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教学普及县”管理工作正轨化研究——实验教学管理体系模式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张琦童[2](2020)在《以集团化办学模式推进基础教育城乡均等化研究 ——以济南市市中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是国之大计,无论在我国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人民层面来讲,都具有基础和导向作用,是关乎我国发展全局的重中之重。2006年,党中央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把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工作目标,并把基础教育均等化作为重要一环。目前在我国,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广泛普及,但是不同地域、不同省域和城乡之间的基础教育供给水平相差较大,距离均等化达成还有较大的差距。如何推进基础教育城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集团化办学这一新兴办学模式,在相关实践中,这一模式在基础教育均等化进程中显着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了一定的可行性与实践推广性。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选择了“地方政府以集团化办学推进基础教育的城乡均等化”作为研究方向,从基层政府的视角分析探究在基层政府以集团化办学为手段推进基础教育城乡均等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并从公共管理部门层面给予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方面,该研究为新形势下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教育均等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在进一步丰富公共管理理论的同时,也为教育理论锦上添花;另一方面,该研究有利于在推进基础教育城乡区域均等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均等化的过程中,公共管理部门能够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维护公民平等享有的基本权利,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证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全面的发展。首先,在分析研究现有的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文综合论述了有关基础教育和集团化办学的研究现状,并对我国目前基础教育城乡区域均等化存在困境进行了文献梳理,列举了当前国内采取较多的几种办学模式,并分析了集团化办学模式的优势所在。其次,本文以济南市市中区为例,从基层地方政府的视角出发,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困境进行了研究。济南市市中区有着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优质学校与弱势学校泾渭分明、差距明显。2013年,通过率先推广集团化办学模式,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指导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重构,有意识地缩小教育资源投入差距,让优质教育资源在优质强校和薄弱学校之间流动循环起来,让薄弱学校发生蜕变。2017年,市中区集团化办学已实现全面覆盖,基础教育水平在城乡区域的差距基本消失。济南市市中区是研究基础教育城乡均等化问题的一个典型案例,对于促进基础教育城乡均等化具有较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最后,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基础教育城乡均等化面临的困境,认为基础教育城乡区域依然面临着各方面存在差距的问题,站在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的角度,分别从构建宏观管理机制、提供高效公共服务、号召社会参与、加强财政投入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本文认为,集团化办学是帮助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走出基础教育城乡均等化所面临困境的一条有效路径,是行之有效的教育变革形式,但是同样应该注意到,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在这一路径中必须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宏观指导和高效服务推动基础教育城乡均等化早日实现。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3](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提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李肖婧[4](2019)在《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产业的出现,工程活动的复杂性、规模性和不确定性均处于前所未有的状态,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体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工程体验”的本质在于通过个体与客观工程环境的互动促进个体的反思,加强个体对工程专业实践的认知,形成工程专业实践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本科工程教育界已率先做出改革以增强“工程体验”的地位。相较而言,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尚未形成该项意识,现行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一味重视对显性的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初步应用,却弱化对隐性的专业实践技能与态度的培养,现状亟待改变。基于此,探讨“本科工程教育应如何开展‘工程体验’以培养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需求的未来工程师”成为亟需学科探讨和解决的复杂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对该问题给予系统性考量,亦未深入应用有效理论以指导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针对上述现实问题与理论诉求,本研究以“如何构建并运行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简称体验模式),从而强化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地位与实施效果,进而培养出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所需的未来工程师?”为核心研究问题,并由此展开4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1)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识别;(2)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维度识别;(3)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4)我国情境下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通过充分的文献阅读、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同行专家研讨,结合问卷调查等方法,借助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手段,开展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形成如下四项结论:(1)全面解析21世纪工程背景下“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提出“工程体验”的本质,并指出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标准为:是否涉及亲身经历、是否涉及理论知识应用或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否帮助学生认识工程专业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体验”的广义范畴和核心范畴。21世纪工程背景下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是:一方面朝着系统性组织各类工程体验活动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聚焦于工程体验活动本身的完整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多样性,重视那些属于工程体验核心范畴的体验活动。(2)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包括三大子系统(目标子系统、过程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六项维度(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师资队伍、支撑环境)、三组关系(模式构成维度间结构关系、体验模式与整体工程教育间的相互联系、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3)通过文献识别、案例补充、同行专家研讨、实证检验,最终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所包含的36个构成要素,以构成要素特征命名体验模式的六大构成维度——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并验证通过六大构成维度与工程体验成效间的正相关关系。(4)综合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构成维度以及结构关系,构建形成完整的体验模式,并运用隐性知识观和体验式学习观,深入本科工程教育的具体情境,探析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中介性、交互性、协同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以指导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具体理论贡献包括:(1)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视角,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指导方法,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2)基于文献、案例和实证检验,识别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与构成维度;(3)构建完整的工程体验教育模式并深入挖掘体验模式的内在特征。除上述理论贡献外,本研究进一步联系实际,深入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面向政府、产业、社会机构、工科院校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参与主体,从(1)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2)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3)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4)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5)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6)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等六方面提出了确保体验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徐玉德,马智勇[5](2019)在《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演进历程与未来展望》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会计信息化依次经历了缓慢探索、快速发展、稳步提高和全面推进四个阶段,在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会计软件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文章通过梳理我国会计信息化演进的历史脉络,总结了我国会计信息化取得的主要成就,剖析了其面临的现实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唐素云[6](2018)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价值分析(1985年-2017年)》文中认为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保障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是党和政府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目标和使命。1985年至今,在历次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政策变革中,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都是主线。深入研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文本,探索其内在价值关系和价值选择,系一项颇具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界定、分类和文本选择的基础上,使用扎根理论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编码分析,分别从酝酿期、探索期、创新期和完善期和保障主体、保障客体、保障体制梳理了政策内容,分析了政策文本内涵的利益冲突和价值冲突,阐释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价值选择的实然选择和应有之意。本研究发现:第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酝酿期政策设计框架,属于投资型政策;探索期政策丰富框架,属于发展型政策;创新期政策扩充框架,属于拓展型政策;完善期的政策框架趋于完善,属于收益型政策。第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相关制度逐渐规范化,价值主体多元化,价值客体复杂化,价值关系处于持续动态变更状态。第三,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价值选择历经酝酿期的政治价值取向、探索期经济价值取向、创新期的社会价值取向到完善期的多元化价值取向。
童书玮[7](2018)在《新时代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边疆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提出了更多、更新的发展要求。边疆民族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多元的民族特性,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的影响,无论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社会发展水平,边疆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有的地方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将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等方面带来诸多隐患和不利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难点在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点难点也在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滞后,是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短板。尽快补齐这个短板,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美好需求,解决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迫切。实践已充分证明,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仅就经济讲经济发展是不够的,也是难有出路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经济发展滞后,带来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发展滞后,又直接影响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恶性循环”怪圈,闯出一条以教育优先发展带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必须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真正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加以贯彻落实。这条发展新路径,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新理念,既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举措,更是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对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增加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提振民族自信心、增强自豪感,促进边疆民族地区人民与周边国家民心相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展现大国良好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问题为导向,以普洱边疆民族地区的相关数据为主要支撑点进行分析,重点回答三个问题:即边疆民族地区“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解决必要性问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点要“做什么”,解决方向性问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怎么做”,解决可行性问题。研究视角上,努力把普洱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放到全省、全国甚至全球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和谋划,着力克服就普洱讲普洱、就经济讲经济、就教育讲教育的弊端,强调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力求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有所突破。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来谋划发展,提出在局部区域、在特定阶段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构想,不仅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以此为突破口,是破解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发展滞后老大难问题的有效举措,具有现实意义。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通过“教育优先”理论和实践的分析,论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路线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战略选择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帮助基层领导干部理清了理论的认识问题,也有助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操作问题。三是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问题分析和对策措施上,既有针对现有政策体制框架下解决当前具体问题的政策措施,也有如何调整和突破现有政策框架体系的措施建议,针对性较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可供教育研究和领导决策参考。四是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定量与定性结合,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论证。案例和数据,都来源于实际工作,来源于现实生活。形成的主要观点,也是作者8年多在边疆民族地区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真切感受和体会,是在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后的成果体现,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力图在对局部区域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一套理论体系和一系列实践经验,争取为其他边疆民族地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借鉴。
赵癸萍[8](2017)在《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学风是学习、治学和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学风的内核是蕴藏在学习中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学风的外显是人们学习的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群体氛围。学风弥漫于大学生学习全过程,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方式、思想认识和精神面貌都有重要作用。开展大学生学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大学德育实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共同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学风产生于学习过程之中,与教师的教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学校校风的两大核心构成。大学生学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交叉与融合,与学风建设在思维取向、实施主体和衡量方法方面存在差异,可适度区分。探究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须沿着学习、大学生学风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维脉络,层层深入、多维探查。学习的本质观呈现知识习得、意义建构、社会融入和全面发展四个方面。大学生学风的本质,从不同角度归结为学习的氛围、学术的文化和学习的价值三层本质。从不同视角看,大学生学风教育在行为层面是学习行为的规范,在环境层面是学习氛围的营造,在学术层面是学术文化的传承,在精神层面是学习价值的引领,呈现出多维本质,具有导向性、建构性、自主性、互动性、养成性、潜隐性和群体性特征。大学生学风教育具备深厚的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讲求自强不息、勤勉治学、学思结合、诚信笃实和学以致用风气,从传统文化脉络框定了学风教育的部分核心内容,也铸就了我国古代崇尚学习者勤奋刻苦、克服一切困难的主导旨趣,对学习兴趣的启发、学习热情的培养关注不太多。现代西方的学风教育理论中,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讲求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推动学习者的自我实现;社会学习教育理论秉持交互决定论思想,高度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感培养,并探讨学习道德的自我开脱;终身学习教育理论将学习作为生存的基本手段,倡导终身学习思想和建设学习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和社会文化环境,提倡协作式学习、情境化学习,都极大扩充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弥补了我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的部分缺陷。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和注重解放思想,奠定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原则,构成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支柱性理论。从本研究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大学生学风呈现主流积极向上,但局部问题较为严重的现状。从积极方面看,大学生群体确立了较高远的学习目标,具备较正确的学习认知,对学习诚信遵守较好,具有较端正的学习态度,总体状况积极良好。从消极方面看,部分大学生学习目的功利性明显,学习价值观尚存在偏差,对学习诚信的立场偏轨,学习行为的自律匮乏。总体而言,大学生学风呈现自发性、分化性、失范性和从众性的特征。针对大学生学风的现实状况,各高校积极开展学风教育活动,呈现积极成果与消极问题共存局面。高校不同教育主体高度重视学风教育,但学工队伍、教务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等不同系统间力量缺乏整合。各高校的大学生学风教育体制机制在逐步建立,但长效机制建设严重不足,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学风教育的活动较为丰富,学生总体感受与评价中等偏上,但缺乏对大学生学习内在价值的引领,教育方法难脱呆板陈旧的嫌疑。从内容构成角度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依据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全国131所高校学风内容的语义归纳,本研究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培养大学生的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科学发展教育和竞争态势教育是进取学风的主要教育内容。诚信价值教育、诚信品质教育、诚信法制教育和诚信实践教育是诚信学风的主要内容。求是精神教育、科学态度教育和严谨风格教育构成了严谨学风的主要内容。开拓意识教育、创造精神教育和质疑精神教育构成了创新学风的主要内容。大学生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的广阔思想内涵,凸显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主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从途径拓展看,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教学相长的主体互动,实现对大学生学习价值的外在启发与内在反思;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协同一致,实现教育者的力量整合,改善教育力量分散的不良教育现状;通过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结合,扩展教育形式和覆盖面;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避免学校孤军作战的不良局面。从机制创新看,要建立和健全学业指导机制、学业评价机制、学业激励机制、学业预警机制和学业淘汰机制,建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长效机制,增强教育制度的执行力。从教育方法看,可以采用启迪法、示范法、规范法、竞争法和渗透法等多种方法,削弱大学生的抗拒心理,丰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运用。从环境优化看,大学生学风教育要重点优化宿舍、班级、校园和社会四大区域,提升学风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和融入度,阻断不良学习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构建良性的学习外部环境。
谢华丽[9](2016)在《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紧跟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本科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实施,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对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和实施策略进行系统研究。通过中外农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挖掘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历史性资源和可借鉴经验,把握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研究发现,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具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同时也体现了高等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本文从知识结构、能力体系、综合素质等方面界定了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的目标状态,提出了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能力导向、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新理念,为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改革明确了方向。对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隆平创新实验班”的实证研究表明,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必须构建协同培养机制、进入退出机制并加大人才培养改革、人才培养过程改革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构建系统化的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实施体系。对隆平班和普通农学班学生的比较研究发现:从身心健康状况来看,隆平班学生与普通农学班学生差异不明显;从学业成绩比较得出,隆平班的整体成绩优于农学班,隆平班学生个体学习成绩差异较小,个体学习成绩都较好;在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方面,隆平班的学生表现了更强的创新能力。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实施中,必须具有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强劲的教育教学资源支撑,必须实施多样化的教学过程改革和学习过程改革,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陈双[10](2016)在《农村中学理科实验教学的现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素质水平成为了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学理科新课程标准均提出,“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内容,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由此可见,理科实验教学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更好地培养国家所需的创新型人才。然而,受考试“指挥棒”与义务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影响,农村地区的实验教学现状令人堪忧。本论文选取长沙农村地区中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与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管理者、理化生教师与实验员、学生交谈,并深入课堂听课,对比讲授实验的教学和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不同案例来收集资料并加以整理,以了解农村中学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教学开展情况。文中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深入挖掘农村中学理科实验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受城镇化进程影响,以及各级重视不够,农村中学理科实验室建设与新课标要求还有差距;农村中学普遍缺乏专职实验员,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之间交流少,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水平也有所欠缺;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管理缺乏科学与精细化的操作细则,尚无科学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应试教育指挥棒仍在发挥作用,学校盲目应试、实验课以讲代做,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等。接下来,针对这些问题,探索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提出四方面的具体措施:责任分明多方联动以提升实验教学地位,增加经费投入以更新实验硬件设施,拓宽教员发展路径以夯实专业素养,规范制度流程以落实科学管理思想,改善农村中学理学实验教学现状,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素养。
二、“实验教学普及县”管理工作正轨化研究——实验教学管理体系模式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教学普及县”管理工作正轨化研究——实验教学管理体系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家级实验室 |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
2.2 文献研究综述 |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协同创新理论 |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
2.3.4 数据挖掘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1.1 萌芽起步阶段 |
3.1.2 集中建设阶段 |
3.1.3 快速发展阶段 |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2.1 快速起步阶段 |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
3.2.3 重整复苏阶段 |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
3.3.3 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案例选取原则 |
4.1.3 资料获取 |
4.1.4 分析框架 |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
4.3.5 林肯实验室 |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
4.4.6 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
5.1.6 小结 |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
5.2.4 小结 |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
5.3.4 小结 |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以集团化办学模式推进基础教育城乡均等化研究 ——以济南市市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文章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 |
2.1.2 基础教育城乡均等化 |
2.1.3 集团化办学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教育公平理论 |
第3章 基础教育城乡均等化现状、困境及提升路径 |
3.1 基础教育城乡均等化基本概况 |
3.2 基础教育城乡均等化存在困境 |
3.2.1 教育经费投入仍存在差距 |
3.2.2 办学条件和水平存在差距 |
3.2.3 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差距 |
3.3 基础教育城乡均等化存在困境分析 |
3.3.1 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乡村发展水平 |
3.3.2 教育资源供给不均衡 |
3.3.3 教师保障制度存在缺失 |
3.4 基础教育城乡均等化提升路径 |
3.4.1 集团化办学模式 |
3.4.2 学区制改革模式 |
3.4.3 委托管理模式 |
3.5 集团化办学模式的优势 |
3.5.1 多样化优势 |
3.5.2 政府更容易发挥积极作用 |
3.5.3 接受程度和认可度较高 |
第4章 济南市市中区以集团化办学模式推动基础教育城乡均等化的成效和问题分析 |
4.1 市中区基础教育均等化发展现状及进程 |
4.1.1 基础教育均等化发展基本情况 |
4.1.2 选择以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基本条件 |
4.1.3 主要顶层设计 |
4.2 市中区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具体实现形式 |
4.2.1 建立多种集团组建方式 |
4.2.2 优化资源配置 |
4.2.3 建立多元人才补充机制 |
4.3 市中区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成效 |
4.3.1 最大化利用学校资源 |
4.3.2 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
4.3.3 教师队伍得到锻炼和壮大 |
4.3.4 学生素质向全面发展推进 |
4.4 市中区集团化办学模式存在问题 |
4.4.1 教师负担增大 |
4.4.2 各校存在同质化倾向 |
4.4.3 教育资源流向乡村存在“水土不服” |
4.4.4 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面临被稀释 |
4.5 市中区集团化办学模式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5.1 政府管理模式仍需完善和进步 |
4.5.2 学校间教学资源共享存在弊端 |
4.5.3 教师保障和激励机制尚待完善 |
第5章 地方政府以集团化办学推进基础教育城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
5.1 强化构建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宏观教育管理机制 |
5.2 积极搭建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平台 |
5.3 以政府自身优势和专长带动教育集团发展 |
5.4 号召社会组织与社会人士参与集团化办学过程 |
5.5 以财政投入统筹教育集团发展 |
5.6 积极探索建立教师保障和激励机制 |
第6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4)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 |
1.1.1 21世纪工程发展和工程师培养的迫切需求 |
1.1.2 国外本科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
1.1.3 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的内在驱动 |
1.2 理论背景 |
1.3 问题提出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框架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章节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综述 |
2.1.1 体验的概念与工程体验的本质 |
2.1.2 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工程体验的实施阶段 |
2.1.3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 |
2.1.4 21世纪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 |
2.1.5 本节述评 |
2.2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研究现状综述 |
2.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可视化分析 |
2.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研究焦点 |
2.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理论视角 |
2.2.4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2.2.5 本节述评 |
2.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
2.3.1 体验开展的内在驱动:隐性知识观 |
2.3.2 体验的具体作用过程:体验式学习观 |
2.3.3 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与教育模式构建方法 |
2.3.4 本节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识别 |
3.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1 培养目标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2 课程体系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3 教学方法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4 学习评价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5 师资队伍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6 支撑环境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2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成效指标 |
3.3 本章小结 |
4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多案例分析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1.1 案例研究目的 |
4.1.2 案例选择与描述 |
4.1.3 案例数据收集与分析 |
4.2 伦敦大学学院工程科学学院的“交叉整合型”体验 |
4.2.1 背景简介 |
4.2.2 教育愿景 |
4.2.3 教育过程 |
4.2.4 支撑条件 |
4.2.5 个案小结 |
4.3 奥尔堡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的“问题导向型”体验 |
4.3.1 背景简介 |
4.3.2 教育愿景 |
4.3.3 教育过程 |
4.3.4 支撑条件 |
4.3.5 个案小结 |
4.4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的“基于设计周期型”体验 |
4.4.1 背景简介 |
4.4.2 教育愿景 |
4.4.3 教育过程 |
4.4.4 支撑条件 |
4.4.5 个案小结 |
4.5 欧林工学院的“深度融合型”体验 |
4.5.1 背景简介 |
4.5.2 教育愿景 |
4.5.3 教育过程 |
4.5.4 支撑条件 |
4.5.5 个案小结 |
4.6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四维设计型”体验 |
4.6.1 背景简介 |
4.6.2 教育愿景 |
4.6.3 教育过程 |
4.6.4 支撑条件 |
4.6.5 个案小结 |
4.7 案例中本科工程教育工程体验开展的相关经验 |
4.7.1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案例研究 |
4.7.2 案例研究结果与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5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 |
5.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框架及研究假设 |
5.1.1 构成要素框架 |
5.1.2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5.2.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5.2.2 数据收集 |
5.2.3 统计方法 |
5.3 描述性统计 |
5.3.1 样本基本信息 |
5.3.2 模式要素的描述性统计 |
5.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4.1 信度分析 |
5.4.2 效度分析 |
5.5 回归分析 |
5.5.1 多元线性回归基本问题检验 |
5.5.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建 |
6.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
6.1.1 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 |
6.1.2 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 |
6.1.3 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 |
6.1.4 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 |
6.1.5 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 |
6.1.6 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 |
6.1.7 模式构建的三组结构关系 |
6.1.8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
6.2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 |
6.2.1 内在特征一:中介性 |
6.2.2 内在特征二:交互性 |
6.2.3 内在特征三:协同性 |
6.3 本章小结 |
7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 |
7.1 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 |
7.2 对策一: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 |
7.3 对策二: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 |
7.4 对策三: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
7.5 对策四: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 |
7.6 对策五: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 |
7.7 对策六: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 |
7.8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国外案例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4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学生版) |
附录5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研究者版) |
附录6 :国内调研访谈记录(摘要) |
作者简介 |
(5)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演进历程与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 |
(一) 第一阶段 (1979年—1988年) :缓慢探索, 渐入正轨 |
(二) 第二阶段 (1989年—1998年) :重点关注, 快速发展 |
(三) 第三阶段 (1999年—2008年) :厚积薄发, 稳步提高 |
(四) 第四阶段 (2009年至今) :与时俱进, 全面推进 |
二、我国会计信息化四十年发展成就及现实挑战 |
(一) 我国会计信息化四十年发展的主要成就 |
1. 理论研究不断发展创新。 |
2. 实践应用得到广泛普及。 |
3. 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 |
4. 会计软件开发及应用持续转型升级。 |
(二) 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
1. 会计信息化基础薄弱, 发展结构不均衡。 |
2. 会计信息存在安全隐患, 风险管控不规范。 |
3. 会计软件的专业性和商业化程度待提高。 |
4. 信息化认知待普及, 复合型财会人员短缺。 |
三、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未来展望 |
(一) 会计信息化功能更强大, 由核算层面转向管理层面 |
1. 三项核心功能。 |
2. 四项管理机制。 |
3. 两套保障体系。 |
(二) 会计数据处理更全面, 财务工作趋向网络化、智能化 |
(三) 信息化人才培养更趋系统化、创新化 |
(四) 会计软件标准更严格, 安全性、专业化进一步提升 |
(6)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价值分析(1985年-201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和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理论基础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 概念界定 |
第二章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文本分析 |
一.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现状分析 |
二.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历史分期 |
第三章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文本编码结果分析 |
一. 扎根理论的简介 |
二. 酝酿期政策文本编码结果分析 |
三. 探索期政策文本编码结果分析 |
四. 创新期政策文本编码结果分析 |
五. 完善期政策文本编码结果分析 |
第四章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价值系统的演进 |
一.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相关制度的演进 |
二.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价值主体的演进 |
三.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价值客体的演进 |
四.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价值关系的演进 |
第五章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价值选择 |
一.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价值冲突 |
二.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利益冲突 |
三.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价值选择相关属性 |
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实然价值选择 |
五.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价值选择的调适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附录一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文本一览表 |
附录二 酝酿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文本的编码过程 |
附录三 探索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文本的编码过程 |
附录四 创新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文本的编码过程 |
附录五 完善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文本的编码过程 |
致谢 |
(7)新时代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 |
(一) 问题导向:解决新时代全面发展“短板”问题的新需要 |
(二) 国际背景: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要求 |
(三) 国内背景:顺应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
(四) 省内背景:探索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 |
(五) 地区背景:扶贫先“扶智”和“扶志”的新需要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 有利于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具有现实意义 |
(二) 有利于处理经济发展与教育优先关系,具有理论价值 |
(三) 有利于云南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借势借力跨越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新理论: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科学指南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
二、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教育优先发展的新要求 |
三、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 |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 |
一、优先发展教育是解决民生问题和促进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 |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举措 |
三、优先发展教育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第二章 合理性与可行性: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依据分析 |
第一节 国情和省情:优先发展教育的现实依据 |
一、优先发展教育符合我国的国情需要 |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符合云南省情的战略选择 |
第二节 正确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教育优先发展”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 |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战略 |
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优先发展教育”的辩证关系 |
第三节 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一、优先发展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具有现实需求和基础 |
二、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增强使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成为可能 |
第三章 回顾与总结: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1949—1977年) |
一、普洱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基础 |
二、普洱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
第二节 建立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1978—2008年) |
一、政策演变和成效 |
二、发展历程和特点 |
第三节 推进各类教育的均衡发展(2009年至今) |
一、主要做法和政策措施 |
二、主要成效和变化 |
三、需要继续关注并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现状与问题: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普洱教育事业现状调查 |
一、学校基本情况 |
二、基础教育基本情况 |
三、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困难和问题 |
一、学前教育 |
二、九年义务教育 |
三、普通高中教育 |
四、中等职业教育 |
第三节 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探究 |
一、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 |
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立德与树人: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构想 |
第一节 均衡与公平: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
一、以教育均衡促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优先发展 |
二、立德树人,为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
第二节 提升全民素质:普洱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点和路径 |
一、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重点 |
二、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路径 |
第六章 典型与示范: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积极探索 |
第一节 普洱基础教育发展方面 |
案例一: 宁洱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做法 |
第二节 普洱高等教育发展方面 |
案例一: 思茅师专升格组建普洱学院的主要做法 |
案例二: 筹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的主要做法 |
第三节 普洱职业教育发展方面 |
案例一: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案例二: 加快景东职业高级中学发展的主要做法 |
第七章 政策与制度: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支撑保障 |
第一节 国外优先发展教育助推经济崛起的启示与借鉴 |
一、美国优先发展教育的相关情况 |
二、日本优先发展教育的相关情况 |
三、德国优先发展教育的相关情况 |
四、国外教育优先发展的经验总结 |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
一、顺应教育发展需求的新变化 |
二、准确把握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新定位 |
三、增强政策的民众认同,提高政策的执行实效 |
第三节 谋划好边疆民族地区职责和能力范围内的工作 |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
三、完善各级政府教育管理和投入机制 |
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
五、严格依法治教 |
六、全面加强教育督导 |
七、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
第四节 对国家和省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的意见建议 |
一、进一步提高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 |
二、适时进一步调整现有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框架 |
三、加大中央和省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形成有利于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机制 |
四、增强相关政策的强制性,提高监督和执行效果 |
五、继续实施支教工作,提高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水平 |
六、积极盘活存量资源,用好边疆民族地区本地人才 |
七、发挥边疆民族地区各自优势,创造条件吸引留住优秀人才的外部环境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意义 |
(一)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
(二) 增强大学德育实效的内在需要 |
(三)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
(四) 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客观需要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路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特征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概念体系 |
(一) 学习与学风 |
(二) 学风与教风 |
(三) 学风与校风 |
(四) 大学生学风教育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体系 |
(一) 学习的本质 |
(二) 大学生学风的本质 |
(三)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基本特征 |
(一) 导向性 |
(二) 建构性 |
(三) 自主性 |
(四) 互动性 |
(五) 养成性 |
(六) 潜隐性 |
(七) 群体性 |
第二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 |
(一) 自强不息 |
(二) 勤勉治学 |
(三) 学思结合 |
(四) 诚信笃实 |
(五) 学以致用 |
二、现代西方学风教育理论 |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 社会学习教育理论 |
(三) 终身学习教育理论 |
(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 |
(一) 理论联系实际 |
(二) 坚持实事求是 |
(三) 注重解放思想 |
第三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证调查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卷设计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调查实施 |
二、大学生学风的现状和特点 |
(一) 大学生学风的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的特点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和成因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施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题成因 |
第四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进取之风教育 |
(一) 理想信念教育 |
(二) 社会责任教育 |
(三) 科学发展教育 |
(四) 竞争态势教育 |
二、诚信之风教育 |
(一) 诚信价值教育 |
(二) 诚信品质教育 |
(三) 诚信法制教育 |
(四) 诚信实践教育 |
三、严谨之风教育 |
(一) 求是精神教育 |
(二) 科学态度教育 |
(三) 严谨风格教育 |
四、创新之风教育 |
(一) 开拓意识教育 |
(二) 创造精神教育 |
(三) 质疑精神教育 |
第五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途径拓展 |
(一) 教师教育、自我教育和互动教育相结合 |
(二)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相结合 |
(三) 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 |
(四)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机制创新 |
(一) 建立学业指导机制 |
(二) 完善学业评价机制 |
(三) 改进学业激励机制 |
(四) 运用学业预警机制 |
(五) 引进学业淘汰机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探索 |
(一) 启迪法 |
(二) 示范法 |
(三) 规范法 |
(四) 竞争法 |
(五) 渗透法 |
四、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环境优化 |
(一) 优化宿舍环境 |
(二) 优化班级环境 |
(三) 优化校园环境 |
(四) 优化社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论文写作的故事 |
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一: 全国高校学风汇总 |
附录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调查问卷 |
(9)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核心概念界定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国外研究动态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2 农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与现状 |
2.1 中国农业教育发展史略 |
2.1.1 古代农业教育 |
2.1.2 近代农业教育 |
2.1.3 现代农业教育 |
2.2 国外农业教育发展及其经验借鉴 |
2.2.1 美国的农业教育 |
2.2.2 日本的农业教育 |
2.2.3 欧洲各国的农业教育 |
2.2.4 国外农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
2.3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
2.3.1 高等农业教育的规模分析 |
2.3.2 高等农业教育的现状特征 |
2.3.3 高等农业教育的问题探究 |
2.3.4 农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
3 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 |
3.1 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动力学机制 |
3.1.1 社会驱动力:创新驱动与中国梦 |
3.1.2 发展驱动力: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
3.1.3 市场驱动力:社会需求旺盛 |
3.1.4 内源驱动力:高等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 |
3.2 拔尖创新农业人才的目标状态界定 |
3.2.1 知识结构 |
3.2.2 能力体系 |
3.2.3 综合素质 |
3.3 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 |
3.3.1 以人为本与精英教育 |
3.3.2 个性发展与创新教育 |
3.3.3 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 |
3.3.4 因材施教与人职匹配 |
4 农学专业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实践 |
4.1 实证研究的背景资料 |
4.1.1 百年名校:湖南农业大学 |
4.1.2 品牌专业:农学专业 |
4.1.3 实施对象:隆平创新实验班 |
4.2 农学专业的改革重点 |
4.2.1 协同培养机制 |
4.2.2 进入退出机制 |
4.2.3 才培养模式改革 |
4.2.4 人才培养过程改革 |
4.2.5 质量保障体系改革 |
4.3 实施效果分析 |
4.3.1 身心健康状况指标的比较研究 |
4.3.2 学业成绩指标的比较研究 |
4.3.3 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比较研究 |
5 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 |
5.1 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
5.1.1 指导思想 |
5.1.2 培养目标 |
5.1.3 教育理念创新 |
5.2 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 |
5.2.1 高水平教学团队 |
5.2.2 高层次科研平台 |
5.2.3 优良的实训条件 |
5.2.4 特色化的品牌资源 |
5.2.5 重视教育教学改革 |
5.3 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 |
5.3.1 本科生导师制 |
5.3.2 小班化教学与国际化培养 |
5.3.3 课堂教学改革 |
5.4 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学习过程 |
5.4.1 切实强化自主学习 |
5.4.2 全程参与科研实践 |
5.4.3 扎实推进研究性学习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心理健康自评量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农村中学理科实验教学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中学实验教学比较研究 |
1.2.2 科实验教学意义的研究 |
1.2.3 农村地区理科实验教学现状研究 |
1.2.4 农村地区理科实验教学对策研究 |
1.2.5 农村地区理科实验室管理方面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农村中学理科实验教学现状调查 |
2.1 理科实验室基本信息列述 |
2.1.1 理科实验室建设情况调查 |
2.1.2 理科实验室教学仪器配备情况 |
2.2 科实验教学师资建设情况 |
2.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2.2 实验员专/兼职情况 |
2.2.3 教员职业满意度调查 |
2.2.4 教员专业发展情况 |
2.3 科实验教学管理现状 |
2.3.1 实验教学管理机制 |
2.3.2 实验教学管理方式 |
2.3.3 实验教学管理评价 |
2.4 科实验日常教学情况 |
2.4.1 实验开出情况 |
2.4.2 实验教学方式 |
2.4.3 实验改进情况 |
2.4.4 实验效果分析 |
第3章 农村中学理科实验教学问题分析 |
3.1 理科实验室建设水平有差距 |
3.1.1 理科实验室硬件资源不均衡 |
3.1.2 学校建设决策取向有失科学 |
3.2 实验教学指导思想过于刚性盲目 |
3.3 科实验教学师资素质待提升 |
3.3.1 教师专业素养欠佳 |
3.3.2 专职实验员缺乏 |
3.3.3 教员学习与成长路径狭窄 |
3.4 实验教学管理方式不科学 |
3.4.1 重建设轻管理思路仍有市场 |
3.4.2 实验教学考评机制尚不科学 |
3.4.3 实验室管理不精开放程度低 |
第4章 改进农村中学理科实验教学的建议 |
4.1 责任分明多方联动提升实验教学地位 |
4.1.1 行政管理部门做好顶层设计 |
4.1.2 学校协同指导确保落实 |
4.1.3 各方配合促进发展 |
4.2 增加经费投入更新实验硬件设施 |
4.2.1 增加专项经费投入 |
4.2.2 推进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工作 |
4.2.3 求同存异打造农村中学特色 |
4.3 拓宽教员发展路径夯实专业素养 |
4.3.1 加强理科教师专业教育 |
4.3.2 开展实验员管理技能培训 |
4.3.3 鼓励教师自制实验教具 |
4.4 规范制度流程落实科学管理思想 |
4.4.1 实施实验教学考核长效机制 |
4.4.2 制定与规范实验教学管理制度 |
4.4.3 实行实验室不定期开放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长沙市农村中学理科实验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长沙市农村中学理科实验教学访谈提纲 |
附录C 区县(市)申报长沙市中小学校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合格校评分细则 |
四、“实验教学普及县”管理工作正轨化研究——实验教学管理体系模式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以集团化办学模式推进基础教育城乡均等化研究 ——以济南市市中区为例[D]. 张琦童. 山东大学, 2020(05)
- [3]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4]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D]. 李肖婧. 浙江大学, 2019(02)
- [5]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演进历程与未来展望[J]. 徐玉德,马智勇. 商业会计, 2019(07)
- [6]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价值分析(1985年-2017年)[D]. 唐素云. 广州大学, 2018(01)
- [7]新时代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D]. 童书玮. 云南大学, 2018(01)
- [8]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D]. 赵癸萍. 武汉大学, 2017(06)
- [9]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D]. 谢华丽.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10]农村中学理科实验教学的现状研究[D]. 陈双. 湖南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