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璐(永年县实验高级中学河北永年057150)
【摘要】教育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但要知识渊、才华横溢,以丰富的知识底蕴使学生仰慕,以坚实的理论功底使学生叹服,更应该以高尚的情感去激发、感染、熏陶学生,以高超的教育艺术将学生带入美的精神境界。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感教学
1.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以境启学
一般来说,学生对单调、枯燥的知识管灌输在心理本能上就有一种抗拒情绪,即使在教师的重压下勉强地去学,那也是不得不学,学习效率不可能发挥到最好程度。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变得思想淡化、情感弱化、思维僵化。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应该着力于课堂设计,想方设法营造一个优美的、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愉悦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比如,高中语文第一册中朱自清的《菏塘月色》,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学生在初中只是初步了解散文的特点,对散文的体会不深。为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菏塘月色的美好,并通过学习,能够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教学情境: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幅图象(这是一幅月夜菏塘图,田田的菏叶,袅娜的荷花,淡淡的月色……),在语文课堂上展示美术作品,学生感到新奇、有趣,顿时精神精神抖擞。接着,教师在学生情绪饱满的情况下,提出几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就会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然后让学生口头作文描述夏夜月景,这时,学生非常急于看课文,想知道朱自清是如何描绘地。学生越想看,教师就越不让看,以致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欲望达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地学习效率可想而知。在这样地语文课堂上,学生享受到了情,感受到了美,同时体会到了认识的快乐,创造的快乐。
可见,语文教师应该遣心创设教学情境,力争使学生感到语文课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2.渗透情感,以情动人
要做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就得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既要把语文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高尚的情感熏陶、感染,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尽力发掘课文内在的情感因素,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在教育教学中顺乎自然地进行情感地渗透。
《握有一个梦想》是一篇主题鲜明,感情强烈,它真实而生动地阐述了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起因菏目的,表现了作者无比地悲愤和对黑人同胞地深切希望。在讲授课文之前,教师本人要反复朗读课文,达到真正动情,在此基础上,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这就是“要使学生感动,首先要自己感动。”在讲授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要先向学生做适当的背景介绍。只有在了解美国黑人的饱受压迫,体会美国黑人深重灾难的前提下,才能在学习中真正地产生对黑人地同情,对种族压迫地愤恨。同时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精彩片段,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精神的震动,比起那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起那苍白的标语口号的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3.用美好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情绪的感染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绪可以感染别人,使别人产生与自己相同的情绪。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朝气蓬勃、充满信息,精神饱满,给学生以高兴、愉快、亲切的感觉。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很强调教学中的智力情绪。他说:“教师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就应当直接依靠以至利用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便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巧。”
实验表明,当一个人处于快乐的情绪状态时,最能发挥其智能水平。因而,快乐是个体进行智能活动地最佳情绪背景,学生愉悦的情绪会转化成积极学习的心理动力。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用饱满地情绪进行教学,比用一般情绪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4.让美好的情感向更深处蔓延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情感的蔓延是指自身的某种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向有关的事物扩散,它不仅在横向有所传播,而且还向纵深处发展。那么,学生对老师的情感,也完全可能蔓延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来。因此,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凡事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既要有广播的知识储备,又要具有艺术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对语文教师产生敬佩、热爱的思想感情。天长日久,学生对语文老师的敬爱之情,就会逐渐扩展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上,而喜欢学习语文知识的情感深度,完全可能超过对语文老师的敬爱。可以说,情感的蔓延是一种主动的扩展过程,是不可忽视的动力因素。如果学生对哪一位老师产生了消极的情感,比如厌烦,甚至鄙视、恼恨等,那么,这种情感肯定会蔓延到那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可以想象,学生在消极的情感支配下,学习效率相当低下的,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品德的培养。
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必须靠自己的思想、学识、言行,以道德的人格力量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起友谊的情感,使这种美好的情感得到蔓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有意识地以积极地感情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经常受到情感方面地感染,熏陶。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正做好教书育人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