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黄冈市黄卅区血吸虫病专科医院院长湖北黄冈438000)

【摘要】目的:急性脑梗死后发生脑微出血(CMB)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畸形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将患者随机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每组40例。经头部磁共振检查发现微出血灶者为阳性组,未发现者为阴性组。通过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分析对两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稀疏、高血压、高血脂等)分析。结果:经对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两组患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减少或者降低危险因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防脑微出血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脑微出血;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186-02

脑微出血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患病人数已经超过了脑出血患者人数的一半,而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人数居高不下。现有研究结果表明[1]:脑微出血的出现与很多因素有关,高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认知障碍、腔隙性脑梗死以及脑白质改变等都是引发患者出现脑微出血的因素。但仍然没有研究结果表明高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认知障碍、腔隙性脑梗死以及脑白质改变这些危险因素是否和脑微出血之间存在直接的关联性[2]。因此,本次研究探讨了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内微出血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畸形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将患者随机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且阳性组患者均存在脑微出血的状况,排除合并颅脑肿瘤、颅脑外伤、血管瘤、脑血管畸形所致脑出血以及其他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8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6.5±11.68)岁,发病时间均在72h以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对比中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资料记录首先对所有患者展开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基本经济状况,以及患者是否存在抽烟酗酒的不良嗜好等。

1.2.2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每天对患者定时监测血压,必要时予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液生化等检查。所有患者均予以颈内及颅内磁共振、颈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确定患者是否伴有腔隙性脑梗死。

1.3观察指标

通过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分析对两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稀疏、高血压、高血脂等)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为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分析,采用χ2检验两组患者间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危险因素比较

经对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两组患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分析见表。

2.2CMB阳性组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将CMB阳性组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腔隙性脑梗死数量、脑白质稀疏、高血压、高血脂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微出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3.讨论

脑微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且在临床上好发于老年患者,尤其对于存在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存在慢性病的患者发病率更高,脑微出血主要是由于颅内微小血管的病变所引起,最主要的影像学特点为小血管的微小出血。由于该症状发生时没有显著的临床指征,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据不完全统计,脑微出血的发病率在18%~68%左右,因此属于高发症状,且据研究显示男性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这可能与患者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脑微出血主要依靠核磁共振进行诊断,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及其家属要格外注意,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通过本文研究显示,脑微出血患者的发病与患者年龄、高血压、高血脂、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腔隙性脑梗都存在直接的关系,患者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侯晶晶,李尧,吴继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13,8(7):544-550.

[2]贾建平.神经病学(第七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8.

标签:;  ;  ;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