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熙丰论文-黄敏捷

北宋熙丰论文-黄敏捷

导读:本文包含了北宋熙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王安石,熙丰变法,役钱制度,地方财政

北宋熙丰论文文献综述

黄敏捷[1](2018)在《北宋熙丰时期的役钱征收与地方权限——兼评雇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推行雇役法、征收免役钱,是北宋熙丰变法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役钱,由此成为稳定基层统治主要的经费来源之一。熙丰尤其是熙宁时期,宋神宗、王安石等坚持役钱作为地方财用的基本定位,使得朝廷在役钱征收方面赋予了地方较多的变通权限,中央主要通过仲裁、赏罚与推广地方经验等方式,来维持对地方行为的适度调控与引导。在役钱计征环节当中,州县对役钱的起征点与计征依据的权限尤其突出,而役钱立额则是中央与地方互动较多的部分。地方官府在确定役钱"立额"时,除了雇值等必要支出之外,差役时期乡差役人的隐性支出转变为财政显性支出,所增加的地方州县费用,以及役钱计征本身所造成的行政开支,也都被纳入其中。这是实际役钱宽剩率高于朝廷所规定"二分宽剩"的主要原因。这些开支大都是必要的,推动了宋代地方财政理性化、行政专业化的转型,不宜将之视为纯粹的聚敛,进而非议雇役法。(本文来源于《文史哲》期刊2018年04期)

黄玮[2](2017)在《北宋熙丰年间荒政文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是我国古代的灾害高发期之一。其中宋神宗赵顼在位的熙丰年间(1068-1085)灾害频发,种类繁多,百姓流离失所,困苦不堪。荒政随着灾荒的产生而产生,即国家通过颁布救荒法令、实施救灾政策等方式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熙丰年间水灾、旱灾发生次数多,造成了巨大损失,北宋诸多士大夫、官员在救灾上多有建树,建言献策,这体现在当时众多荒政文书之中。为治理水灾,朝廷采取了直接赈济灾民、减免延迟税赋和召募饥民为兵等措施,当时统治者还格外重视黄河、汴河的治理工作,及时做好防汛防灾工作。面对旱灾,朝廷上下则大力兴修农田水利,有效缓解了旱情。在救灾过程中,朝廷还通过颁布法律、严明奖惩、适当补给等方式强化行政管理,使得赈灾工作有序平稳进行。同时熙丰年间政坛上风起云涌,王安石变法兴起,新法中涉及的救灾之法如青苗法、免役法等引发了当时变法派和保守派之间的强烈争议,但从赈灾救民的角度看,新法确实具有一定积极效果。总体看来熙丰年间虽然多灾多难,但国家坚持以人为本、随机应变、强化管理、奖罚分明,才未造成社会大动荡和农民起义,这对后世的救灾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7-02-23)

赵瑞华[3](2017)在《论北宋熙丰时期词体之创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熙丰时期是宋词史上的变革期,"宫体"的一统局面被打破,完成了词体品格由"宫体"到"东坡体"的迁移、词体功能由"应歌"到"写心"的转变。(本文来源于《厦大中文学报》期刊2017年00期)

徐亚慧[4](2015)在《北宋熙丰时期院体花鸟画风格的转变原因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熙丰时期院体花鸟画风格较前期发生了很大转变,文人士大夫趣味在宫廷内外的影响逐渐壮大,郭熙山水情怀的淡泊逸致风靡画院,宫廷审美趋向由富贵转为闲情诗意。画院也一改以往论资排辈的旧制,一扫因循守旧的艺术思想,以"艺业高低"选拔晋升。以崔白、吴元瑜为代表的众多花鸟画名家共同打破了黄家一花独放的局面。这一转变对后世影响深远,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和当代美术的发展都起到了深远的影响。研究这一美术现象的形成原因就显得意义重大。本文从画院建制改革、文化思潮等方面探究熙丰时期院体花鸟画风格的演变成因。(本文来源于《剧影月报》期刊2015年04期)

雷博,俞菁慧[5](2015)在《饶之以财 裁之以法——北宋熙丰时期养育与约束并重的吏治体系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熙丰时期的吏治体系改革是一次国家经济能力扩充和吏治体系建设相辅相成的系统工程,其学理根源来自于王安石"饶之以财"、"约之以礼"和"裁之以法"的养士观念,而背后的经学基础则是《周礼》泉府"开阖敛散"之法。通过政府的顶端设计与规划,搭建良性循环的财政体系,将官吏纳入国家财富生产、汲取与再分配的大局中,采取向各级胥吏发放俸禄,并用严刑峻法进行约束,同时增设祠禄官作为官员的淘汰退出机制等种种手段,提高政府运营效率,增强其在经济中的统筹管理能力,降低总体管理的成本。其目标是通过吏治体系建设,使"公私一体",以法度匡正风俗,实现"吏士合一"的王道政治理想。(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4期)

朱婧,张亮[6](2015)在《北宋熙丰改制前东京禁军军营分布与城市空间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初,东京的城市空间为大量禁军军营所充斥。从总体上看,呈现出以城墙为线的环状态势;从区域上看,则是以城门为中心的小聚集态势。它在从内城西北部、外城东南部的集中分布透视出北宋统治者"内外相制"的军事政策。而依托于军营分布形成的禁军空间在以其权威性、封闭性对东京城市空间施加影响的同时,内城西北部的禁军空间与内城东部、南部的街市空间也形成明显的对比。(本文来源于《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期刊2015年02期)

雷博[7](2014)在《北宋熙丰变法时期人才培育选任制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熙丰变法中的人才培育-选任体系改革是一个以儒家经学为基础,面向改革措施与政治实践的系统工程,其政治学意义非常丰富。王安石以《周礼》"中人为制"的思想作为基础,以"开阖敛散"之术为脉络,构建一整套造士、养士、任士的体系,并将其与改革进程中的具体事任结合起来,在增效率、酬功劳的同时,也起到引导人心、端正风俗的作用。这既是一次国家能力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尝试,也是非常典型的儒家式的"寓教于政"。(本文来源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陈朝阳[8](2014)在《北宋熙丰时期二府与对辽关系决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澶渊之盟后,宋辽一直遵守盟约,维持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和平关系。熙丰时期,宋辽之间再起争端。面对争端,两府的战略高度、解决争端的方式存在很多差异,当时对辽决策的形成是一个充满斗争的过程。(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史志》期刊2014年09期)

陈朝阳[9](2014)在《小议北宋熙丰时期两府内部软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两府作为北宋官僚机构,其内部环境涵盖的要素很多:组织机构、权力配置、管理模式、宰执关系、士风文化等诸多方面。在这些要素当中,组织机构、权力配置、管理模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称之为硬环境;宰执关系、士风文化具有相对的动态性,可称之为软环境。二者对两府运作的模式和特征塑造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软环境的影响更为突出,它不仅影响着两府政务运作的质态,而且影响机构效能的发挥和预期目标的实现。(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4年05期)

陈朝阳[10](2012)在《北宋熙丰时期的两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北宋熙宁、元丰时期的中书和枢密院为研究对象,在重现这段复杂史实的基础之上,分析二府在塑造熙丰独特政治文化进程中的作为、影响以及角色定位。熙丰二府官员政务工作的展开是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之下成就的。求强之神宗与现实危机在有形与无形之中给二府的政务工作设定了方向和框架。为寻求解决现实之危机的良方,神宗政府走上了变革之路。在其不断对宰执进行考察与筛选的过程中,王安石入主中书。这个具有强烈革新思想的变法派人士,开始着手中书自身机构和经济、人事制度等相关领域的改革。在整个改革进程中,王安石主持下的中书不仅要对新法条文进行设计,而且还要对新法试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与调整;不仅要应对因实施变法而遭到来自台谏系统的压力,还要应付枢密院对新法的阻挠和破坏;不仅要面对变法派与反变法派之间的攻击与非难,而且还要面对变法派内部成员的分裂与倒戈。王安石在位时期的二府关系,对抗多于合作,分歧多于融合。王安石第二次淡出政治核心舞台后,二府进入后工安石时代,二府之间已没有路线上的分歧,宋神宗已经完全学会帝王操术,二府官员在其既定“国是”的轨道上秉承圣意,因此元丰时期二府的关系及行政特点已完全迥异于熙宁时期。本文在梳理二府关系的同时,也对变法时期主要新法出台及运行过程中二府政治主体——官员的思想、态度、行为加以微观的呈现,除此之外对二府内部机构的设置、官员的更迭以及人事变动表象下的政治主体与政治事件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爬梳,以期能够更加深入体会宋政府高层决策过程中奇诡多变的政治态势和鲜活的政治景象。(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12-04-12)

北宋熙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宋代是我国古代的灾害高发期之一。其中宋神宗赵顼在位的熙丰年间(1068-1085)灾害频发,种类繁多,百姓流离失所,困苦不堪。荒政随着灾荒的产生而产生,即国家通过颁布救荒法令、实施救灾政策等方式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熙丰年间水灾、旱灾发生次数多,造成了巨大损失,北宋诸多士大夫、官员在救灾上多有建树,建言献策,这体现在当时众多荒政文书之中。为治理水灾,朝廷采取了直接赈济灾民、减免延迟税赋和召募饥民为兵等措施,当时统治者还格外重视黄河、汴河的治理工作,及时做好防汛防灾工作。面对旱灾,朝廷上下则大力兴修农田水利,有效缓解了旱情。在救灾过程中,朝廷还通过颁布法律、严明奖惩、适当补给等方式强化行政管理,使得赈灾工作有序平稳进行。同时熙丰年间政坛上风起云涌,王安石变法兴起,新法中涉及的救灾之法如青苗法、免役法等引发了当时变法派和保守派之间的强烈争议,但从赈灾救民的角度看,新法确实具有一定积极效果。总体看来熙丰年间虽然多灾多难,但国家坚持以人为本、随机应变、强化管理、奖罚分明,才未造成社会大动荡和农民起义,这对后世的救灾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北宋熙丰论文参考文献

[1].黄敏捷.北宋熙丰时期的役钱征收与地方权限——兼评雇役法[J].文史哲.2018

[2].黄玮.北宋熙丰年间荒政文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3].赵瑞华.论北宋熙丰时期词体之创变[J].厦大中文学报.2017

[4].徐亚慧.北宋熙丰时期院体花鸟画风格的转变原因探究[J].剧影月报.2015

[5].雷博,俞菁慧.饶之以财裁之以法——北宋熙丰时期养育与约束并重的吏治体系改革[J].天津社会科学.2015

[6].朱婧,张亮.北宋熙丰改制前东京禁军军营分布与城市空间的构建[J].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2015

[7].雷博.北宋熙丰变法时期人才培育选任制度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

[8].陈朝阳.北宋熙丰时期二府与对辽关系决策[J].黑龙江史志.2014

[9].陈朝阳.小议北宋熙丰时期两府内部软环境[J].才智.2014

[10].陈朝阳.北宋熙丰时期的两府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

标签:;  ;  ;  ;  

北宋熙丰论文-黄敏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