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防部队是一支担负着灭火救援任务的公安现役部队,基层消防部队是灭火救援的一线部队。训练是全面提高消防部队战斗力,尤其是基层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技战术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全面提高消防部队综合素质和整体作战能力的重要保证。训练安全管理是提高部队尤其是基层消防部队训练质量,提升部队作战能力的重要保障。新时期,消防部队兵源结构的变化,技术装备的革新,部队职能的拓展对部队训练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基层消防部队;训练安全;管理
1新时期基层消防部队训练安全管理概述
1.1基层消防部队训练安全管理的对象。消防部队是人和以技术装备为代表的物相结合的战斗集体。因此,消防部队是以这种特定的“人——物”系统为主要管理对象的。
人的管理。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它是管理对象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物的管理。物是管理的重要的对象,它的运动结果对管理效益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物的管理是训练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
1.2训练安全管理的内容。按照训练安全管理的实施阶段可以将其划分为:训练准备前的安全管理,训练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训练后的安全管理;按照训练安全管理对象可以分为:义务兵(新兵、上等兵)安全管理、士官安全管理、警官安全管理;按照训练内容可以分为:体能安全管理、技能训练安全管理,实战演练安全管理,心理训练安全管理。
1.3新时期基层消防部队训练安全管理的特点。新时期基层消防部队训练安全管理与以往的训练安全管理相比,由于时间、空间、构成因素的变化而凸显出其特点。
(1)目的性。(2)整体性。(3)具体性。(4)持续性。(5)动态性。
1.4新时期基层消防部队训练安全管理的意义。新时期基层消防部队训练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危,直接影响着部队执勤、训练作战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因此做好训练安全管理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减少训练事故,保障人员与财产安全。(2)完成训练任务,提高灭火救援能力。(3)完善部队管理,推进部队正规化建设。(4)创建和谐环境,树立部队良好形象。(5)适应发展变化,推进部队训练改革。
2新时期基层消防部队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新训管理隐患多,新兵事故多发。新训管理隐患多主要表现在:时间短、任务重、“逃兵”、“跑兵”现象时有发生。目前,消防部队士兵只有2年的服役时间,新训时间最长的为3个月。但是在新训期间,要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学习、队列训练、业务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体能训练等任务,而整个新训时间占整个士兵服役期的比重小,任务量大。在新训期间,条件艰苦、管理严格、要求严、标准高、新兵个体差异大,部队在新训管理时把主要精力侧重在确保队伍思想稳定,防止出现“逃兵、跑兵”现象。对于训练安全管理方面所投入的精力,所采取的措施相对较少,训练的手段上也容易采取“一刀切,一锅煮”的想象,这就为新兵训练安全管理埋下了隐患。2007年12月新训期间就有13个总队出现“逃兵”、“跑兵”现象。
2.2安全管理不到位,车辆事故频发。加强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是基层消防部队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消防车辆属于特种车辆,是部队执勤、作战、训练,执行其他任务不可缺少的装备。2006年全国消防基础业务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基层消防部队应配车辆13777台,实际配置15731台。其中普通水罐消防车、重型水罐消防车、泡沫消防车和云梯消防车分别占29.1%、28.7%、16.2%、8.6%。2006年全国基层消防部队共发生严重行政责任事故35起,死亡31人,伤18人。其中54.3%为车辆事故、2.9%为训练事故。
2.3训练现场漏管,训练致伤不断。在基层消防部队训练方面,上级机关在季度、半年度和年终考核过程中,对于大多数训练项目的考核采取量化的形式来评定训练质量。这就直接致使大多数组训者在组织部队进行训练时,以秒数、次数来衡量训练效果,片面追求训练成绩,忽视了训练项目安全措施。对训练现场安全漏管就使得训练人员在训练时受伤现象时有发生。
2.4训练项目不全,导致火场事故较多。在基层消防部队训练中,有的训练项目没有考虑实战,或进有些项目没来得及训练,导致火场实战中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保护措施发生的事故。这些因素致使训练内容在火场上“用不上”,或训练时成绩是好的,而一到火场就发挥不出来了,没有围绕火场搞训练,没有围绕训练讲安全,导致火场上频出事故,出现人员伤亡。如指战员在不知道灾害现场具体情况下,贸然火情侦察液化气罐爆炸致伤,空气呼吸器充气不足导致消防人员火场窒息等等。
3新时期基层消防部队训练安全管理存在问题主要的原因
3.1兵源结构复杂化,新兵适应能力差,个体差异大。兵源结构的变化使得队伍的整体素质随之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新兵入伍之前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偏差,抗挫折的能力差,心理比较脆弱,依赖性较强,自理能力差,适应性差使得入伍后不能够适应部队高强度、快节奏、高标准、严要求的环境。在新兵队伍中,个体的差异大,有的战士从小没有经历什么磨难,多在顺境中成长,不能够正确面对困难;有的性格孤僻、任性、不合群、爱冒尖;有的在家庭中的个体活动多,自由空间大不能够接受纪律的约束和管理。
3.2训练主导思想偏差,安全意识两极化。在基层消防部队训练与安全管理方面,一方面,领导者想在部队训练上面有所成绩有所突破,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在安全管理方面,上级机关评优考评,实行“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这些使得管理者在处理训练与安全管理方面处于进退两难的窘况,部队在训练安全管理认识方面出现了偏差。
3.3训练任务繁重,训练时间不足,训练安全管理难度大。消防部队任务繁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必训练项目。《训练大纲》规定,基层消防中队的训练日不得少于120个训练日,每个训练日不得少于8小时。二是灭火救援及缮后。基层消防部队随时都会有出动命令而奔赴火灾、抢险或社会救助现场,有时一场灭火战斗或灾害事故处置会延续十几个小时,乃至于几天时间,即使完成作战任务,回队后还有恢复战勤保障的时间。三是执勤保卫。随着消防工作的日益社会化以及消防工作任务的调整、工作机制的改变,消防部队增加了许多新的工作内容,如消防站开放,辖区防火区域巡查,有关重要活动勤务等,在消防部队的日程安排中占有一定比例。
3.4忽视训练规律,缺少组训人才,缺乏科学指导。训练规律是训练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指战员在训练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但是在消防部队训练的过程中,组训者对训练规律的认识和运用不够,欠缺组训能力,缺乏科学指导,没有制定训练应急预案。战训人才的缺乏直接制约着基层消防部队训练安全管理水平。据2006年全国消防基础业务统计报告显示:全国消防部队有现役干部30990人,其中战训干部占21.6%,约6694人。在6694人中还包括部局、总队、支队一级的战训人员,那么在基层消防中队的战训干部就只有4000千人。
4加强新时期基层消防部队训练安全管理对策
4.1训练安全管理方法选取。不同专业,不同训练阶段,不同科目、课题或者训练内容的训练,有着不同的训练安全管理方法。一般而言,基层消防部队常用的管理方法有宏观管理、计划管理、制度管理和目标管理。
(1)宏观管理。(2)计划管理。(3)制度管理。(4)目标管理。
4.2新时期基层消防部队训练安全管理措施。对于新时期基层消防部队训练安全管理的落实,关键在抓好训练当中的各个细节,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训练准备前的安全管理。训练准备前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指在训练开始之前,从制定安全措施、进行安全教育、检查场地器材、组织受训人员做好肌体准备活动四个方面。(2)训练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一是技能训练安全管理。二是实战演练的安全管理。(3)训练后的安全管理。训练后的安全管理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也是训练安全管理容易出问题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