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服务水平论文-毛保华,张研

站台服务水平论文-毛保华,张研

导读:本文包含了站台服务水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同台换乘,站台参数,服务水平

站台服务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毛保华,张研[1](2018)在《地铁同台换乘站台参数变化对服务水平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人均占地面积"作为站台服务水平的主要评价指标,利用Anylogic技术建立同台换乘站台的仿真模型,分别研究站台宽度、楼梯宽度和楼梯位置的变化对于换乘服务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设定前提下,站台宽度每增加0.5 m,候车区域和站台整体的人均占地面积平均增加0.042和0.164 m~2,平均增幅5.6%和6.4%;楼梯宽度每增加0.5 m,候车区域和站台整体的人均占地面积平均减少0.025和0.032 m~2,平均减幅3.0%和1.1%;楼梯从中部移至两侧后,候车区域和站台整体的人均占地面积增加了0.065和0.061 m~2,平均增幅9.46%和2.65%。(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张敏,韦凌翔,茹小磊,赵丹婷[2](2015)在《基于乘客感知的地铁站台等待区服务水平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地铁站台等待区乘客服务水平划分标准,采用乘客对站台等待区服务水平感知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调查理念,对基于乘客感知的站台等待区服务水平SP调查进行了设计,进而制定出了西安市地铁站台等待区服务水平划分标准,并与美国《TCQSM》、《HCM》中关于行人在等待区的服务水平划分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此外选用录像采集法对西安市地铁2号线7个代表性地铁站站台等待区晚高峰时段(17∶00-19∶00)上、下行乘客密度进行了采集,并对其站台等待区服务水平进行了服务水平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站台等待区的服务水平划分标准略低于美国《TCQSM》、《HCM》的相关标准,其高峰时段站台等待区服务水平大部分为B、C级,只有北大街站(换乘站)多为D级,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我国地铁站台等待区的服务水平判定提供经验借鉴.(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S1期)

贺彧婷,甘佐贤[3](2015)在《城市轨道交通站台自动扶梯服务水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西安市地铁2号线钟楼站晚高峰时段,站台至站厅层上行扶梯进行的人工观测与视频采集,在自动扶梯处区域划分及行人特性分析基础上,得到速度-密度拟合曲线。以人均占据面积为标准得出适用于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的自动扶梯服务水平分级。结果表明,本分级方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运营中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与经济》期刊2015年02期)

毕艳祥,蒋顺章[4](2013)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空间服务水平指标体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是关系到乘客安全性与舒适性的最重要的车站设施。为了便于车站站台客流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车站乘客的安全状况,有必要建立轨道交通车站站台空间服务水平指标体系。对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1、2号线站台等候区的服务水平进行调研,分析了站台客流密度对乘客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影响。参照美国《公共交通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手册》中服务水平等级划分,提出了轨道交通车站站台等候区服务水平等级划分,并对设计客流密度(人均占据面积)进行探讨。建议将0.75 m2/人作为站台规模的设计标准。(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13年10期)

王芳玲[5](2013)在《不同行车间隔匹配对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站台服务水平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产生了大量换乘站。目前换乘站中两条线路的行车间隔设计较少考虑换乘站自身换乘能力的约束,尤其在市区线与郊区线相交的换乘站中,两条线路的行车间隔一般相差较大,将造成某一方向的换乘客流大量滞留站台的现象,极大的降低车站服务水平,影响了车站甚至整个路网的运输秩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建立模型并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换乘站站台服务水平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换乘站站台服务水平的构成,研究了站台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根据站台乘客的来源和去向建立了站台聚集人数模型,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建立了站台有效面积仿真计算模型。然后在站台聚集人数模型、站台有效面积模型和客流仿真软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换乘站站台整体服务水平模型和站台服务水平均衡性评估方法。最后使用本文建立的站台服务水平模型对广州地铁新塘换乘站进行实例研究,得出了两条线路行车间隔匹配性对换乘站站台整体服务水平和站台服务水平均衡性的影响关系,验证了站台整体服务水平模型和站台服务水平均衡性评估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提高了对换乘站客流与行车间隔匹配的了解,为换乘站行车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3-06-18)

薛晶晶,廖唱,吴珂琪,贾顺平[6](2011)在《城市公交车到站规律及站台服务水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城市交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公交车的运行特点入手,用数学方法描述公交车从发车到到站的运行过程,建立公交车到站模型,并利用简化模型分析公交站台车辆到站规律,计算车辆到站频次.最后,利用排队理论建立公交站台服务水平的计算模型.运用排队论模型对北京市某公交站台进行评价,证明对站点设置位置和停靠模式以及站台的线路数和线路发车频率的合理设置,可以有效地控制站台内公交车的排队情况,提高公交站台的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期刊2011年S1期)

薛晶晶[7](2009)在《城市公交车到站律及站台服务水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发展,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全球大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优化发展公共交通已被世界各国公认是解决大、中城市交通问题的最佳策略。本论文即是以此为背景,在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的“北京市道路拥堵调查和缓堵措施研究”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完成的,旨在建立研究城市公交车到站规律及服务水平评价的模型,应用模型对公交站进行分析评价。本论文从公交停靠站的设置方式及公交车的运行特点入手,用数学方法描述公交车从发车到到站的运行过程,模拟建立公交车到站模型。模型分为一般模型和简化模型。一般模型是最贴近公交车实际运行过程的模型,简化模型是在忽略公交车运行过程中的路况及公交站状况的前提下得到的模型。两个模型得到了研究站点各线路车辆的运行情况,及公交车辆到站情况。一般模型虽然符合实际,却必须采集大量的数据才能实现,这需要依靠智能交通系统(如智能公交调度、公交站点的电子信息显示、公交信息网络等),否则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本文主要利用简化模型分析公交站台车辆到站规律,计算车辆到站频次。由于公交车到达的随机性,本文对研究站点进行实地调研、采集数据,得到实际的公交站车辆到达频次。最后,利用排队理论建立公交站站台服务水平的计算模型。先后利用简化模型和实际的公交站平均到达频次,运用排队论模型计算研究站点的服务水平。其中,利用实际数据的计算,主要是避免公交车到站的随机性的影响,验证简化模型的有效性。运用排队论模型对北京市的两个公交站台进行实例计算,评价分析研究公交站台的车辆到达规律和服务水平。从实例计算结果可得,北医叁院算例主要是说明公交站台位置与规模的选择在后续的运营中的重要性,西单路口东站台算例主要是说明站台的线路数与线路发车频率的重要性。合理地选择站点设置位置和停靠模式,合理地设置站台的线路数和线路发车频率,可以有效地控制站台内公交车的排队情况,提高公交站台的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09-06-01)

站台服务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地铁站台等待区乘客服务水平划分标准,采用乘客对站台等待区服务水平感知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调查理念,对基于乘客感知的站台等待区服务水平SP调查进行了设计,进而制定出了西安市地铁站台等待区服务水平划分标准,并与美国《TCQSM》、《HCM》中关于行人在等待区的服务水平划分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此外选用录像采集法对西安市地铁2号线7个代表性地铁站站台等待区晚高峰时段(17∶00-19∶00)上、下行乘客密度进行了采集,并对其站台等待区服务水平进行了服务水平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站台等待区的服务水平划分标准略低于美国《TCQSM》、《HCM》的相关标准,其高峰时段站台等待区服务水平大部分为B、C级,只有北大街站(换乘站)多为D级,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我国地铁站台等待区的服务水平判定提供经验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站台服务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1].毛保华,张研.地铁同台换乘站台参数变化对服务水平的影响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

[2].张敏,韦凌翔,茹小磊,赵丹婷.基于乘客感知的地铁站台等待区服务水平评价[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5

[3].贺彧婷,甘佐贤.城市轨道交通站台自动扶梯服务水平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5

[4].毕艳祥,蒋顺章.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空间服务水平指标体系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

[5].王芳玲.不同行车间隔匹配对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站台服务水平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6].薛晶晶,廖唱,吴珂琪,贾顺平.城市公交车到站规律及站台服务水平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

[7].薛晶晶.城市公交车到站律及站台服务水平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标签:;  ;  ;  ;  

站台服务水平论文-毛保华,张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