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夜间增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夜间增温,水分管理,光合作用,快相叶绿素荧光
夜间增温论文文献综述
李君,娄运生,马莉,李睿,张震[1](2019)在《夜间增温和水分管理耦合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和荧光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变暖和水资源短缺是水稻可持续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大田模拟试验,研究被动式夜间增温下,节水灌溉对水稻植株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夜间温度设2个水平,即常温对照(CK)和夜间增温(NW),水分管理设2个水平,即常规淹水灌溉(5 cm水层)和湿润灌溉(节水灌溉,无水层)。结果表明:被动式夜间增温装置可使常规淹水灌溉和湿润灌溉下水稻全生育期冠层的夜间平均温度分别升高0.42℃和1.18℃。相同水分管理下,夜间增温处理水稻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最大净光合速率下降,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和荧光耗散升高,光合机构性能下降,干物质积累量减少。综合比较,夜间增温下湿润灌溉处理能够提高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降低水稻的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和荧光耗散,使水稻的光适应范围增大,光合机构性能增强,但降低了水稻的穗干质量。(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申志强,亓琳,李梦鸽,张文彦,向璐[2](2019)在《夜间增温对小麦耐铜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增温处理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耐铜特性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不同铜浓度(0、100、400、800 mg/kg)处理,通过土培盆栽试验分析覆膜增温对小麦生长、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处理显着抑制了小麦生物量(P<0.05);夜间增温对小麦生物量没有明显的效应(P>0.05),但在铜处理浓度逐渐升高的条件下显着增加根的生物量(P<0.05);夜间增温在铜处理浓度逐步升高的条件下显着抑制了小麦叶片SOD的活性(P<0.05)。以上结果表明,增温作用增加了小麦的根生物量,但减弱了小麦的抗铜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3期)
刘向辉[3](2019)在《夜间增温和增雨对华北平原花生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和可用于耕作农业土地面积的缩小,未来农业产量必须保证足够增长速率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气候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全球不同地区的作物产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气候变化也增加全球农业生产时空变异性,严重危害粮食安全。预测表明,全球平均空气温度在本世纪末将升高1-3.7oC,同时夜间最低温度上升速率要明显超过白天最高温度上升速率。伴随着全球范围的温度上升,未来降雨格局也将发生巨大变化。华北平原是中国主要农业生产区域之一。然而过去的研究关于该地区作物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仍然不清楚。因此,评估华北平原作物生产对夜间增温和增雨的响应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作物生长的变化。本实验设立在河南大学科研与教学农场,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包括对照、被动式夜间增温、增加30%降雨和被动式夜间增温结合增加30%降雨四种处理。通过研究夜间增温和增雨对华北平原花生光合和呼吸速率、养分消耗、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来探究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业作物响应机制。对叁年花生生育期降雨量分配分析发现,2016年和2017年花生生育期降雨更多地分配在作物生长中期,分别占64.66%和45.42%,但是2018年降雨量更多地分配在生长季后期,其所占比例为57.94%。夜间增温提高土壤夜间温度0.61oC,而增雨增加土壤水分含量2.30 V/V%。夜间增温提高土壤pH(绝对变化,0.05),对土壤速效氮、总碳和总氮含量没有影响,而增雨对土壤pH、速效氮以及总碳和总氮含量均没有影响。在2018年,土壤pH在增雨处理下显着提高0.10(绝对变化)。夜间增温和增雨均不影响花生夜间叶片呼吸速率,对夜间糖和淀粉的消耗也没有影响,同时也不促进作物白天光合速率。夜间增温对花生生物量没有影响,但是,增雨提高花生生物量5.65%。花生生物量随着土壤pH和土壤水分的升高而增加,同时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也表明,土壤pH、土壤水分和分蘖数可以解释生物量变化的58%。综合叁年数据,夜间增温减少荚果数目6.65%,但是对花生荚果单重和荚果产量没有影响。增雨提高花生分蘖数4.93%并增加荚果数目8.44%,但是降低荚果单重5.09%,最终使花生增产7.08%。荚果数目随着土壤夜间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土壤水分和分蘖数的增加而提高。荚果重量随着作物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提高而增大,同时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也表明,荚果收获指数、生物量和土壤水分贡献果实重量变化的67%。夜间增温和增雨对华北平原花生作物影响机制不同。夜间增温虽然降低作物果实数目,但是并不影响作物产量。而增雨对果实重量的降低不能抵消掉果实数目增长带来的有利影响,并最终提高花生产量。本实验揭示增雨对华北平原花生的积极效应,帮助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作用路径,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业生产制定政策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龙致炜,陈长青[4](2018)在《连续五年夜间增温和施氮对冬小麦外生菌根和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菌根真菌作为土壤微生物的重要成员,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全球气候变暖的发生影响着农作物的生产活动,气温升高如何影响冬小麦土壤中真菌群落的变化还缺乏经验和证据。【方法】我们采用红外加热模拟增温结合外施氮肥的方法,分析研究了连续五年夜间增温和施肥对冬小麦外生菌根侵染率和菌根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连续五年夜间增温显着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显着降低了冬小麦外生菌根侵染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外生菌根侵染率呈下降趋势;在N375处理下,增温的shannon指数从2.40显着提高到了3.43,这可能与夜间增温降低了土壤中p H并提高了土壤中铵态氮含量有关;夜间增温显着改变了土壤菌根真菌的群落构成,增温和施氮真菌群落的复杂程度高,物种最多且分布均匀;PCA和DCGE聚类结果显示,增温与不增温的外生菌根真菌群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增温处理与N225处理下不增温处理关系密切。【结论】夜间增温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降低了冬小麦对外生菌根的依赖性,提高了菌根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了冬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几率,这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域冬小麦地下过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8-07)
张鑫磊,杨镇,李旸,谢晓金,张耀鸿[5](2018)在《夜间增温条件下免耕对土壤碳矿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CK(常温+翻耕)、W(夜间增温+翻耕)、NT(常温+免耕)和WNT(夜间增温+免耕)4个处理土壤耕作层有机碳矿化速率及其对不同种类氮肥的响应特征。各处理土壤分别加入2种氮肥溶液[(NH_4)_2SO_4和KNO_3]和蒸馏水之后,在5℃、10℃、15℃、20℃、25℃和30℃条件下室内恒温培养,测定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结果表明,在5~25℃,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而显着增加。与CK相比,NT和WNT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分别增加了14.6%~36.7%和18.3%~60.0%。与添加蒸馏水相比,施加(NH_4)_2SO_4溶液使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值增加了84.6%~93.3%,而施加KNO_3则无明显影响。而且,施加(NH_4)_2SO_4条件下4种处理土壤的Q_(10)值均增大。因此,本试验中夜间增温和免耕均提高了农田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且两者迭加表现出正交互作用;施用KNO_3肥料可缓解土壤有机碳矿化。(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郑泽华,娄运生,左慧婷,石一凡,王颖[6](2018)在《施硅对夜间增温条件下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硅对夜间增温条件下水稻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植株分蘖数、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夜间增温设常温对照(CK)和夜间增温(NW)两个水平;施硅量设不施硅(Si0)和施钢渣硅肥(Si1,200kg SiO_2·hm~(-2))两个水平。结果表明:(1)水稻冠层和5cm土层全生育期夜间增温处理平均温度分别提高1.21℃和0.41℃,夜间最低温度分别提高1.21℃和0.62℃,夜间最高温度分别提高1.20℃和0.28℃。(2)夜间增温使水稻成熟期植株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和产量较对照分别减少10.81%、5.65%、8.20%、3.29%和4.45%;施钢渣硅肥可使各项指标较对照分别增加16.22%、11.18%、14.16%、6.51%和22.10%;夜间增温下施硅比不施硅各项指标分别增加16.67%、11.71%、12.56%、6.74%和20.90%。(3)与对照相比,夜间增温使水稻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分别减少2.66%、12.72%、1.53%和2.06%;施用钢渣硅肥可分别较对照增加6.91%、15.49%、2.00%和4.48%;夜间增温下施硅比不施硅各项指标分别增加4.37%、22.50%、2.15%和3.31%。研究认为,施硅对夜间增温条件下水稻生长有显着影响,对产量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实现。(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气象》期刊2018年06期)
王佳佳[7](2018)在《夜间增温和改变降雨对叁种温带草原类型根系生长和死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的加剧引起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增高,且夜间增高的幅度大于白天。气候变暖引起大气水文循环的改变,进而影响降雨格局。气候变暖及降雨格局改变将显着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根系是连接地上地下碳循环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且复杂。以往关于根系对夜间增温和改变降雨响应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一的草原类型或实验站点,缺乏不同草原类型之间的对比研究。本实验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域沿自然降雨梯度选取叁种温带草原类型(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移植到同一个研究站点,同时进行夜间增温和改变降雨(包括增加降雨量30%和减少降雨量30%)的处理。2016年7-9月及2017年生长季(5-10月),对于整体温带草原来说,夜间增温不影响根系长度和数量的生产,但使根系长度死亡上升25.8%,数量死亡增加20.2%;减少降雨降低根系长度生产180.5%,长度死亡19.3%,数量生产26.7%和数量死亡27.6%;增加降雨对根系长度和数量的生产和死亡均无影响。叁种类型温带草原植物根系生产和死亡对夜间增温和改变降雨的响应不同。夜间增温增加荒漠草原根长度生产37.9%,长度死亡25.8%,数量生产45.6%和数量死亡62.3%;夜间增温对典型草原根生产和死亡均无影响;夜间增温增加草甸草原根长生产25.7%,根长死亡33.2%以及数量死亡16.5%,但对根数量生产无影响。减少降雨分别降低荒漠草原根系长度生产48.5%,长度死亡62.5%,数量生产45.6%和数量死亡27.6%;减少降雨对典型草原根生产和死亡均无影响;减少降雨分别降低草甸草原根系长度生产38.9%,长度死亡44.1%,数量生产36.2%和数量死亡40.0%。增加降雨使荒漠草原根数量死亡上升28.3%,却不影响根数量生产和根长生产及根长死亡;增加降雨对典型草原根系生产和死亡均无影响;增加降雨分别使草甸草原根数量生产和根数量死亡增加43.7%和32.3%,但对根长度生产和死亡无影响。改变降雨引起的土壤呼吸的变化与改变降雨引起的根生产和死亡的变化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夜间增温引起土壤呼吸的变化和夜间增温引起根长度生产和死亡的变化之间也无相关关系,但夜间增温引起土壤呼吸的变化与夜间增温引起根数量生产和死亡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全球碳循环有深刻的影响,夜间增温引起根数量的变化会影响土壤呼吸,可能进一步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对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做出预测。(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8-06-01)
王颖,娄运生,石一凡,郑泽华,左慧婷[8](2018)在《夜间增温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及其高光谱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昼夜不对称增温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有关夜间增温对稻田甲烷(CH_4)排放影响的报道尚不多见。通过田间模拟试验,研究了被动式夜间增温下水稻田CH_4排放及高光谱的特征,并用高光谱数据对稻田甲烷排放进行定量模拟。田间试验设夜间增温(NW)和对照处理(CK),夜间增温即在整个水稻生育期的夜间(19:00—6:00)用铝箔反射膜覆盖水稻冠层。结果表明,夜间增温显着促进水稻拔节期和抽穗期-灌浆期CH_4排放。水稻冠层近红外光谱反射率表现为,在分蘖期和拔节期时,NW>CK;而在抽穗-灌浆期和成熟期时,CK>NW。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一阶导数光谱及光谱特征值均与CH_4排放通量显着相关,相关系数最大可达0.8(P<0.01),其中以"蓝边面积"(SD_b)构成的二次多项式模型模拟精度和检验精度综合最佳,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0和0.72。研究结果对稻田CH_4排放通量遥感监测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4期)
闫艳艳,胡晨曦,樊永惠,王晓娜,姜东[9](2018)在《冬春季夜间增温对冬小麦植株氮代谢和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非对称性增温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以不同品质类型的扬麦13(弱筋)和烟农19(中筋)为材料,采用大田模拟增温的方法研究了冬春季夜间增温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及其与植株氮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增温(WT)、春季增温(ST)及冬春季持续增温(WST)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冬小麦籽粒蛋白质、麦谷蛋白大聚合体(GMP)、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含量,且均以WST处理效应最大。同时,各增温处理对籽粒谷蛋白含量的提高幅度最大,并提高了谷醇比。各夜间增温处理均增加了开花期旗叶面积,提高了氮含量,增强了孕穗至花后21d旗叶的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说明夜间增温促进了叶片生长,增强了植株氮素同化能力。夜间增温处理显着提高了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及贮存氮素转运量,从而增加了氮素向籽粒的分配,促进了籽粒蛋白质合成。因此,冬春季夜间增温提高了小麦氮素吸收同化能力及氮素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从而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且冬春季持续增温对籽粒蛋白质形成有更大的促进效应。(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蒋铮,肖娟,张子良,乔明锋,何为[10](2018)在《短期夜间增温对亚高山针叶林云杉幼苗根系分泌物速率和化学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连续7a红外辐射增温处理下的云杉幼苗为对象,定量分析了增温对植物根系碳(C)、氮(N)分泌速率以及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温显着增加了云杉幼苗根系C分泌速率,而对N分泌速率无显着影响,并伴随着根系分泌物C∶N化学计量比显着增加;(2)不同化学组分输入含量变化对增温的响应具有明显差异,其响应幅度和方向与化学组分种类有关。其中糖类、氨基酸和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在增温处理下均显着增加,而酯类、醚类相对含量显着降低;(3)进一步分析表明,同组分中不同化合物成分含量对增温的响应也有所差异。例如,增温仅导致酚类化合物中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4-叔丁基杯[4]芳烃含量显着增加(分别比对照增加了88.9%和375.7%),而对其余酚类化合物成分含量无显着影响。结果表明增温可导致植物根系分泌物各组分相对含量发生深刻地变化,这对于进一步认识不同环境变化下根系分泌物输入及其所诱导的特异性土壤微生物养分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夜间增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明增温处理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耐铜特性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不同铜浓度(0、100、400、800 mg/kg)处理,通过土培盆栽试验分析覆膜增温对小麦生长、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处理显着抑制了小麦生物量(P<0.05);夜间增温对小麦生物量没有明显的效应(P>0.05),但在铜处理浓度逐渐升高的条件下显着增加根的生物量(P<0.05);夜间增温在铜处理浓度逐步升高的条件下显着抑制了小麦叶片SOD的活性(P<0.05)。以上结果表明,增温作用增加了小麦的根生物量,但减弱了小麦的抗铜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夜间增温论文参考文献
[1].李君,娄运生,马莉,李睿,张震.夜间增温和水分管理耦合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和荧光特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9
[2].申志强,亓琳,李梦鸽,张文彦,向璐.夜间增温对小麦耐铜特性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9
[3].刘向辉.夜间增温和增雨对华北平原花生产量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9
[4].龙致炜,陈长青.连续五年夜间增温和施氮对冬小麦外生菌根和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C].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5].张鑫磊,杨镇,李旸,谢晓金,张耀鸿.夜间增温条件下免耕对土壤碳矿化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8
[6].郑泽华,娄运生,左慧婷,石一凡,王颖.施硅对夜间增温条件下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8
[7].王佳佳.夜间增温和改变降雨对叁种温带草原类型根系生长和死亡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8
[8].王颖,娄运生,石一凡,郑泽华,左慧婷.夜间增温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及其高光谱估算[J].生态学报.2018
[9].闫艳艳,胡晨曦,樊永惠,王晓娜,姜东.冬春季夜间增温对冬小麦植株氮代谢和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8
[10].蒋铮,肖娟,张子良,乔明锋,何为.短期夜间增温对亚高山针叶林云杉幼苗根系分泌物速率和化学成分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