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价值评价论文-郝世绵,胡月英,王圆圆,项俐

旅游价值评价论文-郝世绵,胡月英,王圆圆,项俐

导读:本文包含了旅游价值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乡村旅游,核心价值,价值评估

旅游价值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郝世绵,胡月英,王圆圆,项俐[1](2019)在《乡村旅游核心价值评价及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焦乡村旅游的核心价值评价,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评价的相关文献,建立出乡村旅游核心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相应指标体系设计出问卷,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打分法建立出乡村旅游核心价值评价模型,再根据各指标间相互关系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利用各级指标权重的分布总结出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借鉴当前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集中模式,确定出乡村旅游的核心价值,利用这些核心要素正确的指导乡村旅游的开发。另外,从现有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中找出乡村旅游开发中产生的问题,利用AHP的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廉欢,王尔大[2](2019)在《历史古迹旅游景区游憩属性价值评价研究——以沈阳东陵公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文化旅游重要载体的历史遗迹、古代建筑、文物等因其具有典型的准公共品属性,使其真实的经济价值难以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得到正确反映。基于非市场价值评价理论,以沈阳东陵公园为研究区,运用选择实验法(CEM)开展游客问卷调查,获得游客对历史古迹旅游景区属性偏好的第一手数据,构建条件Logit模型测算历史古迹旅游景区主要环境属性的经济价值。研究表明:当该公园属性从当前状态改善到较好状态,平均给每个游客带来的经济价值将从现在的55.45元增加到658.11元,递增11倍。提出了沈阳东陵公园景区未来投资和改善管理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地域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4期)

蔡刚[3](2019)在《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的旅游品牌价值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旅游目的地层面研究品牌价值,探讨旅游品牌价值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通过对31个省域目的地品牌的模糊集定性实证检验发现:形象与沟通是品牌价值提升的必要条件;政府支持和社会参与的组合,品牌价值提升效果最好;价值提升路径存在五种组合,具体可分为内生发展型、目标推动型、赶超型和代理型。(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9年16期)

米雪[4](2019)在《干旱区旅游开发生态价值损益评价及其补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业在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双重效应,既具有净化降污、维护生物多样性与气候调节的价值,又给支持其发展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乌鲁木齐市作为自然资源依托型旅游目的地,旅游过度开发使目的地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现象日益严峻,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已经受到长期旅游开发中的过度开发行为的影响,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旅游系统的健康发展,因此通过旅游系统对生态系统进行反哺,即构建旅游生态补偿机制是旅游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的旅游生态补偿机制,既是维持生态系统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协调旅游发展所涉及利益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生态脆弱区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运用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对乌鲁木齐市旅游生态价值损益进行评价,发现乌鲁木齐市旅游生态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需要通过旅游生态补偿方式进行增“益”降“损”。因此,本文以“现状与问题分析——损益评价方法研究——补偿机制研究”为研究主线,对乌鲁木齐市旅游生态负荷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明确旅游生态补偿实施的必要性;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探讨游客对旅游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及其参与方式,对游客支付意愿进行货币化估算,将其作为旅游生态补偿的一个标准;在此基础上,通过调研与资料分析方式,对乌鲁木齐市旅游生态补偿的主客体、补偿对象、保障措施等关键要素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输血式”、“造血式”补偿相结合的乌鲁木齐市旅游生态补偿模式。本文旨在建立合理有效的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平衡各利益主体的权益关系,形成区域发展-旅游发展-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关系,为实现乌鲁木齐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9-06-30)

李娴,高院[5](2019)在《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与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其旅游开发价值大小,直接关系着该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通过德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由遗产吸引力、遗产生命力和遗产承载力3个项目层、9个状态层、26个因子层组成,并对泸沽湖摩梭人母系氏族习俗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泸沽湖摩梭人母系氏族习俗的旅游开发和保护对策,以此为类似资源开发提供借鉴和依据。(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赵晓迪[6](2019)在《基于游客视角的红色旅游资源效用价值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色旅游不断升温,带动了红色旅游目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经济迅猛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的落地发展。红色资源相关研究广受关注。针对红色资源与红色旅游资源概念的长期混淆使用这一现状,正式界定红色旅游资源概念内涵,即红色旅游资源可以定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所遗留的、对人具有旅游吸引力,并能被用于旅游开发的历史遗存和精神文化传统。通过游客视角,引入效用价值理论,界定红色旅游资源效用价值的内涵,并提出红色旅游资源效用价值的四个影响维度:物质遗产因素、非物质遗产因素、社会情感因素、资源环境因素,并界定独特性与稀缺性、丰富性、艺术欣赏性、历史文化价值、认知教育价值、考察研究价值、人际情感因素、社会精神因素、文化氛围因素、游憩环境、自然环境、康养环境十二项观测指标,构建完整的红色旅游资源效用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以红色旅游资源效用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制定调查问卷,以江西瑞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和SPSS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假设检验,主要结论如下:物质遗产因素、非物质遗产因素、社会情感因素、资源环境因素是红色旅游资源效用价值结构模型的四个方面。社会情感因素对红色旅游资源效用价值的影响最大;资源环境因素对红色旅游资源效用价值的影响较大;物质遗产因素对红色旅游资源效用价值的影响较小;非物质遗产因素对红色旅游资源效用价值的影响最小。根据实证分析结论,对瑞金红色旅游进一步发展提出对策性意见:传承红色基因,焕发红色情感;健全顶层设计,优化资源环境;“活”讲红色故事,激发资源活力;挖掘非遗因素,开发红色文创;立体整合资源,打响“红色故都”品牌,以期为优化瑞金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可供参考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9)

田磊[7](2019)在《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评价与升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产业经过40多年的起飞、赶超和跨越发展历程,从发展的初级阶段到逐渐走向旅游产业的成熟,成绩斐然:从需求侧角度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表现为消费升级驱动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生态和社会的循环互动。从供给侧角度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强烈的动态性特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全域旅游等更是推动了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增强了其内生发展能力。中国旅游产业作为全球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日益成熟的旅游产业发展机制,不仅提升了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对世界旅游经济的贡献日益提高,旅游产业正在融入世界旅游经济体系和全球旅游价值链体系。但是随着旅游产业的壮大,也伴随着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不足已经远不能满足民众和市场日益高要求和高能力的井喷式发展态势,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成为长期压制行业发展的瓶颈,旅游市场出现了市场秩序混乱的不良现象,旅游资源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旅游资源品质下降,目的地生态环境失衡的局面。旅游产业绿色化是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化和明确化,是旅游产业升级新动力来源,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切实推进旅游产业绿色化进程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所以对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评价和升级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围绕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评价以及通过绿色化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中国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通过对文献梳理,系统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比较与归纳论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基础上,构建旅游产业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Malmquist模型,对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综合效率、旅游产业绿色化规模效率、旅游产业绿色化技术效率和旅游产业绿色化全要素生产率几个反映旅游产业绿色化水平的关键指标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国家、区域和省域范围内的分析,在对比不同区域旅游产业绿色化差异的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旅游产业绿色化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并对不同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大小进行测算,最后借鉴国外典型国家旅游产业升级的经验,提出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推动产业升级的驱动机制和旅游产业升级的路径对策。论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从经济、生态、社会叁个维度分析了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的发展历程,把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发展分为叁个阶段,分别是经济导向的旅游产业成长阶段(1978-2000年),经济——生态导向的旅游产业拓展阶段(2001-2008年),经济——生态——社会导向的旅游产业综合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从叁个阶段可以归纳出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特点:旅游产业发展已经纳入全球价值链和世界旅游版图;驱动创新下中国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效果显着;旅游产业绿色化发展取得长足进展;旅游企业良性发展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当然从这些典型化特征事实可以发现中国旅游产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旅游产业供需失衡,绿色化和转型升级艰难;旅游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环节中缺少领袖企业,竞争力低;低附加值的旅游产品对中国旅游经济持续增长支撑度降低;生态环境对中国旅游产业制约日趋显现。第二,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综合效率在2001-2015年总体上是有所下降,呈现出一种”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这种情况表明,虽然中国旅游产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这种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带动绿色化水平的有效提升。中国各区域旅游产业绿色化效率水平差异明显,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分布不平衡,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梯队分布格局。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技术效率波动起伏中略有下降,波动幅度和下降幅度明显小于旅游产业绿色化综合效率。总体上表现出东部大于中部,中部大于西部的格局,东部、中部旅游产业绿色化规模效率大于西部,而东部和中部地区旅游产业绿色化规模效率差距非常小。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规模效率总体出现小幅度的下降,2008年出现明显降幅,说明金融危机对旅游产业绿色化规模效率影响严重,也体现出旅游产业脆弱性特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绿色化规模效率表现出与综合效率、技术效率不同的变化特征,地区差异相对较小,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绿色化规模效率在波动略有下降,东部、中部旅游产业绿色化规模效率大于西部,而东部和中部地区旅游产业绿色化规模效率差距非常小。2001年以来,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全要素生产效率并未得到明显改善,仍处于较低水平,15年间增长幅度仅为11%,表明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整体运行效率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且年际之间呈现波动状态。第叁,从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地位、环境治理、技术创新、市场潜力共5个方面定性分析各因素对旅游产业绿色化的影响机理,以旅游产业绿色化综合效率为被解释变量,从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地位、环境治理、技术创新、市场潜力5方面选取影响因素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将旅游产业绿色化综合效率纳入计量分析框架,建立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对旅游产业绿色化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地位和旅游市场潜力对旅游产业绿色化综合效率产生正向影响,技术创新、环境治理对旅游产业绿色化综合效率产生负向影响。第四,西班牙、日本、新加坡3个国家旅游产业绿色化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特点与经验有: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政府主导的灵活的发展战略和旅游政策;重视旅游宣传推广,强调整体的促销和联合营销;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第五,从旅游产业绿色化支持产业升级的基础动力看,政府、市场和企业叁种主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旅游产业升级的强大驱动力。客观上,市场需求的升级形成了旅游产业升级的外在压力,使得旅游产业的功能趋于综合化。旅游产业绿色化的市场需求需要引导旅游者的绿色消费。主观上,政府对旅游产业绿色化发展、全域旅游、优质旅游的追求,以及旅游企业适应市场需求推出绿色旅游产品,也都为旅游产业升级提供共了基础动力。旅游产业升级路径和对策方面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以绿色理念引领产业发展方向;以旅游者需求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以效率导向提升要素配置水平;以科技创新提高旅游产业素质;以优质服务提升旅游全球价值链中间环节。(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5)

李妍[8](2019)在《张家界市农业遗产旅游资源调查与开发价值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2019年连续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重视农村、农业的发展。张家界市旅游业发展火热,但目前处于以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为主的旅游发展模式,农业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乡村旅游发展增加新的吸引力,是实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目前张家界市农业遗产旅游资源类型分类不明晰,影响针对的农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本文就张家界市农业遗产旅游资源调查与开发价值评价展开研究。首先采用田野调查法来收集整理张家界两区两县的农业遗产旅游资源。邀请专家依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打分标准对调查资源进行等级划分。通过查阅文献,选取张家界市农业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专家打分法筛选指标构建张家界市农业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构建张家界市农业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模型。研究得出,张家界两区两县的农业遗产旅游资源共183种,其中桑植县162种,慈利县99种,武陵源区74种,永定区49种。张家界是农业遗产旅游资源五级有10个,四级有39个,叁级有20个,二级有45个,一级有69个。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9个叁级指标构成的张家界市农业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体系。运用张家界市农业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模型对张家界市10个五级农业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进行评价,得出8个都处于较好的开发价值评价等级,2个位于一般的开发价值评价等级。通过对张家界农业遗产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开发评价,在理论上完善了农业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与评价体系,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丰富了乡村旅游资源的种类。在现实中,丰富张家界市的旅游资源,增加张家界市的旅游新亮点,有利于张家界市的旅游业发展,为张家界市旅游扶贫提供新的发展方向,推动张家界市乡村产业振兴。(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期刊2019-05-21)

王立红[9](2019)在《基于扎根理论的温泉康养旅游体验价值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者更重视购买和消费旅游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符合自己心理和情感需求的特定感受——体验,体验价值成为了解旅游者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指导下,不论从温泉康养旅游需求爆发式增长和产业形态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来看,还是从目前部分温泉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积极谋求转型发展的行业现状来看,温泉康养旅游体验价值评价研究都成为指导实践应用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本文以温泉康养旅游体验价值为研究对象,主要分六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并针对本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以及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主要对康养旅游、温泉康养旅游等相关概念进行整理和界定,以及对体验经济理论、顾客价值理论、中医治未病理论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对国内外康养旅游、温泉康养旅游、体验价值等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第叁部分主要介绍我国温泉康养旅游的发展现状,并对温泉康养旅游体验价值的缺失问题进行分析。第四部分运用扎根理论进行叁级编码,提炼出温泉康养旅游体验价值的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体验价值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出温泉康养旅游体验价值评价体系。第五部分选取营口御景山温泉为案例地做实证研究,根据本研究构建的评价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案例地的游客温泉康养旅游体验价值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温泉康养旅游体验价值的提升策略。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以及研究中的局限与不足,并提出了对未来的研究展望。本文通过对温泉康养旅游体验价值的分析,构建出温泉康养旅游体验价值的评价体系,最终得出温泉资源价值、产品设计价值、服务体验价值、康养功能价值、文化内涵价值5大类评价指标以及其包含的31个分项评价指标。并提出充分发挥温泉的叁养和十大功效作用、注重温泉康养服务设计中的要素与功能体系构成、丰富温泉康养旅游的产品设计等温泉康养旅游体验价值的提升策略,这对温泉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实践层面的建议性,对温泉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7)

张阳,郭威,查方勇,寇猛[10](2019)在《陕西少华山地质公园地质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陕西少华山地质公园太古宙片麻岩地质遗迹和花岗岩山岳地貌景观为评价对象,在对公园区域地质背景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公园的地质旅游资源类型.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少华山地质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详细的评价结果分析.研究表明,少华山地质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价等级为优,反映了公园突出的地质旅游资源禀赋,具备很好的开发前景.单项评价中科普价值评价最高,凸显了公园完善的科普展览与培训体系.(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旅游价值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文化旅游重要载体的历史遗迹、古代建筑、文物等因其具有典型的准公共品属性,使其真实的经济价值难以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得到正确反映。基于非市场价值评价理论,以沈阳东陵公园为研究区,运用选择实验法(CEM)开展游客问卷调查,获得游客对历史古迹旅游景区属性偏好的第一手数据,构建条件Logit模型测算历史古迹旅游景区主要环境属性的经济价值。研究表明:当该公园属性从当前状态改善到较好状态,平均给每个游客带来的经济价值将从现在的55.45元增加到658.11元,递增11倍。提出了沈阳东陵公园景区未来投资和改善管理的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旅游价值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郝世绵,胡月英,王圆圆,项俐.乡村旅游核心价值评价及开发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廉欢,王尔大.历史古迹旅游景区游憩属性价值评价研究——以沈阳东陵公园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

[3].蔡刚.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的旅游品牌价值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9

[4].米雪.干旱区旅游开发生态价值损益评价及其补偿研究[D].新疆大学.2019

[5].李娴,高院.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与实证[J].贵州民族研究.2019

[6].赵晓迪.基于游客视角的红色旅游资源效用价值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9

[7].田磊.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评价与升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8].李妍.张家界市农业遗产旅游资源调查与开发价值评价[D].吉首大学.2019

[9].王立红.基于扎根理论的温泉康养旅游体验价值评价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10].张阳,郭威,查方勇,寇猛.陕西少华山地质公园地质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价[J].河南科学.2019

标签:;  ;  ;  

旅游价值评价论文-郝世绵,胡月英,王圆圆,项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