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修饰玻碳电极论文-陈明俊

化学修饰玻碳电极论文-陈明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化学修饰玻碳电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杯[4]芳烃,化学修饰电极,多巴胺

化学修饰玻碳电极论文文献综述

陈明俊[1](2009)在《杯[4]芳烃化学修饰玻碳电极对多巴胺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多巴胺在杯[4]芳烃化学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多巴胺的电化学方法。在0.1 mol.L-1KH2PO4-Na2HPO4(pH7.4)底液中,开路搅拌富集300 s后,多巴胺在+0.158 V(vsSCE)处产生1个灵敏的准可逆氧化峰,电极反应主要受扩散控制,氧化峰电流Ip与多巴胺浓度在1.0×10-6~5.0×10-4mol.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7.0×10-7mol.L-1。同一支电极连续10次测定1.0×10-4mol.L-1的多巴胺溶液,相对标准偏差为2.6%。该法用于盐酸多巴胺针剂中多巴胺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周君,狄俊伟[2](2009)在《多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玻碳电极用于曲酸的伏安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考查了曲酸在多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相对于裸玻碳电极,多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极测定曲酸的峰电流明显增加。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曲酸的线性范围为1.0×10-5~1.0×10-3mol.L-1,检出限(3S/N)为5.0×10-6mol.L-1。用此修饰电极连续测定一种酱油样品的曲酸含量,得到一致的结果,而用裸玻碳电极时所得结果明显降低,由此可见,修饰电极的稳定性显着提高。方法用于酱油、黄酒等复杂样中曲酸的直接测定,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9.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2009年03期)

付周周,周秀英,任小娜,宋青云,马永钧[3](2008)在《对硝基苯酚在铕离子掺杂类普鲁士蓝化学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分析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稀土Eu(Ⅲ)离子掺杂的类普鲁士蓝化学修饰玻碳电极,与裸玻碳电极相比,该修饰电极使对硝基苯酚的还原电位大大降低,峰电流显着增大,线性范围明显变宽。讨论了酸度、沉积量、扫速、底液等条件对对硝基苯酚在修饰电极上催化还原的影响。分别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进行定量分析,对硝基苯酚的还原电流与浓度在2.0×10-5~2.0×10-3mol/L和2.0×10-7~8.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6.0×10-8mol/L。该电极可用于环境水样检测。(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08年04期)

陈静,黄燕生,邵会波[4](2006)在《叁种氨基酸化学修饰玻碳电极表面荷电性质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择电化学上经典的带负电荷的Fe(CN)63-/4-氧化还原活性探针离子,结合循环伏安法,分别考察了玻碳电极表面叁种不同氨基酸单层膜的组装状态及电极表面荷电性质,并对叁种不同氨基酸修饰玻碳电极的性能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叁种氨基酸分子(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期刊2006-07-01)

陈静[5](2006)在《氨基酸化学修饰玻碳电极表面荷电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修饰电极是当前电化学,电分析化学中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运用“电化学氧化法”将L-谷氨酸、L-酪氨酸、L-赖氨酸叁种不同的氨基酸中的氨基氧化成氨阳离子自由基,此自由基再与玻碳电极表面的碳形成C—N键,将氨基酸分子化学键合在玻碳电极表面,从而形成叁种不同的氨基酸化学修饰玻碳电极。 选择电化学上经典的带负电荷的Fe(CN)_6~(3-/4-)氧化还原活性探针离子,结合循环伏安及小幅度叁角波电位伏安法,分别考察了玻碳电极表面叁种不同氨基酸单层膜的组装状态及电极表面荷电性质,对叁种不同氨基酸修饰玻碳电极的性能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结论为: 1.叁种氨基酸分子均可以在玻碳电极表面键合形成较致密的氨基酸单层膜,电极与溶液中的氧化还原中心的电子交换过程主要是电活性物质通过膜上的针孔缺陷扩散到达电极表面即电活性物质渗透进入膜相到达电极表面而进行的。 2.叁种氨基酸修饰玻碳电极表面在中性溶液均呈现荷负电性,对于带负电荷的活性探针离子均具有静电排斥作用。 3.叁种氨基酸修饰玻碳电极表面荷电性质均会随着溶液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随着溶液pH的增大,氨基酸修饰电极表面负电荷密度越来越大,对带负电荷的活性探针的静电排斥能力逐渐增强,而随着溶液中Ca~(2+)离子浓度的增大,氨基酸修饰玻碳电极对带负电荷的电活性探针离子的静电排斥作用逐渐减小。 4.氨基酸修饰电极/溶液界面双电层的电容数值大小顺序为L-酪氨酸修饰玻碳电极/溶液界面>L-赖氨酸修饰玻碳电极/溶液界面>L-谷氨酸修饰玻碳电极/溶液界面。 5.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的L-谷氨酸分子可以和溶液中的Cu~(2+)进行可逆络合。 6.叁种氨基酸共价修饰电极均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修饰电极无论是在超纯水或是乙醇中超声清洗,或是在磷酸缓冲溶液中进行多次循环扫描,修饰电极都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6-04-16)

刘建允,刘柏峰,董绍俊[6](2002)在《双-Keggin型四元杂多化合物[Nd(SiMo_7W_4O_(39))_2]~(13-)多层膜在化学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组装及电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双-Keggin型四元杂多化合物K10H3[Nd(SiMo7W4O39)2]XH2O(简称[Nd(SiMo7W4)2]13-)聚合物的交替组装多层膜在4-氨基苯甲酸修饰玻碳电极上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特性。各层的循环伏安行为证明膜的均匀增长,峰电流随层数的增加而增加。与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相比,位于多层膜中的杂多化合物的氧化还原特征峰随着多层膜层数的增加,具有一定程度的形变。该电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讨论了pH对其氧化还原行为的影响,考察了该多层膜修饰电极对BrO3-、HNO2和H2O2等的电催化性能。(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02年02期)

刘建允,程龙,董绍俊[7](2001)在《锰取代Keggin型杂多酸[ZnW_(11)O_(39)Mn(H_2O)]~(8-)在化学修饰玻碳电极上的多层组装及电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 4 -氨基苯甲酸修饰的玻碳电极上制备了过渡金属取代杂多酸 [Zn W1 1 O39Mn( H2 O) ]8- ( Zn W1 1 Mn)多层膜 .各层的循环伏安行为证明膜的增长均匀 ,峰电流随层数的增加而增加 .与其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行为相比 ,多层膜中的 Zn W1 1 Mn显示出一些特殊的性质 .还讨论了 p H对其氧化还原行为的影响 .该多层膜对Br O- 3 和 H2 O2 的还原及抗坏血酸的氧化具有较好的电催化性能(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01年10期)

黄美华,李益恒[8](2000)在《分析化学中的化学修饰玻碳电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玻碳电极的预处理 ,修饰方法 ,应用和发展作了评述(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学报(研究生论丛)》期刊2000年S2期)

董绍俊,姜荣中[9](1987)在《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 ⅩⅤⅡ四苯基铁卟啉化学修饰玻碳电极的热处理及其对氧的催化还原》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金属卟啉、酞菁等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已有大量工作发表.这类电极很不稳定,例如着名的面-面双钴卟啉修饰电报,虽然能直接催化氧还原为水,但经受不住几次电位扫描就失去催化活性.因此,如何提高稳定性就成为研究这类电极的关键.近年来有人报道,吸附在活性碳上的金属卟啉、酞菁类化合物经热处理,可改善其稳定性。热处理后得到的粉状碳催化剂,由于完全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制备电极非常困难。曾有过用这种(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1987年06期)

董绍俊,姜荣中[10](1987)在《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 XVIII.四苯基钴卟啉化学修饰玻碳电极的热处理及其对氧的催化还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四苯基钴卟啉化学修饰玻碳电极的热处理.经热处理的这种电极[(PCo/GC)h]具有对氧催化还原的异常高的稳定性和活性.在纯O_2饱和的0.05mol·L~(-1)H_2SO_4溶液中经循环伏安(CV)扫描3000次(100mV/s),其催化活性未见明显降低.研究了热处理温度(500—1000℃)对(PCo/GC)h电极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用紫外可见光谱对热处理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用CV法及旋转圆盘电极研究了O_2在(PCo/GC)h电极上电催化反应动力学,测定了速率常数.在该电极上O_2的还原反应为二电子还原成H_2O_2的不可逆过程.(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1987年09期)

化学修饰玻碳电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考查了曲酸在多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相对于裸玻碳电极,多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极测定曲酸的峰电流明显增加。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曲酸的线性范围为1.0×10-5~1.0×10-3mol.L-1,检出限(3S/N)为5.0×10-6mol.L-1。用此修饰电极连续测定一种酱油样品的曲酸含量,得到一致的结果,而用裸玻碳电极时所得结果明显降低,由此可见,修饰电极的稳定性显着提高。方法用于酱油、黄酒等复杂样中曲酸的直接测定,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9.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学修饰玻碳电极论文参考文献

[1].陈明俊.杯[4]芳烃化学修饰玻碳电极对多巴胺的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2009

[2].周君,狄俊伟.多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玻碳电极用于曲酸的伏安测定[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9

[3].付周周,周秀英,任小娜,宋青云,马永钧.对硝基苯酚在铕离子掺杂类普鲁士蓝化学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分析测定[J].分析试验室.2008

[4].陈静,黄燕生,邵会波.叁种氨基酸化学修饰玻碳电极表面荷电性质的比较[C].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2006

[5].陈静.氨基酸化学修饰玻碳电极表面荷电性质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

[6].刘建允,刘柏峰,董绍俊.双-Keggin型四元杂多化合物[Nd(SiMo_7W_4O_(39))_2]~(13-)多层膜在化学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组装及电催化[J].分析化学.2002

[7].刘建允,程龙,董绍俊.锰取代Keggin型杂多酸[ZnW_(11)O_(39)Mn(H_2O)]~(8-)在化学修饰玻碳电极上的多层组装及电催化性能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

[8].黄美华,李益恒.分析化学中的化学修饰玻碳电极[J].湘潭大学学报(研究生论丛).2000

[9].董绍俊,姜荣中.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ⅩⅤⅡ四苯基铁卟啉化学修饰玻碳电极的热处理及其对氧的催化还原[J].物理化学学报.1987

[10].董绍俊,姜荣中.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XVIII.四苯基钴卟啉化学修饰玻碳电极的热处理及其对氧的催化还原[J].化学学报.1987

标签:;  ;  ;  

化学修饰玻碳电极论文-陈明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