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稳定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DGS,可调节,偏心装置,交叉道口
动态稳定器论文文献综述
苏靖棋[1](2019)在《动态轨道稳定器》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允许运输旅客的公共铁路线投入运营。这条连接英国斯托克顿和达林顿的铁路线在铁路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其1 435 mm的轨距成为之后铁路的标准轨距。经过近200年来的发展以及多次技术变革,铁路已成为现代社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轨道交通》期刊2019年11期)
孟祥龙,海涌,杨晋才,苏庆军[2](2019)在《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回顾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性研究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治疗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颈椎间盘切除减压DCI植入的颈椎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手术节段包括C4-5、C5-6、C6-7,其中C4-5节段3例,C5-6节段7例,C6-7节段6例,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获得了完整的随访资料。临床评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分别进行术前术后疗效的对比。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评价假体的稳定性,是否有假体位移、下沉,以及邻近节段活动度等的影像学表现。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资料显示NDI评分、颈痛VAS和上肢痛VAS与术前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手术节段保留明显的活动度,相邻节段未见到明显的退变不稳。随访过程未见到假体松动、移位,围手术期无明显神经损伤、感染病例。结论单节段颈椎病前路间盘切除减压DCI动态内固定术具有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术后1年随访显示该术式保留手术节段和邻近节段的活动度,维持改善患者颈椎的矢状面曲线。(本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林楠,汪雷,宋跃明,刘立岷,杨曦[3](2018)在《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使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置入术治疗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方法 2010年4月—2011年6月,应用DCI置入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5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36项简明健康调查问卷(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随访评价生活质量、颈脊髓功能情况。术后随访观察颈椎整体活动度、DCI手术节段、相邻节段活动度、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假体下沉、移位、手术节段异位骨化等情况。结果 25例患者随访时间68~78个月,平均72.3个月。VAS评分、JOA评分、NDI评分、SF-36评分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在随访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维持。DCI置入节段活动度在术后2年内得到较好保持,但末次随访时明显下降(P<0.05);C2–7活动度及手术邻近节段活动度末次随访与术前及术后各次随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椎间高度在术后2年内维持良好,然而末次随访时明显下降(P<0.05)。末次随访时,44.0%(11个)的DCI假体出现了下沉,36.0%(9例)出现置入节段异位骨化。结论应用DCI置入术治疗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随访临床症状改善满意,但手术节段活动度丢失明显,假体下沉和手术节段的异位骨化发生率较高,存在神经症状复发和邻近节段退变的风险,不能作为单节段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手术方式。(本文来源于《华西医学》期刊2018年09期)
姜泳,赵钢,迟晓飞,杨茂伟,夏坤阳[4](2017)在《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1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间,我科应用颈前路DCI治疗1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在X线片上测量相应颈椎的运动范围(range ofmotion,ROM)。结果 16例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8.7个月,术后JOA评分改(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7-09-21)
宋奇[5](2017)在《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DIC)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单节段的颈椎间盘退变引起的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纳入了我科室同一治疗小组收治的自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时间段内的60例颈椎单节段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DDD)患者的病例样本,按照患者及家属所选择的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DCI组)和对照组(ACDF组)。其中实验组:DCI组24例,对照组:ACDF组36例。临床评价指标主要如下:DCI组和ACDF组各组进行手术所需的时间(h)、各组手术术中的出血量(ml);两组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复查时,颈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N评分)和上肢的疼痛量化评分(VAS-A评分),颈部疼痛与残疾量表(NPAD)结果,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结果。影像学结果包括:两组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复查时,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活动度(过伸过屈体位时的角度ROM)变化,颈椎整体角度(C2-7Cobb's角)变化以及手术后3个月,12个月时假体的沉降率,迁移率以及融合率。结果:DCI组手术所需要的手术时间及手术中的出血量结果均很显着地低于ACDF组手术(P<0.05)。DCI组和ACDF组术后临床疗效随访12-18个月,平均为14.6个月。VAS-N评分、VAS-A评分、NPAD评分和EQ-5D评分:DCI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12个月复查时,随访结果与术前结果相比,临床疗效显着,均是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但是在相同随访时间段内,这两组间的差异是无统计学意义的(P>0.05)。邻近上下节段活动度(ROM):在DCI组影像学结果中,术后影像学结果较术前评估未出现很明显的显着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ACDF组影像学结果中,手术后3个月影像学结果较术前的评估无很明显的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12个月影像学结果较术前评估明显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手术组的影像学结果的组间比较,DCI手术组术后3个月患者的影像学结果,相比较ACDF组患者的影像学结果是无明显变化(P>0.0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CI手术组术后12个月随访影像学结果,较ACDF组影像学结果是减小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7Cobb's角:DCI组的C2-7Cobb's角在术后3、12个月较术前评估未出现显着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DF组C2-7Cobb's角在术后3个月较术前评估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C2-7Cobb's角恢复到术前的活动度;C2-7Cobb's角的组间比较,DCI组术后3个月C2-7Cobb's角随访结果,较ACDF组同一时间段随访的C2-7Cobb's角均值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CI组术后12个月C2-7Cobb's角随访结果,较ACDF组同一时间段随访的C2-7Cobb's角均值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植入的沉降率(术后随访与术后1周复查结果比较):DCI组术后3个月、12个月的沉降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DF组术后沉降率在术后3个月、12个月的沉降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沉降率之间的比较,术后3个月随访术后沉降率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沉降率随访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2个月的融合率在DCI组比它在ACDF组大(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颈椎单节段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所引起的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DCI)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对其的治疗,在术后进行的短期以及中期随访中,其所达到的临床效果尚能令人满意。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DCI)既能够有效的保留手术节段的有效的活动度,又能够使得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变得较低,有限元模型分析显示DCI与ACDF相比,能更好的保护脊柱的运动,并且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较低。术后12个月融合率:ACDF组的融合率高于DCI组(P<0.001)。(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03-01)
王晨曦,赵改平,柏磊磊,陈楠心,宋燕美[6](2016)在《动态稳定器植入术后颈椎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动态稳定器(DCI)植入术对下颈椎邻近节段的关节活动度(ROM)、椎间盘与椎体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力传导模式的影响。首先采用DCI植入和椎间植骨融合两种术式建立颈椎C5、6节段退变治疗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两种术式下C3~7段颈椎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时的ROM及椎间盘和椎体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DCI植入后手术节段ROM保留效果明显(减小幅度<25%),对邻近节段运动学特性影响较小。植骨融合后手术节段的ROM丧失86%~91%,邻近节段的ROM和椎间盘、椎体应力均显着增加,C5椎体应力增加达171.21%。因此DCI植入对颈椎ROM和应力影响较小,本文结果可为DCI植入与植骨融合的临床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许浩,李锋,廖晖,熊伟,方忠[7](2016)在《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病的短期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植入术治疗因颈椎间盘病变引起的颈椎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颈椎DCI植入术的23例患者(男15例,女8例)的临床资料和早期随访情况。应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17分评分法、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和术后Odom评级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影像学检查测量各时间点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手术节段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手术节段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的角度(Cobb’s角)和颈椎整体角度(C2~7Cobb’s角)。结果 DCI手术时间,单节段为(70.55±13.43)min,双节段为(153.45±12.66)min;术中失血量,单节段为(109.20±16.22)ml,双节段为(166.75±15.30)ml。患者术后及各随访时间段JOA评分较术前均显着增加;术后及各随访时间段NDI评分、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着降低。DCI植入节段的ROM、DH和FSU Cobb’s角术后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显着增加。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2~7Cobb’s角随访时与术前相比稍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I植入术治疗颈椎病既保留了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又降低了异位骨化率,并且DCI假体可以遏制因过度运动造成的小关节退变加速。患者症状缓解明显,短期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其中远期疗效亟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骨科》期刊2016年04期)
贾杰[8](2016)在《颈椎动态稳定器植入术与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和目的脊髓型颈椎病(CSM)是颈椎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流行病学统计50岁以上的人群高发,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而且一旦延误诊治,将出现不可逆的神经损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传统手术治疗CSM的“金标准”是颈椎前路椎间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然而大量文献报道显示,ACDF术后将出现邻近节段的退行性病变(ASD),有些甚至需要再次手术。近年来脊柱非融合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CI)植入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并与同期行ACDF钛板内固定的患者进行中期随访和回顾性对比,观察该种术式是否能够有效预防术后ASD,以丰富该病的治疗方法。方法筛选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科行DCI植入术的患者23例,其中男性共15例,女性共8例,年龄38-55岁,平均47.5岁,其中受累节段为C4-5单节段的共有6例,C5-6单节段的共有12例,C6-7单节段的共有5例,纳入DCI组。筛选同期在我科行ACDF患者47例,其中男性共3l例,女性共16例,年龄35-64岁,平均50.3岁,其中受累节段为C4-5单节段的共有3例,C5-6单节段的共有21例,C6-7单节段的共有13例,纳入ACDF组。对两组患者从性别、发病年龄、病变节段及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系统的保守治疗,症状无改善。排除标准:颈椎重度不稳定,严重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重度骨质疏松,目标间隙严重狭窄或自主融合,骨性颈椎管狭窄,椎体骨折、肿瘤、感染,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及对金属过敏者。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颈椎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结果提示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受损;并接受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光片,CT及MRI,检查显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颈椎间盘退变、突出,及颈髓或神经根受压改变。所有患者术后24、36、48个月末均于门诊行完整的专科检查,记录各随访期末的JOA评分,并拍摄X光平片记录目标间隙的高度和活动度(ROM),及其上下相邻节段ROM,所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x?)表示,用SPSS 17.0软件处理数据并行统计学分析,用t检验分析定量资料,纵向组间比较采用多样本均数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24-48个月随访,平均44个月,术中无不良事件发生,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ACDF组所有患者术后X光平片显示手术节段骨性融合优良,内固定材料无松动、塌陷、脱落等。DCI组内固定无松动和移位发生。两组术后各期的JOA评分和椎间隙高度均高于术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各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I组目标节段ROM各随访期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I组上下相邻节段ROM各随访期末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上下相邻节段ROM各随访期末均较术前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随访期末上下相邻ROM组间比较,ACDF组大于DCI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恢复并维持椎间隙高度。与ACDF比较,DCI为手术节段提供持续的动态稳定,对延缓ASD的发生可能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6-04-01)
王威,郑小宇,王博,张锐,刘阳[9](2016)在《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及术后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颈椎动态稳定器(DCI)置入术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及术后改善情况,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术后变化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符合DCI置入术指征的颈椎病患者共23例进行随访研究,所有患者均行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后DIC置入术。术前及每次术后随访均使用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脊髓功能评定法(JOA)、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DI)评价等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症状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测定患者手术节段、临近上下两节段的Cobb角,并计算该节段的活动度(ROM)。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4.5±3.5)个月。患者DCI置入术后末次随访JOA功能评分[(15.2±3.1)分]、VAS[(2.8±2.4)分]、NDI评分[(18.3±2.2)分]较术前[(8.3±1.1)、(8.0±0.6)、(40.1±1.6)分]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DCI置入术前后各节段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DCI置入术后末次随访侧位Cobb角[(8.52±4.25)°]较术前[(3.71±4.53)°]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I置入术治疗颈椎病的短期疗效较好,但其导致"前缘吸收,后缘增生"的现象,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观察。(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6年02期)
王晨曦[10](2015)在《颈椎全脊椎切除术和动态稳定器植入术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全脊椎切除术是目前临床公认的脊柱肿瘤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可显着减少肿瘤局部的复发率和致残率,但该术式会导致颈椎彻底横断,必须通过植入内固定器械来保证重建节段的稳定性和提供足够的力学强度,动态稳定器是一种非融合植入颈椎装置,可为颈椎提供动态稳定性,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能力。全脊椎切除术后内固定方法和动态稳定器植入后对颈椎稳定性与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已成为学者们研究和探讨的焦点。本文基于CT图像结合图像处理软件,建立颈椎C_(3~7)节段的无损有限元模型,模型包括椎体皮质骨、松质骨、椎弓、纤维环、髓核、胶原纤维、软骨终板、五种主要韧带和关节突关节等颈椎结构。在无损模型的基础上,将C_5节段颈椎及其相连的椎间盘、韧带等组织全部切除,植入内固定器械,建立两种全脊椎切除术后内固定有限元模型:(1)钛网重建+前路钢板固定+后路上下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TM+AP+SPS),(2)钛网重建+前路钢板固定+后路上下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TM+AP+DPS);在无损模型基础上,将C_(5/6)段椎间盘及其前路相连的韧带等组织全部切除,建立两种椎间盘退变术式有限元模型:(1)前路动态稳定器DCI植入颈椎模型,(2)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模型。比较分析各模型在前屈、后伸、侧弯和轴向旋转运动状态下,颈椎各节段关节活动度和植入器械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颈椎无损模型的关节活动度与前人离体实验及有限元分析结果相符,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全脊椎切除术后两种内固定模型重建节段活动度较正常模型均减少83%以上,重建节段稳定性显着提高。TM+AP+SPS模型重建节段的相邻节段出现较大的代偿活动,钛网所受应力集中于受压侧,TM+AP+DPS模型中,钛网所受应力集中于钛网后壁,全脊椎切除两种固定模型中椎弓根螺钉应力均集中于螺钉尾部至颈椎后方椎弓根处。从稳定性考虑,TM+AP+DPS模型的固定效果更好。椎间盘C_(5/6)退变后动态稳定器植入和椎间植骨融合两种术式对比结果表明,DCI植入后手术节段的活动度保留较多,颈椎的正常生理活动得以维持;植骨融合后手术节段的活动度丧失86%?91%,邻近节段的ROM明显增大。DCI对椎体活动度和椎间盘影响较小,更符合颈椎的生物力学要求。各工况下DCI应力集中于“U形”底部,为临床术式的选择和器械的优化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上海理工大学》期刊2015-12-01)
动态稳定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回顾性研究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治疗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颈椎间盘切除减压DCI植入的颈椎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手术节段包括C4-5、C5-6、C6-7,其中C4-5节段3例,C5-6节段7例,C6-7节段6例,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获得了完整的随访资料。临床评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分别进行术前术后疗效的对比。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评价假体的稳定性,是否有假体位移、下沉,以及邻近节段活动度等的影像学表现。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资料显示NDI评分、颈痛VAS和上肢痛VAS与术前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手术节段保留明显的活动度,相邻节段未见到明显的退变不稳。随访过程未见到假体松动、移位,围手术期无明显神经损伤、感染病例。结论单节段颈椎病前路间盘切除减压DCI动态内固定术具有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术后1年随访显示该术式保留手术节段和邻近节段的活动度,维持改善患者颈椎的矢状面曲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稳定器论文参考文献
[1].苏靖棋.动态轨道稳定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9
[2].孟祥龙,海涌,杨晋才,苏庆军.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回顾性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9
[3].王林楠,汪雷,宋跃明,刘立岷,杨曦.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观察[J].华西医学.2018
[4].姜泳,赵钢,迟晓飞,杨茂伟,夏坤阳.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1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C].第二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7
[5].宋奇.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D].武汉大学.2017
[6].王晨曦,赵改平,柏磊磊,陈楠心,宋燕美.动态稳定器植入术后颈椎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6
[7].许浩,李锋,廖晖,熊伟,方忠.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病的短期疗效观察[J].骨科.2016
[8].贾杰.颈椎动态稳定器植入术与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比较[D].郑州大学.2016
[9].王威,郑小宇,王博,张锐,刘阳.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及术后改变[J].现代医药卫生.2016
[10].王晨曦.颈椎全脊椎切除术和动态稳定器植入术的有限元分析[D].上海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