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深度论文-徐玉萍

心灵深度论文-徐玉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心灵深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朗读,教学实践,学生

心灵深度论文文献综述

徐玉萍[1](2019)在《深度朗读,点亮心灵》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堂好的语文课,需要朗读这优美的旋律来衬托。在许多精彩的语文课上,我们能听到学生或动情或深沉或震撼的朗读,这些朗读,声声都饱含着对语言的热爱,对生命的挚爱。当然,我们也在不少的课上听到过学生或死板或无趣或做作的朗读,这些朗读,声声都表达着对语言的厌倦,对生命的抵触。(本文来源于《试题与研究》期刊2019年29期)

肖兰[2](2019)在《重视心灵感知 促进深度学习》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度学习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以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旨归的一种学习,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就是促进学生主动地,专注地,批判性地学习,并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学会知识,学会思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维方法,发展数学思维。数学教学不能只浮于表层,要让学生的学习有深度,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发展。那么(本文来源于《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4-19)

吴佑华[3](2019)在《深度对话:让数学教学触及心灵深处》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英国哲学家、思想家戴维·伯姆"对话"一词在汉语中泛指"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或者"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本文来源于《数学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李正浪[4](2018)在《激活:让情境思辨深度拓展——基于心灵成长的鲁迅经典杂文群文阅读路径之二》一文中研究指出思辨,是重要的思维品质。高中生思辨的欲望是强烈的,但具体思辨策略却普遍比较缺乏。而鲁迅经典杂文在呈现深刻思辨的同时也蕴含着独到的情境思辨策略:一是使思维于司空见惯处求异;二是让现象在多步影响中归谬;叁是用退步在适度回撤中蓄势;四是使分析在多维审视中深刻。通过对鲁迅经典杂文群文思辨策略的专项研读与思维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得到有效提升。此举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通讯》期刊2018年28期)

施敏华,施建平[5](2018)在《深度耕读 对话心灵——《墨梅》教学实录与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赏画导入,激发兴趣,认识题画诗师:梅花位列中国十大名花之首。古往今来,很多人爱梅、画梅、赞梅。北京故宫博物院就珍藏着元代大画家——被称为"画梅圣手"的王冕的一幅《墨梅图》。这幅画被誉为梅花图中的上乘之作。(PPT配乐展现画卷)画上有些什么?生:画面上有一枝水墨梅花,有两首诗,还有好几个红色的印章。师: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其他人题上一首诗。这样的诗,我们就叫它题画诗。这幅画是(本文来源于《七彩语文(教师论坛)》期刊2018年07期)

林文斐[6](2018)在《深度阅读 心灵对话——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叁读叁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学科实际,合理运用教材,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悟",逐渐爱上阅读,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读书人"呢?我在近一年的教学工作中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一、组内探读,在合作交流中"感悟"合作阅读,让学生的个体认知在与全体交流中遥相呼应,彰显出生命的活力。有了活力的流动,学生才能唱响属于自己的生命赞歌。在指导阅读《我和小姐姐克拉拉》这本书时,我就进行了初步尝试。每周的阅读指导课上,我都会安排15分钟给学生合作探讨。将(本文来源于《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张国钟,Aimee[7](2017)在《给心灵空间,还生命深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心灵有家,生命才有路。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在对问题的认识、体验上,深度的不同,一定会有收获的不同,有时会有本质的不同。而平日里,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词语:深度体验、深度交流、深度挖掘、深度报道、深度合作、深度工作、深度生活,甚至还有深度睡眠。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令人心生敬畏与向往。不过,在这个日渐浮躁与肤浅的时代,"深度"这个词越来越显得(本文来源于《祝你幸福(下旬刊)》期刊2017年11期)

屈伟忠[8](2017)在《深度、广度、语言——以《善读心灵之书》为例谈高考优秀论述文的要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15年开始,浙江高考作文导向有个明显的转向——从"抒情/文化散文"转向论述文,这是针对近年来高考作文中大面积的缺乏客观、冷静、理性的思考,严密的论证思维欠缺的现状而进行的改变。除2016年作文题中明确要求写成"论述文"之外,近年高考作文题对于文体虽无明确的规定,却有隐性的指向,在题干中有"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一段话,引(本文来源于《作文新天地(高中版)》期刊2017年11期)

常磊[9](2017)在《中国绘画艺术对心灵深度的开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绘画艺术不善于运用凹凸明暗的绘画技法,且将其视为一种雕琢的技艺。其关键原因在于这种"形象生动"没有心灵深度,且往往辖制心灵深度的开掘。作为中国绘画艺术最高原则的"气韵生动"无需以"阴阳远近""皆有日影"来模拟物理空间,而是以"笔力""气韵"的传达来展现心灵的立体性。在老庄那里,外向的宇宙论诉求和内向的心灵深度扩展具有同构性的特点,而禅宗则将外在宇宙转变为内在的宇宙,并突出强调了时间、因果双重悖论状态下的心理体验过程。从"比德"到"畅神"再到"空漠"的心理发展轨迹正好印证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逻辑。中国古代艺术作品推崇"冷"色调的使用,元明时期乖逆物象入画的现象则与这种心理发展逻辑密切相关,它揭示了中国美学、艺术写实并非具象,以及写意并非抽象的总体特点。(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李正浪[10](2016)在《生态维度 生活细度 生命深度——心灵成长引领作文真情实感“叁级跳”》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记叙文写作中的"真情实感"应与义务教育阶段有所不同,但教材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许多语文教师也没能辟出可行之路。义务教育阶段记叙文写作的"真情实感"更强调写作的"真实性"与"真实感",而高中记叙文写作必须在实践中启发学生的心灵成长,从"生态维度""生活细度""生命深度"叁个层面循序渐进,将"真情实感"推向更高层次。(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通讯》期刊2016年34期)

心灵深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深度学习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以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旨归的一种学习,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就是促进学生主动地,专注地,批判性地学习,并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学会知识,学会思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维方法,发展数学思维。数学教学不能只浮于表层,要让学生的学习有深度,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发展。那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灵深度论文参考文献

[1].徐玉萍.深度朗读,点亮心灵[J].试题与研究.2019

[2].肖兰.重视心灵感知促进深度学习[C].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9

[3].吴佑华.深度对话:让数学教学触及心灵深处[J].数学教学研究.2019

[4].李正浪.激活:让情境思辨深度拓展——基于心灵成长的鲁迅经典杂文群文阅读路径之二[J].语文教学通讯.2018

[5].施敏华,施建平.深度耕读对话心灵——《墨梅》教学实录与评析[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8

[6].林文斐.深度阅读心灵对话——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叁读叁悟”[J].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18

[7].张国钟,Aimee.给心灵空间,还生命深度[J].祝你幸福(下旬刊).2017

[8].屈伟忠.深度、广度、语言——以《善读心灵之书》为例谈高考优秀论述文的要素[J].作文新天地(高中版).2017

[9].常磊.中国绘画艺术对心灵深度的开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10].李正浪.生态维度生活细度生命深度——心灵成长引领作文真情实感“叁级跳”[J].语文教学通讯.2016

标签:;  ;  ;  

心灵深度论文-徐玉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