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雪(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四川成都610000)
睡眠障碍是住院病人的常见症状,尤其是刚入院的病人更为明显。住院病人由于疾病、环境、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常出现各种睡眠障碍,神经内科患者中多数人是由于急性脑血管病而住院,充足良好的睡眠是患者恢复的重要保证之一,因此需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1.睡眠障碍的主要表现[1]
1.1入睡困难:从有睡意到实际入睡时间>1h;
1.2易醒:有轻微的声光刺激便醒转,每晚>2次;
1.3早醒:早晨觉醒时间比正常时提前2h以上,醒来即不能再度入睡;
1.4多梦:诉一夜持续做梦或是间断做梦,醒来后自觉夜间一直处于活动状态,未能熟睡,全身乏力,大脑不能保证充分休息;
1.5昼夜颠倒:白天昏昏欲睡,夜间保持清醒状态。
2.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
2.1疾病因素
2.1.1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疾病,但病人同时存在的其他系统性疾病是导致病人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其中以呼吸系统(包括急性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出现夜间喘息、咳嗽加重等,占56.88%);心血管系统(高血压控制不佳、左心功能不全导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冠心病夜间心绞痛发作频繁等,占25.63%)多见[2]。
2.1.2神经内科常见症状:头疼,头晕,肢体活动障碍,呼吸肌无力,睡眠倒错等。
2.1.3夜间治疗:神经内科病人通常需要定时应用脱水剂,如甘露醇、速尿等,夜间输液唤醒病人查对、输入脱水剂后的多尿均会对病人的睡眠造成影响;一些疾病需要夜间服药,也会打断病人睡眠。
2.2环境因素:不适应病床及病室,其他患者及陪伴人员的存在,医院周围环境噪音、灯光、监护仪报警声,病室不良气味,因病室无法锁门而担心安全,护士夜查房等。
2.3心理社会因素:住院病人往往有不同程度焦虑、恐惧:担心疾病预后,顾虑住院费用及家庭负担,离开亲人的孤独寂寞感等等。
2.4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喝浓茶、咖啡,白天活动过少、睡眠过度,晚餐过饱,睡前与病友聊天等。
3.护理干预
3.1做好入院指导,向病员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护士及同房病友,使其尽快消除陌生感、适应新环境。
3.2夯实基础护理,创造舒适病室环境:维持病室适宜的温度(22~24℃)及适度(50%~60%),限制探视并指导病员及探视人员轻声谈话,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
3.3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护理工作应做到有计划,尽量减少夜间治疗活动。夜间巡视病房、收治新病人时,应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3.4做好健康指导,指导协助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建议病人在正常的诊疗护理工作结束后可进行适当的运动(因病情需要绝对卧床的病人除外);每天午睡不超过30min,睡前散步30min,然后喝一杯热牛奶,用热水泡脚10min;睡前不宜吃太饱,忌饮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睡前禁止谈论过度兴奋或悲观性的话题,保持心态平静。就寝前协助病人洗漱、排便、整理床单位、更衣等,帮助病人处于正确的卧位,枕、被舒适。可利用音乐的镇静催眠作用,让病人低音量播放具有安神宁心作用且曲调柔和的音乐以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3].
3.5心理护理:主动关心患者,取得患者信任,增加与患者的交流,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消除不良情绪。
良好有效的睡眠,是神经内科病员康复的必须条件,护理人员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睡眠障碍的发生保证病员的睡眠质量,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潘集阳.睡眠障碍临床诊疗[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22-177.
[2]洪音.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C].全科护理,2009,2A:290-292.
[3]刘春梓,张黎明.改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和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937-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