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分异论文-王海若,陈晓键

城市空间分异论文-王海若,陈晓键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空间分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会—空间视角,居住分异,连云港

城市空间分异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若,陈晓键[1](2019)在《社会—空间视角下的连云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住分异有愈演愈烈之势。该文从社会—空间的视角出发,采用住房数据与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房价分异与居民阶层分化的内在联系,对连云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进行研究,进而总结出其居住分异的特征。具体来说,首先,用聚类分析法将住宅分成六类,利用分异指数对城市不同品质住区进行整体上的宏观测度。其次,以街道为中观尺度,从行政区与圈层两个方面分别进行测度。最后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对居民住宅选择的微观因素进行剖析。(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9年11期)

李强,李新华[2](2019)在《城市蔓延测度、空间分异与形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借助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构建蔓延指数从时空两个维度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蔓延现状。并从政府政策制度、经济、人口和工业发展等方面探究了长江经济带城市蔓延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户籍制度对城市蔓延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是形成人口低密度、城市空间无序扩张的主要原因,土地供给对城市蔓延的影响并不显着,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及工业发展也对城市空间无序的蔓延式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9年21期)

彭建,徐飞雄,吴见,邓凯,胡婷[3](2019)在《典型旅游城市生境质量空间分异及其影响机理研究——以黄山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典型旅游城市黄山市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分类解译、气象、统计年鉴、百度地图等多源数据,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基于NPP与NDVI的生境质量指数评价、InVEST生境质量评价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模型与方法,对黄山市2017年生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定量识别了黄山市生境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其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1)黄山市2017年综合生境质量总值为1.84×10~(10)元,平均生境质量值为18 627元/hm~2,在空间上表现出西部优于东部、北部优于南部的分布特征。(2)县域尺度上祁门县生境质量最优,屯溪区生境质量最差,乡镇(街道)尺度上环太平湖的龙门乡生境质量均值最高,昱中街道最低。(3)地形是影响生境质量空间分布的重要基础因素,海拔、地势起伏度、坡度、坡度极差对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解释力均在0.6以上,其中坡度比海拔影响力更大。(4)旅游活动是黄山市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重要外在动力,旅游区生境质量较其他区域与海拔等因素的相关性更高。高等级旅游资源聚集且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区域发展为规模大的旅游接待、集散中心,成为生境质量低值区;高品质旅游资源聚集,但受限于区位、地形与资源保护,成为生境质量中值区;旅游资源分散区,未形成集聚效应,且交通不便,原始生境保持较好,成为生境优质区。空间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生境质量空间分异形成机理。(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10期)

李玏[4](2019)在《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评价与空间分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高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是实现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面。笔者以我国部分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公共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基础设施服务、信息化服务、公共安全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8个系统、 35项评价指标在内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技术支持下的AHP评价模型对2017年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行测度,分析了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为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提供了决策参考。(本文来源于《城市》期刊2019年09期)

宋昌耀,李国平,李沅曦[5](2019)在《中国保险业的空间分异及其经济绩效——基于地级以上城市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保险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2006~2016年地级以上城市数据,采用两阶段嵌套泰尔指数和面板工具变量模型,探究中国保险业的空间分异与经济绩效。研究发现:①中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空间分异特征显着,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北部地区以及高等级城市和大型城市。②中国保险业空间分异主要来自于省域间差异,省域内差异增长迅速;人身保险业务空间差异水平高于财产保险业务。③城市层面,保险业发展显着促进经济绩效提升,财产保险业务的经济增长效应高于人身保险业务;低收入地区保险业的经济绩效更为显着。④保险业通过自我深化、风险转移、损失补偿和金融中介四种机制推动经济增长,直接机制作用大于间接机制,间接机制中金融中介机制的作用更为凸显。本文有助于丰富保险业的经济增长效应理论研究,也为城市通过保险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保险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滕堂伟,瞿丛艺,胡森林,曾刚[6](2019)在《长叁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格局分异及空间关联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色创新是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的关键,分析比较长叁角城市群2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关联特征对于促进长叁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鉴于传统DEA模型没有考虑要素"松弛"和无法合理解决非期望产出存在条件下的效率评价问题,因而可运用Super-SBM和GML指数构建城市尺度绿色创新效率测度模型,来刻画长叁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异及空间关联效应。据此分析的结果表明:(1)长叁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驱动力主要来自技术效率,而技术进步滞后于技术效率。(2)各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差异趋于缩小,长叁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正在趋向协同化。(3)长叁角城市群26个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组合,呈现出高—高、高—低、低—高、低—低4种类型,各自的发展重点在于提升绿色创新技术、提高各类资本利用效率、节约能耗及提高转换效率、提高科技研发效率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孙钦珂,周亮,申如如,刘童[7](2019)在《基于DMSP/OLS数据的长江经济带城市用地空间分异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DMSP/OLS数据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用地空间分异特征研究不够深入,对城市范围提取不够精确的问题,采取支持向量机分类法定量提取经济带城市建成区,并引入扩张强度指数、标准差椭圆等模型对经济带上中下游,以及关键节点城市的扩张强度、方向、类型进行细致探讨。结果表明:(1)1992—2012年长江流域主要城市建成区呈现快速扩张趋势,建成区面积扩张了60 392km2,年均扩张速度为31.41%。流域空间梯度呈现以上海为龙头的"上游-下游-中游"递减的扩张格局。(2)扩张强度分析表明流域呈现下游持续上升,上中游不同幅度的波动。其中,上中游成都、武汉市等均与本区域扩张强度走势保持高度一致,下游以上海为核心的节点城市则始终保持较高的扩张强度。(3)流域城市总体灯光重心位于安庆市,且在1992—2012年期间呈现往复移动的现象。标准差椭圆分布范围由61.96km2增大到76.52km2,具有明显的东西轴向性。(本文来源于《遥感信息》期刊2019年04期)

古恒宇,覃小玲,沈体雁[8](2019)在《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国家卫计委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运用相关GIS空间统计工具探讨了中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空间分异问题,进而考察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相比居留意愿及户籍迁移意愿,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回流意愿偏低(6.17%),其中,绝大多数流动人口(74.05%)的回流去向地是返回原居住地。城市规模、城市等级与流动人口回流意愿呈非对称"U型"格局。②流动人口回流意愿总体上呈现出集聚分布模式,并具有显着的空间分异特征,长江叁角洲、京津冀等城市群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较高,成渝和哈长城市群流动人口回流意愿较低;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回流意愿最高,东北地区的回流意愿最低;华南、中南和部分华东地区为回流意愿热点区,东北和华北地区为回流意愿的冷点区。③回流意愿受流动人口内部因素与流入地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同时作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教育水平及经济发展变量对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影响方向不同。④流动人口的家庭联系、社会网络、住房及经济因素是塑造流动人口空间格局的主要力量,流入地家庭规模及住房拥有率等对流动人口回流意愿产生抑制作用,非流入地家庭规模、流动次数、家庭收入支出比等对回流意愿产生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秦洛峰,周雪吟,俞淳流[9](2019)在《基于城市空间分异理论的深圳城中村租赁改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现象日益严重,而城中村在空间与功能配置上对城市空间分异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文章基于此,探讨了深圳城中村传统拆除重建改造模式的弊端,并从政、企、村、租客多方利益平衡的视角研究了深圳城中村租赁改造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拓展存量,挖掘与谨慎更新时代城中村改造的新出路,实现城市空间的生态与人文的平衡。(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08期)

张帅,王成新,李博[10](2019)在《东北叁省城市经济弹性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促进东北叁省城市经济的复苏与可持续发展,构建城市经济弹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东北叁省城市经济弹性水平及其吸收能力、恢复能力和转换能力等构成要素进行评价,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城市经济弹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城市经济弹性水平来看,除了大连、长春和哈尔滨处于中等水平外,其余城市均处在较低水平和低度水平;(2)从城市经济弹性的空间分异来看,呈现显着的"集聚化"分异特征;(3)从城市经济吸收、恢复和转换能力来看,各城市水平与经济弹性水平基本一致,且空间分异特征也基本一致;(4)影响城市经济弹性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经济结构、经济规模、环境状况、人力资源和经济密度。(本文来源于《人文地理》期刊2019年04期)

城市空间分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借助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构建蔓延指数从时空两个维度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蔓延现状。并从政府政策制度、经济、人口和工业发展等方面探究了长江经济带城市蔓延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户籍制度对城市蔓延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是形成人口低密度、城市空间无序扩张的主要原因,土地供给对城市蔓延的影响并不显着,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及工业发展也对城市空间无序的蔓延式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空间分异论文参考文献

[1].王海若,陈晓键.社会—空间视角下的连云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J].华中建筑.2019

[2].李强,李新华.城市蔓延测度、空间分异与形成机制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9

[3].彭建,徐飞雄,吴见,邓凯,胡婷.典型旅游城市生境质量空间分异及其影响机理研究——以黄山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

[4].李玏.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评价与空间分异研究[J].城市.2019

[5].宋昌耀,李国平,李沅曦.中国保险业的空间分异及其经济绩效——基于地级以上城市的分析[J].保险研究.2019

[6].滕堂伟,瞿丛艺,胡森林,曾刚.长叁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格局分异及空间关联特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7].孙钦珂,周亮,申如如,刘童.基于DMSP/OLS数据的长江经济带城市用地空间分异特征[J].遥感信息.2019

[8].古恒宇,覃小玲,沈体雁.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19

[9].秦洛峰,周雪吟,俞淳流.基于城市空间分异理论的深圳城中村租赁改造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

[10].张帅,王成新,李博.东北叁省城市经济弹性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文地理.2019

标签:;  ;  ;  

城市空间分异论文-王海若,陈晓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