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性论文-奚水

文献性论文-奚水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献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献性,评审结果,文献资料,专题展,视觉,拍摄对象,主办单位,像素,系列专题,艺术创作

文献性论文文献综述

奚水[1](2018)在《明确文献性,让纪录类更严谨》一文中研究指出按征稿启事的约定,正处于初评阶段的第24届河北省摄影艺术展览继续侧重专题摄影,且专题展部分明确分为纪录文献类和艺术创作类。无独有偶,刚刚公示评审结果的浙江省第17届摄影艺术展览的分类中包括纪录(文献)类、艺术创作类、商业类、多媒体视频类及摄影书、青年组。(本文来源于《中国摄影报》期刊2018-07-17)

于晓月[2](2018)在《关于西方文献性版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献性版画是一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版画,是西方社会自版画诞生以来至今仍在应用的一种重要资料的记载方式。因为版画的创作技术和艺术特点让其成为艺术家们自主表达和自主创作的一种工具,也因为版画的可复制性和易推广性,使艺术家们想表达的信息传达给更广泛的大众群体,所以版画在西方社会有着重要的地位,众多艺术家曾用版画的形式进行艺术创作~([1])。版画在制图学、植物学、动物学、医学、信息传播与记录等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真实并且生动的记录着那些无法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大大的增加了所记录的信息的真实性,与记载重要资料信息的文献资料同时存在,相辅相成,也因此被称作文献性版画。在不同的时期,版画的创作技法是不相同的,而文献性版画随着科学的发展,在科学中的应用刚好见证着版画从开始最简单的方法到现在丰富且复杂的创作方法的发展变化~([2])。从文献性版画的创作目的,创作所需经费的来源,以及创作者的身份来分析,文献性版画体现着历史性、阶级性、历史继承性。随着各领域的发展,文献性版画被应用的越来越多,但是科学技术的越来越先进,数码摄影技术被更多的应用起来,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文献性版画,但是并不是完全的取代,因为在很多方面,摄影是达不到文献记录所需要的要求的。论文着重从文献性版画所涉及的不同社会领域,结合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从产生的背景、运用的技法、实际的意义以及创作艺术家等几个方面,对文献性版画进行研究,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态分析文献性版画存在的实际意义,和其对相应的科学领域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本文从16、17两个世纪,文献性版画运用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产生的典型作品中,寻求当时艺术家的创作精神,分析文献性版画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以及对中国现代版画发展的启示。并且通过对文献性版画的分析,阐述对自己的创作所带来的影响,把文献性版画的创作精神与中国现代版画的创作精神相对比,从而反思对中国现代版画的发展的影响。以实现对文献性版画的继承。(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期刊2018-06-25)

祖宇[3](2017)在《摄影的文献性及其历史研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视觉图像应该成为有效的历史文献。图像也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不仅是图像描绘历史,而且其本身就是历史。"1法国文化批评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曾在其着作《明室》[Camera Lucida]中指出:"拥有现代社会的19世纪制造了历史与摄影。"2巴特称历史是依照既定公式对往昔记忆的捏造;而摄影是对即逝瞬间的见证,它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书写。3摄影资料不仅是人类认知社会、通向历史的重要路径,更是(本文来源于《新美术》期刊2017年12期)

[4](2017)在《中国钢琴民歌的文献性品格——杜鸣心序》一文中研究指出舒泽池创作的《中国钢琴民歌》出版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值得庆贺的理由:一、这是一本巨着,收录了330首中国民歌(其中包括中国作曲家原创的、具有民歌风格的作品18首),这样的规模,新中国建国67年以来还从未见过。二、规模庞大只是其特点之一,重要的是每一首的钢琴写作都是严肃认真的,作曲技法上经得起推敲,经过作者精心细致的构思而成。叁、这部巨着,我认为它具有文献性品格。所谓文献,就是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舒泽池这本《中国钢琴民歌》是具有历史价值和研(本文来源于《流行色》期刊2017年10期)

嘉文[5](2017)在《古砖收藏、鉴赏和研究的文献性着作《古砖荟》出版》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沪上着名收藏家朱明歧主编,着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为之作序的《古砖荟》一书,日前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宣纸印刷线装书版本,蒐集了历代前人涉及古砖的文献记述,钩稽辑录,蔚为大观,是对古代有关古砖收藏、鉴赏和研究之文献的首次系统汇集,具有开疆奠基的学术意义。砖作为建筑的重要构件,在我国的出现甚早。依照目前(本文来源于《字砖研究》期刊2017年00期)

王彦[6](2017)在《海派国画,有梳理才会生生不息》一文中研究指出有种说法认为,上海是中国书画半壁江山。百川汇聚所形成的海上画派,在深厚的传统滋养下,吸收并消化着外来元素,一代代薪火相传,谱写了“笔墨当随时代”的多姿画卷。“上海美术的脉络与这座城市的肌理同生共长,上海美术的源流对中国画学派研究的价值不可估量,(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7-08-18)

钱博颖[7](2016)在《当代语境下“文献展”之文献性试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的进步带动文化领域的繁荣,文献展作为各种文化展览中一种具有特定形式内涵与风格特征的展览形式,最近几年来在世界各地不断呈现。中国的文献展从名目到内容也更加丰富起来,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文献展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是从陌生到不断趋于熟悉,并逐渐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对文献展的艺术特征与文化特质的研究其实尚未真正起步,文献展制度的理论研究更是处于刚刚接触和探索阶段。本论文通过对当代语境下文献展的资料梳理,总结在其文献性影响下的展览特质形式,进而对“文献性”概念的理解与定义有较为系统的探析。“文献”起初是作为记录知识的一个技术性专用词语存在于社会知识领域,之后“文献”被引入到展览文化讨论的范畴,进而形成文献展这一展览形式。“文献”从“技术性”词语身份进入“展览文化”术语身份,在身份转换中文献展继承和延续了“文献”的文献性,并通过展览的实践探索,文献展的“文献性”内涵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使其出现两种相对的倾向,一种相对偏向于主观性认识文献展,一种相对偏向于客观性阐释的文献展。差异的倾向导致文献展之间显现形式内涵和风格特征的区别,进而形成不同文化艺术面貌类型的文献展。各种类型的文献展以展览实践的方式丰富和充实着文献展的发展,使文献展的形式特征与内涵特征以及影响力特征成为各种有关展览类型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来源于《北京印刷学院》期刊2016-12-01)

郑伯农[8](2014)在《史诗性文献性的结合》一文中研究指出认识王朝柱已逾半个多世纪。上个世纪50年代初,我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过几年,王朝柱也来附中上学。从中学到本科,我们在一个院子里度过十几个春秋。音乐学院是个颇带洋气的单位,这里的教师有不少是欧美留学生,音乐教材多是西欧和俄罗斯的古典音乐。(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4-07-09)

王琳[9](2014)在《《中国审美文化简史》英译文献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将中国审美文化方面的学术着作译为英文,无疑将有助于英语读者更好的认知中国历史文化传统,进而有益于中国的软实力建设。《中国审美文化简史》一书从多方位、多层次对中国各个朝代的审美文化艺术进行了全方位介绍,在内容上力图发掘中国古代最具价值的审美文化资源,具有对外英译的价值。该书尚无英文版,因此该书的英译属于原创性翻译。本文以《中国审美文化简史》第二章“夏商之际的巫史艺术”汉译英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在英译实践中,如何实现译文的文献性和文学性的统一这一问题,前者涉及再现原有表述的价值观念、信念体系、理论和义理框架以及言说方式,后者涉及译文对原文学术散文的文学性特征的表现。二者应在译文中实现有机结合,以期能够向西方学术过渡和表述并与其进行有效沟通。本文主要采用人文科学性研究方法,属于应用性研究。在《中国审美文化简史》第二章英译中,由于该着作是学术性散文着作,在翻译时应运用人文社科学术着作英译的一般原则和策略,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充分尊重事实,强调其文献价值。同时,要充分把握该章的文体特征,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对具有不同特点的文本材料选择相应的、具有不同侧重的英译原则。在英译强调文献价值的文本材料部分,多注意对应性原则,而在英译具有文学性特征的文本材料时,在基本信息传达准确的基础上,注重文学性表现。在篇章的整体效果方面,在译者的能力范围内,该章英译注重了叁个层面的英译处理:在事理方面,因文本的文化性、理论性、思想性,译文要达到客观、完整、缜密,不仅自身要在理论上自足、完整、贯通,还要符合文本的整体理论精神和概念体系;在语言方面,译文既要准确、流畅,又要简明得体,应具有相当的可读性;在总体风貌上,译文要匀称、统一,可适当追求语言表达之美感,对原文本内部对文学性材料的引用,其译文应生动、形象,具有文学语言特征,但应注意其翻译方法要符合引用意图,二者要一致,而不能仅考虑文学效果。(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4-04-01)

郝欣,曾江[10](2014)在《打造少数民族文学理论话语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将从学术史的角度,全面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努力创造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学术理论体系。”大连民族学院教授李晓峰说。由李晓峰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史(1949—2009)”是一项大规模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4-03-19)

文献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献性版画是一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版画,是西方社会自版画诞生以来至今仍在应用的一种重要资料的记载方式。因为版画的创作技术和艺术特点让其成为艺术家们自主表达和自主创作的一种工具,也因为版画的可复制性和易推广性,使艺术家们想表达的信息传达给更广泛的大众群体,所以版画在西方社会有着重要的地位,众多艺术家曾用版画的形式进行艺术创作~([1])。版画在制图学、植物学、动物学、医学、信息传播与记录等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真实并且生动的记录着那些无法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大大的增加了所记录的信息的真实性,与记载重要资料信息的文献资料同时存在,相辅相成,也因此被称作文献性版画。在不同的时期,版画的创作技法是不相同的,而文献性版画随着科学的发展,在科学中的应用刚好见证着版画从开始最简单的方法到现在丰富且复杂的创作方法的发展变化~([2])。从文献性版画的创作目的,创作所需经费的来源,以及创作者的身份来分析,文献性版画体现着历史性、阶级性、历史继承性。随着各领域的发展,文献性版画被应用的越来越多,但是科学技术的越来越先进,数码摄影技术被更多的应用起来,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文献性版画,但是并不是完全的取代,因为在很多方面,摄影是达不到文献记录所需要的要求的。论文着重从文献性版画所涉及的不同社会领域,结合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从产生的背景、运用的技法、实际的意义以及创作艺术家等几个方面,对文献性版画进行研究,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态分析文献性版画存在的实际意义,和其对相应的科学领域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本文从16、17两个世纪,文献性版画运用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产生的典型作品中,寻求当时艺术家的创作精神,分析文献性版画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以及对中国现代版画发展的启示。并且通过对文献性版画的分析,阐述对自己的创作所带来的影响,把文献性版画的创作精神与中国现代版画的创作精神相对比,从而反思对中国现代版画的发展的影响。以实现对文献性版画的继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献性论文参考文献

[1].奚水.明确文献性,让纪录类更严谨[N].中国摄影报.2018

[2].于晓月.关于西方文献性版画的研究[D].沈阳大学.2018

[3].祖宇.摄影的文献性及其历史研究方法[J].新美术.2017

[4]..中国钢琴民歌的文献性品格——杜鸣心序[J].流行色.2017

[5].嘉文.古砖收藏、鉴赏和研究的文献性着作《古砖荟》出版[J].字砖研究.2017

[6].王彦.海派国画,有梳理才会生生不息[N].文汇报.2017

[7].钱博颖.当代语境下“文献展”之文献性试析[D].北京印刷学院.2016

[8].郑伯农.史诗性文献性的结合[N].文艺报.2014

[9].王琳.《中国审美文化简史》英译文献性和艺术性的统一[D].鲁东大学.2014

[10].郝欣,曾江.打造少数民族文学理论话语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

标签:;  ;  ;  ;  ;  ;  ;  ;  ;  ;  

文献性论文-奚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