出共青团在国企人力资源建设中大有可为的论断。共青团组织要更加贴近和服务青年,加强职业指导和业务培训,提升青年思想道德及工作作风,做实事、干实务,加大工作创新,真正达到组织帮助青年人成长成才的目的。
张塞[3](2021)在《江苏省新沂市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力量,对于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共青团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遇到的困难也不断增加,面临的各种挑战也随之增加,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也相对较多,主要表现为共青团组织对团员及广大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下降,造成其难以有效发挥共青团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及服务青年过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拥有数量较为庞大的基层人口和青年群体,但受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城乡人口流动以及城市化发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共青团组织开展青年服务工作的难度也不断增加,开展各项工作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而基层共青团组织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推动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是共青团组织需要认真考量并重点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对江苏省新沂市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进行研究,通过使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历史分析法以及访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在对共青团组织及共青团组织建设内容、新公共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人本主义管理理论等理论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共青团组织建设的特殊性情况。本研究关于现阶段江苏省新沂市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做了如下总结:首先是团组织组织能力不够,覆盖面不广;然后是运行机制需要做进一步提升,引领力和规范性不足、服务青年能力不强,职责体系不明确、培训力度不够,最后是制度落实无法得到反馈等。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共青团组织建设与时代背景相脱节,共青团组织建设体制不完善、基层团组织成员层面、运行机制层面等几个方面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展开分析,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改善对策及建议,笔者认为可以从继续扩大组织建设覆盖面,夯实团建基础,进一步增强服务工作能力,明确责任体系、夯实制度基础、完善培训工作体系这几个方面改善目前江苏省新沂市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的现状。
马跃[4](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党保持蓬勃生机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近一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寄希望于新时代中国青年,对新时代中国青年赋予极高地位,号召新时代青年勇担时代使命,堪当时代重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接力奋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从外部条件来看,我们当前面对的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范围各种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年更趋激烈。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来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提升党对青年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消除西方资产阶级思潮的毒瘤,避免“颜色革命”与“和平演变”。再加之新时代青年出现新的特征变化,以及青年发展存在滞后性的现实要求,党和国家要推动全社会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号召党团组织把青年工作做实、做细,用极大力量做好青年工作,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对于继续丰富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了时代自信,为新时代青年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的行动指南,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重大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宏观的论证青年作为整个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对国家、民族、党以及世界的作用;微观的分析青年作为独立的社会群体在新时代下所表现出的新特点。采用历史研究与现实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新时代中国青年为什么要承担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分析新时代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与方向。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新时代青年身上的优缺点;青年与基层群众的区别与联系。采用数据分析方法,以表格对比的形式分析新时代党员队伍结构发生的显着变化。最后,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青年理论指导青年工作,助力青年成长成才。论文结构框架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分析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通过深入剖析国外学者青年研究理论与派别,形成对青年学的初步认识,总结国内外学者对青年研究的现状综述,为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理清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分析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论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概念和来源。第一部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所涉及的基本内涵进行理论诠释。分别对青年、青年观、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概念进行逐一解读。第二部分,探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来源,其分为理论来源和文化来源。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也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青年观。文化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也来源于近代青年运动的文化自觉。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支撑。第三章,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形成背景与发展历程。第一部分,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形成背景,面对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国情要求、国际范围争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世情需求、党要巩固和扩大青年群众基础、当前中国青年发展的滞后性和新时代青年呈现出新的特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应运而生。第二部分,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这一理论的形成经历了“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的孕育阶段、实施人才战略的萌芽阶段、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探索阶段、以及形成与发展阶段。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并丰富理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科学性提供了实践基础保障。第四章,重点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主要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地位与作用。包括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党和国家的希望与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和先锋力量,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力量,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力量。二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新时代中国青年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通过树立远大理想、永葆爱国情怀、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这六点要求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三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教育与培养。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以理想信念激发青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青年,以综合素质教育实现青年全面发展。四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组织与领导。新时代要加强党对青年的全面领导,阐述共青团组织在新时代的改革再出发,共青团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团的工作主线,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团的政治责任,将强“三性”去“四化”作为新时代的团改目标。深入剖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主要内容,为凝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特性和价值意蕴做铺垫。第五章,重点凝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特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体现出三方面的理论特征。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以中国精神为内在推动力,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提出“党管青年”原则,青年人才的重视与培养,青年干部的培养与任用以及“青年首先要发展”战略,体现出了政治性和战略性的统一。做知行合一的新时代青年,加强青年对外学习与交流,围绕青年特点开展青年工作体现出这一理论的实践性和规律性的统一。第六章,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体现出的价值意蕴。理论价值体现为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时代延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实践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了时代自信,为新时代青年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的行动指南。第七章,提出要努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从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层面,全方位多措并举,开展践行活动。一是要举国家之力,落实“青年首先要发展”战略,党和政府要做青年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增强团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服务能力。二是要聚社会合力,统筹社会各方资源协同共育青年,家庭要帮助青年系好“第一粒扣子”,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促进青年健康发展。三是要提升高校育人水平,高校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四是要践个人之行,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新时代青年运动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总之,通过系统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根据习近平自身的青年生活经历、多年执政经验与治国理政的青年工作中探索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体现出创新性。二是论文关于近代青年运动文化自觉性的文化来源探究,尤其是分析了五四精神对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影响,体现出创新性。三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特性研究具有创新性。四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价值意蕴研究具有创新性。五是分别从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四方面提出要努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路径选择体现出了创新性。
陈晓哲[5](2021)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十分关心青年群体的健康成长,充分肯定了青年一代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作用。高等院校是青年人才聚集的场所,拥有数量庞大的青年群体。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高校青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生力军,因此,高校团组织要在党组织的引导下,带领高校青年一同实现伟大中国梦与追求远大理想。从而,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情况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是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对新时代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内在逻辑、现实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加强与改进的工作路径进行探讨。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路径,先厘清其内在逻辑。文章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来理顺党团的发展关系,从而得出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历史必然、实践使然,也得出了理论支撑和历史依据。再者,文章基于问卷调查分析,提出了高校党建带团建的现实做法与存在的困境。最后,针对提出问题和原因分析,文章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党团自身建设、围绕中心任务、完善制度安排来探讨加强与改进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工作路径。
赵庆丽[6](2021)在《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问题研究 ——以Y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青少年事务是青少年成长成才赖以存在的客观条件,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青少年问题社会化和社会问题青年化趋势日益明显,青少年事务管理问题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当代青少年在学习、工作、生活条件总体改善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生活、工作、学习、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由于青少年时期自我意志逐步确立但尚未成熟,对外界缺乏判断力容易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关注和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维护青少年各项权益已成为国家和社会长远发展的关键。但是现阶段我国的青少年事务管理工作仍存在工作方法单一、组织建设落后、协调机制不完善等各类问题,无法切实发挥政府服务广大青少年的作用,如何让共青团更好地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来满足广大青少年的需要成为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面对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和青少年需求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的形势,共青团在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方面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基于此,本文以第三部门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结合共青团的历史沿革和主要职能,分析得出在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方面共青团具有政治、组织、人力资源、社会关系、工作能力五大方面的优势,同时得出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也是巩固党执政基础、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维护青少年权益和促进青少年成长的内在需求。最后以Y区共青团为个案分析,归纳总结了Y区共青团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并结合其他地区共青团的工作经验,通过对Y区共青团工作的调查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共青团工作的自身授权和队伍的流动性对于青少年事务的管理实践效果产生影响。现有的管理实践中的阻力多来自以上两个方面。此外,影响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主要因素有管理观念、服务意识、沟通渠道和方式、各方权责以及相关配套机制等几个方面。以小见大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明确职能定位、加强组织建设、建设专业性队伍等具有普适性的政策建议。
刘宏森[7](2021)在《瓶颈与途径:共青团引领青年工作方法创新研究》文中提出引领青年是中国共青团肩负的一种基本职能、一项特殊使命。在新时代,共青团组织通过清朗网络空间、推进网络舆论引导等途径,探索创新引领青年的方法,取得了一些成绩。面对种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共青团组织还需要不断优化对"引领青年"的认识,从把握青年的基本特征和特质、输入优质思想资源、帮助青年梳理思想世界等多方面入手,持续创新引领青年工作方法。其中,努力"破壁",走进青年,实现因材施教;通过"同玩""叙事""萌化"等多种途径,实现思想资源的转化;注重用事实和逻辑说话,帮助青年梳理思想世界等,是引领青年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推进引领青年工作方法的创新,需要大力推进青年研究,需要团组织努力汇聚"专家"力量。
杨琦[8](2021)在《涟水县服务型基层团组织建设研究》文中指出
左梅[9](2020)在《秦皇岛市共青团智慧团建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日益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大大推动了共青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团中央在共青团改革方案中提出实施“网上共青团”工程,并重点打造了“智慧团建”系统,现已成为共青团改革和从严治团的重要手段,在地方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研究了如何更有效地做好智慧团建管理工作,对提升共青团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基层团建的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在阐述实施共青团智慧团建管理研究意义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秦皇岛市共青团智慧团建管理基本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在了解智慧团建相关概念、基本特征和秦皇岛市共青团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访谈调查和智慧团建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梳理出秦皇岛市共青团智慧团建管理中存在对智慧团建重视度不够、管理队伍力量薄弱、服务青年机制不健全、数据无法实现互联互通等方面的问题,并逐项分析了秦皇岛市共青团智慧团建管理工作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亟待加强、服务青年能力有限、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原因,结合秦皇岛市实际情况,从提高重视程度、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服务青年、完善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为更好地开展智慧团建工作提供新思路,创新实施智慧化管理。
李昕晨[10](2020)在《贾汪区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立共治共享的社会格局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给出的清晰定位,也是未来中国治理模式的新目标。共青团作为党的群团组织,代表的是中国的先进青年,最具有活力和创新力,是国家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共青团要通过加强自身的建设,不断地提升其社会服务的职能,为新时代国家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贡献力量。本文所研究的命题意义重大,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基层是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对共青团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这个角度的研究,将研究的侧重点放在基层,重点探索共青团服务基层的有效路径,对于共青团今后的工作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梳理并分析了贾汪区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实施固本强基行动,激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动力”;二是实施筑梦领航行动,扩大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范围;三是实施菁英集聚行动,拓宽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四是实施青春护航行动,汇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力量。文章指出了贾汪区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系统分析了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是团组织的基础不够夯实、团的服务能力有所欠缺、团的工作缺乏创新等等。为进一步推进共青团组织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实效性,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加强贾汪区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和建议:一是打造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职业+地域+社会交往”三维工作格局;二是提升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综合能力;三是创新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模式。
二、企业青年的基本思想问题与团组织的作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青年的基本思想问题与团组织的作为(论文提纲范文)
(1)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主要概况 |
2.1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关系理析 |
2.1.1 西欧共青团组织与青年运动的关系 |
2.1.2 西欧共青团组织与其他青年组织的关系 |
2.1.3 西欧共青团组织与共产党的关系 |
2.2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 |
2.2.1 20 世纪初苏俄影响下建立的早期共产主义青年组织 |
2.2.2 二战爆发后西欧共青团的发展壮大与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的建立 |
2.2.3 20世纪60年代“五月风暴”后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由盛转衰 |
2.2.4 苏东剧变后西欧共青团组织的重建与转型 |
2.2.5 欧洲共产主义青年组织区域联合的新动向 |
第3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基本原则及主要代表组织 |
3.1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基本原则 |
3.1.1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 |
3.1.2 坚持各国共产党的领导与独立的组织地位及民主集中制原则 |
3.1.3 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培养未来的共产党员 |
3.2 西欧共青团的主要代表性组织 |
3.2.1 英国共产主义青年联盟 |
3.2.2 法国青年共产主义者运动 |
3.2.3 西班牙共产主义青年联盟 |
3.2.4 意大利共产主义青年联盟 |
3.2.5 希腊共产主义青年 |
第4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探索 |
4.1 西欧共青团组织对青年问题的认识 |
4.1.1 青年问题的具体表现 |
4.1.2 青年问题产生的制度性根源 |
4.1.3 青年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
4.2 西欧共青团组织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思考 |
4.2.1 当代资本主义陷入持续的衰退与危机 |
4.2.2 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危机 |
4.2.3 对冷战后欧盟和北约的资本主义经济军事一体化实质的新认识 |
4.3 西欧共青团组织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认识 |
4.3.1 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根源的剖析 |
4.3.2 对实现社会主义不同道路的分析 |
4.3.3 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方案的探析 |
第5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境遇及未来前景 |
5.1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所面临困境的主要表现 |
5.1.1 组织的持续分化及其碎片化发展 |
5.1.2 政治力量衰减及其地位的边缘化 |
5.1.3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分野及特色不足 |
5.1.4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身份认同困境 |
5.2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困境的根源 |
5.2.1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整体上仍处于低潮 |
5.2.2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基础薄弱 |
5.2.3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空间受限 |
5.3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发展前景 |
5.3.1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新机遇 |
5.3.2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新策略 |
5.3.3 西欧共青团组织在左翼阵营中的新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西欧共青团及其他政党组织中外文对照 |
附录二 当代世界共产党党章党纲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 |
附录三 西欧共青团章程纲领选编选译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2)共青团组织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以江西铜业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2 共青团组织参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概述 |
2.1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2.1.1 人力资源建设的概念与内涵 |
2.1.2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及现实要求 |
2.1.3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
2.2 共青团组织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
2.2.1 共青团组织的特点与优势 |
2.2.2 共青团组织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2.2.3 共青团组织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中的角色分析 |
3 共青团组织参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共青团组织参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现状 |
3.2 共青团组织参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2.1 吸引及凝聚青年的能力弱化 |
3.2.2 自身职责及资源限制 |
3.2.3 缺乏健全的参与人力资源建设活动机制 |
4 共青团组织参与企业人力资源建设调查:江西铜业公司案例 |
4.1 江西铜业公司及其人力资源建设概况 |
4.2 问卷设计及调查结果分析 |
5 强化共青团组织在国有企业人力建设中的作用建议 |
5.1 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 |
5.2 加强企业青年人才职业规划 |
5.3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 |
5.4 强化思想教育激励 |
5.5 提升企业工作满意度和员工幸福感 |
6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江西铜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调查问卷 |
致谢 |
(3)江苏省新沂市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分析 |
2.1 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基本内涵 |
2.1.1 县级共青团组织的概念 |
2.1.2 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内容 |
2.1.3 共青团的四项基本职能 |
2.1.4 基层共青团的组织力 |
2.2 共青团组织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组织管理理论 |
2.2.3 人本主义管理理论 |
2.3 推进共青团组织建设的紧迫性 |
2.3.1 新时代背景下对共青团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
2.3.2 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严要求 |
2.3.3 提高社会开放水平的高要求 |
第三章 新沂市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现状 |
3.1 共青团组织建设基本情况 |
3.1.1 共青团组织建设概况 |
3.1.2 新沂市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
3.2 新沂市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现状 |
3.2.1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3.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江苏省新沂市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新沂市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1 组织覆盖面单一 |
4.1.2 制度落实不到位 |
4.1.3 服务青年能力较弱 |
4.1.4 培训体系不完善 |
4.2 新沂市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团组织建设脱离时代背景 |
4.2.2 团组织建设制度不完善 |
4.2.3 基层团组织团员身份定位不明确 |
4.2.4 运行机制缺乏灵活性 |
第五章 加强新沂市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对策 |
5.1 继续扩大组织建设覆盖面,夯实团建基础 |
5.1.1 夯实学校层面团建基础,发挥团员先锋模范作用 |
5.1.2 扩大基层共青团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覆盖面 |
5.1.3 夯实乡镇层面团组织建设基础,提高影响力 |
5.2 增强服务工作能力,明确职责体系 |
5.2.1 主动寻求党政机构的支持,增强共青团组织的服务能力 |
5.2.2 转变服务理念,改变共青团组织的服务方式 |
5.3 完善培训工作体系 |
5.3.1 加强对基层共青团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 |
5.3.2 健全团组织的教育培训体系 |
5.4 夯实制度基础 |
5.4.1 完善团组织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
5.4.2 完善共青团组织工作考核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沂市团组织改革问卷调查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概念与来源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青年与青年观的基本内涵 |
2.1.2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涵 |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涵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 |
2.2.2 列宁的青年观 |
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
2.3.1 毛泽东的青年观 |
2.3.2 邓小平的青年观 |
2.3.3 江泽民的青年观 |
2.3.4 胡锦涛的青年观 |
2.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文化根基 |
2.4.1 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
2.4.2 来源于近代青年运动的文化自觉 |
第3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形成背景与发展历程 |
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形成背景 |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情召唤 |
3.1.2 国际范围争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世情需求 |
3.1.3 新时代需要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
3.1.4 当前中国青年发展的滞后性 |
3.1.5 新时代青年展现新特征 |
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 |
3.2.1 孕育阶段 |
3.2.2 萌芽阶段 |
3.2.3 探索阶段 |
3.2.4 形成和发展阶段 |
第4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主要内容 |
4.1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地位与作用 |
4.1.1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党和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
4.1.2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与先锋力量 |
4.1.3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力量 |
4.1.4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力量 |
4.2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
4.2.1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
4.2.2 树立远大理想、永葆爱国情怀 |
4.2.3 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 |
4.2.4 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
4.3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教育与培养 |
4.3.1 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 |
4.3.2 以理想信念教育激发青年 |
4.3.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青年 |
4.3.4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涵养青年 |
4.3.5 以综合素质教育实现青年全面发展 |
4.4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组织与领导 |
4.4.1 新时代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权 |
4.4.2 新时代共青团改革再出发 |
4.4.3 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
4.4.4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
4.4.5 巩固与扩大青年群众基础 |
4.4.6 强“三性”去“四化”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特征 |
5.1 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
5.1.1 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
5.1.2 以中国精神为内在推动力 |
5.1.3 继承与弘扬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
5.2 政治性和战略性的统一 |
5.2.1 提出“党管青年”原则 |
5.2.2 青年人才的重视与培养 |
5.2.3 青年干部的培养与任用 |
5.2.4 提出“青年首先要发展”战略 |
5.3 实践性和规律性的统一 |
5.3.1 做知行合一的新时代青年 |
5.3.2 加强青年对外学习与交流 |
5.3.3 围绕青年特点开展青年工作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价值意蕴 |
6.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价值 |
6.1.1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时代延伸 |
6.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6.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实践价值 |
6.2.1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了时代自信 |
6.2.2 为新时代青年发展指明了方向 |
6.2.3 是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的行动指南 |
第7章 努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 |
7.1 举国家之力 |
7.1.1 落实“青年首先要发展”战略 |
7.1.2 党和政府要做青年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
7.1.3 增强团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服务能力 |
7.2 聚社会合力 |
7.2.1 统筹社会各方资源协同共育青年 |
7.2.2 家庭要帮助青年系好“第一粒扣子” |
7.2.3 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促进青年健康发展 |
7.3 提升高校育人水平 |
7.3.1 高校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
7.3.2 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7.3.3 建立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
7.4 践个人之行 |
7.4.1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
7.4.2 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 |
7.4.3 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5)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第2章 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内在逻辑 |
2.1 理论逻辑:共青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
2.2 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团关系 |
2.3 现实逻辑:新时代对高校党建带团建提出新要求 |
第3章 高校党建带团建的现实审视 |
3.1 当前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状况调查分析 |
3.2 高校党建带团建的主要做法 |
3.2.1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
3.2.2 运用网络新媒体,推进舆论正面引导 |
3.2.3 加强党团干部的培养,打造组织主心骨 |
3.2.4 严明党的纪律,带动从严治团 |
3.2.5 积极建章立制,推进规范化建设 |
3.3 当前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章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思路对策 |
4.1 提高思想认识,履行党团组织主体责任 |
4.2 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党团组织吸引力 |
4.3 加强团组织建设,提升组织战斗力 |
4.4 围绕高校中心任务,培养青年人才 |
4.5 完善体制机制,确保长效实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现状调查问卷 |
(6)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问题研究 ——以Y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论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共青团 |
2.1.2 青少年 |
2.1.3 青少年事务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第三部门理论 |
2.2.2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优势和必要性分析 |
3.1 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历史沿革 |
3.2 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职能 |
3.2.1 政治职能 |
3.2.2 协调职能 |
3.2.3 服务职能 |
3.3 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优势 |
3.4 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必要性 |
3.4.1 巩固党执政的青少年群众基础的需要 |
3.4.2 应对社会结构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
3.4.3 代表和维护青少年权益的需要 |
3.4.4 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工作实践——以Y区为例 |
4.1 Y区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工作现状 |
4.1.1 Y区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工作模式 |
4.1.2 Y区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实践路径 |
4.1.3 Y区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取得的工作成效 |
4.2 Y区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2.1 管理观念和方法方面 |
4.2.2 职责定位方面 |
4.2.3 工作机制方面 |
4.2.4 组织建设方面 |
4.3 Y区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经验总结以及其他地区的经验借鉴 |
4.3.1 Y区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经验总结 |
4.3.2 其他地区的经验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完善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建议 |
5.1 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
5.2 明确职责权限,平衡各方权利义务 |
5.3 建立健全青少年事务管理的运行机制 |
5.4 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瓶颈与途径:共青团引领青年工作方法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成就与问题同在 |
(一)引领青年功不可没 |
(二)引领青年任重道远 |
(三)引领工作方法亟待创新 |
1. 单向灌输受到普遍质疑。 |
2. 努力创新引领方法。 |
3. 创新引领方法任重道远。 |
二、“引领青年”再认识 |
(一)引领青年的基本含义 |
(二)引领青年的基本环节和形态 |
1. 把握青年的基本特征和特质是引领青年的基本前提。 |
2. 输入优质思想资源是引领青年的基本途径。 |
3. 帮助青年梳理思想世界是引领青年的重点和难点。 |
(三)引领青年的基本要求 |
1. 因材施教。 |
2. 以理服人。 |
3. 循序渐进。 |
4. 交流互动。 |
三、亟须打破瓶颈 |
(一)必须重视因材施教 |
1. 分类指导有待进一步细化。 |
2.“破壁”成为重点和难点。 |
(二)必须重视优质思想资源的供给 |
(三)必须重视思想资源的转化 |
1. 在“同玩”中引领青年。 |
2. 在“叙事”中引领青年。 |
3. 在“萌化”中引领青年。 |
(四)必须重视思想世界的梳理 |
1. 梳理思想世界更加重要。 |
2. 用事实和逻辑说话。 |
3. 努力提升科学思维能力水平。 |
四、创新引领青年工作方法的路径 |
(一)大力推进青年研究 |
1. 强化青年研究队伍建设。 |
2. 促进青年研究更“接地气”。 |
3. 强化理论和实践的沟通与互动。 |
(二)汇聚“专家”力量 |
1.“专家”的基本含义。 |
2. 强化借脑借力意识。 |
(9)秦皇岛市共青团智慧团建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智慧团建管理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 |
2.1.1 智慧团建 |
2.1.2 智慧团建管理 |
2.2 智慧团建管理的基本特征 |
2.3 智慧团建管理理论 |
2.3.1 电子政务理论 |
2.3.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3 智慧城市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秦皇岛市共青团智慧团建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
3.1 秦皇岛市共青团的基本情况 |
3.1.1 秦皇岛市共青团组织发展概况 |
3.1.2 秦皇岛市共青团智慧团建发展现状 |
3.2 秦皇岛市共青团智慧团建管理情况调查 |
3.2.1 调查方案的设计及实施 |
3.2.2 信度检验和基本信息分析 |
3.2.3 调查结果评价分析 |
3.3 秦皇岛市共青团智慧团建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对智慧团建重视度不够 |
3.3.2 管理队伍力量薄弱 |
3.3.3 服务青年机制不健全 |
3.3.4 数据无法实现互联互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秦皇岛市共青团智慧团建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
4.1 对智慧团建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
4.1.1 团员思想认知不到位 |
4.1.2 团干部积极性不够 |
4.1.3 重形式轻实效 |
4.2 管理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亟待加强 |
4.2.1 专业人员缺失 |
4.2.2 执行能力偏低 |
4.2.3 培养力度不足 |
4.3 智慧团建服务青年能力有限 |
4.3.1 方式单一 |
4.3.2 形式固化 |
4.3.3 资源不足 |
4.4 智慧团建保障体系不健全 |
4.4.1 团建系统数据共享不充分 |
4.4.2 信息安全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
4.4.3 监督考核机制有待提高改良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秦皇岛市共青团智慧团建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促动团员团干部重视团建工作 |
5.1.1 提升团员思想意识高度 |
5.1.2 激活团干部服务意识 |
5.1.3 构建高效“智慧课堂” |
5.2 强化智慧团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
5.2.1 充实管理人才专业队伍 |
5.2.2 完善管理人才思维模式 |
5.2.3 改良管理人才培训机制 |
5.3 智慧团建服务青年成长 |
5.3.1 拓展服务青年渠道 |
5.3.2 创新服务青年方法 |
5.3.3 拓宽服务青年领域 |
5.4 健全智慧团建管理保障机制 |
5.4.1 夯实智慧团建信息共享平台 |
5.4.2 强化网络信息安全机制建设 |
5.4.3 建立长效考核督导管理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10)贾汪区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析 |
1.4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2 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基础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3 贾汪区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总体情况 |
3.1 贾汪区共青团总体情况 |
3.2 贾汪区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 |
4 贾汪区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贾汪区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
4.2 原因分析 |
5 贾汪区共青团有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建议和对策 |
5.1 打造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职业+地域+社会交往”三维工作格局 |
5.2 提升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综合能力 |
5.3 创新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模式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企业青年的基本思想问题与团组织的作为(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D]. 董玲玲. 吉林大学, 2021(01)
- [2]共青团组织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以江西铜业公司为例[D]. 付林.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江苏省新沂市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研究[D]. 张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研究[D]. 马跃. 吉林大学, 2021(01)
- [5]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路径研究[D]. 陈晓哲.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1(12)
- [6]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问题研究 ——以Y区为例[D]. 赵庆丽.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7]瓶颈与途径:共青团引领青年工作方法创新研究[J]. 刘宏森. 青年发展论坛, 2021(01)
- [8]涟水县服务型基层团组织建设研究[D]. 杨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9]秦皇岛市共青团智慧团建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左梅. 燕山大学, 2020(06)
- [10]贾汪区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 李昕晨.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